第36章
“兒子,你放心,娘一定會為你做主的。”李夫人說道。
當即回到院子裏,李夫人提筆就給李善奎寫信了,先是自我反省了一下作為父母沒有了解到兒子在感情方面遭受到的一系列重創。
然後又充分贊揚了老李家專情癡情的基因,認為李善奎給兒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最後指出:兒子如今既然有了心上人,她作為娘親是一定一定會站在兒子這邊的,還讓李善奎趕緊回來給兒子做主。
李欽回到小樓,有些不好意思的對胡嬌嬌說道:“陛下的身份還是保密為好,這段時間要委屈陛下了,我娘她,就是比較熱情。”
胡嬌嬌點點頭,說道:“李夫人當真熱情。”
場面一度有些尴尬。
胡嬌嬌問道:“周大人那邊可有回應了?”
問道公事,原本尴尬的小氣氛頓時煙消雲散了。
李欽說道:“周大人那邊已經聯系上了,不過周大人對京城發生的事情似乎毫不知情,盡管他接下了陛下的手書,但是臣覺得,周大人并未完全新任我們。”
這也怪不得周大人,京城中皇上每日按時上下早朝,就是錦衣衛總部,也沒有什麽異常傳來,僅憑借一封手書就讓他相信這幾乎匪夷所思的事情,實在是太難了。
“太師那邊呢?”胡嬌嬌問道。
李欽說道:“太師自從皇上出京之後,就一直閉門謝客了,除此之外,太師府周圍還有不少高手守着,我的人還在想辦法接近太師府。”
胡嬌嬌臉色十分不好,這一刻,她無比清晰的感受到自己有多麽弱小。
原來,離開了皇宮,離開了太師的助力,她居然什麽事情都做不了。
她親政已經2年了,這兩年間,沒有了內閣,也沒有了攝政王,她一度以為自己其實已經掌握了整個朝廷上上下下的所有事情。
Advertisement
她游刃有餘的處理政務,提拔官員,她以為自己已經是一個稱職的皇帝了。
可是,她不過是離開了皇宮,脫下了那身衣服而已,一切居然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除了一個李欽,她調動不了東梁四處的駐軍,甚至連錦衣衛看到她的親筆手書都要斟酌懷疑真僞。
“真丢人,朕這個皇帝是不是很可笑?”她喃喃的說道,不知怎的,這一刻,她居然十分的委屈。
“陛下勵精圖治,這些年來整個東梁國泰民安,都是陛下的功勞。”李欽回道。
“那不是朕的功勞,是內閣四位大人的,是太師的,不是朕的。”她說道。
李欽愣住了。
因為大滴大滴的眼淚掉落在了粉色的緞面被套上。
記憶中,這樣的哭泣,只有在先皇去世的時候才有過,那個時候,她還軟軟的糯米團子。
他猶豫着伸出手,在她顫抖的肩膀上拍了拍,說道:“你是皇上,整個國家都是你的,臣子,不過是皇上利用高官厚祿請來替陛下管理和治理這個國家的。
陛下給以他們高官厚祿,給以他們無上的權利和地位,那麽他們就應該為皇上分憂,同時回報給陛下一個有秩序的朝廷。
這些是他們分內的事情,卻不應該算作是他們的功勞,這些功勞可以是陛下的,卻不可以是他們的。
這些道理,都是以前太師教導給陛下的,陛下不要因為這件事情就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信念。”
“這些道理朕懂,可是朕現在真的覺得自己沒用。”胡嬌嬌有些奔潰的說道。
李欽伸手将胡嬌嬌輕輕的攬到自己懷裏,輕聲說道:“陛下親政的這2年,朝中上下盡然有序,太師對陛下也贊賞有加,證明陛下你已經做的很好了。
陛下親政時間還短,對朝廷和朝臣們的認識肯定是比不上內閣大人和太師的。
可是陛下,你還很年輕吶,你還有無數個歲月可以一步一步的趕上太師的步伐,臣相信,假以時日,陛下肯定能夠超過太師的。”
胡嬌嬌聽着李欽的安慰,委屈的情緒徹底崩盤了。
她緊緊的拽着李欽背上的衣服,說道:“我很着急,也很怕。我怕辜負老師和皇兄的期待,皇兄将皇位給了我,可是我現在弄丢了。
老師肯定對我失望透頂了,皇嫂從小照顧我長大,她現在在皇宮中不知生死。我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在宮中,在朝堂上,就算是在謝明安的面前,她都從來不去表現自己的脆弱。
可是這一刻,在李欽的面前,她再也不想強撐了。
自從清醒過來到現在,她有多不安,李欽很明白,他輕輕拍着她的背,任憑她在自己懷裏哭泣着,宣洩着。
直到她哭累了,李欽将她輕輕放在枕頭上,讓清風守着。
李善奎接到李夫人的來信後,很快就打道回府了,倒不是信件的內容有什麽讓他震驚的,只是自己才離家一月不到,夫人就來信,這件事情本身就讓李将軍緊張了。
快馬加鞭回到府上,還沒見到李夫人,倒是先被李欽給請了去。
李欽也沒有隐瞞李善奎,如今皇上已經蘇醒過來,就是李将軍不回來,他也是要派人去請的。
李欽開門見山的将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告訴了李善奎。
李善奎對于朝中發生了事情沒有多少震驚,畢竟京城那個地方,一塊磚頭掉下來就得砸到幾個了不得的人物。
那麽多不省心的人聚在一起,三天兩頭出事才是正常。
但是對于皇上如今就在自家後院這件事情讓他受到了不小的驚吓。
他盯着李欽看了好幾十秒鐘,說道:“你娘給為父寫信,說你喜歡上了個不該喜歡的姑娘,就是皇上?”
李欽被李善奎的話噎得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那個,不是這樣的,我娘她誤會了,我沒告訴她皇上的身份。”李欽說道。
李善奎又盯着他看了幾秒鐘,說道:“你娘自來膽小,別吓到她。”
“孩兒知道了。”李欽說道。
“行吧,皇上都到咱家了,我也該去見見才是。”說罷,李善奎就朝着小樓去了。
說起來,李善奎也就胡嬌嬌登基的時候近距離的瞧見過她。後來雖然也會在每年年關的時候進京述職,那個時候也都是遠遠的看上一眼,隔着皇冠上的珠簾,也瞧不真切皇上的模樣。
眼下皇上穿着一般姑娘的衣裙,端坐在太師椅上,除了坐姿有點霸氣以外,和鄰家的女孩子差不多,甚至光從臉蛋和身材來講,很一般。
這是李善奎對胡嬌嬌的評價。
但他還是規規矩矩的在給胡嬌嬌磕了頭。
“臣李善奎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将軍請起。”胡嬌嬌說道。
李善奎起身。
“朕的事情,想必李欽應該已經與将軍你說過了,不知将軍如何看?”胡嬌嬌單刀直入的問道。
李善奎心道:老胡家的人倒是一貫喜歡如此,簡單直接。
李善奎也不饒彎子,說道:“臣認為,此時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嶺北發生的事情,不瞞陛下,此時臣有所耳聞。”
“哦。李将軍對嶺北的事情也知曉?”胡嬌嬌問道。
李善奎說道:“臣是武将,與衛北軍的邱将軍熟識,偶爾聊起軍事的時候說起過嶺北的事情。
東梁軍政互不幹涉,邱将軍雖然對嶺北的事情有所了解,但那寫事情他并不好幹涉,也只是談及一二。
微臣看來,這件事情,嶺北的事情是誘因,需要先徹底了解嶺北之事,才能找到幕後操控的人。”
“繼續說。”胡嬌嬌一邊點頭一邊說道。
“另外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太師,太師作為百官之首,且作為前攝政王,在朝中的地位和關系無人能及。
皇上若是想要回到皇宮去,沒有太師的幫助,很難。”李善奎說道。
“這些事情,朕之前與李欽也商量過了。嶺北的事情現在有些難辦,朕派去的吳大人已經回京去了,錦衣衛那邊也暫時沒有明确的回複。
自從朕昏迷之後,嶺北的消息就再也沒有收到過了,從外界傳來的消息看,吳大人這次可能沒有查到該查的事情。”胡嬌嬌說道。
“至于太師,我們的人還沒有接觸到太師府的人。”李欽補充道。
李善奎說道:“皇上現在如何打算?”
胡嬌嬌想了想說道:“平王府小王爺出京的時候,朕給過他兩樣東西,一件東西是尚方寶劍,聽說已經被吳大人帶回京城去了。
還有一樣東西,便是可以讓衛北軍聽從命令的虎符。”
李善奎眉毛一挑。
胡嬌嬌說道:“第一朕需要與錦衣衛周大人見上一面,只有見到朕,周大人才會心無疑慮的站在我們這邊,
第二,朕覺得小王爺之所以沒有回京,應該是發生了其他的事情,有朕給他的東西,他完全可以讓衛北軍幫着查清嶺北的事情。”
李善奎說道:“第二件事情臣可以幫忙,臣可以直接聯系邱将軍,讓他主動與小王爺接觸一二。”
“那就再好不過了。”胡嬌嬌說道。
“至于與周大人見面,還請李欽安排一二。”胡嬌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