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綠茶第四十二日
蘇葉看了看姜湯,又扭頭看了看姜酌,癱倒在床上耍賴:“我什麽也沒說。”
姜酌看着在一旁慫成一團的姜湯:“你出去,把門帶上。”姜湯憐憫的看了眼蘇葉,塑料姐妹情在此刻徹底崩塌。
蘇葉将頭完全埋在被子聽到門“吱呀”一聲被打開又關緊,生無可戀的縮了縮脖子。
姜酌拉開凳子坐下倒了一杯水:“說吧。”
蘇葉聲音從被子裏傳出來悶悶的:“說什麽?”
“我挑撥你們兩個關系?”
蘇葉很想有骨氣的說“是!”,但為了小命着想:“沒有,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擅長倒打一耙的蘇葉坐起來撇了撇嘴紅了眼眶:“你每次訓妹妹,不說我,妹妹心裏肯定不舒服。每次你訓完她都要我來哄。”嘟囔着:“怪我咯?”
“你的意思是,我每次也揍你一頓,嗯?”茶杯在姜酌指尖打轉,蘇葉有些走神想,姜酌若是在學校,一定是個轉筆賊六的學渣吧。
吸了吸鼻子:“可以。”聲音有些怯懦:“你每次只打妹妹以後,妹妹就很排斥我,我知道我是個外人寄人籬下。如果我不哄妹妹,妹妹不喜歡我,你會很難做。”委屈巴巴道:“而且你妹妹,不打我感覺我就像外人。”
姜酌覺得有些好笑,第一次見到有人那麽積極想挨揍的。
蘇葉嘟着嘴:“說是在意一個人才會管着揍她,你不管我也不揍我,是不是不喜歡我!”故作堅強:“沒關系,我知道我就是外人,我會乖,哥哥別趕我走就行。”
“沒有不喜歡你。”揉了揉蘇葉有些淩亂的發絲:“姜湯自幼學武,抗揍,你不一樣。”
猶豫道:“那下次連你一起打?”
蘇葉臉色一僵:“嘤~這倒也大可不必。”
手揪着衣服磨磨蹭蹭的湊到姜酌身邊:“就知道哥哥最好了,都怪我自幼得到的關心太少,心思敏感總是亂想,多虧哥哥那麽包容我。”
Advertisement
伸手摸了摸蘇葉的頭:“下次也訓你,別多想。”
“嗯嗯。”蘇葉面上乖巧的點了點頭,內心滿是無奈。
兩人孤男寡女在一個房間終究還是不太好,姜酌将身上荷包遞給蘇葉就起身離開。
蘇葉打開荷包,裏面是幾張銀票,輕輕抿唇突然感受到了這個男人該死的魅力。
第二天姜湯對蘇葉有些心虛,兩人算是默契的和好了,蘇葉和姜湯去後山采了些花瓣,由蘇葉動手制作,蜂蜜在古代也有賣的,只是稍微貴一些,所以蘇葉和姜湯自己去捅的蜂窩找的野蜂蜜。将花瓣倒在可以密封的杯子裏并且倒入蜂蜜,蓋上蓋子。
等到了第五天,将幹淨的類似于紗布的綢布蓋在杯口上進行過濾。然後加入果酒進行調節顏色。
時間不是很充裕,蘇葉和姜湯并沒有做出多少。
第五天到了,蘇葉和姜湯拿着口脂到縣城裏,先去了柳娘那裏将口脂寄放在那裏進行售賣,又去了那家偏僻的書店。
敲了敲門,依舊是沒有人來開門,蘇葉自己推開了門朝裏看了看,男子還沒有出來。
“不會死了吧。”姜湯輕聲嘟囔着,畢竟上次見那個男子臉色那麽差。
男子從偏門裏進來,捂着心口輕咳兩聲看着姜湯似笑非笑:“真不好意思還沒死,讓您失望了。”說完從樹下的桌子上拿起木盒遞給二人。
“行了你們走吧。”給完東西男子捂着心口又回到偏房,姜湯有些好奇裏面有什麽了,被蘇葉拉着離開。
兩人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倒也沒再磨蹭,去找了柳娘說了一聲每一周見一次并送來口脂就回村了。
蘇葉第一次用字模作書,很是不習慣,中間總是出各種差錯,墨水過多導致紙張被毀印的模糊,按下去時候力道不同導致深淺不一,看起來極為不好看。印的時候蘇葉第一次沒用尺子,導致行列歪七扭八。弄了七八日才慢慢習慣摸索出來能夠上紙印刷了。
一本書兩人忙活了半個月,上面不止有土豆和玉米的關系,還有其他一些基礎的農業知識,但對于現在來說這個是極為重要的知識寶藏。
這一天是要去給柳娘送口脂的時間,拿過柳娘給的十幾兩銀子蘇葉不禁感嘆,自己本來也是個貧困的無産階級,沒想到有一天也能成為資本家。嘤~這也太勵志了吧!
“你這個口脂賣的可真好。”柳娘捂着嘴輕笑。
沒有哪個女孩子能拒絕口紅的魅力!即使換了朝代!
蘇葉和姜湯告別了柳娘,将印出來的第二本書遞給一個小女孩,第一次見到她時候她在賣娘親一針一針繡出來的荷包,還未轉暖的天氣,她卻光着腳走在街上喊啞了嗓子。
蘇葉沒忍住買了兩個荷包,順便得知,這姑娘已經及笄兩年了,只是看着瘦弱,一年前父親去世家裏日子才難過起來。她父親是個秀才,她也識字,本來想找人幫忙印書,幹脆就找了這個姑娘。
接過字模和紙張,女孩有些腼腆緊張的說了一聲:“謝謝姑娘。”
“謝什麽呀,我們還要謝你呢~辛苦你了!”
女孩的家不遠,将女孩送到家門口蘇葉和姜湯擺了擺手才離開。
将第一本印出來的書上面塗抹了橘子皮,弄成黃色,又将書埋在坑裏踩了踩,姜湯一臉懵逼:“你在幹啥?”
翻了個秀氣的白眼:“弄舊點,顯得年代感充足。”
姜湯覺得村裏的人可能都不會想那麽多,一臉無語的看蘇葉的動作:“有些字模糊了怎麽辦?”
“重點不模糊就行,你到時候帶一下節奏告訴他們怎麽樣做。”蘇葉語氣輕松。
“為什麽不是你說?”
“你見我下過地嗎?”
“也是哦~”
蘇葉覺得自己是最清純不做作的穿書者了!雖然穿的書是《假千金是團寵》的高門甜寵文,自己過的卻是種田文,過的種田文就算了,卻連地也沒有下過,沒有翻過土插過秧收過麥子打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