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賈敏年輕的時候可謂是國色天香,雍容華貴,林如海也是英俊潇灑,而黛玉則完全繼承了賈敏和林如海的優點,只是與賈敏和林如海不同的是,黛玉的氣質難免顯得清冷些,平日裏錦衣華服的尚還不覺得,現在這一身白衣,在加上這河邊本就是清冷的地方,當真是給人一種仿佛随時就要消失的感覺。
黛玉這個樣子,別說是本就格外疼她的林如海了,想必任何一個人見了也不會忍心。
林如海輕嘆了口氣,上前安慰般的摸了摸黛玉的頭發,柔聲說道:“玉兒,你不必如此,你此次前去只是為了完全你母親的遺願,可你若是實在覺得不适應的話,也可以随時回來”
黛玉當然是順從的點了點頭,只是那眼眶還是有些紅腫,看着可憐極了。
林如海本來還想在說些什麽,可賈琏這時候卻過來說該啓程了,林如海也就只能把話又咽回了肚子裏,客套了幾句,就讓賈琏他們上路了。
見船都已經走出了好長一段距離,林如海還站在那裏像遠處眺望,林軒便上前一步,輕聲勸道:“父親,您也不必太過牽挂,外祖母會照顧好妹妹的,而且,妹妹若是受了委屈或者不習慣的話,也可以随時回來”
林如海嘆了口氣,軒兒說的他當然明白,可是為人父母的又哪有不牽挂不擔心的呢,而且林軒沒有看出來,他卻看出來了,黛玉對自己執意要把她送走,還是微微有些怨念的,她心思一向敏感,到底是怎樣想的誰也不知道。只是這些話卻無法對軒兒說啊。
見林如海只是嘆了口氣,卻沒有動作,林軒又勸道:“父親,妹妹已經走遠了,我們還是回去吧”
林如海也只能點了點頭,一行人便原路返回。
一晃眼間,八年時光便轉瞬而逝,這八年裏林黛玉沒有回過一次林家,除了前幾年書信往來頻繁外,後幾年更是連書信都寥寥無幾了,每次看到林如海對着那些書信嘆氣,林軒真是覺得很無奈。
這對父女倆鬧成現在這個樣子,賈家是否在其中做了什麽手腳,林軒并不清楚,他只是覺得黛玉的做法太過于不明智了。林如海續娶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也是誰都阻止不了的,不要說黛玉了,就算是賈老太太也沒有辦法幹涉,而面對這種既定的事實,黛玉不想方設法的籠絡住林如海也就罷了,竟還如此疏遠起來,別說她現在不在身邊,林如海時間長了有可能就把她給忘了,就算是她在身邊,長時間如此也是個失寵的下場。
其實林軒也能理解林黛玉的心情,賈敏去世剛剛一年多,林如海就娶了新婦進門,林黛玉一時間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的,畢竟她還沒有從賈敏去世中的悲傷緩過來。
可是從林如海的角度來說,林府這些事情不能沒有人打理,林老太太畢竟年紀大了,而他又要忙着朝中的那些事情,也沒有精力顧及,更何況在林如海看來林軒與林珺瑤的年紀還太小,也需要人照顧,不管從哪方面來說,林府都需要一個女主人。
林如海的想法林軒能夠理解,也能夠接受,因為林如海娶的那個女子,心性溫和,不是賈敏那種一肚子彎彎繞繞的女子,這主要是因為這女子的家庭環境比較簡單,沒有賈家那麽複雜,而簡單家庭裏出來的女子心計自然不會太多。
所以對于林如海續娶這件事林軒不僅不反對,還很是支持,當然林軒這麽做自然不是為了找虐,非要多個長輩壓着才高興,他會這樣完全是因為林珺瑤,這個時代對女子從來都是最苛刻的,賈敏早逝,雖然不是林珺瑤的生母,但卻是她的嫡母,古代的人談婚論嫁,不只是看門第和品性,林珺瑤本來就是庶女,若是在無人教養,那以後的婚事只會是更加難辦,賈敏當初執意要把黛玉送走,怕也是想到了這點吧。
不過林黛玉因為這事跟林如海越發疏遠,與林珺瑤而言卻是一件好事,這段空白的時間正好可以讓已經被林如海有所遺忘的珺瑤重新回到他的視野裏。
Advertisement
這五年裏發生的事情真是不少,新夫人入門,林如海為他尋找的授業老師,自己的學業,種種種種,不可概述,可這些事中唯一一件真正讓林軒感到擔心的事就是林老夫人的死。
林軒從來都知道林老夫人對自己是真正的好,不管是不是因為自己是林家唯一的兒子,也不管林老夫人之前做過什麽樣的事,林軒都不能否認自從他被林老夫人帶到身邊親自撫養之後,林老夫人對他絕對算的上是一心一意,關懷備至。
林軒不是那麽不識好歹的人,他知道林老夫人對他的心,可正因為知道這點,這個時候,他才會更加難過。
林老夫人今年已經七十歲了,在古代這個年紀的人也可以算的上是高壽了,這般年紀,一旦有個病痛自然是極難熬過去的。
而林老夫人就是死在了一場小小的風寒上,先前只是因為年紀大了抵抗力弱所以病倒了,後來便是越來越嚴重,直到大夫都沒有辦法了。
林老夫人死前把她所有的私房除了留給林如海和那新夫人一部分外,其它的都留給了林軒,毫不掩飾她對于林軒的偏愛,而這也讓林軒心中更加難受。
林老夫人的死,衆人都感到十分悲傷,這其中是否人人都是真心實意的,林軒并不知道,但至少每個人都做出了應該做出的樣子,至于林軒和林如海就更不用說了,林老夫人生前最疼的就是林軒。
林如海當年父親早逝,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感情自然是極為深厚,如今林老夫人去世,他自然是悲痛萬分,甚至是一反往日低調的作風,将喪儀辦的極其奢華,這也好在,林老夫人本身就是三品诰命,林如海此舉才算是沒有越矩。
因為這件事情,林如海對黛玉終于不複往日的疼惜,開始有些不滿了起來,原因自然是因為林老夫人病重,而林黛玉卻沒有趕回來,不管林老夫人對黛玉是好是壞,在古代這種重孝的時代裏林黛玉如此做就是不孝。
往日裏黛玉對自己續娶有所埋怨,他還可以當玉兒是小孩子心性,不夠成熟,可現在林老夫人重病,他明明給玉兒去了信,她卻不曾回來,甚至連賈家都派了賈琏過來,這讓林如海又如何能不心寒。
林黛玉為何不曾回來,林軒并不知道,也許是她覺得林老夫人對她不好,也許是賈家人的挑撥,也許是她舍不得寶玉,可不管是什麽原因,對林軒來說都是一件好事,這倒不是他對黛玉有什麽意見,非要看到她如此才開心。
而是只有林如海與林黛玉起了隔閡,他的親生妹妹林珺瑤才能真正取代林黛玉在林如海心中的地位,她的未來才會更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明朗的書房內,傳來一陣稚嫩的聲音。
林珺瑤乖乖的站在地上,用她那稚嫩的聲音慢慢的背着,一邊背着還一邊偷偷的打量着她身前的那個人。
那人大概十六七歲的樣子,一件簡簡單單的素色錦衣,身上沒有什麽多餘的飾品,只腰間懸挂着一塊玉佩,卻更顯得身材挺拔修長,他面目溫和俊秀,眼神明澈純淨,氣質平和自然,完美的诠釋了何為翩翩公子、溫潤如玉。
他手中輕拿着一把折扇,雖沒有打開,但從材質上來看,卻能知道那定是名家之作。他斜靠在一把椅子上,輕點桌面,像是在想着什麽,又像是在仔細的聽着身前的小女孩背書。
一篇三字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那小女孩背得很是流暢,看起來是用了心的,所以沒一會就背完了。
那小女孩背完後,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就一眨不眨的看向了面前的少年,像是在期待着什麽。
這小女孩自然就是林珺瑤,而那少年也自然就是長大之後的林軒了。看着珺瑤那可憐兮兮的眼神,林軒眼裏閃過一絲笑意,面上卻還裝作嚴肅的說道:“光背下來可沒有用,你可知道這話中的含義”
林珺瑤連忙點了點頭,又開始給哥哥解釋起這些話的含義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哥哥說過,前六個字,可以從字面上理解,意思就是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後六個字的意思是說,由于成長過程中的不同,學習環境的不同,性情也就有了好壞的差別……”
小姑娘解釋的極其詳細認真,林軒的表情也不由自主的柔和了下來,他伸手鼓勵式的摸了摸小姑娘的頭發,不出意外的看到了小姑娘那閃閃發亮的眼睛,還有臉上那大大的笑容。
看着小姑娘那大大的笑臉,林軒卻只覺得心裏像是突然被針刺了一下般,說不出的滋味,臉上的笑容也變得有些暗淡了。小姑娘敏銳的察覺到了,她擡起頭來疑惑的看了林軒一眼,像是在不解林軒怎麽突然心情就低落了呢。
見小姑娘一臉迷茫的樣子,林軒很不客氣的揉了揉她的頭發,直到把她的發型弄亂,才停了下來,看着小姑娘委屈的捂着自己的頭發,嘟着嘴看着自己,林軒心裏又泛出了一絲絲的笑意,不自覺的臉上也帶出了一些。
“哥哥,你欺負我”小姑娘淚眼汪汪的控訴着他,像是在指責林軒弄亂了她的發型。
看着小姑娘那指責的目光,林軒輕咳了一聲,馬上轉移話題,說道:“瑤兒啊,你還沒背完呢,快接着背”
小姑娘委屈的理好頭發,又接着背了起來。
林軒見此,不由得嘆了口氣,誰家嬌生慣養,捧在手心上的姑娘會如此聽話,當年林黛玉像她這麽大的時候可不是這麽乖巧的,這些年來,他雖然一直在保護着林珺瑤,努力給她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可有些事情他到底是力所不及的。
就比如說一個孩子對于親情的渴望,紅纓早逝,林如海以前又把太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遠在京城的林黛玉身上,對于珺瑤的關注無疑就少了些。
作者有話要說:後悔啊,取名的時候為什麽要叫林珺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