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戰火重燃意不同
泾國居然還會遣派使臣前來,已經是一大件稀罕事了,而且信中言辭禮讓,恭維又不失真誠,一點也不像不久前才結束鬥争的兩國,倒像交情匪淺的和睦友邦。
“不能答應!”信中內容一經說開,呼裏老臣羌峰首先反對,“明擺着的陷阱,任泾國說得天花亂墜也不能答應!”
不少臣子随之點頭,還有一些沒說話,只是看了看從方才開始,心情就一直不錯的呼裏錦揚。
目光從信上轉移,呼裏錦揚環顧大殿,笑着問道,“為什麽不能答應?難道我們不需要糧食?用泾國的糧食換泾國的人,相當于白送來的,有什麽理由不要?”
呼裏侍郎行禮奏禀,“沒有糧食,可以靠人去種,但沒有人是絕對不行的!更何況泾國的居心,恐怕不是以糧換人如此簡單……”
“先禮後兵,必是有所圖謀,泾國志不在人,在于城,還請陛下,殿下三思。”
“羌将軍是擔心我族會輸嗎?”呼裏錦揚不以為意,“別說泾國還沒動靜,就是真打來,只剩皇後和公主的國家能有多強的軍心軍力?不堪一擊猶如探囊取物,一樣相當于白送上門,我族照收不誤就行,何必徒添顧慮?”
“殿下此言差矣……”
“都不用多說了,呼裏勇士的心裏什麽時候有過一個怕字?還沒上戰場就要叫人笑話了!派人給泾國公主回話,我族答應了,但是也有條件,讓他們使臣原話帶回去。泾國要是同意了,立即開城收糧,放人!”
呼裏錦揚力排衆議,出面答應了向衍的提議,不過還是留了一個心眼,只放全城老少婦孺,男丁一百五十名。即便是這樣,向衍也毫不含糊地派人将糧食送了過去。
軟計不比強攻,先讓呼裏錦揚不可一世地得意高傲了一番,條件談足,泾國皆好言應允,看似委曲求全,實則徹底擡高了呼裏錦揚的虛榮心。越來越小瞧泾國,不把泾國放在眼裏的呼裏錦揚絕對會接受泾國這樣示弱的提議,以此來彰顯自身的強國地位。
那有沒有後顧之憂呢?有,而且顯而易見。泾國一旦攻城,就不再有百姓被困的顧慮,沒有這個威脅,勝算增大。但,呼裏錦揚是既要千擔糧食,又有信心在泾國攻城時,呼裏勇士能夠再次大勝泾國。這樣一舉兩得的美事,在呼裏錦揚看來,冒點風險不足挂齒。
知己知彼,向衍就靠這一點,賭上這一場榮譽之戰!
首次執掌朝政,向衍就做了這麽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有人說向衍宅心仁厚,以民為重;有人說向衍感情用事,過于單純;也有人說向衍意在守國,并無強國之心,所以圖安圖穩。這些話聽得再多,向衍也不受影響,不改初衷,何況有宛茗在身邊,向衍更加不是孤軍作戰。北方的向恂,南邊的向徑,還等着向衍鋪墊好一切,全面征讨!
當向衍,不再是向徑作為泾國中心的消息傳遍,呼裏筠還是不敢相信,因為呼裏筠從不曾想過向衍會與政權挂鈎,雖然生于帝王家,可向衍的秉性明明不愛受那束縛。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還是拜呼裏筠所賜,所以呼裏筠對那些質疑向衍的聲音感同身受,心疼現在肩上背負着壓力的向衍。呼裏筠知道自己沒機會,沒資格,還是禁不住想要陪在向衍身邊,哪怕只是看看她也好。
而向衍身上才解了一半的毒也是呼裏筠最大的隐憂,那麽多有關向衍的消息,似乎都沒有提及向衍的身體。呼裏筠的猜疑從未停止,就是缺少能讓自己完全放心的證據證明向衍不會有事。
Advertisement
在呼裏筠的躊躇和煎熬中,距離呼裏錦揚和呼裏筠的婚期僅剩三天時間,距向衍以糧換人的舉措過去了半個月,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泾國舉兵進攻呼裏族了。
“公主向衍”率領精兵自異陽山突襲呼裏族駐守的南三州縣,來勢洶洶。而真正的向衍藏進了深宮之中,自此,向徑與向衍只能有一人露面于人前,泾國皇朝再無太子,僅有公主,漸漸步入一段全新的傳奇歷史。
“揚兒,這段日子辛苦了,多吃點!”呼裏國王頻頻為呼裏錦揚夾菜,寵溺之情可見一斑,
“等贏了這一戰,揚兒你聲名遠揚,受人稱頌,為父就能隐退享福了。”
“國父言之過早了,兒臣想先把終生大事辦了,呼裏族的統治還是要仰仗國父。”呼裏錦揚一邊笑着回答,一邊将去骨的魚肉夾到呼裏筠碗裏。
呼裏筠低頭看着飯粒,眼裏沒有一絲神采。
“你和筠兒的婚事啊”,呼裏國王臉上露出難色,“本來是兩天後就要行禮的,但眼下……揚兒,或許要推遲到戰後了。”
呼裏錦揚喝了口熱湯,神态輕松自然,“為何?兒臣倒覺得如此喜慶的事正好為我軍助陣,增添士氣!”
“不妥不妥”,呼裏國王放下了筷箸,“為君者,必須體察民心,體諒軍情,揚兒你這樣做,難以服衆。要是平白遭受非議,好事變壞事,你和筠兒的心裏會一直有個疙瘩,還是延期舉行吧,不急在這一時半會。”
半晌,呼裏錦揚才看向沉默不語的呼裏筠,表态道,“那就依國父所言,等我族得勝回朝,我再迎娶筠兒。”
“揚兒明事理,來,和國父幹一杯!”
呼裏錦揚抿着嘴,捏緊了酒杯,餘光始終盯着不言不語的呼裏筠,略為不滿。
回宮的路上,呼裏錦揚和呼裏筠雖然是并肩走着,卻各懷心事,全然沒有花好月圓的氣氛。
“筠兒,我們之間什麽時候變得這麽無話可說了?”
呼裏錦揚停住了腳步,呼裏筠也在寒風中站定,輕聲開口道,“一直以來都是,只不過錦揚哥沒有發覺罷了。”
這個答案是出乎呼裏錦揚預料的,不禁讓呼裏錦揚回想起過去。
“只要在你身邊,就怕打擾你。和我在一起稍微待久一點,你便擔心被人看作沒出息,或有攀附之嫌……”
“那是”,呼裏錦揚突然有些窘迫,也有些冤枉,“因為呼裏勇士是不能總圍着女人轉的,筠兒你也知道,只有我足夠強大,才能風光地娶你,不是嗎?”
“所以你還擔心什麽呢?你已經是呼裏族偉大的勇士了……”
呼裏筠似有似無的冷漠讓呼裏錦揚皺緊了眉頭,“筠兒,你真的……為了那個泾國太子這樣對我嗎?不冷不熱,對我們的婚事也不聞不問,你到底是怎麽了?”
“錦揚哥,如果你真的還在乎我的感受,就答應我,把解藥給向衍。兩國邦交如何,我無權幹涉,但是我欠着向衍的人情,只想幫她這一回……”
“之後呢?”呼裏錦揚看着呼裏筠的眼睛,“你就能一心一意地嫁給我,和我在一起嗎?”
輕眨了眼睛,呼裏筠嘴唇凍得發涼,輕啓道,“恩……”
看着呼裏筠那逆來順受的模樣,呼裏錦揚忽地上前一步,捧起呼裏筠的臉頰,低頭覆上了呼裏筠的唇,強硬又疼惜的,一個生疏的吻。
呼裏筠睜大眼睛,一瞬間驚訝,爾後緊閉了雙眼,顫抖的睫毛,揪起的眉心,都在表達着呼裏筠的無奈和糾錯。
“啪!”
向衍一個不小心的失手,整個茶杯碎了一地,還将出神中的自己吓了一跳。
“公主,公主,您沒事吧?”
“無事,碎了一個茶盅而已,明早再收拾吧。”
房內又重新恢複到一片寧靜,向衍輕嘆氣,錯眼間,才看到自己袖口不知道什麽時候沾上了墨汁,還有手下壓着的,那張寫滿了‘泾’,‘呼裏’,還有‘呼裏筠’三個字的白紙。
“還是趕在那之前了,還是做不到眼睜睜看着……我的心意有那般明顯嗎?父皇母後都知道,皇兄也知道,你呢?在我坦白之前就有所察覺嗎?呼裏筠,我并不認為一見鐘情有那麽輕易遇見,但為什麽偏偏是你?”
向衍閉上眼睛躺在了軟塌上,一幕幕任性地放出那些和呼裏筠相關的畫面。初識,呼裏筠就是一個有心事的人,所以笑得少,何況輕紗掩面,神情多少模糊。但在婚後,每逢逗笑了呼裏筠,那溫婉的笑容幾次都說服了向衍,呼裏筠并不是那麽心機深重的人。可為什麽沒有相信到最後呢?
“呼裏筠,那最後一次,你又向我隐瞞了什麽?”向衍擡起右手輕按左肩,“實在是太怄,太氣,才逃避。如果我願意聽一個解釋,你會和我說什麽?如果我能知曉你所有心事,我們之間應該就不再存有誤會了。呼裏公主,我又對我們的相遇充滿期待了,你知道嗎?”
回到自己房間的呼裏筠終于哭了出來,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湧上心頭,呼裏筠也覺得累了,所能支撐自己的那一點點力氣,都來自那一串紅瑪瑙。曾經那張讓呼裏筠哭笑不得,覺得欠扁的笑臉,已是呼裏筠如今唯一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