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解釋 季萦在肅王府待了半下午,與……
季萦在肅王府待了半下午, 與太妃打過招呼,齊嬷嬷陪她去給肅王妃請了安,才由齊灏護送着回家。
回家的路上, 季萦坐在馬車裏想着剛才肅王妃對待她的态度。表面上看着十分親切和善, 但實際上卻是深深地戒備和疏離。
她想起老太太說過的肅王妃的出身,肅王妃蘇氏的娘家只是個寒門新貴。蘇府的老太爺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六品校尉, 機緣巧合下救了在行宮險些遇險的先帝,這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蘇氏也才有福氣進了肅王府做繼室。
蘇氏身為繼室, 又有了嫡子, 在王府爵位的誘惑下, 能守住本心的幾率怕是不大吧。
她想着這些, 不由掀開車窗簾子的一角向外望去。馬車旁的男子騎在馬上,腰背挺的筆直。只瞧背影會覺得他的身材有些瘦弱, 但當視線落在手臂上鼓鼓的肌肉時,才會驚覺他的強壯。
“世子小時候是怎樣的呢?”季萦無意識中問出了這句話。
齊灏側臉看了一眼季萦,認真想了想道:“幼時我生母早逝, 祖母便将我養在膝下。父王對我的要求十分嚴格,每日都有背不完的兵書和練不完的武藝。”
這和季萦想象中的樣子完全不同, 她不由問道:“世子幼時都不與人玩耍麽, 我聽沐姑娘提起了你們小時候的許多趣事呢。”
齊灏聽了, 使勁想了想還是沒有翻出她說的這些經歷, 他道:“小時候我是家裏唯一的嫡子, 與其他庶出弟妹相處總有些隔閡, 索性就将精力全部放在了功課上。後來霄哥兒出生, 繼母将他看的十分緊張,因此相處的也并不多。”
他說着就頓了頓,定定的望向季萦道:“至于沐姑娘, 她倒是時常來府裏找真寧玩,但她們都是女孩子,與我自然不可能有太多接觸。”語氣裏很有些解釋的味道。
季萦聽了既有些不好意思,但又覺得一直以來堵在心口的那股氣憑空消失了。
她不由的抿唇笑了笑,又問起別的道:“世子若有相熟的醫者,能不能幫我尋些制藥酒的方子?”
因為沒有藥方,她在系統空間裏得的三顆參果還有其它的藥材至今還囫囵存在系統背包裏呢。而藥方,醫者輕易不會傳給外人。
齊灏有些不解她找藥方要做什麽,但還是什麽都沒問,只點了點頭,道:“好,等我尋到就去找你。”
和齊灏約好下次見面,季萦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齊灏跟着她進府,給老太太問過安後才告辭了。
次日一早,季萦等人去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屋裏的丫頭婆子正忙着收拾東西呢。
季萦問過陳氏才知道,原來顧家的老太太近來有些病重,老太太要帶着三個兒媳去探病。
家裏的長輩服侍老太太出門,季萦這些小輩照常去學裏念書。
三姑娘自上次找過季萦後,好似一下子對她親近了許多,連課間休息的時間都來找她說話。
“六妹妹昨日不在家不知道,昨日大伯母從娘家回來時眼圈通紅,顧家老太太怕是不大好了。”三姑娘低聲與季萦道。
“這麽嚴重?”季萦吃驚道。顧家老太太的年紀可是比她祖母還小些呢。
三姑娘就有些幸災樂禍的望了眼大姑娘的方向,回過頭來與季萦道:“我聽說大伯母最近一直在操心大姐的婚事,若是顧家老太太真有什麽,大姐的親事怕是又得耽擱一年了。”
季萦不以為意道:“便是耽擱一年又如何。大姐到後年也才十六七,她又是嫁回外祖家裏,遲些又有什麽關系。”
三姑娘聽了就撇撇嘴,不過緊接着似是又想到了什麽,又高興起來。
她道:“六妹妹說的也是,聽聞顧家的嫡長孫比大姐還小兩歲呢,算着年紀比咱家六弟也大不了多少。大姐便是不被耽擱,這親事近兩年也是不成的。”
說完,卻又嘆了口氣,“大姐便是被耽擱幾年,人家的前程好歹是看得着的。就是可憐了二姐姐,與大姐同歲,至今還未有着落呢。”
人前,季萦不欲與她讨論大房的事,二姑娘如何自有大房主母操心。她借口先生快來了,打發了三姑娘回去自己的位置。
下了學,三姑娘從後面追上季萦,正與她說着一會兒要去四知院裏找她,大姑娘和二姑娘就過來了。大姑娘的臉色有些陰沉,見了季萦只冷哼一聲就越過她走了,二姑娘卻笑意盈盈的跟在大姑娘身後,與季萦和三姑娘笑着打了招呼。
“她們這是怎麽了?”看着兩人遠去的背影,三姑娘好奇道。
季萦沉默着沒說話,只是瞧着遠去的二姑娘若有所思。聽說近來大房後院有些不安穩,二姑娘的生母雲姨娘時隔多年又有生孕了。大老爺喜出望外之餘,已經答應讓二姑娘的親哥哥宋子濤拜到張大儒門下念書。理由便是宋子濤比嫡子宋子銘在讀書上更有天份。
兩個都是自家子嗣,大老爺說的也是事實,因此老太爺和老太太對此事并未說什麽。
親哥哥有了出息,将來二姑娘便有了撐腰的人,她的腰杆也随之硬起來了。
回去四知院,讓杏林去打聽老太太她們回來沒有。杏林出去了一圈,回來禀說還沒有。
季萦就讓她注意着二門處,老太太回來了就與她說。
吃過午飯,三姑娘如約而至。畢竟是關系到自己終身的大事,她此時的情緒略有些煩躁和忐忑。直到季萦明确的告訴她,陳氏打算在勳貴人家裏為她相看親事,她這才放下了懸着的心。
她對季萦感激不已道:“六妹妹,多謝你幫我,日後但凡妹妹有什麽差遣我絕不推辭。”
季萦笑着搖頭,道:“三姐姐說哪裏的話,你我一家姐妹本就該相互扶持才是。”
說完不等她再說什麽,又道:“我從阿娘身邊的吳媽媽那裏打聽到了上咱們家提親的人家的情況,三姐姐要不要聽一聽?”
三姑娘聞言雙頰瞬間漲的通紅,不過眼神卻是明顯閃亮起來,她期期艾艾道:“六妹妹,真的可以麽?”
“不過是咱們姐妹一起說說話罷了,沒關系的。”季萦知道陳氏能将這些人選告訴自己,便是她有意在這些人裏為三姑娘相看,因此自己這會兒告訴給三姑娘也無妨。
她道:“吳媽媽說母親從對三姐姐有意的人家裏挑出了最好的三家,分別是忠勇伯府,順昌伯府,還有一家是書香士族淮陽殷家。”
三姑娘聽着季萦介紹,眼神不由亮了亮,有些迫不及待的道:“六妹妹可否具體說一說?”這會兒再沒了之前的矜持。
季萦點頭,開口介紹道:“忠勇伯父與咱們家提的是他家庶二房的三子,這位郎君的年紀與姐姐相當,雖是庶出但聽說自小就開蒙讀書了。順昌伯府提的是他們家庶三房的嫡孫,不過這位郎君自小喪父喪母,是遺腹子。”
聽了前兩家的情況,三姑娘心裏的激動瞬間平靜下來。雖然她早就料到能看上自己的肯定不是什麽身世殷實的人家,但到了這會兒還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她看着季萦有些不死心的問道:“六妹妹,還有剩下的一家呢?”
季萦道:“與前兩家勳貴不同,殷家祖上也與咱們家一樣世代耕讀傳家。他們家祖上也是出過官的,不過中間曾牽扯進朝廷官司,他們家又沒有得力的後繼之人,這才沒落了。殷家與母親提的是他家二房的三子。”
三姑娘自嘲道:“這位郎君也是庶出吧?”
“這倒不是。”季萦搖頭道,“殷家是書香傳家,他家自祖上就有一條家訓,男子三十無子才能納妾。因此殷家這一代的子嗣基本都是嫡出。”
這倒是讓三姑娘提起了些精神,她想了想問季萦道:“妹妹說這殷家沒落了,不知究竟是怎麽個沒落法?”
季萦想着吳媽媽說過的情況,道:“士族沒落,無外乎是族中人才斷層罷了。殷家據說已經兩代沒有子孫出仕了。”
便是朝中無人,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世代傳承之下家資該是不缺的。三姑娘心中這樣想着。
不過,她這會兒并沒有着急做決定,反而與季萦道:“六妹妹的心意我領了,不過我想回去與姨娘商量一下 再給妹妹答複。”
季萦聞言,理解的點點頭。終身大事,自然得考慮清楚了。
送了三姑娘出門,季萦回來沒多久杏林就進來禀報,老太太和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從顧家回來了。
季萦點頭表示知道了,問她:“可聽說了顧家老太太的病情如何了?”
杏林回道:“奴婢問了太太身邊的芳露姐姐,聽她說顧府的人已經在為顧老太太準備身後事了,說是希望能借此沖一沖。”
季萦聞言不由嘆息一聲,看來顧家老太太是真的到了大限了。她的心情不由有些低落,倒不是為誰難過,只是感慨生命易逝罷了。
“奴婢剛剛還聽說了一件事。”杏林道,“原來今日老太太和三位太太去顧府除了探望顧家老太太外,其實還為着咱們家大姑娘的婚事。”
季萦聞言一愣,下意識道:“以顧老太太的身體狀況,大姐姐的婚事應該會再遲個一年半載吧!”
她說罷,忽然反應過來若真的只是這件事的話,顧家大可不必提前找自家商量。既然連老太太都被請去了,難道大姑娘的婚事還有別的變故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