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李初春氣得渾身哆嗦, 李母道:“不行,我早就說過王家那個鳏夫不行。那鳏夫我和你們爹打聽過了,最是喜喝酒, 酒可不是一個好東西, 他上一個媳婦就是喝酒後失手打死的。”李母不是不疼閨女的人,不然就不會送自家女兒出去學手藝了,雖說不要錢,可還是頂着家裏不少壓力。
以前閨女在家可能幫家裏做不少事情, 現在閨女不在家了,這些事情可不就要落在嫂子們頭上,家裏自然不願意。
李父也道:“我過兩天再去問問別人家, 初春遲早要嫁人, 不會在家裏礙你們幾天眼。”
李四弟道:“爹,你說得容易,還有人肯願意出十個大洋娶三姐嗎?別人家至多三個大洋了,那可是十個大洋啊,有了他我和五弟可就一下都能說上媳婦了。”
本來李四弟是不想把這些大洋讓出來,這十個大洋除卻三個用來說媳婦,剩下六個完全可以給他辦個很好的婚禮。可現在他要是不分出來,小弟看不到利益可不會幫他。
果然李五弟瞬間眼睛就亮了, 他聰明的還把二哥一起拉上, “二哥, 如今家裏可沒分家, 若是我們兄弟娶媳婦需要借錢,那到時候這債可得大家一起還。”
“憑什麽?”李二哥瞪眼。
“就憑咱們都是爹娘的兒子, 一個肚皮裏爬出來的。你比我們爬出來的早, 多吃的那些糧食我們就不跟你算了, 可是這說媳婦的錢必須得算。
憑什麽爹娘給你們說媳婦,就不給我們說媳婦,咱們可都是一樣的兒子。所以這說媳婦的外債必須一起承擔。”
李二嫂也不幹了,“我嫁過來的時候可沒說你家說媳婦的錢還得借,那樣的話我可不嫁。我今個把話放在這裏,李二,你要是敢借錢給你兄弟們說媳婦,那我就回娘家,咱們就別過了!”
家裏一時間雞飛狗跳。
李四弟洋洋得意,最後道:“這有什麽可争的,要想這個家不散,三姐嫁進王家就好了,一下子有十個大洋什麽都解決了,家裏也不用欠債了。”
“嫁,必須嫁!”
李母李父仍然不肯,李母眼眶都氣紅了,“初春是你們的姐妹,你們怎地就那麽狠心!”
李四弟脖子一梗,“她不嫁這個家就散了,二哥和二嫂也過不下去了,到時候咱們老李家的這三個兒子可就都是光棍了,你不怕笑話就不讓小妹嫁!”
“我不怕!”李父吼道。
Advertisement
李四弟冷笑,“爹,你別忘了兒子才是你的根,三姐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你以後養老摔盆子可還得指着我們這些兒子呢。
你和娘真要為了一個遲早成為外人的人寒了我們三兄弟的心,到時候別怪我們三兄弟心寒了不養你們老!”
李父聞得這話倒退數步,若不是老伴扶了一把差點就跌倒在地。
李父李母哭天抹淚,到底沒拗過李家兄弟,李家兄弟洋洋得意。
李初春以為就這麽完了,躺在床上默默眼淚,直到後半夜也沒睡着。
誰知道這時候屋子裏傳來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竟是李母和李父醒了。
李母示意李初春趕緊穿好衣服,又讓她臨時收拾幾件就帶着她悄悄走出去。
李母哭道:“好孩子,你拿着這個戶籍,這是我之前就為你分出來的,有了它你走到哪裏都不怕。
幸好你如今學了一門手藝去哪裏都能吃口飯,娘也放心了。”
李母又給了李初春幾角錢,“這錢你拿着,先去你大姨家,讓你大姨給你找個地方躲幾天,等你兄弟她們實在找不到你,你再出去做工。
不用擔心我和你爹,我們兩個老不死的就是欠他們的,這輩子就得當牛做馬還。”
李初春就攥着這錢一路靠雙腿走到鄰省大姨家,渴了就跟人讨碗水喝,能不吃就不吃,實在餓極了就買最便宜的幹糧啃兩口。
也是這樣救了李初春一命,第二天她的兄弟們發現她不見後分頭去親戚家找她都沒找到,甚至住了好幾天都沒看見李初春的影子,最後因為家裏有活不得不離開。
回來李家兄弟大發雷霆,李母李父只當不知道。
李四弟罵道:“我就說一個女孩子就不應該出去學什麽狗屁手藝,學得心大了吧,還能離家出走了。這要是從前離家出走,能走的地方也就咱家那幾個親戚家,結果現在倒好,不知道在那染甲鋪子裏認識了什麽不三不四的人跟着跑了。”
別看李四弟罵得很,也就只敢在家罵罵,他去美甲鋪子那邊倒是問過,卻是好言好語,半點不敢鬧,那可是沈家的産業,碾死他豈不跟碾死一只螞蟻一樣簡單。
一個小姑娘的命運就這麽悄無聲息的被改變着,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姑娘有底氣有勇氣改變自己的命運。
沈清雅知道這事的時候都是兩周後,李初春那時候聯系上了趙怡然還有培訓班的兩個小姑娘,四個人一起貸款在鄰省租了一家鋪面開起染甲鋪子。
之所以沈清雅會知道是李初春向婦聯申請貸款和申請染甲補助。
名單到了沈清雅手上,李初春過來領取沈氏有限公司提供的免費染甲全套工具,現在又多了全套假睫毛工具等補助的時候,沈清雅才知道。
後來說給沈誠潤聽,沈誠潤很誇贊了番李初春的勇氣,只要能幫助到這些女子,他們的苦心就算沒有白費。
同時,沈誠潤又收到一個好消息,塑膠娃娃工廠建好可以招工了。
沈誠潤同葉懿商量道:“我的想法是開兩個車間,一個車間負責生産娃娃,就都要男工人。再辦一個車間只招女工,負責制作娃娃身上的衣服。
縫補這些活計本來就是女子比男子做得更為熟練。”
“可以倒是可以,我只怕那些女工家裏人不願意。”葉懿道:“雖然分為兩個車間,可是畢竟都在一個工廠,我怕有些女子家裏仍舊不願意。”
“不管怎樣,咱們先招聘試試,給那些願意的女子一個機會。”沈誠潤道:“工廠多進幾臺縫紉機,以後讓女工們使用縫紉機制作衣服還能提高生産速度,節約不少時間,減少人力。這樣一來就算女工少,也能忙乎過來。”
葉懿道:“縫紉機需要多少臺?”
沈誠潤道:“先買二十臺吧,我們可以采用流水線作業,縫制哪道工序的工人就負責那道工序,熟能生巧,這樣也快。”
沒想到葉懿卻搖頭道:“十臺吧,再多米國人也不會賣,我聽說縫紉機米國人每年才能生産出不到4000臺。勝美的縫紉機在全世界銷量都很好。”
沈誠潤經葉懿提醒,才想起來縫紉機的歷史。
1890年,第一臺縫紉機才被從米國引進國內,就是勝美生産的縫紉機。
1905年,國內才開始出現生産縫紉機配件的小作坊,直到1928年海市協昌縫紉機廠才生産出第一臺工業縫紉機——44—13型。也是這一年,米國勝美才生産出第一臺家用縫紉機。
那時候米國生産的家用縫紉機還不是後來的腳踏式縫紉機,而是手搖式縫紉機。
沈誠潤簡單了解過工業縫紉機,适合做比較厚實的衣服,而他給娃娃換裝生産的小衣服不需要專業縫紉機,那種家庭縫紉機就完全可以。
“如果一定需要二十臺的話,我可以再和米國勝美公司談。”葉懿見沈誠潤沉思不出聲,以為沈誠潤覺得縫紉機配備少不夠用。
沈誠潤聞言,趕緊道:“不用,兩臺吧,兩臺就夠用了。”
葉懿驚詫地看向沈誠潤。
沈誠潤笑道:“之前是我太想當然了。”其實沈誠潤只是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還當是後世的生産車間,随便一個小作坊就可以所有工人都配備人手一臺縫紉機。
“娃娃的衣服小,兩臺縫紉機就夠用,我們也不能所有娃娃身上的刺繡都用縫紉機加工,那樣加工出來的東西沒有人工刺繡的美感,賣不上價格。
想賺有錢人的錢,該手工還是得手工。”沈誠潤道。
“可以。”葉懿颔首,他不是不能接受新事物的人,工廠能用機器節約人力和時間的工作他也願意。但若是全部換成昂貴的機器,成本價太高,資金回籠就慢。
沈誠潤微微眯下眼睛,輕聲問道:“葉懿,你想過開家縫紉機廠嗎?我知道咱們這邊現在有很多家生産縫紉機配件的小作坊,咱們完全可以聯合他們一起開家縫紉機廠。
倒不是合辦廠,而是合作,幾家小作坊為咱們提供縫紉機配件,咱們加工生産。”
武威猛地看向沈誠潤,葉懿還好,眸色閃動,“你知道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沈誠潤笑得像只狡詐的小狐貍,“我不僅知道米國勝美縫紉機的生産方法,我還能改進,并且生産家庭縫紉機。這種家庭縫紉機價格比工業縫紉機便宜,還适合家庭和小作坊使用。”
葉懿壓下跳得有些快得心跳,道:“好,我準備一下,聯合幾家小作坊開辦自家縫紉機廠。”
“好。”沈誠潤心頭愉悅。
沈誠潤坑米國公司坑得毫無壓力,若是生産出第一臺家用縫紉機的是國內的工廠,沈誠潤就不會插手。畢竟那是人家該得的技術,他用人家的技術就算了,還搶先市場就不道德了。
但換成米國人,想到米國生産的縫紉機曾在國內霸占市場長達146年之久,沈誠潤就不爽。那些米國人賺着他們國人的錢,轉頭就欺負他們,搞什麽華人與狗不得進入。那就搶占他們的市場,看他們怎麽發展,發展不起來看他們還怎麽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