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比賽
唐黎和江銳的短節目排名暫時位于第五。
他們的分數與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分數差距極小, 甚至不足2分。
這樣的分差給全錦賽最終獎牌的歸屬留足了懸念,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那塊銅牌究竟會落到誰的手裏。
前兩組的比賽在萬衆期待中結束了,最後一組的六對選手在試滑後依次開始上場比賽。
第一對上場的組合是來自于C市本地的選手, 雖然他們與唐黎江銳的分數差距較大, 幾乎已經失去了争奪獎牌的資格, 但他們勝在是主場作戰, 現場有不少本地的觀衆自發地為他們加油。
唐黎和江銳站在場邊正作為下一對上場的選手而準備着。
站在他們不遠處的是排第四的那對選手,童林組合, 女選手叫童慧慧,男選手叫林濤,是之前俱樂部總決賽的銅牌。
他們很年輕, 大約是剛升組沒兩年,女生顯然有些緊張,他們的教練就在場邊鼓勵她,讓她一定要放平心态。
林濤在旁邊無奈地說:“教練你別說了,你越說她越緊張。”
唐黎收回目光,對上江銳的視線。
江銳注意到她之前的視線,看着她笑了笑:“怎麽?你也緊張嗎?”
聞言唐黎便笑了。
緊張?
誰緊張他們倆都不可能緊張。
兩個比賽型選手站在賽場上別說緊張了, 只會覺得熱血沸騰好吧?
唐黎笑着擡手指了指身邊一臉認真抱臂看場上表演的奧爾德:“我覺得他比我們倆更緊張啊。”
Advertisement
江銳覺得也是。
于是落落大方地站到奧爾德身邊去,哥倆好似的一把摟住奧爾德的肩膀,說:“奧叔, 你別太緊張, 咱們參加比賽心态一定要放平——”
他眼也不眨地直接照搬之前那個教練安撫女選手的話, 翻成英語說給奧爾德聽。
奧爾德一臉無語地回視他。
唐黎看得哭笑不得。
在一旁繼續拉伸身體,視線一擡,看到過道遠處前後走來兩名選手。
是目前排第一的齊趙組合, 齊悅和趙浩飛。
唐黎對他們很熟悉,這段時間以來她沒少研究他們的技術動作。
他們是非常成熟的雙人組合,互相之間搭檔十幾年,晉入成年組多年,是目前國內最好的一對組合,曾經多次代表國家隊出戰國際比賽。
齊趙曾經拿過上一屆冬奧會的雙人滑金牌,也蟬聯過兩屆世錦賽金牌。
過道不算寬敞,僅能容三人左右并排行走。
唐黎望過去的時候,他們正好也快走到她眼前來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齊悅。
齊悅個頭不高,剪了一頭利落的短發,顯得英姿飒爽。
她也同時望了過來,兩人視線一碰,齊悅就先笑了。
“你好。”
唐黎正壓着腿,聞聲站直了,微笑道:“你好。”
齊悅今年二十四了,算是今年所有參賽的選手中年齡偏大的選手。她與二十六歲的趙浩飛已經稱霸全錦賽多年,今天這樣的場面,他們俨然就像是所有選手的大師兄大師姐。
其他所有的新選手在他們眼裏仿佛都是需要愛護的小師弟小師妹。
她在唐黎面前站定,微笑着鼓勵道:“你們的自由滑要加油呀,我們隊的潘教練特別看好你們。如果今後在技術上有什麽困難,都可以跟我們或是潘教練聊聊。”
唐黎順着齊悅的手指方向看去,看到賽場斜對面那兩個穿着國家隊隊服的兩名教練。
一個年長些的一臉嚴肅,另一個年輕些的開朗愛笑。
唐黎對這兩人都有點印象,之前短節目比賽結束後,那位年輕的潘教練就主動找她聊過兩句。
說的內容跟齊悅差不多,也是十分歡迎他們有問題就找他們溝通交流。
當時唐黎覺得這位潘教練過分熱情了些,如今再看齊悅和她身後雖然沒說話,但全程微笑的趙浩飛,總覺得熱情似乎是國家隊上下一脈相承的傳統。
這時候,場上第一組的自由滑結束了,滿場觀衆的掌聲中,場上兩位選手努力壓制着喘息,向全場謝幕致意。
接下來就要輪到唐黎和江銳了。
齊悅朝她點了下頭,最後說了聲“加油”便走了。
唐黎微笑點頭,目送他們離開的時候,見他們路過童慧慧和林濤那一組,齊悅似乎像之前那樣腳步緩了一下,偏頭朝那對選手也看過去,似乎也是想打招呼鼓勵一下。
結果童慧慧下意識地躲開了視線,等到意識到什麽想再往他們那邊看去,齊悅與趙浩飛已經走遠了。
“看什麽呢?輪到我們啦!”
“噢,好。”唐黎回過神,轉身跟着江銳往入場口走去。
江銳自己摘了刀套,轉身無比自然地朝唐黎伸出手。
唐黎同樣想也沒想就将手搭在他掌心裏,扶着他低頭擡腳摘掉冰鞋上的刀套,這樣的動作他們已經做過無數次。
這時候,遠處的KC區爆發出一聲歡呼,看來是前面一對組合的表現不錯。
另一側的童慧慧下意識倒吸了一口冷氣。
唐黎與江銳恍若未聞,手牽着手上了冰,肩并肩滑到冰面中間。
在廣播的介紹聲和現場觀衆們激動的呼聲中,江銳先行站定了。
唐黎松開他的手,滑到他的身後,腳下冰刃在冰面上滑出一道幹淨漂亮的半圓,轉了個身,然後貼上了江銳的後背。
今天現場觀衆似乎比之前短節目時更加熱情,特別是他們兩人上場的時候。
唐黎敏銳地察覺這份熱情與前幾次現場的氛圍明顯不同。
那時候的觀衆看到他們,似乎都挺意外的,想不到他們會來參加雙人比賽,驚訝的同時又不免産生無數質疑。
今天有些不一樣。
期待的聲音遠遠超過了質疑。
這對唐黎來說,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
“加油,Lizzie。”
背後傳來江銳堅定帶笑的聲音。
兩人相貼的後背上,他溫暖的體溫透過薄薄的考斯騰衣料傳遞過來。
唐黎不自覺笑了。
“加油,Raymond。”
話音剛落,音樂聲起。
響起的是《卡門》中非常著名的一首曲子,叫作《哈巴涅拉》,它作為歌劇第一幕卡門出場時的唱段,又名《愛情像是一只自由的小鳥》,從旋律到歌詞都诠釋了卡門對愛情和自由的向往。
旋律耳熟能詳,傳唱度極廣,中文的版本《卡門》也曾被無數華語歌手多次翻唱。
旋律響起來的瞬間,現場很多觀衆甚至能自發地往下唱:“愛情~不過是一種普通的玩意,一點也不稀奇。男人~不過是一件消遣的東西,有什麽了不起。”
而唐黎與江銳選擇的版本,是Martynas的手風琴與小提琴合奏版本的《哈巴涅拉》。
低沉的鼓點節拍中,唐黎與江銳同時右腳向右滑出半個圓。
兩人維持着背對背的姿勢,卻同時旋轉到了對方原本所站的位置。
僅僅只是一個腿部動作,卻一下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
場邊的選手們也不自覺地看去。
手風琴婉轉悠揚的音色出現的瞬間,唐黎忽地轉身。
紅紗在她修長白皙的長腿間飛揚起來,而她伸長手臂從江銳身後勾住他的手臂,将他整個人帶着轉過來面向她。
比起她的主動與大膽,江銳顯得被動拘束了些。
他向後退地滑出去,唐黎便緊跟着追上。
他退,她便追。
她的雙手大膽而熱情地撫上他的胸口,與他四目相對時,她仰頭像是随時要吻上去。
紅唇誘人,蠱惑着眼前這個俊朗的男人。
在《哈巴涅拉》明朗歡脫的節奏中,他們開頭光憑幾個動作,逐漸勾勒出獨屬于《卡門》熱烈奔放的氛圍。
兩人在手風琴悠揚的旋律下追逐、起舞,在冰面上滑出纏綿而精湛的步法。
随着旋律逐漸變得激昂,兩人同步向後滑出,幾乎同時将向後微擡的右腳在冰面滑出半圓,然後以左腳起跳,身體躍起在空中旋轉三圈,然後右腳利落落冰,左腳向後擡起滑出。
現場觀衆紛紛鼓掌叫好。
很多人甚至下意識地分辨那究竟是個什麽跳躍。
比起安排了多個跳躍動作的男單與女單節目,想要辨別雙人滑項目的單跳和連跳就相對簡單一些——畢竟雙人的自由滑只有一個單跳一個連跳,而以雙人選手的普遍水平,只要拿出的是三周跳,基本就是3T或者是3S。
而分辨3T和3S也很簡單,兩個跳躍都是向後滑,但3T的起跳有點冰動作,而3S則是刃跳,利用身體慣性起跳。
但很多人只來得及分辨出唐黎和江銳剛才跳的似乎是個3S,就見兩人維持着腳下滑出的動作不變的同時,居然又接上了一個跳躍。
兩人微擡的左腳向後一撇,随後左腳點冰的同時,右腳再次起跳。
這是3S後面又跟了個3T!?
現場有人忍不住叫起來。
更多的人則是忍不住大力鼓掌。
3S+3T這樣的跳躍配置可以說是非常少見了,至少國內目前的雙人滑巅峰齊趙,目前還停留在3S和3T+2T+2T的階段。
場上兩人漂亮地完成了高難度的連跳動作,緊接着便是一個撚轉三周的動作。
《哈巴涅拉》的旋律悠悠揚揚地來到第二遍,這回手風琴的音色中加入了小提琴高昂的聲音,節奏愈發明快起來。
這一回,也不知怎麽的,現場的觀衆大約是被之前那一個精彩的連跳感染,很多人不自覺地跟着音樂的節奏拍起手來。
直到拍手的人越來越多,在整個場館裏彙聚成一道獨特的加油聲。
唐黎與江銳精準地踩着音樂與掌聲的節奏,滑得更為流暢生動。
兩人一紅一黑兩道身影,成了冰面上最耀眼的一道風景線。
直到《哈巴涅拉》的旋律接近尾聲,自由滑進入了後半段,随後跟上的就是《卡門》中另一首非常著名的《鬥牛士之歌》,旋律一變,卻同樣有着極強的節奏感。
現場拍手的觀衆們甚至自發地跟上了新的鼓掌節奏。
場邊,抱臂的奧爾德望着場中的身影,暗自深吸一口氣。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部分了。
唐黎與江銳将三個托舉動作都放在了節目的後半段,他們的托舉已經非常熟練,但是在細節上總是容易出現小失誤,導致定級基本只能維持在2級左右。
2級與4級之間分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雖然只有0.幾分,但積少成多,依然會是一個隐患。
但令他意外的是,唐黎與江銳的第一個5組阿克塞爾拉索托舉,完成得非常幹淨漂亮,四個定級标準完全滿足,之前他們私下練習時總無法穩定的轉體下法竟也沒有一絲失誤。
奧爾德忍不住跟着現場觀衆一樣鼓掌起來。
另一側,國家隊的潘洋在筆記本上又打了個勾,朝身邊王越濤激動地說:“看到沒?我就說了他們進步真的快!短節目還有點勉強的轉體下法,到自由滑裏已經很流暢了,這個托舉我估計他們能定到4級!了不起啊這倆孩子!”
王越濤這兩天總聽潘洋唐黎長江銳短的,聽得耳朵快長繭子了。
連齊悅和趙浩飛也不能幸免,他們還沒正式見過唐黎和江銳,先從潘洋口中将他們的各項優點全面了解了一遍。
潘洋垂涎這一對組合的心思昭然若揭。
可再垂涎又能怎麽樣呢?
王越濤清了清嗓子,努力維持着國家隊教練最後一絲矜持和尊嚴:“你冷靜點,人教練還在旁邊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