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對于皇上的這兩道莫名其妙的旨意,朝中的大臣大都感到不可思議,但也有一些精明的人很快就發現了這其中隐藏着的用意。
其實能猜到這點,也要歸功于老李家一直以來的傳統。其他的朝代,選擇繼承人,大多數都是看自己的兒子是否出色,只有那些比較精明的皇帝,才會去考察自己的孫輩。可大周朝就不一樣了,第一任皇帝當初就已經明文規定了,凡後世子孫,選定繼任者,必須考察其子嗣,只有子嗣優秀者才有争奪皇位的資格,若是兒子是那種纨绔子弟,那時一律沒有參與皇位争奪的資格的。
當初降下這道聖旨之時,那位爺是如何考慮的已經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認,這道聖旨在大周朝的歷史上絕對起到了極其重大的影響。基本上,每代皇帝就算是不是那種天縱奇才的千古一帝,但每一個能繼承皇位的人都很好的做到了自己的身為皇帝的本分,至少從來沒有出現過像明朝皇帝那樣,幾十年連早朝的不上的情況。
大周朝從開國以來一直傳承到現在,從來沒有出過什麽太大的動蕩,這不得不說是當年那位皇帝的英明決策了。當然,這其中也有後世子孫,一直都按照那道聖旨行事的原因。
老李家的規矩已經實行了這麽多年,朝中的大臣基本上也都熟悉了。那些皇子更是清楚的很,所以對于自己兒子的培養,那是絲毫不敢疏忽的,其重視程度,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
所以,對于現在聖上的這兩道聖旨,便是一開始不明白的,回去想想之後應該也會明白了。隆慶皇帝在位這麽多年,他底下的那些個皇子到底是什麽樣的,到底有多少能力,有誰能夠繼任大統,其實皇上已經早就看清楚,想明白了。
反而是那些皇孫,因為接觸的太少,皇上對他們的了解不說幾乎為零吧,其實也差不了多少了。再加上二皇子和三皇子在朝中的勢力基本上就算得上是勢均力敵了,畢竟誰都奈何不了誰,那些小打小鬧的,都動不了對方的筋骨。
如此可見,其實二皇子和三皇子的能力真的是相差不多的,也許這個時候有人會說了,二皇子身後不是比三皇子多了個閣老在支持着他嗎,這應該也算得上是一個優勢,怎麽會不起作用呢?
說道這,就不得不說說皇帝那所謂的平衡政策了,前腳剛給二皇子的女兒福雅郡主賜了婚,後腳也沒有漏下四皇子和三皇子兩人。
林軒後來也猜想過,皇上為什麽要這麽做,非要把那些朝中要員們都拉下水是為了什麽呢,而且還是所有的皇子都沒有落下。要知道,一直以來,歷代的皇帝雖然有的時候也會主動的為自己的皇子拉攏朝中要員,但基本上都是因為他們的心裏已經選定了自己的繼承人,可從來都沒有過一次性的為那麽多位皇子聯姻的事情發生啊。那麽多的朝中要員站在不同的幾方,這要是一個不好,很可能會造成朝廷上的巨大動蕩啊。
對于這件事情,林軒一直都不明白當今皇帝到底是怎麽想得,最後,林軒也只能認為是皇帝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了,做事有些糊塗了。
林軒當然不會猜到,其實這些都是當今的這位隆慶皇帝故意的,他把幾位朝中大員都刻意的推向幾位皇子,那絕對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要說現在的幾位閣老,除了剛剛上任的林如海,在當今皇帝的縱容下,就沒有一個是不貪錢,不貪權的。
這其中有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隆慶皇帝的可以引導和縱容,說道這裏,可能有人就要問了,皇帝為什麽要這麽做呢,整個江山都是他的,他這麽做難道會有什麽好處嗎?
可以非常肯定的說,好處那時絕對會有的,你看看當今的這幾位閣老上任之前的那些閣老的下場,就可以看得出來。只要是那種貪錢的,那下場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抄家,那些閣老們積攢了半生的家財,這都這麽奉獻給皇帝的國庫。
說起來可能有些陰險,刻意縱容引導就是為了這些銀錢,但當今皇帝其實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了。前文已經提到過了,隆慶皇帝的父親和清朝的雍正皇帝那是非常像得,對于貪官都是那種除惡務盡的态度,可俗話說的好,千裏做官只為財,當官的俸祿那麽低,要是不撈點外快的話,那想要活下去,實在是太過清貧了。
所以,自當今皇帝上臺以後,就一改先帝當初的作風,對那些貪官污吏開始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辦法,想要江山做得穩,朝廷中就不可能只是清流,必須清濁相輔才可以。
可是對那些貪官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後,新的問題就又來了,那就是沒有那些抄家的收入,再加上那些官員貪污的,國庫的收入一下子減少了很多。那麽這該怎麽辦呢,先帝時期,除惡務盡,已經搞得人人自危,朝廷動蕩了,現在再恢複那種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了。
隆慶皇帝思前想後,還別說,真的給他想出來了一個好辦的,既然貪官是殺不盡的,而且朝廷裏也需要貪官的存在,那他便培養出一個最大的貪官來,不就好了嗎。
只對付一個人,那肯定不會引起太大的動蕩,而且財富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那将來所能帶來的利潤,絕對是超乎想象的。
所以,隆慶皇帝自此就開始他這個可以算得上是比較陰險的計劃,如此就第一次做的時候,那帶來的極其豐厚的利潤,當即就讓這位隆慶皇帝紅了眼眶。
整整一千萬多兩銀子啊,這已經相當于國庫七年的收入了,從此之後當今的這位隆慶皇帝就開始他這項非常有價值的運動。
當然,他所行動的對象,也得是分人的,像那種貪的不是特別厲害的,或者是只貪權不貪錢的,他一般都是不會動的。
一則是因為這些人的本身沒有多大的利潤,動了的話收益也沒有那麽大。二來也是因為這些朝中的大臣們,一個個的也都不是傻子,他要是做的太過明顯了,被人看了出來,再想要玩這種把戲就有些不太可能了。
所以,現在朝廷中的某些大臣要員就是屬于那種被隆慶皇帝所圈養起來的人物。隆慶皇帝可能也是怕這些已經被他圈養了良久的大肥羊,因為皇位交替,僥幸的逃脫了。索性就直接把他們劃分到了幾位皇子的陣營裏,這樣一來,隆慶皇帝也就不會再擔心這件事了,不管哪位皇子勝出,能夠逃脫的也就只有一位而已,其他的幾位,哼哼,肯定是進入國庫的下場。
隆慶皇帝的這點小心思,自然是不能跟別人說的,甚至那些皇子他都不能明言。所以,才會出現,朝中的大臣們,都被他的那些個聖旨給搞暈了的狀況。當然,除了這點原因之外,隆慶皇帝也有着其他的用意。
要說現在的這些個朝廷官員,包括那些個閣老,都已經在隆慶皇帝的縱容下,變得有些肆無忌憚了。對于這種情況,隆慶皇帝有心想要處理,可又擔心在史書上會為自己留下什麽不好的評價。
所以,隆慶皇帝便想要把那些個已經無法容忍的大臣都一個個的給推入那趟奪嫡的渾水之中。這樣一來,就算有人能夠很僥幸的躲過去,甚至還會因此升官發財,但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從大局來看,還是最适合的。
要不怎麽說,這皇帝的位置不是普通人能做的呢,這些個彎彎繞繞你若是不明白的話,那就等着被大臣們當傻子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