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你我既已交心,我便也不好
早起時收着一封家書, 秦君恩剛剛拆封開來,便急匆匆的朝宋瑾修書房趕去。
居家養了小半月的病,這人氣色也見好了些。
宋瑾修手裏拿了一只木盒, 他正要打開蓋子, 聽聞秦君恩咋咋呼呼的聲響,便又立馬将盒子給蓋上。
本是擡手打算将物件放回原位,可哪曉得有些着急了, 手下一抖, 這木盒子便摔在了地上。
秦君恩一進門便瞧見了落在地上的東西,透過盒子一角, 露出了一截明黃顏色。
“這是什麽?”
宋瑾修彎腰想撿, 奈何又沒有秦君恩身姿輕巧便捷,姑娘先他一步伸手将這聖旨給拽進了手裏。
先帝的遺诏, 宋瑾修的保命符,全皇城衆人皆知的秘密,聖上忌憚晉王的理由。
秦君恩拿過旨意來草草看過一遍後,眼裏有些不可置信的擡頭問。
“王爺拿這麽重要的東西出來做什麽?”
宋瑾修避開她的眼神, “整理書籍,拿下來去去灰塵罷了。”
秦君恩不信,她追到宋瑾修的面前。
“書房每日都會有婢女前來打掃, 而且這麽重要的東西,你會平白擺在書架之上?為何要特意拿出來?你到底想要做什麽?”
宋瑾修望着秦君恩, 他長長嘆下一口氣。
“你我既已交心,我便也不好瞞你。”
将人的手牽着,宋瑾修帶着秦君恩到這桌前來坐下。
Advertisement
“皇都城內權勢鬥争,風雲詭谲,不止不休, 你我若要成婚,不知在無形之中給了多少争權奪勢之人壓力,你不願離開家中親人,我也不忍強迫于你,既如此,聖上既有心結,我便将這心結交還于他,以表無意奪權之念,也好讓他放過我們。”
秦君恩眉頭皺起,遺诏還在她手中捏着,這時‘蹭’的一聲從座椅上站起,跟着便厲聲道。
“不行,這保命用的東西怎麽能随随便便交出去。”
宋瑾修不言,他只看着秦君恩。
秦君恩又道,“成不成婚,有沒有名份又不重要,人活着,哪有處處同人妥協的道理,今日你讓一步,明日你便要讓十步,躲有什麽用,他們若存心要弄死我們,那你我就算是躲到天涯海角,那也是人家的眼中釘,肉中刺。”
遭人氣的渾身發抖,秦君恩知道她不該和宋瑾修發脾氣。
可是她忍不住,她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
尤其想到前一世宋承治得了權,坐了皇位,是怎樣對待她,又是怎樣對待的秦家。
你主動交兵權有什麽用?你主動赴死保全家有什麽用?你忍讓,你退步,做這些都有什麽用?
爺爺死了,爹爹死了,大伯二伯三舅和小姑姑,他們最後哪個能活下來?
哥哥,嫂嫂,姐姐,妹妹,甚至就連掃院子的阿伯,都被宋承治給殺的幹幹淨淨。
秦君恩最後被鎖冷宮,她連唯獨留在自己身邊的青果她都護不住。
若早知如此下場,還不如早在宋承治對秦家下手之前,起兵造反,哪怕是擔個通敵賣國的罪名又如何?
這也總比一家人橫死,死到最後,連個斂屍的人都剩不下來的要好。
宋瑾修瞧着秦君恩,心下自也是心疼,他不好再多争辯什麽,于是只安撫道。
“只是打算而已,本也是要與你商議的,你若是不同意,那便也罷了,就算宮裏那位不答應,我也決意要風風光光接你進門,只是做了這番事,便是表明了态度不願向上頭的人屈服,日後擔驚受怕,算計來去的日子,恐是還在後頭。”
“未來的日子不管多難,至少主動權在自己手裏。”秦君恩上前抓着宋瑾修的手,“可若是我們一無所有,退讓到底,最後生死被動,就如那砧板上的鲶魚,任人宰割之時,那才叫可怕。”
宋瑾修點頭,他拍拍秦君恩的手。
“退讓也好,反抗也罷,本王都聽你的。”
秦君恩暴躁的情緒這才得以緩和,她确實是怕,她怕自己又會重走老路,也怕自己身邊的人不理解,不支持。
退讓這條路不是沒走過,她就是走了,失敗了,所以現下才會如此抗拒。
“被你一打斷,我都忘了自己是來做什麽的。”秦君恩道,她從衣襟裏掏出一封書信來,“今日一早四妹便來晉王府找我,說是北疆傳回來的家信,聖上要召我爺爺回皇城。”
“招秦老将軍回來?為何?”
秦君恩搖頭,她将信紙遞給了宋瑾修。
“我不知道,不過據我猜測,是因你我要成親之事,繃緊了聖上心裏的那根弦,他該是害怕了,但現下又不好明目張膽的來動你,于是便只好從秦家下手。”
先帝駕崩之時交于宋瑾修的遺诏,現場還有四位朝中老臣、重臣在場見證。
其中一位,便就是秦君恩的爺爺。
“你別着急,本王這就修書一封送往北疆,讓秦老将軍暫時按兵不動,若上頭問起原因,就說北疆動蕩不平,離不得人便好。”
秦君恩連連點頭,她忙不疊的給宋瑾修拿了筆墨紙硯來。
“爺爺此人生的古板,若是我去勸,他定是一個字也不會聽。”手指頭忙着研墨,因為太着急,還滑了好幾次手,秦君恩道,“畢竟王爺是先帝所托,您的話,他如何也是要聽上兩句的。”
“一大早來尋本王就是為了這個?”
“這還不重要嗎?這可是天大的事情。”
“是,天大的事情。”
宋瑾修倒是慣着秦君恩火急火燎的性子,他落筆極快,字體剛勁有力,這封信,倒不像是個弱不禁風的病人所寫。
停手、裝信、蓋印,一氣呵成。
秦君恩接了信封,自是心滿意足,姑娘高高興興提着裙子往外跑。
“我這就把信帶回秦家,讓人快馬加鞭送回北疆去,多謝王爺出手相助,一會兒回來,我在路上給你買串糖葫蘆吃。”
宋瑾修笑。
待秦君恩走遠之後,他才斂下神色。
擡手敲了敲桌面,便是一條黑影從房梁上翻身而下,黑衣人單膝跪在宋瑾修面前。
“王爺有何吩咐?”
宋瑾修不緊不慢的再寫了一張信紙,然後折起封裝,伸手遞給面前的黑衣男子。
“入了夜,将此信送至高丞相府中,切記親手交付于他。”
黑衣人擡手接了信封,領命道,“屬下這就去辦。”
院子裏的落葉掉光了大半,宋瑾修從桌前起身,他負手走至屋門口。
風中帶着寒氣,冬天快到了。
如果他沒有記錯,聖上病來如山倒,這個冬日就會卧病在床。
又該是太子懦弱無用,膝下七子争奪皇位的混亂場面,很快就要到來。
只不過這一次,宋承治孤軍作戰,身前再也沒有擋着一個束着紅發帶的女将軍。
秦君恩快馬加鞭趕回秦家,到正門口時正好遇上了要折返北疆的騎兵,她翻身下馬,忙忙喊住對方。
“小哥稍等,我這裏還有一封信,是晉王親筆寫給老将軍的,請您務必親手交付。”
來往負責送信的騎兵,都是秦家的心腹,秦君恩自是放心。
只是東西剛交于人手,大伯和哥哥便從府門口往外走出。
這時瞧見她,自也是一肚子氣,大伯罵道,“你還回來做什麽?拿的什麽密信?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你是不是非得害死秦家滿門你才高興。”
秦君恩素來活的沒心沒肺,但這時聽見這話心裏也是難過的。
想來前世她硬要跟着宋承治那時,便是被大伯給這般罵過,當下心裏不服,誰曾想後來一語成箴,她真的害死了秦家滿門。
而後好不容易能睜眼重活一世,秦君恩想報仇,想保護家人,她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然而處處面臨難關之時,她才明白,秦家的劫難,就算沒有宋承治,也還是會存在。
宋承治只是加劇了她的這種傷痛,宋承治只是讓她,親手把秦家送上了斷頭臺。
“你說什麽?你要慫恿晉王奪權?你你還讓晉王修書叮囑你爺爺千萬別出北疆?你這個丫頭是不是瘋了,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麽?你爺爺抗旨不尊豈非是擺明了和朝廷作對?我秦家百年,最忌諱的就是卷入權勢鬥争當中,你倒好,明晃晃的捧着把柄往人家手裏送,你是不是嫌秦家的人都有命活的太長?”
在府門外說話自是不便,秦君恩引着人進了堂屋。
一進門檻,她便撩起衣擺來跪在了這堂前。
大伯聽她所言,氣的險些背過氣去,連罵人的嗓音都在發抖。
秦孝恩也不懂為何,他便問,“君恩,你為何要這麽做?你與晉王的婚事,家裏本身就是不同意的,晉王體弱,原是也沒有要争權奪勢的意圖,你為何要慫恿他?你知不知道你這麽做,一旦走錯一步,不論是秦家,抑或是晉王府,那面臨的都将是滅頂之災。”
秦君恩跪在地上,背脊直挺。
“我知道,我正是因為知道,所以才主動去的晉王府,拉攏的晉王,現今朝堂上下,除他一人之外,沒有任何一個,能護得住秦家。”
“胡說八道。”
大伯氣惱,他走上前來,擡腿踹了一腳秦君恩的肩膀。
這一腳下了力氣,縱使秦君恩底盤紮實,也經不住這麽一回。
她身體輕晃,重心不穩,便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大伯仍在罵她,“你說的什麽狗屁話,秦家和晉王府,原是相安無事,可湊在一起便是天大的麻煩,你明知此理,卻偏是要一意孤行,你到底是和秦家有仇,還是和晉王有仇?你不害死我們,你渾身上下都不舒坦是吧。”
“大伯,你別再自欺欺人了。”
秦君恩再将身子豎直起來了,她端端正正跪着,口氣卻是不卑不亢,據理力争。
“聖上這次為什麽傳召爺爺回皇城,您心裏當真是沒有數嗎?”
“沒有數?”大伯險些被人氣笑,“她還敢說我沒有數,要不是你整日胡作非為,與晉王糾纏不清,你爺爺怎麽會被傳召回城。”
秦君恩道,“大伯,您別再自欺欺人了,就算沒有晉王,沒有七皇子,秦家這根眼中釘、肉中刺,也遲早會被人給拔掉,就算這一任不拔,下一任也會拔,秦家終是不得安寧,您若真是為子孫好,便聽君恩一句勸,早做部署,占據先機,以免淪落困境,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