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丢臉
興許是當事人貿然出現,周圍的議論聲驟然歇了下來,就連張聞臉上都露出一絲尴尬。
葉祈遠笑了笑,之前外面吵得厲害,他便打消了直接出去的打算,而是通過化妝間的隔門到道具室拿了戲服和眼鏡。
張聞強行板着臉,內心尴尬的不行。
這個演員一出來就提試鏡,顯然把剛剛他說的話聽了個一清二楚。雖然張聞先前說這話時并不怕被他聽到,但現在張聞卻不想把事情鬧得太難看。
畢竟他已經動了心思想把葉祈遠留下來,當然張聞依舊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他并不認為眼前這個過分年輕的演員帶了個眼鏡就能演好顧醫生。但他卻開始尋思,劇裏要怎麽安插一個無足輕重卻經常出境的花瓶角色。
“張導?”葉祈遠語氣帶笑,再次叫了一聲張聞。
張聞只能梗着脖子道:“試就試!”
但此話一出,他更尴尬了,怎麽他跟葉祈遠的身份像掉了個似的?于是為了扳回自己作為導演的尊嚴,又板着臉補充一句:“你太年輕,我不認為你能演好顧含這個角色。”所以年輕人,退而求其次演個花瓶吧。
葉祈遠并沒有回應他這句話,僅是态度平靜的問道:“試哪兒一段?”
張聞是個專業的導演,對演員苛責也只是為了自己的作品負責,因此談起試鏡他的态度立刻變得認真又嚴肅。
《解憂事務所》第二季依舊采取單元故事的形式,女主開了一家名為“解憂”的心理咨詢室,每一集都有人上門,或是為了自己或是為了家人。而不同于普通的心理咨詢師,女主為了解開每一位病人的心結,東奔西跑,查明每一個心理疾病背後的故事。
在此過程中,女主認識了各種行業的朋友,有警察有醫生。顧含就是出現在第一個故事裏的眼科醫生,他成熟,溫暖,且與人為善。不僅是醫院裏人人垂涎的黃金單身漢,就連病人們也是交口稱贊。
但是在劇情進行中,故事的主線緩緩浮現,作為警察的男主跟女主提起了一個奇怪的案件。這座城市頻繁有人被摘除眼球,而受害人多是年輕的女性。
女主和作為眼科醫生的顧含輔助警方辦案,在一衆嫌疑人中,最不可能的那一個,就是真正的兇手。
在這部劇裏,顧含不僅是幕後boss,更是一個完美又吸粉的男性角色。他多次出手幫助女主,對待病人認真負責,在一個單元故事裏還幫助孤兒院的孩子尋找父母。
雖然理智上知道,從職業上來看,顧醫生的嫌疑最大。但這個角色體現出來的溫暖,足以讓劇中乃至劇外的觀衆齊齊打消對他的懷疑,一廂情願的相信他就是那個完美的顧醫生。
Advertisement
正是因如此,張聞才無比在意顧含的選角。這個角色扮演起來很難,對一些經驗豐富的演員都算是個很大的挑戰。
顧含的溫暖和善良是真的,假的善良騙不了人;但他作為幕後真兇的殘忍和冷血也是真的,這兩種特質完美的融合在這個矛盾的角色身上,從而塑造他最大的魅力。
張聞可不希望演員把顧含演成一個讓觀衆一眼就能看透的僞君子,更不希望劇裏呈現的是個沒腦子的傻白甜。
幾人走到拍攝場地的時候,張聞也選好了試鏡的片段,把勾選過的紙質劇本遞給葉祈遠。
葉祈遠看到張聞勾選的試鏡片段時,不由愣了一下。
現在的他已經有了幾次電影試鏡的經驗,嚴岱也給他安排過類似的過程,但葉祈遠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風格的試鏡片段。
一般電影試鏡,往往會挑一些情感的轉折點,來測試演員的表演能否在極短的時間內表現出複雜的情感,以及能否順利的将觀衆帶入戲。
但張聞給葉祈遠的試鏡片段卻只是顧醫生的一段日常,嚴格來說這根本算不上一個鏡頭或者一場戲,在葉祈遠看來這更像一場戲中的位置變動和調度。
“你準備一下,湊着這個場景就開始吧。”張聞表情平淡,但眼神卻很認真。他并沒有因為剛剛的沖突故意為難葉祈遠,更沒有放水的心思。
讓他意外的是,雖然這個年輕的演員在一開始有些驚訝,但他沒有緊張,也沒有準備太長時間,便站在了場內。
因為只是一場倉促的試鏡,攝影機并沒上線。張聞剛想指導葉祈遠站在合适的位置,但他還未開口就見到青年走遠了幾部,恰好站在從自己角度看過去的最佳視角。
張聞愣了一下,腦海裏下意識閃過一抹異樣,但試鏡很快開始了,他便專注了起來。
身穿白大褂的年輕醫生出現在了走廊裏,一邊打着電話一邊朝電梯走去。他步伐很快,但不屬于透着生疏的急促,而是處處透着沉穩。
如果有人經常接觸醫院的場合,并善于觀察,一定會看出這是獨屬于醫院的節奏。在這裏,無論醫生,護士,還是家屬,行為見都帶着一種習以為常的急促。除了下班時,沒有人的腳步會帶着悠閑。
劇組工作人員充當群演,飾演病人家屬和葉祈遠搭戲:“顧醫生,麻煩您簽下字!”
年輕的醫生雖然忙碌,但依舊和溫和的笑了笑,接過紙筆簽字時還問了問病人的情況。但是在簽完字轉身離開時,他卻順手把剛剛拿着的筆放進了自己的上衣口袋裏。
工作人員沒想到有這茬,但是卻下意識道:“醫生,我的筆……”
顧醫生顯然這才回過神來,忙道了聲不好意思,把筆還了回去。看其道歉的熟練程度,顯然這種職業病引發的烏龍常常出現。
一旁觀看的張聞不由點了點頭,這細節看起來有些多餘,但放在劇裏作為背景便讓顧醫生這個角色立刻變得真實起來。
那邊葉祈遠終于走進了電梯。他一邊挂斷電話,一邊下意識伸手摸了下口袋,似乎是沒摸到趁手的器具,最終側過身,用被白大褂覆蓋的手肘按下了電梯按鍵。
張聞勾畫的試鏡片段還要在延續到後面一點,但看到這一幕,這個挑剔的導演直接叫道:“停,可以了。”
葉祈遠停了下來,恢複了自己的節奏。
但是劇組其餘圍觀的人卻一頭霧水,完全看不懂這試鏡的意義在哪裏,難道就只讓葉祈遠走個過場?這一路走來也沒見他演什麽啊?
張聞中途叫停,沒看出門道的以為他這是不滿意,幸災樂禍葉祈遠的這個角色要吹了,還暗道靠臉吃飯的就是不靠譜。
但之前跟葉祈遠搭戲的工作人員卻忍不住看了場內的青年一眼,剛剛跟葉祈遠飾演的顧醫生交流的時候,他是真的瞬間被帶入了病人家屬的角色,好似回到了之前自己母親住院的時光。
也還別說,在醫院找醫生簽字筆被拿走的事,他還真遇到過。
別人看不懂,張聞這個總導演不可能看不懂。在衆人的目光下,這個一臉嚴肅的導演,忍不住雙手捂臉,仰天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這次真是丢臉丢大發了。
之所以選這個片段試鏡,是因為顧醫生雖然是劇裏的最終boss和男神級的人物,但在那之前,他還有個更為重要的身份——醫生。
電影由于篇幅的影響往往不會有大段日常出現,但電視劇不一樣。在劇裏,醫院是顧醫生最長出現的場合,在這裏他要與病人互動,與同事互動。因此,這個角色必須讓觀衆有非常強的代入感,演醫生就必須像醫生,而不是像老師,更不能讓觀衆覺得就是演員穿着白大褂在鏡頭面前晃。
情感沖突強大的鏡頭雖然挑戰性比較高,但超常發揮的偶然性太大。像這類日常的片段,才最能體現一個演員的演技功底是否紮實。
張聞萬萬沒想到,葉祈遠竟然做到了。這個看臉不過二十出頭的年輕演員,不僅做到了,還做得幾乎天衣無縫。
其實剛剛葉祈遠試鏡的片段,在劇本上只有一句話:顧含走進電梯。
中途簽字的情節,都是張聞臨時安排上的。但是這個青年面對新加的情節,沒有任何慌亂,甚至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演技。
他步伐的節奏,順手把筆帶走、還有不用手指按電梯按鍵的習慣,都是醫生身上常見的職業病。這些細節,讓顧醫生的職業沉澱為底色,而不僅是一個輕飄飄的稱呼。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會注意,但這些東西會潛入觀衆的潛意識,增加他們的真實感。
這還不是讓張聞最驚訝的,他更吃驚的是,葉祈遠不僅能想到這些,而且舉手投足之間沒有任何表演的痕跡。這些細微的小動作仿佛早就融入了他的生活,收放自如。
這代表什麽?這代表這個演員非但演技精湛,更是為了這個角色用心觀察用心練習過。
能把不屬于自己的習慣融入生活,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對待這樣一個優秀又敬業的演員,自己竟然差點輕飄飄一句話就讓他的努力付諸東流。
張聞這才明白試鏡剛開始時,自己感到的那抹異樣是出于什麽。未經指導就迅速找到最佳觀測點,這表明眼前這個演員絕對已經十分熟悉拍攝流程,絕非沒有任何演藝經驗的新人!
想到自己之前在化妝間前說的話,張聞不由抹了把臉,露出了兩只通紅通紅的耳朵。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朝葉祈遠問道:“之前在醫院待過?”語氣比一開始緩和了不少。
葉祈遠态度也很随和,沒有再次讓張聞尴尬,他回道:“時間太緊,沒來得及去醫院,但是看了很多關于醫生這個職業的紀錄片。”
但畢竟是第一次飾演醫生這個專業的角色,為了讓這些小習慣做的自然不刻意,他這一個星期的時間一直在練習着,連晚上睡覺的時候都不敢放松。
張聞滿意的點了點頭,表情甚至都帶了點慈祥:“行,等會确認下你衣服的尺寸,讓道具組那邊改下戲服。化妝的話,你底子很好,應該不需要太麻煩。”
他這話一出,周圍一片嘩然,幸災樂禍等着看葉祈遠好戲的人,更是驚掉下巴。
這就過了?留下了?就這樣走了個過場?
葉祈遠臉色波瀾不驚,張聞卻轉頭隐晦的瞪向身後一個一臉震驚的場務。就是這人之前跑過來嚼舌根,說新來的演員沒作品也沒啥演技,看着就是靠臉吃飯的。要不是這樣,他現在能那麽丢臉嗎?
關鍵不是丢臉,而是差點錯過一個好演員!
這樣一鬧,自己在棠雨面前更擡不起頭來了,張聞一想到這就氣悶。
傳話那人也很委屈,劇組裏兩股勢力糾纏,他是站在張聞這邊的。本想提前通知張聞拍導演個馬屁,沒想到反而被記恨上。
葉祈遠作品還沒上,顏值太高,年紀太小。演技不好靠臉吃飯的話本來是這人的合理推論,誰料這人演技好的不合常理。
于是在張聞眼裏,就成了:你睜眼說瞎話!你不懷好意!你挑撥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