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走了一下劇情)
◎先生前些時候給她了一筆銀兩,她花一些應該沒事吧◎
“衛大哥,你确定嬿娘和羅伯母已經到京城了嗎?”
“是的,傅姑娘,前兩日她們便已經抵達京城了。”
這件事一點也不難查,只要知道羅钰的府邸,便可以知道羅家女眷到了京城沒有。
傅竟夕微微有些洩氣,嬿娘知道自己的地址卻沒有來見自己,說明羅伯母還是不想嬿娘同她來往。
“傅姑娘,如果要過去的話,我去準備馬車。”
傅竟夕其實有些猶豫,她當然想去找嬿娘,可是她又害怕自己的拜訪會惹羅伯母不高興,到時候又遷怒嬿娘怎麽辦。
“衛大哥,像你娘、就是衛伯母平常收禮的話都喜歡什麽?”
衛霖雖然不知道傅竟夕這麽問的目的,也還是回想了一下:“大概也就喜歡金銀玉器,刺繡布料什麽的吧。”
傅竟夕想羅伯母本身就是做刺繡生意的,繡品是不是對她而言也不會太趕興趣了,是不是送給玉器什麽的會比較好。
先生前些時候給她了一筆銀兩,她花一些應該沒事吧。
“衛大哥,能不能先送我去我之前看過的玉器店,我想給羅伯母挑個禮物。”
傅竟夕一路上都在盤算送什麽好,羅伯母好像是禮佛的,送尊玉佛給她好了,就是會不會太貴了。
原本傅竟夕就拿不定主意,被掌櫃一介紹她就更不知道買什麽了。
“這位姑娘,是想買來送給長輩的嗎?”
傅竟夕躊躇猶豫的時候,便聽見旁邊有一個特別輕柔點聲音,轉身便看見一個三十餘歲模樣的夫人正微笑着開口詢問她。
Advertisement
“嗯,我想送給好友的母親,但是不知道送什麽?”
“不知那位夫人禮的是什麽佛?”
“啊?我不知道額?”這麽一想她确實不知道羅伯母平常拜的都是些什麽。
“那便送觀音像吧,總不會有錯的。”
看傅竟夕确實不太懂的樣子,又繼續說道:“這坐蓮觀音像很多人府邸都會供上一尊,而且這尊還是和田玉所制,想來沒有人會不喜歡我。”
傅竟夕也拿不定主意,又見這位夫人也是真心地同她介紹,便就決定是它了,趁着老板打包的功夫,傅竟夕便同這位夫人致謝。
“這位夫人,謝謝您給我建議,不然我還得在這花上好長時間。”
“不客氣的,我姓劉,夫家姓程,你可以稱呼我為程夫人。”
“多謝程夫人了,我姓傅,還沒有成親。”
程夫人拿着手帕遮住嘴笑了笑,說道:“看得出來,傅姑娘,聽傅姑娘的口音是南方人。”
傅竟夕心下一愣,她怎麽聽不出人家的口音。
“嗯,我是蘇州來的,來了京城也就兩個多月。夫人是京城人士嗎?我就聽不出夫人的口音。”
程夫人心下嘆了口氣道:“我原本是京城人士,後來随夫家去了外地,近日才又回來的。”
感覺這好像還是這位程夫人的傷心事,傅竟夕也就沒有再問下去,正好掌櫃也将玉觀音包好了拿給她。
“今日多謝程夫人了,那我先走了。”
看着傅竟夕離開的背影,程夫人心裏更是難受了。
“夫人,剛才您明明看中了那尊玉觀音,怎麽就将它讓給別人了呢?”
“桃兒,別胡說,我又沒買下來,怎麽能說是讓呢。”
頓了頓後,程夫人又繼續說道:“筠兒如今也是那位姑娘那般年歲了。”
桃兒覺着夫人真的很奇怪,明明都打算買下那尊玉觀音去承平侯府見見縣主了,最後卻又将那尊玉觀音介紹給了別人。
“那,夫人,咋這回買些什麽送去侯府?”
程夫人重重地嘆了口氣:“罷了,回府吧。”
桃兒心道果然,夫人每每都會在最後放棄去見她的女兒,這都已經好幾次了。
...
傅竟夕拿着禮物,便乘坐馬車去了羅府。
“衛大哥,你就在前面轉角處停下來吧,我自己一個人過去。”
傅竟夕覺着去見嬿娘,還是不能帶着衛大哥一起,不然肯定是要被誤會的。
衛霖卻是實在害怕傅姑娘一個人會出什麽意外,前兩次不都是他以為沒事結果都出事了。
“真的,衛大哥,你放心吧,這邊籠統才這麽幾步路,你就在這等着我,有事我會出聲的。”
看傅竟夕實在是堅持,衛霖也不好說什麽,畢竟陛下說過不能讓傅姑娘覺着不自在。
傅竟夕下了馬車,抱着玉觀音,便有些緊張地朝羅府走去。
在門口敲了敲門,才等到有人給自己開門,傅竟夕一看,開門的是羅钰。
“羅大哥,你在呀?”
“嗯,我還沒正式上任,所以...”
羅钰沒想到來人竟然是傅竟夕,上次見面還是三月的時候了。
“羅大哥,我師父信裏說嬿娘和伯母都來了,我能見見她們嗎?”
羅钰不太想讓傅竟夕見着他娘,他怕他娘太激動了,自從知道他娘親的顧慮後,羅钰也想了很多,可他最後還是妥協了。
“钰兒,是誰在外面?”
傅竟夕還沒等到羅钰的回答,便聽見屋內傳來了羅伯母的聲音。
可是等到羅伯母從屋裏走出來,看到傅竟夕時,她的表情立馬就陰沉了下來。
“羅嬿,你給我出來。”
傅竟夕完全沒想到羅伯母一見到她便就這麽生氣,一時間就只能傻傻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羅嬿不知緣由便被她娘吼了出來,不情不願的走過來時,便看見了夕娘站在門口,她那天其實也從她娘口中得知了夕娘的“身世”,那晚她娘逼着她和大哥在他爹靈位前跪了一晚,還讓他們發誓不會再去找夕娘,她娘才消氣。
“羅嬿,是不是你把地址告訴了她。”
羅嬿根本聽不懂她娘在說些什麽,她也不知道夕娘怎麽會過來的。
傅竟夕一聽這話也知道羅伯母誤會嬿娘了,果然她還是給嬿娘惹麻煩了。
“伯母,不是的,我是從外面打聽了羅大哥的府邸,才找回來的,我今日是特意來拜訪的。”
說完小心翼翼地擡步向羅伯母走去,“伯母這是我專門買來送給您的...”
還沒等她說完,羅伯母便揮手将禮盒打翻在地,傅竟夕一個沒留神,也沒接住它,就這麽還聽到了東西破碎的聲音。
“算伯母求你了,不要再來找钰兒和嬿兒了,就當你們從來不認識行嗎?”
傅竟夕此刻完全是懵的,她是知道羅伯母不喜歡自己,沒成想有那麽不喜歡。
“為什麽呀,伯母,是我之前做錯了什麽嗎?”
羅伯母整個人都很激動,只拿手捂着胸口:“都是我的錯,我當年就不應該幫你和你爹的忙。”
“我爹?”
她師父都不知道她爹是誰,羅伯母之前都沒有離開過蘇州她怎麽會知道的。
“伯母,您說什麽我爹,您認識我爹嗎?”
羅伯母一時沒忍住怒氣,擡手便指着傅竟夕說道:“你爹不就是你那個師父,你不就是你師父同那個罪臣之女生下來的。”
傅竟夕此時都不知道是震驚羅伯母誤會師父是她爹的事情,還是震驚師父同什麽罪臣之女的事情。
看傅竟夕還杵在原地,羅伯母便直接上手推搡她,想讓她出去,便是連羅嬿和羅钰都阻止不了她。
羅伯母看推也推不出去,便直接擡手就朝傅竟夕打了過去,傅竟夕躲閃不及,便以為這一巴掌肯定會挨在她身上,沒想到卻只聽到聲音,沒覺着疼,睜眼便看見是衛霖替她挨了一下。
衛霖剛才也聽到了一些動靜,等他走過來時,便看見有人正擡手想要打傅姑娘,衛霖只覺着若這一下挨在傅姑娘身上,陛下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到時候他估計真的就得回家了。
“娘,您冷靜一些,夕...傅姑娘沒什麽別的意思。”
羅钰轉過頭又朝傅竟夕說道:“傅姑娘,我娘今日比較激動,姑娘還是先離開吧,恕在下不能相送了。”
羅钰說完,傅竟夕也只能朝門外走去,随後大門就在她身後關上了。
傅竟夕此時腦子裏只有一個聲音,師父是她爹?
這絕不可能,就是她五歲之前失憶了,她師父又沒失憶,況且自己也是五歲以後才和嬿娘他們做起鄰居的,羅伯母肯定是自己猜的。
“衛大哥,對不起呀,害得你受了一巴掌。”
衛霖只覺着果然不能讓傅姑娘一個人呆着,不然就是會出事。
“傅姑娘,你無礙吧?”
傅竟夕只覺着頭疼,索性就直接蹲在了地上,她好心疼那尊玉佛,好多錢的,都是先生的錢呀。
“衛大哥,這事能不能不要告訴先生呀?”
要是被先生知道了,羅大哥難免不會受影響,到時候便是連嬿娘都會有麻煩,左右不過是羅伯母不想再讓她見嬿娘,那便不見了,只要嬿娘過得好就好了。
見衛霖遲遲沒有反應,傅竟夕就知道他不想答應她。
“衛大哥,羅伯母和羅家兄妹以前都對我很好的,顯然他們就是誤會了什麽,反正我以後可能也不會見他們了,你就不要告訴先生我,免得他擔心,便是先生日後知道你沒告訴他,你就說是我強迫你這麽做的。”
被傅竟夕說了好久,衛霖才勉強答應了下來,他只求陛下永遠不要知道這件事,不然自己肯定有麻煩的。
等傅竟夕回去了之後,只覺着筋疲力盡,簡單收拾了一下,便連晚膳都沒用就睡了。
...
白日,皇宮,禦書房中
“陛下。”郭霄上前遞上了一份折子,畢恭畢敬地開口道,“這是昨兒個林妃娘娘遞上來的折子。”
這些年來後宮嫔妃除非是緊急的事情,通常都不會來前朝這邊打擾皇帝的。
“折子裏說了什麽?”
這些年來折子裏所說的無非就是想出宮一趟,或者是後宮中的一些雜事。
“林妃娘娘在折子裏說二位皇子和大公主都到了适婚年齡,不知道陛下您有什麽安排,還有便是陛下您自打回宮以來就還沒去看望過皇子公主,想來林妃娘娘是希望陛下過去看看的。”
趙璋停下看的奏折,想了一下,他們也确實到了該成親的年紀了。
“今日中午,便讓他們都去禦花園用膳吧,朕一會也會過去。”
...
禦花園中
兩位皇子和兩位公主都坐在圓桌前有些面面相觑,同行的還有林妃,他們其實都有些害怕他們的父皇,因此同他一起用膳總覺着很不自在。
等了一會,趙璋也到了,受過他們的禮後,便徑直坐了下來。
這一頓飯用得甚至安靜,趙璋随意用了兩口後,開口說道:“林妃,你的折子我看過了,老大老二确實也到了适婚年齡,只是選秀确實勞民傷財,不若就你同周昭容兩個商量幾個人選出來,到時候朕再做決定,至于安平,你是她養母,便也由你先相看起來。安陽的話,她年齡才十四,便再過兩年也可以。”
安平便是大公主趙盺的封號,安陽則是二公主趙苑的封號。
“朕在這裏,想來你們也不自在,朕便先走了。”
趙璋起身都快離開亭子的時候,安陽公主卻忽然跪了下來:“父皇,您去看看母妃吧,她病了好久了。”
聽到這話林妃不免倒吸了口涼氣,安陽的生母姜充容是太後的侄女,當年太後做主甚至将她許給陛下做正妃,可她卻偏偏想嫁給浥王,後來浥王摔下馬,陛下成了太子,太後又給陛下施壓讓陛下娶她的侄女,後來還是先帝做主,讓她以良娣的身份入了東宮,後來甚至還以那種不入流的手段有了身孕,這不得不說是陛下心裏的一根刺呀。
果然,趙璋聽及此也只是淡淡地回答:“朕又不是太醫,病了便去找太醫。”
說完便擡步離開了。
林妃覺着雖然趙苑對往事不甚了解,可姜充容怎麽也應該約束自己女兒的行為才是,比較當年的事她可是一清二楚,自然也知道陛下決定不會原諒她的。
倒也不是陛下喜歡她,而是她當年下了陛下那麽大個面子,後來又逼着陛下娶她,陛下心裏怎麽會沒有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