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齊豫白的回憶 您只要知道,她是個好姑……
已至亥時,位于甜水巷的齊家卻是燈火通明,門前時不時走出幾個提燈眺望的下人,忽見遠處一行車馬過來,提燈的人翹首探燈一打量,待瞧見熟悉的人影,立刻喜笑顏開。
“來了來了!”
站在最前面的中年人轉頭和身後人交代,“快去向老夫人禀報,少爺回來了!”自己卻上前迎去,等馬車停下便立刻沖裏面的人行禮招呼,“少爺。”
“程伯。”
馬車裏伸出一只手,這次車簾掀得大,露出馬車裏面的面貌。
茶案、孤燈,還有幾本未看完的公文并一只墨水還未徹底洇幹的,而身穿灰衣的年輕男人獨坐一旁,看着中年男人面有無奈,“我不是說了,我會晚歸,不必等候。”
“您這次出去的久,老夫人知道您要回來都睡不着,老奴等人又怎能自去酣眠?”他也是當初齊家遇難所剩不多留下的老人之一,如今執掌齊家所有庶務,這會不等雲闊等人過來,他親自上前握着車簾要扶人下來。
見青年搖頭便靜候一處,等人踩着馬凳走下馬車,才閑話家常般問,“少爺這次出去一切都順利嗎?”
“嗯,沒什麽大事,和從前一樣。”齊豫白說着讓雲闊收拾好公文,又跟程伯交待,“買了一點土儀,除去祖母的那些,你回頭拿着往下分了。”
“哎。”
程伯笑着應了。
看着身邊月下眉眼冷清的年輕男人,程伯眼中有着藏不住的疼愛,他家少爺看着性子冷清,其實再是熱心不過,打小處事妥帖,從來就沒讓人為他擔心過。
當初以稚子幼齡就能護住老夫人。
唯一讓人操心的也不過是,如今二十有一,還不曾娶親。
想到這。
程伯心裏忍不住嘆了口氣。
好好一個年輕人,也沒什麽毛病,怎麽就不肯娶親呢?有心想與人說幾句,但想到裏頭還等着少爺的老夫人又住了嘴,左右他不說,老夫人也會提。
把人護送到垂花門前,程伯便未再進去了。
齊家一共兩進的宅子,在這汴京城不算大,卻也不算小,只是較起齊家當初在朱雀街自帶樓臺水榭的老宅,小的卻不是一星半點。
當初齊老太爺因儲君之位得罪先帝獲了抄家之罪,老宅自然也充了公,這些年,齊家祖孫依靠自己從金陵回來,先後買了宅子鋪子莊子田地,日子較起從前自是比不過,卻也不差。
丫鬟提燈照路,齊豫白一路穿花拂柳,走過青轉碧瓦的宅子,待到松芝苑,看到遠遠侯在廊下着一件半新不舊栗金絲襖子頭戴抹額的銀發老人,神色方才一變。
他大步朝人走去,丫鬟被他遠遠丢在身後。
齊豫白扶着祖母周氏的胳膊,長眉微蹙,“您怎麽出來了?”說着不等老人回話,已讓人掀起綢簾,扶着人進去的時候又同身邊人吩咐,“準備熱湯。”
屋中燈火通明。
齊豫白與祖母坐在鋪着繡着萬壽福軟墊的羅漢塌上,低着頭,親自握着老人那雙飽受風霜的手慢慢搓揉着。
他是緘默少言。
說不出什麽動人的話,可做的全是關心人的事。
衛媽媽拿着熱湯過來,正要伺候老夫人洗手,卻被齊豫白接過活去,這事在齊家并不稀罕,衛媽媽早就習慣了便笑着站在一旁,任由姿容矜貴的青年替老夫人淨手拭幹,嘴裏說道:“外頭都說那徐家的子孫是如何孝順,可我看,還不及咱們少爺一二。”
“回頭那徐老夫人拿她孫子說事的時候,您也該說幾句。”
自己孫子這般孝順,齊老夫人自是高興的,她那臉上的笑藏也藏不住,嘴裏卻哼道:“孝順有什麽用,都二十一的人了,連個媳婦都沒有。”
“他祖父在他這個年紀,他爹都出來了。”
齊豫白一聽這話便知道祖母這是又開始了,他心裏嘆了口氣,看着老人的目光也有些無奈。
“祖母……”
“怎麽,我說的有什麽不對的嗎?”
“……沒。”
“之前拿公事搪塞我,這次你既已回來就給我好好去相看!”
“晏歡。”
齊老夫人喊了一聲,立刻有一個面相柔美的女子笑着拿了東西過來,她手裏捧着幾幅畫卷,正是齊老夫人為齊豫白挑選的人。
“這可都是我請冰人仔細為你挑選的,無論是家世還是樣貌都是沒得說,你且看看,若有中意的,回頭我便請人撮合讓你們相看相看。”
見身邊青年不為所動,老夫人索性拿出殺手锏,她握着帕子抹眼淚,“家裏冷冷清清的,你又是個不着家的,我這命怎麽……”
話還未說完便聽身邊青年嘆了口氣。
以為他是要應允,齊老夫人正想把畫卷推過去,卻見他握着手中的佛珠說,“與您說句實話,孫兒心中有人。”
哭聲猛地一停。
齊老夫人神色茫然地看着他,衛媽媽和晏歡兩個在齊家多年的舊仆也是一臉呆怔,兩人對望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訝。
齊老夫人更是在回過神來的時候忙握住齊豫白的胳膊,“真的假的?是哪家姑娘?”
說着又沒好氣的猛拍了幾下他的胳膊,嗔道:“你這孩子有心上人怎麽不早與我說,虧我還擔心……”她差點都想去相看男人了。
不對!
老人似想到什麽,面上的笑意一頓,她看着青年清隽的臉,小心翼翼地問,“你這心上人,是女人吧?”
話音剛落便見青年目光無奈地看着她。
“……祖母。”
“是女人就好!”老人松了口氣,又眉開眼笑盤問起來。
“是我喜歡人家。”齊豫白轉着手中的佛珠,邊轉邊說,“人家還不認識我,等回頭一切都成了,我再同您說。”
“您只要知道——”
他在燈下靜坐,暖橘色的燈火勾勒出他清貴分明的五官,他素日冷清的眉眼也仿佛被燈火渡了一層溫柔的光芒,屋中靜悄悄的,只有他的聲音,“她是個好姑娘。”
……
亥時過半。
萬籁俱寂。
齊豫白哄祖母睡下後方才回到自己院子。
沐浴洗漱完,他換了一身輕便的衣裳,春夜晚風仍有些峭寒,他卻靜站窗前望着頭頂那輪圓月,仿佛感知不到寒冷一般。
夜裏的猜測再次在他心中淌過。
齊豫白想。
她與他大概是一樣的。
三年前。
他為祖母采藥跌落山崖,再次醒來,人還是那個人,靈魂卻換了一個。
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他掩飾得太好,就連祖母也未曾發現她的孫兒不一樣了。
上輩子的他從一身清名到被清流所逐,最後又官拜宰執,受萬人朝拜,可他為自己最後選的路是與青燈古佛相伴終老。
他在盛名之時遠走他鄉,又在周游列國後去了寺廟清修,未至四十便已離世。
本以為大夢一場終有消散,沒想到他卻又茍且偷了一生。
齊豫白至今都記得,他醒來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顧蘭因。可當他從金陵一路趕往杭州的時候,等待他的卻是十裏紅妝,他再一次目睹她嫁給蕭業,和前世一樣。
只是與前世不同的是——
前世目睹她嫁給蕭業,他的心中只是掀起一小片漣漪,他有嘆息有悵然,卻又覺得理所當然,她與他自幼訂婚,嫁給他實屬正常。
他那會以為他對顧蘭因只是年少時的一樁遺憾、一樁虛妄,等來日遇見旁人,也就忘了。可他沒想到這一杯年少時的茶會越燒越烈、越熬越濃,以至于最後明知是死局,他也落子無悔。
而這一世目睹她嫁人。
齊豫白的心中卻是有火、有怨,還有不甘,他不明白既然結局又是這樣,那麽上蒼又為何要他重生?難道他重活一次的意義就是眼睜睜看着她與別人雙宿雙栖?
他甚至想過沖出去,帶走她。
可理智最後勒令住他。
縱使沖出去,縱使與她說前世的那些事,那又有什麽用?他對她而言,只是陌生人,兩輩子都是。
他不怕別人認為他是瘋子,就像前世他從不在乎那些敬仰他的人倒戈相向。他從不依仗所謂的清名而活,縱使身處逆境身陷囹圄衆叛親離,他也還是他。
可他怕——
她會怕他。
他怕從她的眼中看到厭惡、害怕、惶然……
他把竹生調到她的身邊,不是為了監視她,他只是不想再一次失去她。
那種無能為力,眼睜睜看着她葬身火海的情況,他再也不想看到。
他會等。
等着她失望,等着她離開,無論這個時間會有多長。
可他沒想到……她也來了。
檐下描繪竹葉的懸燈在風中搖曳,齊豫白一身長衫靜站窗前,他閉着眼背着手,手中佛珠一顆顆在指尖滑過。
“顧蘭因。”
他在四下無人,衆人酣眠之際,輕聲喊她的名字。
“顧蘭因……”
風吹散尾音,那個名字即将消散于塵世間,青年卻又執拗地喊了一次,不肯讓聲音就這樣散去,他眉眼沉靜如那臨淵而立的仙人,可那一聲聲喊得皆是滾燙的愛欲和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