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親事确定 姚氏帶着季萦幾人到了屏……
姚氏帶着季萦幾人到了屏風後面, 才出去了。幾人等了一會兒,七姑娘年紀小,耐不住性子, 拉了拉坐在繡凳上的季萦道:“六姐姐, 那咱們一會兒還出去麽?”
季萦還未說話,一旁的三姑娘就瞪了她一眼, 道:“男女三歲不同席,咱們閨閣女子如何能見外男。七妹, 你可別胡鬧, 免得一會子失了禮數。”
七姑娘有些不服氣的撇嘴。
五姑娘笑道:“七妹別急, 一會兒說不得祖母就叫咱們出去了, 世子爺可不算是外人………”她說着瞧了一眼大姑娘越發陰沉的臉色,讪讪的笑了笑有些說不下去。
謝意爾聽了她的話, 心裏一動,好似不經意間道:“我聽母親說肅王府老太妃與外祖母交好,咱們兩家也素有來往。”
“可不止呢。”二姑娘笑着道, 絲毫不理會大姑娘看向她透着涼意的眼神,“咱們家與王府日後來往的日子怕還長着呢, 畢竟世子爺以後與咱們府上成了親戚, 可不就得常來常往麽。”
親戚?
謝意爾聽了這話臉色不由一僵, 正想再問時就聽外面到小丫頭的禀報聲:“老太太, 四爺和六爺陪着世子爺來了。”
霎時, 廳內女眷們就屏息靜聲。接着就聽到一陣有力的腳步聲傳來, 然後是幾個男聲道:“見過祖母/老太太。”
裏面除了大家熟悉的宋子羨和宋子服的聲音, 還夾着一個清冽沉穩的男音,這人便該是肅王世子。
季萦一聽到這聲音,不由頓了頓, 再無心觀察身旁人的反應,心神全部放在了前面的說話聲上。
“快起來快起來!”老太太的聲音笑呵呵的,然後又聽她問道:“你祖母和母親可好?”
“祖母和母親一切安好。我來時祖母還說等後日一定來給您祝壽。”這聲音清冽中又夾雜了一絲醇厚,給人一種瞬間拉進了距離的親厚感。
然後又是老太太的笑呵呵的聲音,“到時我給太妃下帖子,等着她大駕光臨。”
季萦細聽着外面的聲音。老太太寒暄過後,便是宋子羨的聲音,聽他介紹道:“世子先前來家時,我們一家還在任上,故不認得……這便是家母。”
“小婿拜見岳母!”這聲音不緊不慢,沒有一絲遲疑。聲音裏透着一股子親厚和篤定,卻又宛如一道驚雷炸開在宋毓琴和謝意爾耳邊。
Advertisement
宋毓琴猛得轉頭看向老太太時,陳氏已經道:“好孩子快起來!”溫和的聲音裏夾雜着一絲歡喜。
老太太聞聲也哈哈笑起來,道:“世子不是外人,一家子兄妹,讓幾位姑娘們出來相互見見人吧。”
季萦幾人都聽到了這話,但也都矜持着沒有挪動。直到姚氏過來,才領着她們出去。
季萦跟在大姑娘身後,臨起身時餘光掃見落在最後的謝意爾臉上的蒼白………
女孩兒們出去,老太太便笑着給世子指認道:這便是你六妹妹,才剛随着她父親從外任上回家來。”
齊灏聞言,朝季萦的方向點頭打招呼。只是擡眼間,他的神色不由怔愣一瞬,恍惚間見視線裏一個笑容恬靜的女孩兒對着自己微微屈膝,啓唇輕聲道:“見過世子。”
于是他也下意識的行了個躬禮,盡量聲音溫和的喚了聲“六妹妹好!”。
他這一動作惹得廳裏衆人都發笑起來,老太太更是攬着季萦笑出了聲,宋子羨也笑着道:“世子快別多禮了。”
齊灏并未在意周圍善意的取笑聲,他直起身來視線不由的落在了老太太身邊的季萦身上。
目之所觸,面前的女孩兒也正歪頭打量着自己。
只見她一身嫩黃錦衣,身量嬌小玲珑,眉目生暈隐有一股清雅的書卷之氣,眼神晶亮燦若繁星,雙頰暈紅,香腮若雪。笑意盈盈時猶如異花初綻,嬌豔欲滴。她神态天真爛漫,氣質嬌俏若新月。雖年紀尚幼,但日後的出塵之姿已初初綻露。
齊灏勉強壓下心裏的不自在,禮貌的收回視線。等察覺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視線也被收回後,不由微微松了口氣。
只聽他一旁的宋子羨道:“祖母,世子說下午與咱們一起去譚拓寺采百草。”
采百草是北邊人在端午節這日特有的風俗。平民之家到了端午這日一般都會相約去郊外踏青順帶采摘野生藥草,意為避穢驅邪。貴族之家,大多是找一處山水名勝之處或古寺進香納吉,寺中也有專門的藥田供人采摘。
今年老太太與兒媳們商量定去譚拓寺上香。
老太太就笑道:“那可好了。不過,太妃今年是不出門了?”
齊灏颔首道:“是,祖母今年在家中過節。”
他說罷,又與老太太應對了幾句,才笑着道辭,與宋子羨兄弟兩個去了外院。
他們一走,屋子裏的人便叽叽喳喳的讨論開來。
幾位姑娘只敢小聲的說話,宋毓琴卻看看陳氏似是質問的道:“二嫂,世子怎會喚你岳母,難道他與六丫頭………”
“世子與萦姐兒是自小定下的親事。”陳氏不等她說完,幹脆的道。
宋毓琴聞言面上似有不甘又有一絲遺憾,而二房的幾個姑娘,饒是剛才有了猜測,但此時聽了陳氏的話還是大吃一驚。
三姑娘和四姑娘看着季萦,心裏五味雜陳,除了失落還有一種無力追趕的落寞。
七姑娘更是驚異道:“六姐姐竟是與王府定下了親事。”她說着就去瞧季萦的神情。
此時,季萦聽到陳氏提起自己的婚事,早已佯作害羞的低下了頭。
謝意爾已經調整了面色,只是到底年輕,越是裝作若無其事,越有些欲蓋彌彰的樣子。見宋毓琴頻頻看向她,眼神裏透着擔憂,臉上露出個勉強的笑。
并未察覺到姑娘們這邊有些沉悶的氛圍,大人之間相互說笑起來。
文氏笑看着陳氏道:“恭喜二嫂了,得了這麽一個好女婿。咱們六丫頭也是好福氣,日後便是王府世子妃了。”
陳氏也笑着道:“弟妹也別光羨慕我,咱們五姑娘出落的亭亭玉立,日後必定能找個好人家,弟妹只等着喝女婿的茶吧。”
文氏哈哈笑起來,好似很高興的樣子。她道:“那就托二嫂吉言了。說起來,我還得拜托兩位嫂子呢,我是個不愛出門的,倒是兩位嫂子交游廣闊,日後有了好親事可得想着些我們家婷姐兒。”
也是如今大姑娘和季萦的親事落定了,她才敢當面說這話。
陳氏聞言笑道:“弟妹不用着急,以咱們五姑娘的人才日後還怕沒有好姻緣。”
大太太顧氏也附和道:“是啊,以後認識了出色的少年郎定讓三弟妹好好相看一番。”這也算是做出了承諾。畢竟,她也知道三太太母女巴結她們母女為的便是将來五姑娘的親事。
二姑娘聽着三太太與嫡母說話,不高興的撇了撇嘴,她是瞧不上三太太這種會鑽營的姿态的,而且将五姑娘的婚事托給嫡母,這便是占用了她自個兒的資源。
她是庶出,将來的姻緣攥在嫡母手中。她只比大姑娘小一歲,現在她的親事還沒着落呢,又來了個五姑娘。她和五姑娘的出身是半斤八兩,以後的婚事水平也在同一個層次。日後有了好親事,她們兩姐妹說不定還得相争。
三姑娘和四姑娘倒是對五姑娘有些豔羨。她們兩人一個生母不頂用,一個生母早逝,身後無人為自己打算,将來如何全憑嫡母的良心。哪像五姑娘這樣,只等着三太□□排好一切就行。
今日季萦的親事被揭曉,衆人的心思都如同被攪亂了的一池春水,浮動難平。只是還在老太太這裏,才勉強壓下了心裏的浮躁。
等用了午飯,老太太要歇一會兒午覺,衆人這才各自散了。
午時,季萦并未回去四知院,而是與陳氏一道去了世安院。
陳氏瞧着女兒低頭時沉靜的模樣,想說什麽卻又有些遲疑。沉吟了半晌,才道:“肅王世子娘今日見了,是個知禮磊落之人,老太爺和老太太能為你找到這樣一個好男兒也是費心了。想必不久之後王府那邊便要正式下定了。”
季萦聞言點點頭,面上猶豫道:“今日世子來時姑姑和表姐皆面色有異,肅王世子與表姐怕是早前就相識。”
陳氏聞言不以為意道:“世子人才優異,自然招人惦記。不過凡事總有個先來後到,咱們兩家早有姻盟,名份已定,斷容不得旁人妄想。”
宋毓琴對肅王世子的惦記并不被陳氏放在心上,但她怕女兒對此吃心,索性将自己打聽到的事情說了。
“………也是一面之緣,聽說是你姑母來京的路上遇到了去南邊辦差的世子,世子聽她們是咱們家親眷,這才讓出了客棧上房給她們居住。”
原來如此,既不是有什麽狗血的前情,季萦便放下了心。
她不在意此事,卻有人為此黯然神傷。
一進弄玉軒,謝意爾的眼淚就再也忍不住落下來了。
宋毓琴使了眼色讓丫頭們去外面守着,才轉身安慰起女兒來。“好孩子,快別哭了。這世間的好男兒多的是,你又何苦執着于一個已經錯失的人。”
謝意爾此時心裏又羞又惱,既有錯失良人的傷心,還有自己求而不得別人卻得償所願的不甘。
她趴在宋毓琴懷裏哭了半晌,哽咽道:“娘,天下的男子雖多,可及得上世子的又有幾個。”滿心歡喜的以為自己終于終身有靠,卻不想心裏的良人竟成了別人的未婚夫,這讓她如何不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