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而李欽,也在先帝逝去之後回到了李家老宅。
李家老宅位于皇城旁邊的永林道,宅子是□□爺還在位的時候便賞賜給李家的。
不但占地面積及大,且還位于皇城世家府邸中間最好的位置,左鄰右舍不知都換了多少回,但不管人怎麽更換,裏面居住的從來都是朝中二品以上的官員,亦或者是有着爵位的世家。
李老将軍在世的時候,老夫人帶着李家衆人皆居住在京城,後來因□□封賞李家駐守南邊,李家的小子們從小便被帶去南邊教養。
漸漸的,到了李善奎将軍這一輩更是,家眷和子嗣皆居住在南邊将軍府,這老宅只留了一些老人做打掃。
除了每年祭祖及回京述職外,常年四季都是閉門謝客的。
李欽被小太監送回來的時候,李善奎也已經回到了老宅。
李欽朝着李善奎行了一禮。
“父親,孩兒回來了。”
李善奎應了一聲,說道:“前段時間先帝冊封你為骠騎将軍的聖旨已經送來了,我讓下人擺在了祠堂,你一會去給先祖們磕個頭。”
“是”李欽答道。
“雖然我們李家一門皆是武将,以武安家,以武立業,但也不能忽視了文學學問。既然先帝讓你拜攝政王為師傅,這兩年你就先呆在京城跟着攝政王學習。
不過武藝也是不能松懈的,為父已經讓你的武學師傅們啓程進京了,每日練武不能拉下,要記住,這才是我們李家的立身根本。”李善奎教誨到。
“孩兒明白。”李欽答道。
“治喪期間,好好的呆在家裏,幫着胡管家把老宅收拾一下,盡量不要外出惹事。”李善奎說道。
“那宮中。”李欽問道。
Advertisement
“那些事情不是你要操心的。”李善奎厲聲說道。
“是,父親”
一個月後,京城開始慢慢的褪去了滿街的白色,成帝的靈柩業已經被送去皇陵停放。新帝胡嬌嬌也已經正式登基,成為東梁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随着先帝的登基,朝中內外,宮中上下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朝中設了內閣,內閣以謝明安為首,聯合幾位先帝親封的輔政大臣組成,主要功能便是在皇帝未親政以前代為議事和決策。
戚容搬去了太後居住的長春宮。
胡嬌嬌原本應當搬去皇帝歷代皇帝居住的寝宮,興慶宮,但因着先帝在此仙逝,胡嬌嬌每逢呆在那裏總想起先帝去世那天的情形,因而夜夜不能安眠。
謝明安與內閣商議之後,決定讓胡嬌嬌仍然住在以前居住的清泉宮,待大婚以後再搬去皇帝居住的興慶宮。
畢竟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內務府将清泉宮周圍幾座閑置的宮殿重新修葺了一番,将其一同圍進了清泉宮的範圍,清泉宮占地面積一下子擴大了好幾倍。
而由于攝政王目前暫代朝政,內務府在乾安殿與後宮相接的地方築了一座圍牆,将乾安殿便被挪出了後宮的範圍,同六部各處一起成為了大臣們議事的地方。
乾安殿的偏殿則被謝明安用作教導皇帝上課的地方。
皇家歷來都設有皇家子嗣讀書習字的太學。
皇家和朝中大臣們對這項工作也十分的重視。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皇子伴讀。
要知道,這些所謂的皇子伴讀自小便與天家的皇子們呆在一起,不但能夠接受到整個國家最好的教育資源。
還能從小培養與皇子們的感情,長大之後,很大程度上能夠成為皇帝的心腹,從而擔當大任,為整個家族謀取榮耀。
對于世家和大族來說,這不但是一個家族的榮耀,而且也可以從小培養下一代與皇家的關系,将利益鏈條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
對于皇家來說,挑選世家和大臣的孩子們進宮來讀書,不但能夠拉攏和平衡各家勢力的,更主要的是,能夠為未來的儲君培養出一批忠心的臣子。
比如謝明安之于先帝,便是在太學裏面熟識,繼而成為了一生的知己和肱骨賢臣。
成帝至死都沒有子嗣,胡嬌嬌作為公主,和皇子也是不一樣的。
她先前一直在後宮由皇後和皇帝親自教導,并沒有正經的請過老師,入過學,原本用來給皇子們授課的太學便荒廢了多年。
如今攝政王提起要重開太學為皇帝選擇伴讀的消息一出,各家家主們俱都坐不住了。
紛紛将家裏的孩子們提溜出來好生的惡補了一番。
畢竟,想要成為皇帝的伴讀,不管是學識、人品、亦或者家世,這些東西不管是哪一樣,都必須拿得出手。
太後一邊翻着內閣遞上來的報名冊子,一邊對說道:“文官送進來的都是自家的小子,武将送進來的則多為丫頭,這些人倒是挺會謀算的。”
“攝政王怎麽看?”她問道。
謝明安一邊喝茶一邊說道:“自古文官想要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帝王的看中和提攜尤為重要。
武将則不一樣,武将靠家世,靠武力,更靠的是人心,他們更願意将小子放在軍隊裏面歷練,而将自家女孩子送進宮中來,從而在以後的婚事謀取好處。”
畢竟現在的皇帝是女子,以後是要招皇夫的,武将家族的子弟自小就受家族的培養,給他們定下的目标也是上陣殺敵,保家衛國,自然舍不得将其困囿于宮中成為皇帝的附庸。
文官家的孩子以後不管怎麽說都是進朝堂做官,為皇帝服務的,前朝後宮又有什麽區別呢。
“只是,這些人的心思未免表現的也太明顯了一些”她看了一眼端坐在一邊聽着他們聊天的嬌嬌說道:“嬌嬌還太小了,從來都心思單純,這些人進宮來,本宮還真是有些放心不下。”
“他們都是孩子,就算現在有什麽不好的心思,都不至于鬧出什麽大事情來,有些我們不好教皇上的事情,由他們來教,也好。”謝明安說道。
太後點點頭,她總是要自己去經歷這些事情的。
“不過哀家還是覺得,這些伴讀盡是些文官家的小子還是不好,先帝以武治國,當初能夠一舉入住東宮,靠的多半還是那些武将們的支持。
如今嬌嬌還小,朝中哀家倒是不擔心,但是那些在外領兵的将領們怎麽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謝明安道:“太後考慮的極是。”
話盡于此,太後便止了聲,心道:謝安如此聰明的人,怎麽會沒有想到這些,看來自己這又是被他擺了一道了。
謝明安來一趟,伴讀名單上便增加了武将家的孩子,這消息一傳出去,想必朝中衆人又要開始揣測了。
不過這樣也好。
“太學裏面的師傅也已經定下來了,內閣的李大人曾在太學裏面教導過皇子們,所以大家一致推舉他作為太學的大師。”謝明安說道。
“李大人本宮是知道的,他來教導皇帝,本宮沒意見”太後說道。
謝明安道:“勞煩太後在乾安殿後殿準備一間屋子專門給皇帝歇息,皇帝每日早朝後便直接去乾安殿偏殿聽課,課業結束後,晚間留在乾安殿,微臣會将當日朝中的事情挑些重要的講給陛下聽。”
“本宮立刻着人安排。”太後說道。
“謝大人,欽哥哥不和朕一起讀書嗎?”胡嬌嬌将手中的折子攤開問道。
謝明安笑道:“皇上想要他和你一起讀書?”
胡嬌嬌嘟着小嘴說道:“欽哥哥自從出宮後朕就一直沒有見過了。”
謝明安說道:“那微臣一會出宮後去李府問問李将軍願不願意讓李小将軍進宮伴讀可好。”
“好。”胡嬌嬌高興的回答道:“我明天就可以見到欽哥哥了。”
話音落下,她便立刻捂住了小嘴,說道:“是朕、朕,不是我。”
李府,李善奎盯着眼前已經涼透的茶杯久久沒有言語。
新帝繼位,朝中不少人都盯着宮中呢,他自然也不例外。
他這邊才收到攝政王與太後商議伴讀一事,想在裏面增加武将家的孩子。謝明安便直接上門來拜訪了。
看來這是才出了宮中就來了,如此一來,自己又被放在火上烤了。
“将軍不是已經決定讓少爺留在京城了嗎,怎的還這般憂愁。”旁邊的男子說道。
李善奎長長的嘆到:“時也、事也。”
“秦幕,你怎麽看如今的局勢?”李善奎問道。
那個叫秦幕的中年男人想了想說道:“攝政王與內閣大人們掌握了朝中将近一半的大人,占據主導優勢。
益王的事情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但是他曾經手底下的人大半都被其他幾位王爺收入囊中,皇帝如今年幼,這些王爺們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朝中除了将軍手中握有的南部和西部的兵力外,便只剩下東邊的趙将軍與北邊的邱将軍。至于這兩位将軍是站在哪邊陣營,末将還未能參透。”
李善奎說道:“那你應該能猜到攝政王今晚來的目的了吧。”
秦幕試探着問道:“攝政王這是想讓将軍站在皇帝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