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捕獵成功但是捕到的東西怎……
姜祎成再次醒來時已經是她在藍珀第三天的上午。
現在她的身體已經開始習慣饑餓,代謝率逐漸降低,糖異生和脂肪酸氧化卻增強了。能量還處在虧損狀态,但是小腸菌群生長得很健康。她已經基本适應了在藍珀大陸赤道地區的生活,只是從睡眠中醒來時仍然會覺得身上有點兒硌得疼。
姜祎成心想她應該給自己做一張床,不過生存挑戰第三天的開始,還是要有一個稍微能夠激動人心的活動——查看昨天設下的陷阱。
“親愛的朋友們,今天是在我在藍珀表面生存挑戰的第三天了。”姜祎成端着裝水的葉片鍋,對着無人機鏡頭說道,“我感覺我已經是一個‘藍珀人’了,哈哈哈哈。這可比上次我在霞輝時茍了一星期好得太多。”
“如果是在系外行星的野外,我一般會在早上的時候多喝一點水,讓體內的血管充盈起來。血管流量大,可以促進小腸菌群的代謝,之後過一會兒再進食,能夠讓消化系統的壓力降低。”
“嗯……這些煮熟的跳躍足口感還真的不錯,就像瑤柱——大家都吃過瑤柱麽?瑤柱就是貝類的閉殼肌。啊,有朋友留言問瑤柱哪裏有賣……我不知道,這種不是一般超市裏都有麽?大家都知道,我是中國人,瑤柱在我們那兒比較流行,有沒吃過的朋友,也可以網購呀。據我所知地月經濟圈都是包郵的,火星一般也能送吧,小行星帶的話可能會超出配送範圍,不過在當地的亞洲超市一般都會有的。”
“我今天打算多抓一些這種小東西。”姜祎成一邊嚼着煮熟的跳躍足一邊說道,“不過上午肯定是要先去看一眼昨天設的陷阱了。現在看來我的營地周圍沒有其他動物的威脅,那麽現在只需要重新做一個火把……”
她從柴堆裏撿了幾根幹燥的葉柄,用茅草紮在一起,伸進火堆裏點燃。又往火堆裏添了些葉柄,解釋道:“這附近不缺乏燃料,可以讓營地的火燒得旺一些,阻止本土動物接近。”
整理過火堆後,姜祎成又用新鮮的葉片蓋住她剩下的水和食物,才拿着火把離開了營地。
昨天的路線清晰地印在她的腦海裏,姜祎成很快就走到了接近陷阱設立點的位置。在靠近陷阱之前,她先讓無人機降落在地面上,停下螺旋翼,而後把屏幕信號切換到她的頭盔內置攝像頭。
“防止驚到這邊的動物,大家還是共享我的視野吧。”姜祎成壓低聲音對頭盔的麥克風說道,“可能會有點3D眩暈,不适應的朋友注意把屏幕拿遠一點呦。”
彈幕:好的√
彈幕:一橙好貼心啊[比心]
彈幕:感覺姐姐好高?
彈幕[綠色]:可能是因為攝像頭在頭盔的頂部[滑稽]
彈幕:一橙官方身高169[斜眼笑]
Advertisement
彈幕:前面的是什麽小道消息?資料頁身高明明是179cm①……
彈幕:169什麽鬼?我還159呢[滑稽]
彈幕:呃,我手誤了,是179[笑哭]
姜祎成帶着火把漸漸接近昨天設陷阱的位置,在第一個陷阱處她并沒有看到任何東西。
“陷阱沒有被觸發……完全沒被動過。”不過陷阱白設是常有的事兒,她也談不上多麽失望,“估計以後得想辦法多弄點兒陷阱了,但是編繩子實在太麻煩——無論如何,讓我們再去看一下第二個。”
她往西又走了一段距離,繞過一片類似于地球灌木叢的植被,看到她設的第二個陷阱處被觸發了,而且繩子上正吊着什麽東西,遠看是灰白色的,還在繩子上掙紮着——像是剛不久前才被捉住的。
姜祎成心中竄出一股狂喜。令人驚訝的是,那個她抓到的動物看起來很大,真是多虧了她爬上那麽高的樹把繩索繞上去,否則還真抓不住這麽大的家夥。
觀衆們都通過姜祎成的視野看到了這個灰白色的大動物,彈幕裏已經瘋了。
姜祎成在茅草中悄悄蹲下,小聲對着頭盔麥克風說道:“第二個陷阱沒有落空……這是一只大家夥。估計體長超過1.5米,應該是剛被陷阱捕捉的。如果是在它沒有受傷的狀态,我還真不一定能制得住。”
“之前說大動物最好不要吃,但現在我有點兒改變主意了。這只動物太大了,如果實踐證明我的小腸菌群也能消化它的組織,那麽後面的四天完全可以什麽都不用幹,在營地裏烤肉就行了。總而言之,得想辦法不讓它跑掉。”
然而她的陷阱不是給體長超過一米的動物準備的,那只灰白色的大動物遲早會逃脫。她現在必須作出選擇,是冒險去和捕獲的獵物搏鬥一番,還是僥幸地在旁邊看着,指望陷阱能在它逃脫之前把它勒死。
不知為何,姜祎成從遠處看,總覺得繩索套住那只東西的地方并不是頭部。如果不是頭的話,陷阱能處死獵物的概率又降低了。為了不眼睜睜地看着獵物逃脫,她決定還是要冒險一把。
“朋友們,接下來我可能要冒險一把。”姜祎成掂了掂手裏的火把。做火把的幹燥葉柄很輕,但是很結實。如果用火把當棍敲擊獵物的腦袋,說不定可以把獵物敲暈。
她在土裏把火把按滅,把石英片插|進火把的末端增加重量,而後先對她的觀衆們說道:“接下來3D眩暈可能會更加嚴重,請大家注意自己的觀看設備。”
姜祎成從灌木叢中站起來,拿着她的“武器”走向那個被陷阱吊在半空中的獵物。
獵物還在掙紮,但是姜祎成看到了它的頭部——或者說疑似是頭部的地方——用火把頭給了它重重的一擊。
它立刻就不再掙紮了。姜祎成又用熄滅的火把敲了敲它的身體,确認沒有反應後才動手把它從繩子上解下來。
“藍珀的動物有點兒奇特,它們的被毛②竟然是這樣片狀的。”姜祎成重新召喚無人機過來,把觀衆的視野切換到無人機鏡頭,“這真是只大家夥……可能跟我差不多高了。被毛的正面是灰白色,但是反面好像是另一種顏色,等等……”
姜祎成把這只大動物的片狀“被毛”翻開,卻發現它可能并不是她想象中的大型植食性動物,而是一個……人?
它确實像是一個人,灰白色的“被毛”其實是某種織物的背面,而這種織物的正面是綢緞般的紫紅色,上面用銀線印着奇特的花紋。而這個生物本體,也跟地球起源的人類結構相似,都有近似球形的頭部和靈活的頸椎,長着一對手臂和一對腿,手臂末端長着手,腿的末端長着腳③,關節數目也和人類基本一致。而與人類不同的是,它的表皮是偏橙色調的淺色,頭的頂部沒有頭發,而是長着多層的片狀柔軟結構,呈現出半透明的白色,而帶有紅色的花紋。
讓姜祎成驚訝的是,這只大動物的臉也長得與人類頗為相似。盡管從宇宙生物學中進化論的角度,系外狹義宜居行星起源的本土動物很大概率是會與地球動物相似的,但是它的臉基本結構竟然能和人類幾乎完全一致,還是十分令人驚嘆。
它的頭部被姜祎成用火把擊中的地方,竟然滲出了與地球生物相似的紅色液體。姜祎成立刻意識到,“藍珀”作為一顆擁有豐富鐵元素的行星,其上的本土起源動物也進化出了用鐵離子在循環系統中運輸氧化還原反應物④——這可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只是這只動物長得這麽像人,還穿着似乎能夠代表文明萌芽的織物,讓姜祎成意識到她肯定不能在直播裏把它殺掉作為食物了。人類對于長得像人的東西都是有恻隐之心的,這談不上是什麽“聖母”現象,只是刻在人類本能中的社會性所致。而且姜祎成也沒有必要非得用大型動物作為自己的能量來源,那這只長得像人的家夥……就還是放了吧。
————————————
注釋:
①在低重力環境的普遍存在下,人類的平均身高上升是可以預見的。
②被毛是哺乳動物表皮角質化形成的結構,在此處可以定義為動物表皮防水層的延伸。仔細一想還是叫“鱗片”更符合生物學習慣,但是“鱗片”放在科幻文裏可能會讓人産生誤解。
③從進化論的角度考慮,陸生的智慧生物必然應當有一定社會性(因為處理社會關系需要明顯更大的腦容量,群居性也是發生複雜合作的基礎),而且它們需要進化出類似于“手”的結構以使用工具(對于工具的使用需要更大的腦容量)。這也就導致動物在邏輯上需要從軀幹平行于地面行走,進化到軀幹不平行于地面、有一對附肢行走時不着地的行走方式。而對于僅有兩對主要大附肢的原始結構,這也就意味着解放前肢而直立行走。
當然,僅有兩對主要大附肢實屬進化上的偶然(例如地球上物種數目第一的昆蟲綱均具有三對足)。但是從能量消耗上看,如果附肢數量為偶數,那麽4條附肢是維持平穩爬行的最小數目,我認為可以猜測外星起源的大型動物也有很大概率采用兩對大附肢的“設計”。
④鐵作為岩石行星中豐富較高的金屬元素,由于其是過渡金屬,具有d電子而能形成多種氧化态,Fe2+離子還原性較強,有利于運輸氧化還原反應的反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