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林如海與他身邊人的談話林軒自然是不知道的,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在乎,相比與這個時代其他的父子,林如海對他已經很不錯了,他也不會非得要林如海對他怎麽怎麽好,他明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規矩,在這個時代還想要像現代父子之間那樣相處,這是不可能的。
林軒幾人進來以後就随便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沒等多大一會,人就來的差不多了,大家都是讀書人,便是人多了起來,也不會太過喧嘩吵鬧,都是安靜的找個位置坐下,然後與身邊的人開始低聲交流。
“每年的文會都是一樣的,其實見多了也就沒什麽意思,好的詩詞也不是年年都能有的”鄭晨撇了撇嘴,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你既這樣說,那為什麽要來了”方言切了一聲,反駁道。
“雖說每年的文會都差不多,但今年不一樣,我可是今年參考的舉子,怎麽可能不來嗎,你那不是費話嗎”鄭晨白了方言一眼,他剛剛也只是發發牢騷而已,用得着這麽認真嗎。
“行了,你倆別鬧了,文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人看到不好”林軒低聲提醒兩人,現在的場合可不是議論這事的時候。
果然,林軒這話剛說完沒多大一會,一個戴着文士帽,身穿儒服的一位老者就走上了臺,他敲了下鑼,頓時全場都安靜了下來,整個望江樓不能說是鴉雀無聲,卻也差不多了。
這老者面對着衆人,先是團團行了個禮,然後才開口說道:“老朽是誰,想必在座各位都已經知道了吧,在這裏我在做一次自我介紹,老朽王安,歷屆中秋文會的主持,這一屆的中秋文會也是由老朽主持,還望衆位多多支持。”
頓了頓,這老者又說道:“今日又是我姑蘇一年一度的中秋文會,在座的衆位不是學富五車的才子,就是德高望重的文學大家,在這裏老朽希望各位才子能夠一展所才,作出好的詩詞,從而名揚天下”
此番話一出,倒是夠鼓舞人心的,只是第一次聽的人或許會很激動,可像林軒這樣基本上差不多每年都要聽一次的人來說,也就沒什麽值得激動的了。
不過聽多了的人不覺得怎麽樣,那些第一次參加的才子們,聽到這慷慨激揚的講話,頓時都是躍躍欲試的樣子,看起來很是激動。
見臺下的那些才子們躍躍欲試的模樣,王安顯然很滿意,只是他又壓了壓手,示意衆人安靜下來,接着便又說道:“想必今日的中秋文會上有很多人都是這屆府試的考生,老朽在這裏也希望各位考生能夠榜上有名,得償所願”
這番話倒是說道了在場考生們的心裏,十年寒窗苦讀,誰不希望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現在的他們看似淡然,可心裏誰又不是在為了即将放榜而擔心,只不過是礙于臉面不肯表現出來罷了。
說完了這些場面話後,那老者也就不在耽擱了,開始宣布這場文會的文比規則。
因為是中秋文會,所以文會的主題也就與中秋有關,無非就是中秋和月圓,詩詞曲賦都可以,誰要是想參與文比,就去場中的箱子裏摸一張紙條,紙條之上有更加詳細的要求,有團圓、邊塞、思鄉、思友、思親、嫦娥、花、玉兔等等各種小主題,限一刻鐘內寫好。
這樣做,無非是為了防止有人作弊,提前寫好詩詞,畢竟最能體現出一個人學問的就是現場做詩了。
Advertisement
能進到這裏的人自然都是有着真才實學的,只是大家互相看了看,顯然都不想做這第一個,這第一個若是做的好,也就罷了,若是抽到一個稀奇古怪的題目,做不出來或者做的不好的話,那就惹人笑話了,以前也不是沒有過先例。
見衆人都沒有反應,這時候就有一個穿着淡藍色錦衣的人站了出來,這人走到紙箱前面,先是面對衆人行了個禮,然後說道:“在下姑蘇楊坤抛磚引玉,獻醜了”
見這人先站了出來,林軒點了點頭,楊坤這個人他是知道的,在姑蘇也是頗有名氣,與自己一樣也是個世家子弟,家學淵源,第一個出來倒也不差了。
楊坤抽到的是月亮,要做的自然也就是一首有關于月亮的詩了,只見他稍微想了想,便開口道:“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林軒仔細的想了想,不由得拍手叫好,這首詩雖然顯得有些凄涼,不符合中秋歡樂的氣氛,但詩詞優美,意境極佳,其他的倒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林軒能看出來,其他的人自然也能看出來,一時間不由得贊嘆連連。
第一首詩就如此之好,氣氛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衆人都不甘示弱,一首首的詩詞紛紛做了出來,雖然都不如楊坤,但也都得到了大家的鼓勵。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隐隐層霄。障泥未解玉骢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這時,又有一人抽到了詠月的紙條,引起了衆人的一番贊嘆。
林軒擡頭看去,此人一身簡潔的長衫,長身玉立,很是自信從容,自有一股風流氣度。
只是他的詩好,卻有人比他更好,還沒等此人接受完衆人的贊嘆,就又聽一人吟道:“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此詩一出,頓時就壓過了先前那人,便是楊坤那首詩也不能與之先比,現場的氣氛越發的火熱,這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座的這些人都是年少成名,心高氣傲之輩怎麽肯讓別人專美與前,一時間衆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敬之,紹榮,你們先在這坐着吧,我等不急了,先上去顯顯身手”見那麽多人都作出了詩詞,方言也是有些坐不住了,當即就與林軒和陸然說了一聲,然後就上臺了。
方言抽到的是思友,這也算是一個好作的題目,不過片刻,就有了思緒,當下便寫道:“山泉好風日,城市厭嚣塵。聊持一樽酒,共尋千裏春。馀光下幽桂,夕吹舞青蘋。何言出關後,重有入林人。”
這首詩一出,更是引起一番贊嘆,就連二樓的那些文豪們都紛紛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
看着方言在臺上顧盼生輝的樣子,林軒微微一笑,對着身邊的陸然說道:“紹榮,怎麽,不上去嗎,這可是揚名的好機會”
陸然搖了搖頭,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性格,我可不像你和伯訓那麽愛出風頭,你想去就去吧,別扯上我”
聽了這話,林軒不由失笑,這自古以來的文人誰不求名,這樣能出風頭的機會也就只有陸然能夠淡然處之了,有時候林軒都在想,陸然真像是那些小說裏的主角,不張揚不出頭,低調的悶聲發大財。
而林軒不管是前世今生都不是這樣的性格,也就決定了他不可能會低調做事,不過,誰也沒規定高調的人就不能作出一番事業了,他一直認為只有一直高調下去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像那種誰也不知道,誰也不認識,一直低調處事,然後被人各種瞧不起,雖然最後會反擊回來,但那有什麽意思啊。
林軒笑了笑沒有在說話,他整了整衣衫,便從容的走上臺去,這時候方言剛剛下來,路過他的身邊,給了他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要說起來林軒和方言兩人也算是這中秋文會上的奇葩了,每屆的中秋文會都有府試的考生參加,那是沒奈何,他們若是不參加,難免會被別人說三道四,認為他們擔心考試,不夠淡泊名利。
可每年的中秋文會都是放榜的日子,來這裏的考生就算是人來了,哪裏能有心思去做詩呢,怕就算是別人做了什麽好詩他們也都聽不進去吧,所以今年像林軒和方言這樣的考生還能如此從容的上臺作詩,當真是不太容易的,也讓人側目。
林軒走到臺上,随意的抽了一張紙條,打開一看,就見上面寫着團圓兩字,林軒稍一沉吟,也就有了主意,要說他的詩詞自然是不差的,畢竟有個探花郎的父親親自教導,他又學了這麽多年,可要想一下子達到一個高度,壓下在場中的所有人卻不容易了,畢竟這此的中秋文會可是出了不少的好詩詞,就比如方言所做的那首就覺不會比他的差。
所以,林軒要想壓下衆人,關靠自己那顯然是不行的了,好在中華五千年好的佳句那是數不勝數,林軒拿定了主意,就開始在紙上書寫。
林軒在江南那是素有才文的,在場中有很多人都認識他,對他的這首詩也抱有了不小的期待,等林軒以寫完,就有不少人嚷着讓王安快點念出來給他們聽聽。
對于林軒的詩,王安自己也很是好奇,所以林軒剛剛放下筆,王安就應在場中人的要求迫不及待的念了出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
這首傳誦千古的詩句一被念出來,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全場嘩然,便是二樓的那些被邀請而來的文壇前輩也是忍不住連連贊嘆,在場衆人哪個不是飽讀詩書之輩,這首詩一出來,衆人就幾乎肯定是可以名揚天下的,而他們見證了這樣一首詩的誕生,那也是榮幸之至。
林軒站在臺下,看着臺下衆人的反應,聽到衆人的贊嘆之聲,卻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麽開心,本來這樣的場景是他最喜歡的,也許是因為這次他所獲得的榮譽不是靠自己,而是盜用了別人的詩句吧。
可是這麽一想,林軒又覺得有些茫然,他原本并不在意這些的,他明白他本質上還是個商人,又不是林如海那種儒家的君子,怎麽可能會因為這種事情而感到不好意思呢,難道說跟着林如海學習的這幾年到底還是影響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