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筆稿費
在太陽徹底落山的那一刻, 鄭秀秀終于趕回家中。
點着煤油燈連夜趕出一份稿子,等第二天吃過早飯後,又匆匆回到源陽市。
自從她走後, 宋禾心中就一直記挂着這件事。
這可是采訪诶, 還是專訪!她可不得看看最後的文章是個怎麽樣的?
怕出什麽意外, 她連姑姑家都沒告訴。
直到五天後, 她收到了鄭秀秀寄的信, 信中附帶着一張三天前的報紙。
标題是“河西公社幼師宋禾”, 占了半頁的版面。
鄭秀秀的筆力十分強悍, 宋禾看的時候鼻頭微酸眼眶微熱,差點忘了這寫的是她!
從逃荒寫起,三言兩語就把她這個大姐帶着三個小孩跨省逃荒的艱辛給寫了出來。
之後又寫到宋禾勤學苦練,就為了能當上幼兒園老師。
文章脈絡清晰, 反正宋禾自己都做不到捋得這麽順。
最後歌頌精神, 展望未來,結尾一收讓人看得無比振奮。
好牛啊我的天。
這是什麽人才!
宋禾發現人家專業拿筆杆子的, 寫出來的文章就是不一樣。半點廢話都沒有, 寥寥幾個詞就能把一件事準确描述出來。
關鍵情緒特別到位。就連她自己看,都被文章主人公給感動到了。
Advertisement
宋禾拿着報紙,在三個小孩面前揮了揮,笑容無比燦爛:“瞧瞧, 瞧瞧!這張報紙以後就是咱們家的傳家寶, 知道不?”
三個小孩被宋禾拉着聽了她一上午的自誇, 小妹已經差不多能把整篇文章給背了下來。
宋禾啧啧兩聲, 又把報紙翻了翻:“還是不夠, 紙張沒保存好很容易發黃變脆, 我得多買幾份好好保存, 以後說不準還有收藏價值呢。”
說到這個,宋禾就想起自己聰明的腦袋瓜子,曾經琢磨出一個幾乎無本萬利的發家主意。
那就是趁着現在收藏珍貴郵票。
等到後世,随便拿出一套郵票來就能換一套房子,那簡直是爽到飛起。
只是吧,後世top1的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得等到1968年才會發行,并且發行時間不到半天,就因為郵票圖案出現地圖錯誤而緊急叫停。
說實話,宋禾還不曉得平和縣這種小縣城有沒有這版郵票售賣,可別到時候貨還沒到,郵電部就給下令收回。
接下來就是top2,這版郵票是主席為外國朋友題詞郵票。它更誇張,在還沒發行之前就被叫停。
只不過因為部分郵局提前發售,這才流出極小部分的郵票,聽說不過十枚。
top3此時倒是已經發行……嗯,然而是八十多年前發行的,當時政府還不是現在的政府,如今早沒了蹤影,宋禾根本沒有渠道能夠買到。
反正她那幾天絞盡腦汁回想了後世值錢的郵票,無一不是發行量極少。
這才符合發展規律嘛。
這些郵票為什麽值錢?就是物以稀為貴。
宋禾可不能保證自己就能買得到這些郵票。
于是這個計劃只能暫時被擱置。
賺錢好難啊,宋禾深深嘆口氣。
她懷疑穿越大神在讓她穿越時,是不是只給她女主命,沒有給她女主運?
正當她還在感嘆時,宋禾上了報紙,專門的人對她進行采訪,還報道了她的事跡這件事傳遍了平和縣城。
縣城裏一部分人,比遠在李家村的宋禾還更先知道。
而一直卡在審核階段的課本,在報紙出來的那天也迅速通過審核進行印刷。
河西公社。
練秀安站在幼兒園教室外往裏看,見培訓過後的幼師們都有模有樣的給小孩們上課,懸在半空中的心,終于放下。
走出幼兒園,一旁的婦女主任好奇問:“老練你怎麽不把小禾給安排到公社來?”
老練是個看重學歷的嗎?明顯不是,她更看重的是能力。
她瞧着老練當初是想培養小禾當廣播員的,可如今怎麽就沒動靜了?
練秀安無奈道:“她家這種情況,目前來說并不合适。小禾弟妹還小,她來公社工作一段時間也罷。可要是正經工作,那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很緊的,家裏就基本無法顧及。”
說着,兩人進入辦公室。
練秀安給她倒了一杯水:“我是想着等小禾弟妹到年紀來公社上小學時,再把小禾調到咱們這兒來的。同時,這幾年小禾也能自我提高一下學歷。她考完了初中對吧,如果能拿下高中學歷就更好。”
廣播員可不是一般的職位。
在當下,公社中的八大員吃的全是國家糧。有福利,有工資,是個鐵的不能再鐵的鐵飯碗。
這要是真讓才拿初中文憑的16歲姑娘當上廣播員,別說公社其他幹部,就是公社的人民都會不服氣。
練秀安早就想好了,到時候讓她先去幼兒園歷練一段時間,之後再順理成章地安排她當廣播員。
這樣宋禾就可以一兼兩職,能力得到最大的利用。
宋禾:……
幾公裏外的宋禾打了個哆嗦,總覺得有人在背地裏算計她。
婦女主任絲毫不知道老練打着給人家一份工資,讓人家領兩份活的計劃。聽到老練的種種顧慮,也不由得點點頭。
她想想問:“小禾的弟妹好像有三個,都幾歲了?”
練秀安:“六歲,三個都六歲。”還得兩年呢。
兩人正聊着,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
“請進。”
說完,秘書小柴走了進來。
小柴遞一張支票:“主任,縣裏送了宋禾的稿費來。因為是咱們把書遞上去的,就把錢送咱們這了。”
練秀安接過支票一看,沒忍住“呦呵”一聲:“六百八十二!”
婦女主任驚訝:“才六百八十二,不是聽說出書很賺錢嗎?聽說有的人寫個一兩本書,都能在首都買大院子!”
幾年前要想在首都買下一座還算大的四合院,那也是要小萬把塊錢的。
練秀安把支票放好:“國家改革了,五八年文化部頒布了一個暫行規定,把稿酬費改低許多,幾年前那時候寫書确實賺錢。三年前葉老先生就退了一張三千多的支票,你說說這種精神,現在少有人能及。”
婦女主任:“唉,要不怎麽說還得有文化,那種頂級的文化人才不窮。只有像我這種,中不溜秋的,才賺不到什麽錢。”
練秀安聽了笑笑,“你這思想可不行,還得多讀幾本書,多幹幾天活去沉澱沉澱。”
邊說着邊把支票又遞給小柴:“把這支票送給小禾吧,讓她自己取。”
小柴點點頭,騎着自行車就往李家村去。
等小柴走後,婦女主任又道:“我前天看報紙時看到小禾,差點沒把我吓一跳。她如今真是個名人了,我昨兒到縣裏開會時,婦聯的人還找我問她。要是咱們公社沒有招她,婦聯沒準都會招她。”
“你這消息來的也太慢了,我記着她是28號那天上的報紙,今天都三號了,你咋才看到。”練秀安在桌上翻了翻,翻出那天的源陽市報。
“我這人你又不是不懂,一份報紙一天都看不完。”婦女主任笑道:“可能小禾本人這會兒還不曉得呢,我沒看到李家村的馬車這兩天有去縣城。”
練秀安搖搖頭:“我上午還看到郵局小楊去了李家村,今天她應該是知道了。再等小柴把支票送到李家村,那她今天得是喜上加喜!”
然而練秀安不知道的是,宋禾收到這張支票不是喜上加喜,而是無比燒手。
震驚,激動,糾結的心情揉成一團,像團毛線一樣很難分離,最後就是抓着支票,心中五味雜陳。
支票是下午兩點多那會兒送來的。
宋禾正想帶着報紙去姑姑家,沒想到一開門就碰到小柴,拿到了這張支票。
明明是秋高氣爽,陽光明媚的秋日下午,但大娃的眼睛卻亮的跟個黑暗中的電燈泡一樣。
“姐姐!這是六百八?”
大娃蹲在宋禾身前,瞪着大大的眼睛,滿是不可置信。
這句話,大娃問了三遍。
宋禾咽下口水,點點頭。
她才想着賺錢艱難呢,沒想到就有一筆大款到了手。
可令人很崩潰的是,她這人是有道德的,道德感稍微還有些高。所以這錢拿得她心中不安,無比燒手呀!
大娃卻半點沒看出她糾結的心理,在這會兒緊盯着宋禾看。他一雙手小手緊緊攥成拳頭,不知道想到什麽臉蛋紅撲撲的,眼睛中滿是崇拜!
姐姐好厲害!
姐姐就是我的偶像!
姐弟四人往李隊長家去。
剛進院子呢,大娃就急匆匆拉着姑姑進房間。
他悄悄說:“姑姑,你知道嗎,姐姐賺大錢啦!”
在路上時大娃曾問過姐姐,能不能将這件喜事跟姑姑分享,姐姐同意後他就有些迫不及待的趕來姑姑家。
宋寧玉沒把大娃的話當回事,她笑笑摸摸大娃腦袋:“賺啥大錢,多少錢?”
“六百八!”
宋寧玉笑容凝固,聲音都提高幾分:“多少?”
大娃樂得直蹦:“六百八!我都看到啦,姐姐說是她那課本賺的錢,得像以前一樣把那張支票拿到縣城去換錢!”
宋寧玉深深倒吸一口氣,全身血液仿佛停滞,整個人都暈乎乎的,只覺得眼前所有東西都虛化了一般。
“娘嘞……”
她嘴巴輕輕飄出兩個字。
宋禾為何會允許大娃去對姑姑分享這件事兒呢?
因為她只打算收下一部分錢。
原先宋禾也是這麽想的,可這筆錢遠比她估算的要多得多。
在剛拿到支票的那瞬間,宋禾承認自己确實有被誘惑到。
反正沒人知道真實情況,那她為何就不收下呢?
可她過不了自己心頭的那一關,這個課本已經給她帶來“名”,總不能也把“利”恬不知恥的給全部占去。
“李爺爺,看看這份報紙。”
宋禾先把報紙遞給他。
李隊長帶上眼鏡,接過報紙注意看。
幾秒後他好像愣住,緊接着托托眼鏡,擡頭看了宋禾一眼,又立馬低頭認真看報紙。
“咋啦?”張秀娟好奇問。
李隊長好半天才不可思議道:“小禾上報紙了。”
張秀娟奇怪:“這話說的,小禾不是常上報紙嗎?”
原先村裏人還會念叨這件事情,可随着小禾寫的文章三兩個月上一回報紙,村中人是徹底麻木了。
李隊長暈乎乎地搖搖頭:“不是,是單獨采訪她的報紙!”
說完,他似乎反應了過來,驚喜地看着宋禾,說出兩句讓宋禾大跌眼鏡的話——
“小禾,要不要辦酒席,我給你辦幾桌!”
宋禾:“!!!”
“不不不不,隊長爺爺這還是算了!”
她趕緊拒絕,萬萬沒想到李隊長是這個反應。辦酒席慶祝上報紙真的好羞恥,這會兒聽了她腳趾都摳地。
哪知堂屋門口突然大聲傳來:“要辦!姑給你辦!姑掏錢給你辦!比那考上大學的,辦的還要風光。”
只見宋寧玉滿臉通紅的走進來,眉眼中都是濃濃喜意。
她坐在宋禾旁邊,抓緊宋禾的手興奮道:“荷花,咱老宋家指定是祖墳冒青煙了。咱們家沒有一個會讀書的人,你爹當年讀了三年級可就讀不下去,你爺拿着鞭子抽他都不樂意去讀!
可你呢,你上報紙啦,你靠讀書賺大錢啦!你替咱們老宋家争臉,你替咱們宋家揚眉吐氣!即使宋家莊祖墳那裏沒人去掃墓,咱家祖先在地下也比其他人風光!”
說着說着,宋寧玉竟然流下兩行熱淚!
“嗚嗚,你爹……有你這閨女,你爹也不白活一場。”
她是個很傳統的人,父母兄嫂不知道葬在哪裏、娘家沒人掃墓這兩件事在她心中憋了很久。
如今荷花有了出息,是其他人都難趕上的出息,自然比年節時燒的那幾張紙重要。
宋禾有些不知所措,“姑你別哭,那啥,酒席還是別辦了。”
這真的能讓她尴尬的暈過去。
宋禾突然來了急智:“要不這樣吧,我知道你一直惦記着祖墳的事,那我就拿出一筆錢來,捐給咱們村!不是有個詞叫行善積德嗎,我覺得這就挺好的。”
還不等宋寧玉反應,宋禾立刻對着李隊長道:“隊長爺爺,我寫的課本被縣裏拿去印刷,給了六百八十二的稿費,我決定拿出五百來捐給隊裏……唔!”
宋禾嘴巴被人捂住。
宋寧玉大驚失色,也不顧在公爹面前的形象了,她露出個勉強的笑容:“爹,宋禾還是個小孩家,她說的話您別當真。”
說着宋禾死命沖搖搖頭:“別說氣話,咱把錢收好,以後幹啥都行,就是在縣城買套小房子都行啊小禾。”
宋禾哭笑不得:“姑我沒說氣話,我是真這麽想的。”
她知道跟姑姑講一般的道理講不通,只能按照她的思維來勸說。
宋禾突然臉色有些哀傷:“姑,你知道嗎,爺奶爹娘在去世時連個棺材墓碑都沒有,我甚至都忘了爺奶和爹下葬的位置……大娃和小妹慢慢長大了,他們恐怕都不曉得爹娘的名字,忘了爹娘的模樣。所以,拿出一筆錢,不拘是修路還是修橋,到時候把爺奶爹娘的名字刻在上面,這樣……”
說着,宋禾狠狠心掐一下腿肉,痛苦的淚水立刻冒了出來。
哽咽着道:“這樣也是對爺奶爹娘好!”
宋寧玉當即沉默。
好半天後,她肩膀突然一抖,捂着臉直哭。
站在一旁的張秀娟臉上露出些不合時宜的疑惑。
一時之間琢磨不太清大兒媳這是為爹娘哭的,還是為那五百塊錢哭的。
等小禾和李隊長商量了好一會兒,李隊長終于點頭表示接下這筆錢,以後用來修路時,宋寧玉哭得更大聲了。
好吧,張秀娟心中估摸着,大兒媳還是為那五百塊哭得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