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章節
,他輕飄飄的掃了一眼旁邊臉色也不怎麽自然的二姑,頓時讓二姑渾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後脊背上冒出來的冷汗一顆一顆的直往下流。
“高大夫你只管幫二丫開藥治病,就是花再多的錢我也出。”二姑夫掃了二姑一眼後才跟高大夫說道,言辭中不難看出他心裏的焦急和心疼,畢竟那是他女兒,要說跟兒子楊進比起來他其實還是比較偏疼女兒的,只是因為性格使然不愛說話結果卻讓女兒受了這麽多的委屈。想到這裏他心裏就更加的內疚了。
“這是一定的,我是個大夫自然要好好治療病人的。”高大夫說,不過二姑夫的話倒是讓他的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現在病人情緒有點不穩定,我覺得你們最好別再說其他的話刺激她了,就好好安慰她一下吧。”
“是是是,我們一定不說她。”二姑夫連忙答應。
然後又說了幾句,高大夫便找了個借口出去了,剩下的事兒他這個外人可不好攙和。
72 楊二丫的去留
等高大夫一走,一直沒開口的王翠松突然冷哼了一聲,拿出了當大哥的氣勢來:“人家都說有後娘才有後爹,你們倆倒好,都是二丫的親爹親娘居然還把自家的丫頭給弄成了這樣。也就咱們鄉下女兒不金貴,這要擱那些大地方就你們這樣的作為早被人戳脊梁骨了。”
不得不說這個宋朝雖然已經不是歷史上那個宋朝,但是風氣倒是跟以前的唐朝差不多,比較開放,因為又有律法左右着時間久了人的思想也跟着開明了不少。據說這些都是太祖當年的手筆,雖然他當時還想倡導男女平等來着,不過奈何保守派太頑固,勢力也強大太祖不得不選了個折中的法子立了一些律法約束着這些人。
有時候王冬梅都懷疑這位被人歌頌的開國皇帝是不是也跟她一樣是穿越過來的,要麽就是重生來的,要不然他的那些思想怎麽跟現代的一樣?不過不管這位前輩究竟是穿越的還是重生的,至少他立的一些律法确實保護了許多女同胞,反正只要對她有利一切OK。
二姑夫被大舅子給訓的面皮通紅:“是,大哥你說的是,是我們不好虧欠了那孩子,以後絕對不會了。”
倒是二姑有些不服氣,她也是從小被這個大哥寵着長大的,所以脾氣一直不怎麽好,現在大哥又說的這麽難聽心裏自然就不舒服:“什麽後爹後娘的,大哥你說這話也忒難聽了。二丫是我閨女,我也沒虐待她啊,不是照樣好吃好喝的供着還把她養這麽大”
“你那是好吃好喝的供着了嗎?再說了,一個丫頭”不等二姑把話說完,王翠松就直接截斷了她的話,“要真好吃好喝的養着能把那孩子養的那麽瘦?你看看她都瘦成什麽樣了,說是皮包骨頭都不為過吧?還有,你沒虐待她那丫頭能不願意回去,一聽說要回去甚至還要撞門框自殺,你能說你對她好?”
頓了一下,王翠松繼續訓她:“還有,什麽一個丫頭,難道你不是從丫頭過來的?”一句話就把二姑給堵得啞口無言,不過王翠松并不打算就這麽饒了她,覺得這回要是不讓她長點記性下回還不知道怎麽對待二丫呢,于是又開口道,“你說你一天到晚的到底在想什麽玩意兒呢,以前你在家的時候咱爹咱娘也沒說因為你是丫頭就偏心眼的讓你幹這幹那還不給你吃飽穿暖吧,可是怎麽輪到你自己身上了就變成現在這樣了?二丫再是個閨女那也是從你身上掉下來的肉吧,你這個親娘就是這麽當的?”
越說王翠松就越覺得生氣,要是說妹夫家裏嫌棄她給婆家生了丫頭給她氣受她拿那孩子撒氣不重視也還情有可原,可是人楊家不是沒給她氣受嗎?當初她生了外甥女之後親家母也沒嫌棄她生了丫頭就不伺候她坐月子吧,不是照樣樂呵呵的把她伺候的好好的?婆家的人都沒說什麽了她怎麽就鑽牛角尖了,可勁兒的讓那丫頭受委屈。
要不是王翠松知道外甥女真是自己小妹生的,他甚至都要懷疑她是後娘了。
二姑被自家大哥給訓的面色讪讪的,愣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二姑夫的臉色也沒好看到哪兒去,不過倒不是因為被大舅子訓了,而是被自家媳婦給氣的,再加上愧對女兒,一時間臉上盡是尴尬。
而楊進這會兒恨不得自己沒長耳朵才好,早知道剛才就跟着高大夫一起出去了這樣也就不會遭遇這樣的尴尬事,畢竟讓他目睹了老爹跟老娘被大舅訓誰知道等老爹老娘回過神來會不會覺得沒面子來找他麻煩?
王翠松也是被自家小妹的種種作為給氣的狠了,要不然也不能當着外甥的面兒就開始訓斥小妹夫妻倆。等他訓完了才注意到外甥也在,一時覺得尴尬索性就是轉移了話題:“剛才高大夫的話你們夫妻倆也聽到了,對那丫頭的事兒你們有什麽想法沒有?我的意思就是讓那丫頭先留在我這兒,畢竟高大夫現在住在這兒一時半會兒還不會離開丫頭住這兒看大夫開藥方便。”
頓了一下,王翠松又道:“不過你們倆要是堅持要把二丫接回去照顧呢我也不會反對,等會兒我就跟高大夫商量一下讓他隔三差五的去你們那兒給那丫頭瞧瞧。”
二姑自然是希望能把楊二丫接回去的,把那丫頭再放這兒住幾天估計心就更野了,至于瞧病大不了她出錢請大夫幫着瞧瞧就是了,以後再少讓她幹點活兒。反正她覺得作為一個當**這麽做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要知道別人家的丫頭不也是從小就這麽長大的也沒幾個跟她一樣這不好那不好的。依她看來那丫頭就是太嬌氣了。
二姑的重男輕女思想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她還能想着給楊二丫請大夫瞧病已經算是不錯了。王翠松根本就沒打算訓她一頓就能把她的思想矯正過來,所以看到她的臉色就知道她在想什麽,不禁在心裏嘆氣,二丫怎麽就攤上了這麽個娘呢?哎倒是二姑夫沒一下子就答應,而是想了一下才開口說:“大哥,要不你讓大嫂幫我去問問二丫,她要是願意回去我就接她回去,要是不願意…那就還留在這兒吧,至于看病吃藥的錢由我來出,回頭我再讓狗娃兒(楊進小名兒)送兩袋麥子過來,畢竟二丫肯定要在這兒住很長時間。”
一旁的表哥聽到自家老爹叫自己的小名兒不由得抽了抽臉皮,他都這麽大了孩子都三歲了他爹怎麽還叫他小名兒,聽着就別扭。幸好表弟他們都不在,要不然他今天可就丢人了。回頭得跟老爹好好說說,以後沒事兒別叫他小名兒才行。
“藥錢你出我不攔着,不過糧食就算了,二丫也吃不了多少,家裏也不可能專門給她開小竈,反正咱們吃什麽她就跟着吃什麽。”王翠松說。
雖然大舅子這麽說,不過二姑夫也知道家裏因為幺舅子的緣故夥食可不是一般的好的(相較于農村來說王家的夥食算是豐富的了),就是他們自家專門給二丫開小竈估計也趕不上大舅子家的飯桌上的菜色豐富。所以他根本就從來都沒想過自家閨女留在這兒會受委屈什麽的,再加上就是丫頭的親娘嫂子也不能比大舅子他們照顧的貼心,再加上這兒還有個跟他閨女年齡相仿的表妹,吃的好住的好還有人聊天解悶也不怪二丫會不願意回去。正是因為想到這個所以他才沒有說出要把二丫接回去的話。
二姑聽到二姑夫的話自然就不願意了:“家裏眼看着就要秋收了,她不回去誰幫忙做飯帶我孫子玩兒,總不能讓我孫子也跟着跑下地吧?那豆杆豆莢多硬啊,萬一紮到他怎麽辦?”
二姑一說完就被二姑夫瞪了一眼:“旭兒不是還有她娘帶着嗎?往年農忙的時候哪次讓她下過地幹過活兒,她呆在家裏難道做個飯都不行了?”說完又掃了一眼極力裝小透明的兒子,“狗娃兒,你媳婦的事兒回去你自個兒跟她說清楚,她要是連這點兒事兒都做不好那幹脆就讓她回娘家去享福吧,咱楊家廟小容不了她這麽一位姑奶奶。”
楊進腦門子上一層冷汗,一邊偷偷擦汗一邊連連點頭:“是是,我回去一定跟她說。”他爹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今天為了二丫居然說了這麽多的話,還處處針對他媳婦看來老爹對自家媳婦的怨氣和不滿已經積攢到了一定程度了。而他妹妹二丫自殺的事兒就是根導火索,這回徹底的把老爹的不滿給點燃了。不過想想也是,宋氏欺負二丫可不就等于是在打他爹的臉麽,連自個兒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