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蜀錦 柏氏可是親自用過這味香,也見識……
柏氏可是親自用過這味香, 也見識過學子們對這香料的追捧程度的。
因此聽了陳氏的話便不認同的道:“娘可是說岔了,妹妹的這味醒神香效用那可是實打實的,不說旁人就是昨兒個的那位馮世子, 硬是要與四弟攀交情讨要這味神仙香丸。那位世子可是出自當今皇後的娘家興國公府, 什麽樣的好東西沒見識過,可就是對這味香料情有獨鐘。偏四弟心眼實, 自是不願意将妹妹的東西随意分給他人,還是咱家大爺好歹看着他與肅王世子交情深的份上, 這才松了口 。昨晚上回來就與我說了, 說是要從自己的那一份裏分出幾料給那位馮世子送去。”
“那孩子真是個實心眼子。”陳氏聽了笑着罵了宋子羨一句, 又想了想道:“既然這香得用, 給馮世子那邊送了,自然也不能落了肅王世子。肅王世子那邊到底不與旁人相同。”
柏氏笑道:“娘放心, 這一茬我與大爺早就想到了。”她說着笑看了季萦一眼,道:“說到底肅王世子是自家人,這樣的好東西既給了別人, 咱們自家人就更不能缺了。”
陳氏笑着點頭。季萦聽着柏氏的話不自在了一瞬,才笑着道:“哥哥那裏的香本是有數的, 哪裏還有分給別人的量。再說哥哥明年要考會試, 如今這香自該是緊着哥哥用的。這樣吧, 我那裏還有些, 我一會兒就給嫂子送來, 除分出來給兩位世子的, 剩下的先緊着哥哥用。等過些日子我再得了, 再給哥哥們送去。”
柏氏聽了面上一喜,緊接着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真是多謝妹妹了,倒是咱們偏了妹妹的好東西。”大爺不用将這樣的好東西分出去耽擱自己的學業她自是高興, 只是一想起他們做長兄長嫂的還要偏妹妹的東西就有些羞愧。
她道:“這香如今稀少,要不勻給我娘家兄弟的那些就暫且停了吧,總要緊着咱們家……”
這香讀書人都喜歡用,早先季萦就說了不僅每月裏供給家裏的幾位兄長用,便是外祖家的表哥表弟還有柏氏的娘家親兄弟那裏也是有份的,只是份量沒有家裏兄弟多罷了。
柏氏是家裏的長女,她下頭還有兩個嫡親的弟弟,如今都在書院裏念書。其中她的大弟也在準備明年科舉會試。
柏氏的話還沒說完,陳氏就截住了。“學子舉業都得慎重,你家裏的兩個弟弟正是用功念書的時候,給他們的那份怎麽也不能短了。”
季萦聞言,也點頭道:“是啊,娘說的是。嫂子家裏的哥哥們學業要緊,短了誰的也不能短了他們的。”然後又安慰柏氏道:“嫂子別擔心,這醒神香雖說沒有多餘的,但哥哥們念書用也是夠的。至于勻給別人的量,我心裏有數。”
如此,柏氏才收起了不好意思,只是心裏越發感激季萦和陳氏。她笑着道:“妹妹的心我和大爺記下了。”然後又道:“比起妹妹的香,嫂子也沒什麽好的東西送給妹妹的。不過,前兩日我娘家讓人送來了幾匹蜀錦,其中一匹月華錦精美非常,說是江南的布行雲記新染出來的料子。妹妹皮膚白皙,我瞧着那匹料子最襯妹妹了。一會子我讓斂秋給妹妹送去。”
季萦笑着道:“那就謝過嫂子了。也不用讓人來送,一會子下學了我去瞧瞧佑哥兒,順道取了就是。”
姑嫂兩個說定了,陳氏才帶了兩人去給老太太請安。在老太太處略坐了坐,季萦姐妹幾個就去了學裏,顧氏等三個妯娌還有兩個兒媳都留下與老太太商量後日壽宴的事。
季萦一到學裏,就發現今日的氣氛與往日有些不一樣。不說自家的幾個姐妹待她的态度和順了許多,便是平日裏多與她交好的敏珠和敏珍兩姐妹待她也恭敬了許多。
她稍一思索就明白了怎麽回事,只是假做不知繼續與敏珍以及剛才主動圍在她身邊的幾個族中姐妹說話。
Advertisement
大姑娘看着她這邊的熱鬧眉頭不由皺了皺,只是自持身份,只輕哼了一聲并未說話。她旁邊的五姑娘臉上似笑非笑的道:“平日倒是沒瞧見咱們家六妹有這樣的好人緣。”然後又四周看了看,瞧見二姑娘攥緊了手裏的帕子,正盯着季萦那邊看,她便道:“二姐與六妹同在二叔任上長大,你們回京時想必六妹妹對與閨中姐妹分別很是不舍吧?”
二姑娘聞言,回過了神。看着五姑娘臉上探究的神色,不由抿了抿唇,溫婉的笑道:“六妹妹性子溫和,又懂許多咱們不知道的稀奇事物,所以大家都喜歡與六妹妹玩。”
五姑娘本是存了譏諷的心,怎料二姑娘并不接她的話,因此說過這一句便有些無趣,索性去了自個書桌處取了昨日的功課檢查。
宋府請來教女孩兒們讀書的闫先生被老太爺特意囑咐過,雖女孩兒們并不以科考為目的讀書,但她們宋家是書香世族,因此女孩兒們也得好生做學問,以求将來長成時性情通達,知書達禮。因此,學裏的闫先生對待她們這些女學生還是頗為嚴厲的。
昨日是端午佳節,雖應老太太的吩咐,學裏休沐一日,但前天下學時闫先生還是布置了功課。
五姑娘的功課是昨晚從譚拓寺游玩回來,晚上連夜趕出來的,這會兒檢查完發覺并未有什麽明顯的不足之處,不由松了口氣。等她再有心思關注旁人時就到了先生上課的時辰了。
這堂課闫先生繼續講《春秋》,季萦邊聽先生講課邊做筆記,只是時不時就能察覺到自己身後有人用灼灼的眸光盯着自己。她餘光往後一掃,正瞧見坐在她右後方的表姑娘謝意爾低頭收回的視線 。
雖有些小插曲,但也沒影響季萦專心聽課。等闫先生宣布下課時,她便慢條斯理的收拾了筆墨硯臺,又在衍墨苑與敏珠姐妹倆告辭,便帶了等在亭子裏的香芸和杏林去了綴錦院。早上時她便與柏氏說好要去看佑哥兒。
季萦才到綴錦院門口,聞聲的盧媽媽就迎出來了。
她一面帶了季萦往正房裏去,一面笑着道:“姑娘來的巧,咱們小少爺這會兒正醒着呢。待會兒瞧見姑娘來了,必定歡喜的很。”
季萦笑道:“佑哥兒才多大,哪裏能認得人?”
她說着便就着盧媽媽的打起的簾子進了房門。屋裏柏氏正抱了佑哥兒在懷裏,佑哥兒今兒個穿了件碧色的夾衣,小臉白嫩嫩的,模樣很是讨喜。
柏氏一見季萦進來,就笑着道:“六妹妹來了,快進來。”又看着佑哥兒逗他道:“瞧,姑姑來看我們來了,佑哥兒,快給姑姑打聲招呼呀。”
季萦幾步就到了柏氏跟前,佑哥兒一瞧見她就笑得口水都下來了。她也不嫌棄,拿了自己的帕子細心的給佑哥兒擦了臉上的口水,笑着道:“我們佑哥兒可真聰明,這才多大就這麽靈性了。”
柏氏聞言也笑道:“還真是,這孩子認人早,每回見了妹妹你來都歡喜的不行。”然後又将孩子遞到季萦懷裏,道:“妹妹也抱一抱,這孩子就喜歡你抱他。”
季萦一面笑着接了佑哥兒抱在懷裏,一面又讓盧媽媽解了她身上的香囊,道:“佑哥兒還小,可聞不得太雜的香味。”實則是她的香包裏配了提神的藥材,小孩子接觸到難免會傷了精神。
瞧見她這樣細心,柏氏眼裏的笑意越發深了。盧媽媽見着佑哥兒乖乖躺在季萦懷裏,看着人直笑,便道:“咱們小少爺是個靈氣的孩子,這是打心底裏知道姑娘疼他呢,所以才歡喜姑娘抱。上次二姑娘來瞧咱們小少爺,才剛抱在懷裏小少爺就開始大哭不止。”
季萦笑笑,并未接話,只道:“咱們佑哥兒這麽一點子人就這麽精了,可見将來是個聰慧的。”
她又抱了一會兒,佑哥兒開始打瞌睡了柏氏就叫了奶娘抱着下去喂奶哄睡了。
等佑哥兒走了,柏氏才拉了她正經說話。
“前兩日我娘家人來給老太太送壽辰禮,順帶着給我送了些布料,大多也是尋常的料子,不過有幾樣蜀錦我瞧着顏色新鮮,便想着留給妹妹裁衣裳。”柏氏說着就讓盧媽媽帶小丫頭去将布料抱來,讓季萦瞧瞧。
季萦聽了柏氏的話,客氣道:“既是嫂子娘家的心意,嫂子自己留着也就是了。”
柏氏聞言拉了季萦的手道:“我挑出來的這些顏色鮮豔,正适合妹妹這樣的小姑娘,妹妹可別與我客氣。”
正說着話,盧媽媽與三個丫頭就抱了三匹緞子并着一個錦盒進來了。
柏氏拉了季萦去桌子邊上細瞧。
桌上擺着的正三匹蜀錦,一匹大紅的如意牡丹紋散花錦,一匹橙黃嵌金線的鋪地錦,還有一匹粉紫蓮池鴛鴦紋的雨絲錦。
這可都是極貴重的錦緞了,季萦忙推辭道:“大嫂,這也太多了,這匹粉紫的雨絲錦便給了我裁衣裳,其餘的您都留着吧!”
柏氏道:“妹妹千萬別與我客氣,這些都是我專門挑出來給你的。你帶回去或穿戴或收着等将來出嫁時壓箱底都使得。”說罷就招呼着盧媽媽給季萦将緞子包起來,一會子派幾個丫頭給送到四知院去。
她态度堅決,季萦只好收了。
柏氏又指了桌上的錦盒道:“那三樣緞子雖貴重,但咱們家也不是沒有同等的,這盒子裏的緞子才是真真的獨一無二呢。我自忖也有許多見識了,可這樣的好東西還是頭一回見呢。妹妹也瞧瞧。”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