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省級競賽
“同學們,明天就是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日子,你們都是通過預賽的考生,無論考試結果如何,老師都希望你們保持樂觀,奧賽也只你們衆多選擇中的其中一個,就算考不好也別壓力太大。”
豫市一高,和其他班級比起來略顯空蕩蕩的教室裏,負責奧賽培訓的老師對下面的學生說,也許是考試前最後一節課的原因,今天的老師看起來并不像之前那麽嚴厲,說的話也溫和了許多。
培訓老師看了看手表,發現時間差不多了,說了最後一句話:“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訓練,數學聯賽的形式相信你們也都清楚了,今天回去就好好休息,好好迎接明天的考試。”
數學聯賽的試卷全國統一,但是考試則由各省自己舉行,只需在各學校考試即可,不用特意分配考場,當然如果一個學校的報名人數只有寥寥幾人,這種情況下報名的學生就會被分配到其他學校,豫市一高參加考試的學生不少,自然不需要去其他考場。
第二天也就是十月二十號當天早上八點,因為放假校園顯的空蕩蕩的。
李岚坐在考場中等待開考鈴聲,和之前校內舉行的考試一樣,一試的考試時間是從早上八點到早上九點二十。
八點整,聽到鈴聲準時響起,李岚打開面前的一試試卷。一試是根據《數學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進行出題,出題範圍和高考等同,但是難度略高于高考。如果非要和高考比較的話,大概一試整體的題目難度和高考最後一題的難度相當。
對于大部分參加數學聯賽的學生來說,一試誰都能做,但是除了題目難度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關,那就是時間。
從早上八點到九點二十分,一試只有短短八十分鐘,而在這八十分鐘需要完成八道填空題,三道解答題,且每一題都是高考最後一道大題的難度,所需的精力可想而知。所以,一試中最常見的場景不是考試因為題目難度傷神,而是學生需要與時間搶分數,手快有分,手慢則無分。
但是這條定律并不适合一些特殊人群。
考場裏,不少人筆不停息的在演算紙上寫寫畫畫,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李岚集中精神一目十行掃過一試的題目,和其他學生相比,李岚的演算紙幹淨的可怕,但是做題速度絲毫不慢,甚至快上一分。
這和她的做題習慣有關,對于一些題目,相比于在紙上寫出演算步驟,李岚更傾向于先在腦海中演算,草稿紙只負責記一些關鍵的公式和數字。
很快八十分鐘就在不停的做題中渡過,二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過後,九點四十分,二試開始。
和一試的忙碌相比,不少學生看到二試的試卷面露難色,有些學生甚至無從下筆。和一試不一樣,二試才是真正的挑戰,雖然只有四道解答題,但是考試時間卻是九點四十開始,直到十二點十分結束,一共一百五十分鐘。
二試雖然只有四道題,但是是由平面幾何,代數,數論和組合題組成。前面的兩題每題四十分,後兩題每題五十分,一共一百八十分。加上一試的一百二十分,整個數學聯賽兩試加起來滿分三百分。
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加試一般集中于前兩題,如果前兩道題全部解出,後面兩題能解出至少半道,或者一道,那麽進省隊十拿九穩,運氣好的話拿到一個省一也不是沒有可能。
做完第三道代數的題目,距離考試結束只有短短半個小時,今年二試的代數考的是費馬小定理,計算頗為繁雜,李岚整整耗了四十分鐘才把題目推演出來。
今年二試最後一道題目是數論,今年題目好像尤為複雜,第四道數論題李岚只是寫了幾個解題過程,考試結束的鈴聲就響了起來。
看着沒做完的試卷,李岚心有不甘,再給她十分鐘的話,她有信心能解出來,奈何考試已經結束,李岚也只好放下筆,等待老師收卷。
去餐廳的路上李岚大致計算了一下自己的分數,李岚記得培訓老師說過豫省大部分年份下一試‘90分’+二試兩題可以進省隊,以去年豫省的全國數學聯賽的成績來看也的确試這樣。去年豫省的省一分數線是126,有七十五個人過線,省隊的分數線則是168,只有十四個人過線。
而在數學聯賽強省之一的浙江省,一試‘90分’+二試兩題幾乎進不了省隊,去年浙江省省一的分數線就是165,七十五人過線,省隊的分數線直接提高到二百分,一共二十六個人過線。
就是不知道今年豫省的省一和省隊的分數線是多少,但是據李岚估計自己的分數進浙江省的省隊也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有些遺憾最後一題沒有做出來,但是李岚也不是鑽牛角尖的人,加上第二天就是物理初賽,也沒有時間留給李岚惋惜沒做完的題目。
————————————————
物理初賽的考試地點同樣在豫市一高,只是考試場所發生了變化,物理物理複賽包括筆試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題由全國統一命題,滿分320,實驗部分則是各省競賽委員會自己命題,滿分80。
今天上午九點到十二點是物理競賽理論考試,實驗考試則是在下周六,所以下周六意味着李岚上午考完化學競賽,下午就要參加物理競賽的實驗部分。
物理複賽的理論題只有七道大題,但是就這七道題單單題目就有六張A4紙那麽多,看着上面密密麻麻題目和配圖,李岚不僅沒有感到壓力反而興奮的搓搓手,聽到考試開始信號生響後,李岚拿起筆投入到題海中。
三個小時,考試結束鈴聲響起後,李岚放下筆數了數自己的答案,七道題足足用了八張紙。
最棘手的數學和物理考完後,李岚才算松了口氣,經過兩天的高強度考試,即便是她也被榨的一幹二淨。好在接下來的生物聯賽和化學初賽和物理以及數學競賽比起來壓力小了許多。
李岚上了高中後發現,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系統商店的緣故,自己在生物和化學上比想象的更加得心應手,接下來的一周,生物聯賽和化學初賽竟然莫名起到了舒緩心情的作用。
————————————————
十一月十一日,後世雙十一還沒開始的現在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
焦文賦走進正在上自習的九年三班教室,逮了幾個上課說話的學生,沒收了兩本小說後,焦文賦走到李岚旁邊拍拍她的肩膀示意李岚和自己出去,路上用同樣的辦法叫上了張琴心。
李岚和張琴心一頭霧水跟在焦文賦身後的出了教室,跟在焦文賦的李岚盯着焦文賦背手放在身後的小說。
emmm,這個粉粉的有些娘唧唧的封面甚是眼熟啊。。。
好奇心上來的李岚順着書上字的方向歪着頭看了一下:夢,裏,夢,外。。。???!!!
意識到那是什麽書後李岚的臉轟的一下紅了起來,她說封面怎麽這麽眼熟呢,出版之前有人給自己發過這個封面來着,只不過那時候自己忙着準備考試,匆匆瞟了一眼就抛在腦後了。
看着焦文賦手裏的書,李岚有些沒想到自己的書這麽快就出版了。雖然但是,看到自己書在老師手上莫名有種羞恥感啊。李岚決定裝作不知道。
辦公室空無一人,焦文賦拉出兩張板凳讓兩人坐下,走到自己座位上把沒收的小說放在一個紙箱子裏,然後轉身從抽屜裏拿出幾個顏色不一樣,對折起來的紙張,溫和的的注視着兩人:“李岚,張琴心,今天讓你們來辦公室沒有別的事,就是想告訴一下你們兩個上個月的競賽結果。”
張琴心看向焦文賦手裏的東西,慢慢意識到那應該就是上個月考試的證書,有證書就說明她們兩人最低也是省三。張琴心眼睛睜大,目光集中在焦文賦手中的證書上。
她們不是就兩個人麽,怎麽這麽多證書?難道李岚或者自己不只一門獲得了證書?還有,哪個是她的呢?張琴心忍住想看的沖動,默默等焦文賦下一步動作。
焦文賦也不賣關子,把最上面的證書遞給張琴心,然後把剩下的四個都給了李岚。
李岚接過焦文賦手中的四個證書,打開過來一看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正中央的“獲獎證書”四個紅字,擡頭是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
李岚一張一張打開看過去,下面依次是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賽區),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正式的獲獎證書。
下面的內容倒是都大同小異:“茲證明,李岚同學在2008年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中獲得一等獎。特發此證。”最下面是各主辦方的蓋章。
“恭喜你,李岚同學,你是咱們學校唯一一個在高一時期就獲得四個省一的學生。”看兩人看完焦文賦終于忍不住朗聲說到。
焦文賦是真開心,今天他去領證書的時候以為最多三個證書,理想情況就是李岚,張琴心和刑小珍三人一人一個,最壞的情況自然是一個都沒有。只不過沒想到情況比他想象的好的多。
刑小珍沒有獲得名次雖然有些可惜,不過張琴心的成績還不錯,數學第一次就獲得了省二,在這次高一新生參加的競賽中屬于佼佼者行列,但是最另焦文賦驚喜的是李岚的成績。
作為一個高一生,第一次參加省級競賽竟然四個省一,別說在高一新生中的成績,就算整個豫市一高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想到這裏焦文賦慶幸幸虧當時李岚堅持,沒有顧自己阻攔報了四門,要不然他現在得後悔死。
聽到焦文賦的話,旁邊的張琴心震驚擡頭,作為同樣參加了兩名競賽的人,她是最清楚兩次競賽的難度的,加上知道李岚報了四門競賽,說實話在這之前,張琴心其實有些懷疑李岚能不能顧全四門。
現在看來,李岚不僅顧全了四門,而且顧的超出想象的好。
四門省一,張琴心突然開始懷疑省一是不是還挺好拿。不過眼光看到自己的證書,張琴心清醒過來,不是省一好拿,而是自己和李岚之間的差距太大。
張琴心雖然不愛說話但是也不是小氣的人,笑着對李岚說到:“恭喜啊,李岚。”
心裏則下定決心高二的時候一定要拿到省一,看到證書內容後,張琴心就知道這次自己的競賽之旅到這裏就結束了,想要參加只能等下一年高二重新報名,這次雖然得了省二,張琴心有信心下次自己一定能得個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