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孝敬 季萦自是不知曉因她而起……
季萦自是不知曉因她而起的這場官司, 她下學就徑自回了四知院。用過午飯照例睡了午覺就去書房裏寫了今日的功課,又練了一個時辰的大字,這才收了筆。
香榧見她歇下了, 這才端了茶來。
“姑娘, 我娘今個一早遞了話進來,說是想進府來給您請安。您看?”
香榧的娘就是季萦的乳母李媽媽。
季萦心情有些複雜地道:“難為她還這樣惦念着我, 媽媽她近來可好?”
香榧笑着道:“雖說如今不在您身邊伺候,但得您和老太太還有太太的信重, 能給姑娘打理莊子, 我娘很是感激。前幾日聽說姑娘回京了, 激動地哭了一場, 就想來看看您。”
季萦聽着香榧的話有些悵然地道:“到底是讓媽媽為我費心了.......”
香榧分不清姑娘說的費心是何意,又見她的神色有異, 一時有些不敢說話。
半晌,季萦才道:“我一會子要去祖母那裏,你去告訴了媽媽, 讓她明日一早進府,先去給阿娘問了安再過來吧。你讓她別擔心, 我總是護的住她的。”
“是。”香榧有些激動地應下。這莊子上的下人進府也是有講究的, 太太是二房的當家主母, 她娘進府能去給太太請安, 這便是太太的看重之意。
季萦見香榧一臉的歡喜, 她的心思也跟着輕松起來, 笑着道:“去吧, 你這會子就過去。出去了記得喊香芸進來。”
香芸進來時,季萦已經換了身窄袖衣裳,她有些不明所以:“姑娘, 您這是?”
季萦看了她一眼,一邊往外走,一邊笑着道:“我待會兒去看祖母,這會兒去廚房給她老人家做道點心。”
出了門似又想起什麽,季萦又吩咐道:“你去叫了杏黃與我們一起去,我看那丫頭于廚藝上有些天賦,那道烏骨雞湯做的很是不錯。今日讓她給老太太做個藏紅花烏骨雞湯。”
于是打發香芸去叫杏黃,她自個就去了庫房取些藏紅花、當歸等藥材。
庫房裏只季萦一人,想着一時半會兒沒人來,于是她将昨晚收的藏紅花與庫房裏的換了大半。她那個系統不一般,種出來的藏紅花品質上乘,比她庫裏的這些藥效好得多。
Advertisement
季萦拿着藥材匣子出去時,香榧與杏黃兩個正等着她。季萦将藥材給杏黃拿着,又讓香芸鎖了庫房的門,她們三人才去了小廚房。
到了小廚房,季萦将廚房裏的人都打發了出去,只留下個燒火的丫頭。
她今日給老太太做的是現代最常見的一種點心雞蛋糕,這種點心裏添加了雞蛋和牛奶,松軟香甜,最适合老年人吃。
季萦讓杏黃自去炖湯,而香榧給她打下手做點心。
季萦的廚藝是從八歲時斷斷續續練起來的,因此現在雖是第一次做這點心,但也還算麻利。等杏黃的湯炖好時,她的點心也出爐了。
吩咐杏黃将給老太太的點心和湯裝進食盒裏,然後将剩下的點心分成幾份,分別送去給老太爺,陳氏,柏氏,還有幾位少爺那裏。
季萦在榮壽堂門口碰到老太太身邊的鄭嬷嬷送了大太太出門,一見她,大太太和藹的笑道:“今個太陽大,萦姐兒怎麽這個時辰過來了?”
季萦笑得腼腆:“今兒早上我見祖母早飯用的不多,想來是胃口不好,我琢磨着做了道點心,給祖母送來。”
大太太掃了一眼她身後香芸手裏的食盒,笑着道:“萦姐兒孝順,怪道老太太最疼你。快進去吧,我這就走了。”
大太太說罷客氣的與鄭嬷嬷點點頭,便帶着身邊的媽媽和丫頭轉身走了。
鄭嬷嬷見了季萦高興道:“六姑娘快随我進去吧,老太太見了姑娘來定然高興。”
季萦笑着點點頭,與她一道進了門。路上季萦問道:“大伯母來找祖母可是商量姑母的事?”
鄭嬷嬷笑道:“正是呢。姑奶奶信上說這次帶了表少爺和表姑娘一道回來,大太太就來請示老太太,将表少爺和表小姐安排在何處合适?”
季萦想了想笑着道:“按理說表姐是第一次來咱們家,讓她與姑母一道住到底自在些。不過咱們府上的姐妹都住在花照裏,說不得表姐也喜歡熱鬧些,想與姐妹們住在一起呢。”至于表少爺自是與府裏的少爺住在前院了。
“到底是姑娘聰慧,一想就知道了事情的關鍵之處呢。”鄭嬷嬷笑着誇道。“表姑娘雖是第一次來咱家,可聽着姑奶奶信裏形容的,咱們這位表姑娘還真是個愛熱鬧的性子,與咱家姑奶奶年輕時一模一樣,是個百樣玲珑的伶俐人兒呢。”
季萦聽罷,故意吃味道:“還是第一次聽嬷嬷這樣誇贊除了我之外的姑娘呢,可見祖母和嬷嬷都是極喜歡這位表姐的。” 說着嘆了口氣:“也不知我如今在嬷嬷和祖母這裏能占幾分?”
鄭嬷嬷自季萦小時不知道見過她多少的小性子,如今聽了她這話有些好笑的道:“哎吆,我的好姑娘,可別再說這樣的話了,憑是怎樣伶俐的人兒,在咱們容壽堂裏還能越過了你去。”
季萦聽了這話才嘟了嘟嘴,笑了起來。
季萦與鄭嬷嬷進屋時,老太太正拿了張大紅色的單子對着窗子旁的亮光看呢。見了她進來,高興的道:“萦丫頭來了,快過來幫祖母念念這上頭的字。”
季萦笑吟吟的坐在老太太身邊,接過那單子瞧了一眼,只見單子上打頭的就是個青玉填金雕蘭亭記插屏,她又将單子後面的物件都掃了一眼,便心裏有了數。她笑着道:“祖母這是從私庫裏給表姐挑的屋裏的擺件吧?”
老太太聽着季萦的話裏一股子酸味,又見鄭嬷嬷在一旁擠眉弄眼的給她打眼色,心裏了然。她好笑又無奈的拍了季萦一下:“你這個丫頭都多大了,怎麽還是這麽個怪性子,這幾年跟着你父親母親竟是一點長進都沒有,什麽心思都敢往外說,怎麽就不知道裝個樣子。”
鄭嬷嬷聽着老太太前面的話還像個教育孫女兒的樣子,可聽到了後面竟是氣孫女兒不會裝模做樣,怕她這小心眼的樣子被人知道。
她心裏不由翻了個白眼,老太太這心還真是偏的沒邊了,她就不覺得六姑娘這樣的性子一點也沒有女兒家應有的寬和大度麽?罷了罷了,老太太對六姑娘向來是縱容的很,她還是去廚房給六姑娘準備她最喜歡的蓮蓉酥吧,就不在這裏被這祖孫兩個堵心了。
鄭嬷嬷出去了,老太太和季萦都沒心思察覺。只因季萦正撲在老太太懷裏撒嬌:“人家好容易做了點心來孝敬您,一進門就聽到鄭嬷嬷誇別人,你讓人家怎麽高興嘛。”
老太太拿懷裏的孫女兒沒法子,只只得甩鍋鄭嬷嬷:“那是你鄭嬷嬷說的,祖母又沒說,你這樣子鬧祖母可是沒道理。”
季萦才不聽:“鄭嬷嬷一向聽您的話,她既誇贊了表姐,可見祖母也喜歡表姐的很。而且這些年除了我,哪個姐姐妹妹能用了您私庫裏的物件?”
“你這個丫頭又不是不知祖母和你母親的心思,想将你表姐留在咱們家裏,如此還不得多疼她些。”老太太哄道。
“我不管,您得保證不管來多少個表姑娘,我在您心裏都是第一位。”季萦抱着老太太的手臂晃。
“你這個丫頭說的什麽怪話,讓你娘聽見還不掐了你的嘴。”老太太氣的的拍了季萦一下,可實在不舍得下手太重,又被季萦鬧得沒法子,只得随了她的心思保證道:“你放心,有你這個小心眼子在,誰敢越過你去。”
季萦這才滿意的從老太太懷裏起來,一邊拆了剛才蹭散了的辮子重新編,一邊還委屈的嘟了嘟嘴。
老太太看她毛手毛腳,半天了還沒編好,只得拉了她在跟前親自給她梳頭發,看着孫女側着身子顯出的白瓷般的小臉,嘆氣道:“這幾日裏見着你一副矜持的大姑娘的模樣,還想着你如今總算是長進了,誰知今日就露了本性出來。”
季萦不以為意道:“祖母也說是本性了,既是本性,又哪那麽容易改變的?”
季萦說着見頭發已經梳好了,就轉身抱住了老太太哄道:“我只是太在意祖母了嘛,在我心裏誰都不如您重要,所以我才怕別人和我搶您嘛。”
這話說的得老太太心頭發軟,想想孫女兒自小除了對她這個祖母十分在意之外,其他方面還是很大方的。自小幾個姑娘都争穿搶吃,可孫女兒一向對這些是不在意的。
這樣想着,老太太心裏越發熨帖,只覺得孫女兒除了太單純了些,不會像旁人一樣裝模作樣,其餘真是無一處不好的。
季萦看老太太高興起來,就重新拿起了剛才的單子,準備給老太太念。
老太太看着她這小性子來的急去的也快,好笑的道:“這會子又不酸了?”
季萦坦然道:“只要祖母最疼的人是我,其它的我自然大方的緊。”
于是祖孫兩個一個念一個聽,再時不時讨論幾句,一時屋子裏的氣氛越發和樂起來。
鄭嬷嬷端了點心進來,見着祖孫兩個已經和好了,便笑着道:“六姑娘歇歇嗓子,喝口茶,再吃幾塊點心。你以前不是最喜歡老太太這裏的蓮蓉酥麽?”
季萦轉頭,果見榻旁的小幾上擺着一碟子蓮蓉酥和幾碟子其它點心,笑着道:“我也給祖母帶了點心來。”說着跳下榻,去一旁的桌子旁将她帶來的食盒打開,取出一盤子奶黃色點心和一盅湯。
季萦對着老太太道:“祖母您嘗嘗,我親手做的呢。”
老太太驚喜道:“萦姐兒親自做的?可真是孝順。”歡喜後,又有些心疼孫女兒:“怎麽不說給身邊丫頭做,你自個去竈上燙着了可怎麽好。”
季萦笑着安撫老太太:“哪裏就這麽嬌氣了,再說我給祖母的點心,自然親手做了才能是我的孝心。”她拿起一塊,遞到老太太跟前,“祖母,您嘗嘗。”
老太太笑着接過咬了一口,果然酥軟可口,味美香甜。她笑着誇道:“萦姐兒做的這道點心不錯,金黃油亮,讓人唇齒留香。”
鄭嬷嬷也順着老太太誇贊:“六姑娘心思細膩,這道點心不腥不膩,松軟香甜,可見是可着老太太的胃口做的。”又笑問道:“六姑娘可給這點心取了名字?”
季萦本想說就叫雞蛋糕,只是這個名字有些直白了,便想了想道:“這點心裏我加了牛奶和雞蛋,所以格外松軟些,最适合老年人吃。過幾日就是祖母壽辰了,我想在那日用這道點心招待與祖母一樣年紀的老人家。所以就叫它壽糕吧。”
老太太聽着就笑了,“難為你有這樣的孝心。好,就叫壽糕。”
鄭嬷嬷也歡喜道:“還是六姑娘細心周到,那老太太壽辰那日咱們可就等着姑娘的點心了。”
季萦歡喜的保證道:“沒問題。”
季萦見老太太吃的香甜,不過一會兒就吃了三四塊點心,于是盛了碗烏骨雞湯遞到老太太手邊:“祖母嘗嘗這雞湯,我前陣子得了些品質上乘的藏紅花,今兒個專門給您熬的。”
老太太接過嘗了一口,果然味道極好,她笑道:“嗯,這湯裏雖加了藥材,卻嘗不來苦味兒,還有股淡淡的藏紅花的清香,不錯。”說着又一連喝了幾口。
季萦見老太太用的好,心裏極為歡喜。“祖母喜歡,我一會子就讓香榧給送些藏紅花過來,給您炖湯喝。”
老太太笑道:“你個小孩子家家的,有了好東西留着自己用就是了,我還能缺這些。”
季萦也笑道:“知道祖母您不缺這些,不過是我的孝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