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08
“呵……一個比較可愛的小孩而已。”沒影的事,郎琛不會承認的。
“誰不是從小孩過來的,我第一次見安秀,他也才20歲。你和小李那會兒,他才剛19歲吧?”想起自己的愛人,韓峰的聲音也柔和起來。看着面前比自己小了幾屆,但無論讀書工作都一直很合拍的師弟兼下屬,韓峰認真地建議,“可我記得,小李也沒有讓你這樣過。喜歡就試試。”
喜歡就試試?
送完飛往A市去迎接事業愛情雙豐收的韓峰,郎琛鬼使神差地驅車到了H大門口。
喜歡嗎?
大學的側門外面是一條不太繁華但很熱鬧的小街,與正門外一派車水馬龍的高大上不同,這裏很是接地氣。幾家裝修簡單的小飯館,一看價格就比較親民的服裝店,還有直接擺在外面的水果攤……郎琛小心地把車停在不影響人家做生意的地方,搖下車窗,在“蘋果多少錢一斤”和“一份烤冷面不加辣”之中思考這個嚴肅的問題。
一直都是那小孩纏着他,每天都要聊天,偶爾還要講故事……世界文明史絕對談不上引人入勝,但小紙船卻總說喜歡,過不了幾天便還要。
總是一副容易滿足的樣子,給他點甜頭就高興的不行,隔着屏幕好像都能聽到他的笑聲,看到他笑得彎彎的眼睛了。而這……都是因為自己,有人會因為自己而滿足。
他能感受到來自小紙船的喜愛和依賴,而且,并不反感,或者說……很愉悅。
這就是喜歡嗎?
郎琛想給喜歡下一個确切的定義,卻無法檢索出精準的詞彙。
思修課的最後五分鐘了,葉銘慣性走神,一邊cos小蘋果,臉色……紅紅的。手機在課桌上面部朝下放着,劃開屏幕就是聊天框,大神說:傻不傻。
他連續四個學期都有拿獎學金的,說誰傻呢!葉銘突然意識到,認識大神之後,或者說,自從把“大神”變成“乘風哥”之後,他是臉皮越來越薄了,腦洞越來越大了,整個人都……越來越不好了。
“滴滴”……乘風破浪:小紙船,你晚上吃什麽?
停下收拾書包的節奏,回:沒想好^_^
乘風破浪:出來吧。
Advertisement
葉銘一激動,英語都出來了:ARE YOU SERIOUS?
乘風破浪:東門,灰色SUV。
……
冬天的傍晚六點十分,天色已經黑的徹底,但東門外的街道卻比白天還要熱鬧。店鋪外放着品味絕不高雅的流行歌曲,賣煎餅果子的小推車也點上了燈。書包已經托同學帶了回去,這時葉銘剛出校門,雙手插兜左右望望,然後朝着某個方向走去。
郎琛把車窗降到底。“呃,Hi?”有些緊張地笑笑。
“上來吧,帶你去吃好東西。”其實在等待的時候,郎琛設想了好幾種開場白,但真的見了,才發現其實怎麽構思都無所謂,他們應該是早已熟悉對方的人。
“嘿嘿……乘風哥,怎麽突然來啦?”葉銘開門坐上副駕駛,自來熟地系好安全帶,然後……沖他笑,有點束手束腳。
被笑得有點不自在,先自報家門:“郎琛。”
“啊?嗯嗯。郎琛哥,我們去哪兒?”還是笑,又轉臉看窗外,向快速後退的街燈和綠化行注目禮。
小紙船的聲音和他想象的有些差別。飽受顏文字荼毒的郎琛一直認為,小紙船說話該是萌萌的正太腔,但實際上卻是帶點鼻音的少年嗓,不過這樣才更對吧,郎琛覺得,很好聽。
“跟我回家。”
“嗯?!”
葉銘驚恐地猛地回頭,瞪大眼睛望着他。半天才結結巴巴地開口:“太、太快了些吧?”雖然這是他一直期待的啦但不應該先表個白什麽的?而且他還沉陷在和大神見面這一事實中沒回神呢怎麽又來個二連擊……
“……你多大了?”郎琛打方向,駛入某小區。
“還差兩個月不到21。”葉銘表示get不到大神的point。
“你的安全意識呢?跟網友第一次見面,被帶回家也不知道拒絕,想什麽有的沒的?”停在樓下,示意葉銘下車。
“呃,我這不是,相信你的人品嘛。”都上車了還怎麽拒絕?葉銘略窘,下了車就東張西望。
郎琛一笑,開門帶着葉銘上樓。
帶小紙船回來是臨時決定的,原本只是想就近找個幹淨的飯店吃頓飯。然後小紙船出現了,叫他乘風哥,用說話掩飾那一點點緊張,坐在他旁邊卻只顧着看外面,留給他一個後腦勺……心中某個地方倏地軟了,突然真切地意識到,過去的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日子裏,就是身邊的這個小了八歲的男生,陪他聊天,讓他講故事,連吃了什麽菜都要告訴他。那麽,為什麽不更進一步呢?
比如,随時可以一起聊天,不用通過通訊工具就能講故事,吃什麽菜兩個人一起決定……還差兩個月不到29歲的奔三青年發現,自己在期待一個家庭,兩個人共同的生活。
郎琛心動了。
“乘風……郎琛哥,你家住幾樓啊?”身後,小紙船有些微喘,郎琛一眼就看出來他在極力克制着自己不被看出來。
“十一層,不趕時間的情況下,我一般會選擇步行。”郎琛面不改色,心裏暗暗決定以後要加強小紙船的體能鍛煉。
“……”這不是步行,這是爬山!明明有電梯啊大哥!葉銘悲憤。
一個風平浪靜,一個面紅氣喘,終于到家。“哇……郎琛哥你家挺大的。”葉銘蹲在玄關向裏面張望,裝作認真地換鞋,實則趁機恢複體力。
“一個人住,顯得空。”不知是不是聽者有意,葉銘覺得郎琛哥好像有點落寞。
“對了,小紙船兒,”郎琛回頭,看了他一眼又收回目光,繼續平靜道:“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