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節
完她眼珠子一轉不由得低下腦袋貼着王冬梅滿臉促狹的八卦道:“诶,你跟姐姐說說,是不是對你們家那個小屁孩動心思了?”
王冬梅一陣無語,心想:你也說那只是小屁孩了,姐姐又怎麽可能動心?你見過哪個當姐姐的會對自家老弟動心的麽?
沒錯,王冬梅現在的看萬開的心态就是姐姐看弟弟那種,而且讓她轉換态度估計會很難,因為心理上那一關過不去啊。現在完全可以預見,可憐的萬開追妻路那肯定是相當的艱辛和漫長。
王冬雪見王冬梅不說話更來勁兒了,放下手中的飯碗拿手指戳了戳她的肩膀:“诶诶,說話哪,你不會真是對那小屁孩動心思了吧?”說完做雙手捧心狀一臉的誇張表情,“哎,現在的孩子怎麽都那麽早熟啊,連你這麽個小丫頭居然都開始動心思了”
王冬梅受不了的翻了個大白眼,終于忍不住開口了,估計再不開口說話這位還指不定得把她想成什麽樣兒呢:“你以為誰都跟你似的,還沒說親呢就先想着學廚藝讨好未來公婆?真是花癡女。”
王冬雪被王冬梅那一聲“花癡女”給刺激到了,張牙舞爪的跟她鬧成了一團:“人家不依啊,誰是花癡女?小丫頭你的嘴巴太毒了,不依不依。”
“诶诶,你小心點,案板要翻了”
這頭姐妹倆鬧成一團,那頭王楊氏實在是忍不下去了,怕自己再不走估計脾氣就要上來了,別好好的晚飯又吃的人盡皆知。于是她把筷子一撂,碗一擱:“小丫頭一個人在廚房呢,我去幫忙。”
王冬晨見狀忙開口問:“娘,碗裏的你不吃啦?”
“先擱着等會兒再吃吧。”王楊氏說着眼角的餘光瞟了一眼妯娌,“我總不能也不懂事兒的讓才八歲的小丫頭一個人在廚房包餃子給我吃吧。”說完再看妯娌,人家愣是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裝作沒聽見。
王楊氏的心裏就更加的膈應了,果然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這人臉皮厚到這個程度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
吃過了晚飯,三伯父三伯娘還跟往常一樣嘴一抹,碗一推跟王翠松打聲招呼便帶着王冬雪走了,氣的王楊氏一邊收拾一邊罵,王翠松在旁邊實在聽不下去了便說了一句:“那到底是我兄弟,他不懂事你是當大嫂的就讓一讓吧”
他不開口還好,一開口便成功的将王楊氏的火氣給引到了自己身上:“你就知道一天到晚的裝好人,你倒是有大哥的風度,可你也得看看人家到底領不領情。你看看你三弟和三弟妹那樣兒,像個做長輩的嗎?我不會包餃子就算了,她倒是會包,可是你看看,就放着丫頭一個人在那兒包,她擎等着吃!就知道吃,這一桌子人加一塊兒估計都沒她吃的快,你看她那搶食的樣兒,生怕比別人少吃了!真是出息了!”
王翠松很明智的閉嘴不說話了,至于王冬天和王冬至也趁機帶着下面那三個小的閃了,不跑難道還留在這兒等着母老虎把氣往他們身上撒?他們又不是棒槌。
王冬梅也知道王楊氏這頓飯肯定是吃了一肚子的火氣,所以等她發洩的差不多了才開口道:“大伯,大娘,賣豆芽的事兒我看還是盡快跟村長商量一下,反正以後是不可能只讓咱家跟三伯父兩家吞了。”
Advertisement
棒打出頭鳥,他們兩家賣豆芽賺錢的事兒一村人都在那兒看着呢。剛開始也許還沒什麽,但是時間久了難免就會有人因為眼紅生出幺蛾子給你搗亂,所以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幹脆村裏人聯合起來一起賺錢。
王冬梅的話倒是提醒了王翠松和王楊氏,夫妻倆對視了一眼,便見王翠松站起來往屋外走:“丫頭說的對,我現在就跟村長說去,正好明天可以通知大家一起泡豆子,也免得耽誤了。”
王楊氏這會兒火氣也消了,見王翠松往外走,便給他尋了一個火把點上火遞給他:“路上小心些,對了,別忘了帶跟棍子,免得誰家不長眼的狗再給咬到哪兒。”
“哎。”王翠松笑呵呵的接過火把又到院子裏尋了跟竹竿那麽粗的木棍便出了門,王楊氏見他那樣兒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嘴裏罵一句,“德性。”
王冬梅則忍不住在一旁偷笑,心裏還自發的補上一句:打是親罵是愛啊,大伯跟大娘的感情果然好,嘻嘻。
29 突降暴雨
王翠松當天晚上把想要阻止村裏人一起賣豆芽的想法跟村長一說,又願意把泡豆芽的技巧方法也一起告訴大家,村長聽完當時就拍板同意了,并且保證次日一定通知大家一起泡豆子,正好可以在下一個大集的時候拿到鎮子上去賣。本來王翠松不來說他也打算去找王翠松說這個事兒的,都是一個村兒的,沒得看着他跟王翠柏兩家賺錢卻讓村人眼饞的道理。
不過村長之所以對這件事這麽上心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在裏面的,他若是能讓全村人一起致富那麽将來這些人肯定是不會忘記他這個一村之長的功勞,倒是好處肯定是少不了的。
王翠松和村長兩人各懷心思的很快便促成了這件事情,不過不管是出于什麽目的,但是這對于村裏其他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好處。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村長就讓自己的兒子親自挨家挨戶的通知,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有人去鎮子上采買錯過了機會,一方面也是在告訴村裏的人,他為了幫助村裏脫貧費了多少心思。不得不說這個村長果然不是白當的,瞧瞧,多會做人。不動聲色的就将王家的功勞全給攬到了自己頭上,到時候村裏人的日子真過好了也只會記得村長的好而不是他王翠松的。
對于村長的算計和舉動,王冬梅只是在心裏撇了一下嘴倒是沒有表示出來什麽。反正她都打算好了,等條件允許了她就撺掇大伯他們搬家,就算不是去繁華的縣裏居住起碼也要搬到小鎮上去。雖然還是閉塞,但總比這小破村子強吧。
不過話又說回來,就算王冬梅想要表示什麽,就她現在這具身體,才八歲誰會在意?
村民們得知了能夠跟王翠松他們一樣可以泡豆芽賣錢的事兒之後頓時個個臉上都洋溢出了燦爛的笑容,都紛紛對村長表示感激,不過也有那會做人的特地端了幾個雞蛋或者是一籃子菜到王翠松家裏表示感激。
這些人心裏明鏡似的,如果王翠松堅決不願意告訴大家泡豆芽的技巧,那村長也是沒有辦法的,頂多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給穿點兒小鞋而已。不過估計這法子也不管用,大不了等人攢夠了錢搬離這裏就是,只要有錢這天大地大哪兒還沒有容身的地方?
這些人送東西來王楊氏也不矯情,總歸她家出的“血”最多,拿點兒東西也算不得什麽,于是就大大方方的将這些東西收了。
倒是三伯父和三伯娘知道王翠松把泡豆芽的技巧告訴村裏人了,還打算讓村裏人一起跟着賣豆芽的事兒後就忍不住找王翠松叨咕起來:“大哥,你可真是,這好不容才想了賺錢的法子又讓你給得瑟出去了。”
三伯娘也在一旁不樂意的附和:“就是,本來這生意就難做,你還告訴了全村的人,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飯碗嗎?”
王楊氏在一邊見自家老公被小叔子夫妻聯合起來數落頓時就不樂意了,平時她生氣罵兩句也就算了,你們憑什麽也來說他?當真欺負家裏沒人了是怎麽的?
于是王楊氏開口道:“怎麽叫砸了自己的飯碗,往常沒賣豆芽的時候大家夥不也照常吃飯穿衣麽,也沒見哪個就真餓出個好歹來的。”頓了一下,王楊氏繼續道,“再說了,憑什麽就你一家人賺錢讓全村的人幹瞪眼看着?”
王翠松在一旁點頭:“你大嫂說的對。”說罷可能是覺得王楊氏的語氣太過強硬了,于是又連忙補充道,“你大嫂也是好心,畢竟槍打出頭鳥,咱們這樣叫村裏人看着時間長了難免會生出事端。”
三伯父在一旁聽了嗤笑一聲:“那又怎麽樣,大不了老子就搬出去到鎮子上住去,反正那時候老子有錢了他們能耐我何?”
“就是。”三伯娘也在一旁附和,“他們那就是眼熱,嫉妒。”
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說的就是王翠松和王翠柏這對兄弟。王翠松一心想穩,想踏踏實實的賺錢過安穩日子,王翠柏就只一心鑽營着想一飛沖天,巴不得早點兒離開這窮地方。
最後兄弟倆算是不歡而散,至于三伯父心裏是不是堵得慌那就是他自己的事兒了,反正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他就是想攔着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