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鄭興學習并不好。他就像這個年紀還沒開竅的男生一樣,活潑好動,不能專心,說是聰明伶俐倒也是,就是不能專心,上課的時候還愛開小差,或者打斷老師說話故意搗亂等等。這樣的男生每個班級都有,就好像每個班級都有個子特矮和特胖的,簡直像是分班時就平均分配似的。
邵書雲倒是對鄭興抱有很大的信心,覺得小男孩開竅比小女孩晚,等着時候到了鄭興自然就愛學習了,只是現在鄭興成績中等偏下,逼也逼不來,也不能任鄭興去硬學習,于是想着讓他現在多學一些是一些,到時候直接入學考了交錢上個好學校就行。
邵書雲想讓鄭興去的學校是實驗中學,是這座小城的數一數二的初中。要說陳艾所處的城市雖然說是小城,但是師資和教育資源還真不差,在全國都能排的上號,原本省就是高考大省,每年都往重點大學輸出很大一部分尖子生,而且以前小城還出過一個很著名的教育家,對教育的改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市政府就打算效仿着那些著名的教育市,把本地也打造成這樣一個輸送人才的教育市。這項計劃已經進行了幾年了,現在正初見成效,不少來自高考分低省市的學生為了奪得一些優勢而來這裏上學。
邵書雲想着自己家裏擇校費又不是交不起,鄭興再怎麽不争氣,也能把他拉到重點高中去,而鄭遠有個高中同學現在在省城大學當教務主任,走走關系也能讓鄭興鍍個好學歷,想一想前程也是很可期的。
于是二年之後鄭興果然進了實驗中學。他在入學考中的成績居然還不錯,擦着尾巴不用交擇校費也能進,讓邵書雲大吃一驚,只是因為鄭興進不了重點班,于是又活動活動把鄭興弄到重點班上。
雖然之前國家已經明令說任何學校都不準劃分重點班和普通班,但是大部分學校都還偷偷的搞,只是沒有之前的那麽明顯,比如實驗中學吧,它明面上就是說所有班級都是一樣,學生按照成績平均分配,每個班級都有好成績和壞成績的,但是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一班和二班就是重點班,這兩個班的任課教師是全年級最好的老師,入學考和小升初考試中成績最好的也都在這兩個班級,而裏面成績最差的在全年級也是中等水平,這部分學生名額就是學校專門準備給那些關系戶的,要不然一個班全是成績好的學生就太紮眼了,更應付不過來上面教育局的檢查。
又過了兩年,陳艾也考上了這個這個學校。其實陳艾不打算上這個學校的,他本來打算去的是一中。雖然說這兩個學校都是重點初中,每年在升學率上都咬的特別緊,競争很激.烈,但是兩個學校還是有細微的差別的。上一世陳艾有聽二中的同學談起那些上了重點初中的同學,這一世小升初之前也找老師詢問過,知道了兩個學校的差別。
實驗初中的名字上沾了個“實驗”二字,這個學校有點私營性質,還受過一個全國很有名的專門贊助教育的企業家贊助,甚至還有另外一個以那個企業家名字為開端的學校名,平時在教學上總喜歡試用一些新方法,教育也很有種個性化的味道,比如說有的時候會組織學生在禮堂看電影,或者搞一些話劇表演戲劇表演之後的,也鼓勵學生多創新,整天氛圍比較輕松。而一中呢,完完全全的公家學校,搞的還是老一套填鴨教育,對學生也管的很嚴,進去再出來就成了個成績好的學生,對學生的每一點時間都得到了最大的壓榨利用,而且提倡學生中午不回家在學校裏上午自習,晚自習也有老師專門坐堂,不上晚自習的要格外找老師批準。
兩個學校各有各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出來的學生也都十分優秀,到底哪個學校更好只能說是仁者見仁。鄭興上這個學校是因為怕自己在一中受不了管的那麽嚴,相反實驗中學就對他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對于陳艾呢,他心知肚明自己不是那種心思活的學生,實驗中學的那套說不定還不适合他,倒是殼子裏是成年人的陳艾,并不為一中嚴格的管理發愁,反而覺得這樣的嚴格和最大限度的學習強度對他有用。
可惜陳艾還是沒上成一中,反而去了實驗中學。
起因是陳艾準備小升初考試的時候正好是住在鄭興家的,他家分到的是每年的五月六月。現在雖然鄭興已經上初中,在這個已經懂事了的歲數,而陳艾還在上小學,但是鄭興還一直不定性的貪玩,陳艾骨子裏也不是真正的小學生,所以這兩個人還能玩到一起去,鄭興自然巴不得讓陳艾上他的學校,盡管就算是陳艾去了實驗中學,鄭興也還有一年就畢業了,鄭興還是抱着自己“好哥們”和自己上一個學校多好的想法,又确實覺得實驗中學特好玩,于是整日裏對陳艾安利實驗中學有多好玩,有什麽娛樂活動等等。
陳艾苦笑,他又不是打算去玩的,還是管理嚴格連運動會都意思意思每兩年才開一次的一中好啊!
鄭興在實驗中學過的還真不錯。他到了重點班成績還是中等,這說明他不是不聰明,要不在重點班這樣競争激.烈的班也沒落到靠後名次去。可是邵書雲對他的打算都讓鄭興知道了,邵書雲平時也不會很嚴厲的監督他,而以前當技工現在卻成了貿易經理的鄭遠也不覺得孩子學習不好就沒未來了,所以鄭興沒人催着,更沒有上進的動力,只是出于自尊心才沒讓自己落到後面去,每次成績一出看到自己在中等就很滿足了。
陳艾的成績倒是一直很好,每次都是第一,但是拿到小學的成績第一,也實在沒什麽可驕傲的,老師也對他說過全市的重點學校都由着他挑。陳艾正想對鄭興講明白自己為什麽更想去一中,邵書雲就發話了。
她也建議陳艾去實驗中學。她倒是不知道陳艾的小心思,但是除了她覺得陳艾和自己兒子上一個學校很好外,更有別的理由——實驗中學的校長來找過她。
不管學校再好,優秀的生源都是各個學校要争搶的,所以平時高高在上的校長和教務主任,一到每年的報考季節了,都會拉下.身架去各個優秀的學生家裏去游說,并許以學費全免、有獎學金等等條件。就算現在拉過來的學生後來學習落下了,好苗子卻總是更多的,并不會虧本。而上一世讨厭陳艾成績好的鄭興,現在和陳艾好了,則很以他為豪,平時也沒少在嘴裏邊挂着。而陳艾,早在全市統考中考了第一後就在各個重點初中校長那挂了號的,有幾個校長也想去陳艾家裏打探打探。
可是陳艾這樣的情況,甚至沒個固定的聯系方式,他的小學老師也知道他的情況,平時開家長會也不會要求陳艾找人去,倒是為了陳艾的安全問題而要了陳艾每個月在誰家裏,那家裏的聯系方式,所以等着校長來了,而此時陳艾又正好住在鄭興家裏,于是就把邵書雲的聯系方式給了他們。
一中和實驗中學的校長都聯系過邵書雲。一中許諾的就是老一套,如果每個學期成績都在前十就免掉學費之類,還有入學獎金、每個學期的獎學金等,但是實驗中學的校長就精明了,因為當初鄭興進重點班就找過他的關系,他又找了鄭興的老師問,得知鄭興和陳艾關系很好,于是對邵書雲許諾,除了會和一中相同的條件外,只要陳艾初一的成績一直是前三名,且老師發現他有超前自學的能力後,他就會給鄭興一個推薦去實驗高中的名額。
這就讓邵書雲心動了。要知道實驗高中也是市裏的重點學校,而它和實驗初中雖然并不是附屬關系,但是因為兩個學校都挂着“實驗”的名頭,而那個企業家也都贊助過這兩個學校,所以兩個學校平時也有不少合作關系,一個推薦名額也是很簡單就拿到的。邵書雲早就聽說近幾年初升高要特別嚴格,好學校要是想進的學生成績不夠,找的關系分量也不夠,有錢都難進,現在聽說只要陳艾去實驗初中,鄭興就能穩進實驗高中,不由得高興壞了。
她看了陳艾幾年,自覺十分了解他了,自然相信陳艾不會上初中了成績就掉下去。她知道陳艾自律又好學,是真正的好學,而讓他進實驗中學,又不是害了他,反而有其他的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不知出于什麽心思,邵書雲并沒有把這個額外的條件告訴陳艾,只說既然兩邊條件都差不多,你哥哥也在實驗中學,不如也去好了。都這麽說了,陳艾也說不出非去一中不可的話,也只好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