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莫須有的道長晉江
山豬體型,姚靜估摸着至少也有一百五六十斤重,她拖了拖,也只夠她拖動幾步,但絕對帶不回去。
饒是如此,姚靜這讓外人見了,她這大力女的名字是絕對逃不掉了。
一百五六十斤的東西,別說十歲小丫頭,就是個成年男子也難拖動幾步。
就是能姚靜能拖回去,她想也是不能的。
能拖動百斤一二步,頂多說姚靜天生力大,古來也不是沒有這等事發生。
但是十歲的丫頭能一刀将山豬斃命,那就是逆天了,姚靜剛來這時代,根本無法擔保自己沒事。
不過,這山豬就丢在這裏太可惜了,肉多能改善夥食,這年頭的豬肉十八文一斤,山豬肉更貴,也就是說這山豬找到實心的買主,至少能得三兩銀子。
銀子在村裏可是稀罕物,姚家也就在當初大母賣掉姚燕時的二兩銀子見過一次。
摸着山豬,真是一大筆收入。
從山豬頭部拔出柴刀,又往頭部都砍了幾刀,務必叫人差距不出它是一刀斃命。
随後,她迅速朝着有竹子的地方走,削了一根尖銳的竹标槍,再小心來到山豬所在地。
此時還是無人上山,姚靜就拿着長竹做的‘标槍’用力刺入山豬的心髒處。
當然‘标槍’并沒有拔下來,這樣就可以做出是這‘标槍’給了山豬致命一擊的假象。
忙完這些,天已經大亮了。
姚靜又處理一下周圍痕跡,确定沒有破綻後驚慌地向家裏趕去。
“阿……姐,阿父呢?”
Advertisement
姚香聽到妹妹的顫聲立刻回過頭,當看到妹妹衣服上有血,頓時大驚失色。
“阿靜,你這是怎麽了?”邊摸索姚靜的身體和臉邊焦急地問。
姚靜用力想逼出眼淚,可是怎麽也逼不出,無奈之下,只得抱住姚香。
“山豬……”
姚香又被驚駭住了。
“山豬,你遇到山豬了?”
姚靜在姚香肩膀上點頭。
姚香也抱緊了姚靜,心裏不禁後怕,若非看到妹妹現在在懷裏好好的,她非擔憂死不可。
似乎感覺姚靜平靜了許多,姚香才放開人。
溫聲問道:“仔細和阿姐說說。”
姚靜連忙說道:“我在山上撿柴火,然後一只山豬突然蹿出來,我被它撞到……”
姚香驚呼一聲,雖知道妹妹沒事,可這一聽仍然忍不住害怕。
“後來有一道青光向山豬刺過來,山豬被刺死了,我被山豬撞在地上,就拿柴刀砍了它的腦袋幾刀,血是山豬的……”
“青光?”
“是啊,我後來看清楚了,是根竹子,然後來了個道長,還誇我好膽色,還說要不是他有急事去辦,就要收我為徒。”這會兒說到後來,姚靜變得有些得意的語氣。
姚香這時完全放下心。
“你還說,剛才誰抱着我哭。”
姚靜立刻低下頭,有些不好意思。嘀咕道:“剛才我真的吓壞了,現在好了。”
“手怎麽樣了?”邊說邊掀開姚靜的袖子。
原來姚香已經看出姚靜手有些不便。
看見姚靜手上的紅青,還有一些擦傷未幹的血跡,姚香剛想說什麽,姚靜連忙道:“山豬還在山上,得快去讓阿父搬回來,這樣我們就有肉吃了!”
姚香這時回到一開始姚靜找阿父的事上來。
姚香知道一頭山豬對貧困的家裏意味着什麽,忙吩咐道:“阿母将藥放在床腳,你自去尋好好抹傷,我去找阿父回來。”
姚靜點點頭,這時間,姚二柱定然是地裏了。
目送姚香跑得越來越快的背影,也不急着給自己抹藥,而是想着剛才的話有什麽破綻。
擡出個莫須有的道長,可以解除她逆天殺山豬的本事,後面又編排道長要收她為徒,到時可以光明正大練八卦掌和軍中武術,只推說道長教了她兩遍,需要多練習。
大老遠用竹子殺掉野豬,在村子裏就是高的不得了地高人。家裏人祖祖輩輩都是個黃土地裏的農戶,淳樸又見識有限,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越想越透徹,姚靜放松心情。
找到所謂的藥,她不由苦笑,抹這藥,還不如自己去山上采。
姚靜雖不是醫生,但是前世作為特種兵,一些對外傷的基本醫藥知識還是有的,而且在野外做任務做多了,對傷有用的藥草也基本認識,還知道很多如雲南白藥等一些療效藥的配方。
這藥還是阿父三年前被熊瞎子抓傷時,家裏花費了姚燕賣身錢得來的醫館配藥。
姚靜此時還不知道,這止血藥膏是這世上比較上等的藥了,在貴縣,更是難得好藥。古代醫術,或許有一些地方比現代醫術要有長處,但是絕大數地方,古代醫術只能成為落後。
這止血消炎,便是落後的一種。
也不抹藥膏了,而是用清水将手臂小心地清洗一下,換了身衣服并打理好幹淨。
時間剛好,她完事後,姚二柱就回來了。
連帶這姚二柱還叫上了大伯姚大柱和三叔姚三柱。
真有山豬,姚二柱一個人也是幫不回來的。
三個人眼睛很亮,姚二柱招呼姚靜帶路。
要說姚靜很讨厭大母和小叔姚文慶,對于大伯和三叔這兩個同樣被大母、姚文慶壓榨的對象就相對有好感得多。
大母疼小兒子,為了小兒子的前程,将其送上了縣城的學堂,至于學堂束脩,自是往三個大兒子身上要。
大父逝去多年,按說作為母親的大母向兒子要贍養沒錯,供養小弟讀書也沒錯,但是只一味地要,并逼着兒子賣女,絲毫不心疼大兒子們家裏也過得困難就讓人看不順眼了。
說什麽算命的說大母将來是大富大貴,是王侯太老夫人的命,自小叔姚文慶能認得幾個字,就認定給她這個貴命的是小叔。
簡直荒誕。
先不說算命的可不可信,就是姚文慶本身,姚靜也看不出他有什麽前程。
姚家人對姚文慶認字讀書抱有絕對的尊敬,他說一句子曰,便奉為至理由,但是姚靜記憶中的姚文慶,根本是不識五谷,而且還懶惰好色,他連讀了三年論語都背錯的讀書人,實在很難讓她相信能掙出個王侯來。
畢竟這年頭非亂世,還沒科舉制度!
平民想出人頭地做官出仕會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