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出發!冬令營
正式開始上課後,李岚發現決賽果然和聯賽差別很大,無論是題目類型還是難度都驟然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數學,和聯賽時的一試二試相比,數學決賽雖然只有六道解答題,但是單單這六道解答題卻需要兩天時間。
好在化學和生物題目難度增加有限,主要是題目數量增多,考試範圍變的更廣,這就意味着需要記的東西很多,然而現在記東西對李岚來說已經不算什麽挑戰,自從記憶力提到一百加上有意識的鍛煉,現在的李岚幾乎達到了過目不忘的程度。
所以這次考試李岚把一半的時間都放在了數學競賽上面,為了盡快熟悉數學決賽的形式,李岚每次做題都把練習當作模拟考試,兩天內刷完一套模拟題,數學題刷累了就做點生物和化學題,這麽循環下來李岚到也不覺得累。
負責培訓李岚的幾個老師是最先看到李岚的變化的,和焦文斌的想法一樣,剛開始三個老師并不認為李岚可以在這次決賽中取得什麽好成績,三個老師并不是針對李岚,而是整個豫省的競賽實力擺在那裏,尤其是數學競賽,如果說化學和生物偶然有沖進國一的學生,但是數學和物理則是從來沒有拿到過國一先例。
剛開始他們也不認輸,培訓學生的時候無一不是沖着國一去的,但是這麽多年過去了,最好的也就是前幾屆的國二。
當時有個學生也曾經拿到豫省的三個省一,成績出來後許多老師都認為那次說不定有希望沖進國一。更別提當時為了沖擊數學決賽,那個學生還放棄了另外兩個決賽,一心撲在數學競賽上,結果雖然取得了豫省最好的成績,但是數學競賽依舊是國二。
所以這一次即便是李岚拿下四個省一,但是在三個老師心中李岚沖擊決賽依舊有點勉強,說不定連國三都危險。三個老師也不是看不好李岚,相反,他們是最看好李岚的,甚至認為李岚很有機會拿到國一,但不是現在,而是明年的競賽。
三個老師一致認為李岚最大的短板就是接觸競賽時間太短,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習,更別說這次李岚同時準備了三門競賽,擺明了就是去冬令營逛一圈就回來的趨勢。
心裏雖然這麽想但是三個老師講課的時候也沒有敷衍,就算這次沒有機會,明年肯定有機會的嘛。沒看到李岚同學才接觸競賽就拿了省一,給她更多時間說不定可以拿到一次國一呢,幾個老師心裏這麽想着也再不介意李岚同時參加三門競賽,
不過很快,三個老師就改變了想法。
一對一授課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随時知道負責學生的學習進度,負責數學競賽培訓的老師明明記得第一周的時候李岚還在熟悉決賽題目,但是到第二周甚至第三周的時候再看李岚的學習進度,俨然已經達到了數學競賽老師認知中合格的決賽水平。
而負責生物和化學競賽培訓的老師也在第三周的時候發現李岚已經看遍了考試範圍給出的參考書,理論部分的考試準确率不說百分之百,但是百分之九十是有的。實驗部分和理論部分相比起來雖然有些生疏,但是也達到了合格的标準。
三個老師雖然不在一個辦公室,但是平常也經常湊在一起聊天,因為教授同一個學生,不可避免的會談到李岚,互相交換了一下信息後,三人都沉默了下來。化學老師最先開口:“看來,咱們學校是真的出了一個天才啊。”
數學老師點頭,同時感嘆:“不僅是天才,而且更重要的是努力。”李岚短短三周的變化靠的可不單單是天賦,她不只一次看到過李岚晚自習結束後依舊在教室裏做題,一直到教室斷電才離開。
生物老師想到李岚将近滿分的理論題,有些期待的開口:“說不定這一次我們真的可以捧個國一回來。”
聽了生物老師的話,數學老師和化學老師一個搖頭一個點頭,化學老師道:“在我看來李岚化學競賽的理論部分已經沒有太大問題了,她做題速度很快,決賽時大量的題目對她來說幾乎沒有什麽影響,只要注意實驗不出大差錯,說不定李岚這次真的可以拿回一個化學或者生物的國一。”
數學老師沒有那麽樂觀,搖搖頭說:“我這就沒有這麽樂觀了,雖然李岚數學進步同樣很快,幾何,數論和組合題幾乎沒有短板,但是也勉強達到當時劉林同學的水平,要是多給李岚一個月的時間,李岚肯定有機會拿到這次的國一。”
說的後面,數學老師的惋惜之情幾乎溢了出來,劉林就是曾經數學拿到了國二的學生,也是豫省在數學競賽中記錄的保持者,現在在北京大學學習計算機。
想到李岚自從接觸競賽滿打滿算也僅僅練習三個月,數學老師就惋惜的不行,哪怕再多一個月的時間呢。
化學老師和生物老師也理解數學老師的感覺,知道豫省在數學和物理決賽上的痛,雖然化學和生物稍微好一點,但是也就好上那麽一點,國一也僅僅出現過短短兩三次而已,這樣的成績和一些競賽強省比實在少的可憐。
————————————————
不提三個老師對李岚或惋惜或期待的态度,李岚依舊從早到晚不停刷題。因為刷題刷的太快樂,所以當焦文賦找到李岚說今年數學的冬令營集合事宜的時候,李岚才發現距離上次焦文賦找她已經過去了三周時間,而現在距離數學冬令營開營也只剩下短短五天時間。
作為李岚的班主任,焦文賦也清楚李岚努力的程度,最近一個月可以說除了吃飯等必要的活動,李岚幾乎把一切的時間都投入到了競賽準備當中。他本來以為李岚中間會忍不住崩潰,沒想到每次看到李岚還都是一副精神滿滿的樣子。
果然,年輕就是好啊,焦文賦心中忍不住感嘆。
依舊是熟悉的辦公室,焦文賦問道:“李岚,競賽考試準備的怎麽樣了。”
“還行吧。”李岚想了想回答,自己也不知道其他參加考試的人什麽水平,只能說自我感覺還不錯。
焦文賦點點頭,從抽屜裏拿出一個厚厚的信封和幾張紙遞給李岚:“這是你上次考試的獎金,今天總算下來了,等很久了吧,另外這是冬令營集合的具體事宜,你看一下有什麽不了解的可以問我。”
李岚沒急着拿錢,而是先是拿起旁邊的集合通知看了起來,第一頁是集合通知,第二頁以後則是冬令營的日程安排。
看到集合通知,李岚有些意外,這個時候高鐵還沒大規模通車,李岚本來以為會坐長途火車或者大巴去,想到去廣州要将近十來個小時,李岚都做好了熬夜的準備,沒想到居然是坐飛機去。
這次冬令營決賽考試地點是在廣州的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十二月十七號周日開始到二十三號周六結束,一共一周的時間,每一天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第一天周日是報道時間,第二天冬令營才正式開始,包括開幕式,合影和參觀考場等活動,第三天和第四天上午則是考試時間,下午自由活動,第五天和第六天是聽學術報告和參觀展覽的時間,同時也給閱卷老師時間用來批改試卷,最後一天就是宣布成績和頒獎的時間。
看着李岚随意翻看了三兩下,焦文賦懷疑李岚看沒看全:“看完了麽,有沒有什麽想問的?”
李岚搖搖頭,都是一些日程安排沒什麽難理解的,不過李岚有些其他的事情想問:“焦老師,這次負責帶隊的老師是誰啊?還有一起去的學生您知道麽?”
焦文賦沒想到李岚會問這個問題,愣了一下回答:“啊,今年負責帶隊的是實驗中學的鄧老師,去年是咱們學校的老師負責帶隊,今年就輪到了實驗中學,鄧老師人還不錯,這你放心。”焦文賦還以為李岚擔心帶隊老師,特意多說了一句。
“至于一起去的學生麽,我知道的也不多,聽說一個是重點高中的學生,一個是實驗中學的學生,兩個都是高三生,其他就不怎麽了解了。”
看焦文賦了解的不多,李岚也沒有繼續問下去,她也就是出于好奇問了一嘴,并不是非要得到什麽信息而已,反正過兩天集合的時候就知道了。
焦文賦看李岚沒其他問題就讓李岚回了教室,還特意囑咐李岚別忘了拿走自己的獎金,李岚也沒客氣,說了聲“謝謝老師”後就把信封塞外套兜裏。
之前怕家裏急着用錢,轉給陳英的四千塊錢是她自己的存款來着,現在獎金下來李岚也不客氣的就收下了,正好這次去廣州可以趁機會買點禮物特産什麽的回家。
五天時間很快過去,轉眼就到了集合出發的日子,省裏給定的是中午十二點的飛機,因為還要一起出發去機場,加上市裏到機場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集合通知上寫的是早上七點在機場大巴始發站集合,然後趕七點十五的大巴前往機場。
到了車站,下車正準備打電話的李岚就被剛到沒多久的鄧老師認了出來,等到其他兩人陸續出現後,李岚有些失望的發現加上同行老師在內只有自己一個女生。因為不怎麽會和陌生人聊天,李岚一個人坐在一邊發呆等機場大巴。
另外兩人明顯是從家裏出發的,下車後一邊和家長聊天一邊等到機場大巴到達,看到機場大巴靠站後其他兩個學生才和家長告別。
大巴車上,兩個男生因為剛才下面家長們之間短暫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坐在了一起,為了避嫌,實驗中學的鄧老師一個人坐在前面安排行程,李岚樂得一個人坐在旁邊閉目養神。
到達機場後,李岚發現機場比想象中的冷清許多,這個時候坐飛機的人還不多,機場大廳顯得有些空空蕩蕩的,包括鄧老師和另外兩個男生在內三人顯然沒怎麽坐飛機。雖然鄧老師提前做了功課,但是到了機場還是有些茫然,最後還是李岚看不過去才領着三人取票辦理登機,過安檢。
看着李岚有條不紊的領着三人找到櫃臺托運行李過安檢,鄧老師有些好奇:“李岚,你坐過飛機麽?”
李岚搖頭:“沒有啊。”嗯,這輩子确實沒做過。
鄧老師和兩個男生一起開口:“那你怎麽知道怎麽坐飛機的?”
李岚疑惑反問:“之前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了,沒想到還真可行,你們沒看過麽?”
鄧老師三人互相看了看,他們是看過不少電視,怎麽感覺什麽用都沒有?想不通後三人只認為還是自己看的東西不夠多也不再追問,想到馬上就要坐人生中的第一次飛機,馬上換為對第一次坐飛機的期待。
經過李岚這一番帶頭操作,四人的距離拉近了不少。因為鄧老師年級本來就不大,不怎麽會調節氣氛,之前在大巴上幾乎沒有交流,現在雖然幾人還是有些客氣,但是比之前大巴上互相不怎麽說話的氣氛好了不只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