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設置陷阱順風開局就要浪→……
姜祎成躺在棚子的陰影裏休息了一會兒,直到陽光直射的時間段過去,她才重新站起來。先從葉片折成的鍋裏撿了兩顆煮跳躍足吃,又吃了另外兩顆,咽下去之後還喝了點兒水。
“現在稍微不那麽曬了。”姜祎成對着無人機的鏡頭說道,“我在吃了這些本土小動物的跳躍足之後,目前還沒有不良反應,看起來這的确是可以吃的。”
彈幕:人·體·試·毒[滑稽]
彈幕:神橙嘗百草[斜眼笑]
彈幕:前面的,是神橙嘗百獸,吃肉肉才是最健康的:P
“現在我打算到周圍轉轉,尤其是到現在還沒有看到這邊的大型動物,我在想……或許可以設幾個陷阱,看看能不能有所收獲。”姜祎成對着她的觀衆們微笑道,“在離開營地之前,我得分出來一支火把帶着,這樣在碰到本土大型動物時,也能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姜祎成拿了幾根幹燥的藍紫色葉柄,用茅草做繩捆上,而後在葉柄的縫隙裏放了些用幹茅草揉爛做的草絨:“這個火把不需要燒得太旺,但我們需要它能燒的時間長一些,這樣就不用在半道停下來做新火把了。”
“便攜火把的把手最好做得硬一點,這樣在做陷阱的時候,可以把火把插在地裏。”姜祎成拿起石英片削了削把手端的葉柄,再把火把頭伸進火堆裏點燃。
彈幕:帶上火(武)把(器),征服藍珀[滑稽]
彈幕[紅色]:文明的建立→文明的擴張[鼓掌]
彈幕:不是開玩笑,以一橙的生存能力真的可以統治藍珀……
彈幕:前面的,忘了血氧儀有容量限制①了吧?
姜祎成對着無人機的鏡頭揮了揮手裏葉柄做的火把:“好了,火把點燃了,現在我們就出發吧——對了,得帶上我的石英片,再敲出這麽鋒利的刀刃可不容易。”
姜祎成拿着火把和石英片離開了營地,在這處天然水井周圍長着稍高的、類似于地球上灌木的紫色植物,具有二叉分支的葉片結構。
沿着山丘往西走,可以看到這片地區的植物種類變得更豐富了②。姜祎成時不時地蹲下扒開地上的植被,從底部能找到各式各樣的本土小動物。
“這些小東西……很多看起來都像是能吃的。但是最好不要吃它們,或者只吃一兩種豐度最高的。”姜祎成把剛抓到的一只小蟲子扔掉。
Advertisement
“在系外行星可不要講究什麽‘營養均衡’③。小腸菌群消化異星起源的碳骨架物質,效率肯定要比我們原裝消化系統消化匹配的活性大分子困難許多,我們就不要給它們增加負擔了。”
“吃單一的食物,既有利于确保食物的無害性,也能夠調整菌群結構,提高小腸菌群的消化效率。這才是系外宜居行星生存的訣竅。”
彈幕:瘋狂記筆記[鋼筆]
彈幕:有點不懂,那維生素從哪來?
彈幕:就生活七天,要啥維生素……
彈幕[黃色]:前面的別誤人子弟,維生素是由複方菌劑裏的菌合成的[汗]
“嘿,你們瞧,這兒有一條路。”姜祎成突然指着地面上的一些倒伏的茅草說道,“很明顯,這是動物行走的痕跡……看體型,截面應該有至少二十厘米寬。這在目前看來,可能已經算是藍珀表面比較大的動物了。”
幹燥堅硬的土地上沒有留下腳印,但是倒伏的茅草卻揭示了這裏不久前還有動物走過。姜祎成又往前走了走,看到了一小片茅草很稀疏的區域。
“剛剛那相當于踩出來的小道,這裏才是真正的‘路’。”姜祎成頗有些興奮地說道,“看,這裏的土都露出來了,顯然是本土動物經常走導致的——可這是為什麽呢?”
她擡起頭,看到了山谷風口處的一顆“樹”——也就是那種類似于大型蕨類的本土植物。
“大概能猜到,可能是那邊的‘樹’上結的種子,在雨季會被沖到這個地勢凹陷處。到了旱季,就會有小型動物到這兒來挖種子吃。”姜祎成驚嘆地說,“看樣子,這可能是一片天然的自助餐廳。”
她蹲下來,用石英片的鈍端在地上鑿了個洞,而後把手裏的火把插在地面上:“我們就把陷阱設在這附近吧。”
在沒有趁手的工具時,簡單的觸發式陷阱是最經濟的。姜祎成可以用茅草編成繩索,用來做活繩套。而後用本土大型植物粗壯的葉柄做觸發機關——也就是兩個能夠相互嵌合的鈎狀結構,被繩索牽動時解離,從而讓繩結連同被繩結套死的動物彈出。
這種陷阱原本是用于捕捉小動物的,但由于“藍珀”的重力較弱,本土植物長得非常高大,姜祎成甚至可以把陷阱做大一些,爬上旁邊的“樹”把繩索繞上去。如此一來借助這些強韌的本土植物的彈性,便能夠把繩套捕獲的獵物輕松吊死④。
有了這把鋒利的石英片,做陷阱本身并不算太麻煩,就是編繩索比較耗費時間。姜祎成編了兩個小時的繩子,僅僅勉強夠做兩個陷阱。
“天快黑了——藍珀的一天過得就是這麽快。”姜祎成把第二個陷阱的觸發開關鈎上,對無人機鏡頭那邊的觀衆們說道,“不過反正捕捉大動物對咱們的生存計劃沒有什麽影響,只是作為附加內容,因此如果捉不到什麽也不要太失望啊。”
彈幕:這把開局好順啊,第二天就開始浪了[笑哭]
彈幕:原來捉大動物只是為了好玩麽?
彈幕:前面的,一橙開局不順也照樣浪[斜眼笑]
彈幕:逆風局禁食禁水,順風局陷阱遍地[滑稽]
“說實話,我有點兒困了。”姜祎成打了個哈欠說道,“藍珀的兩個恒星日,差不多等于咱們的一個标準日,現在也快到了我該睡覺的時候⑤。那麽我就回營地了,如果火堆滅了的話,我還要用帶回去的火把重新生火。明天再來看看這裏的陷阱能不能有些收獲吧。”
姜祎成把火把叢地上拔起來,領着她的攝像無人機回到了營地。
營地的火堆還在燃燒着,只是火堆裏的葉柄快燒完了。旁邊姜祎成搭的棚子和她離開時沒什麽變化,周圍的幹茅草上也沒有可疑的痕跡,看來這附近的本土動物都比較謹慎,在不了解她這個“天外來客”的情況下沒有貿然侵犯她的領地。
姜祎成往火堆裏添了些幹燥的葉柄,又過濾了一鍋水,放在上面燒。
她通過頭盔的吸管吃了幾顆煮熟的跳躍足,一邊嚼一邊對屏幕那邊的觀衆們說道:“在有火又有水源的前提下,今天過得還挺順的,特別是離開營地這麽長時間,營地也沒有被本土動物破壞。以往如果營地被破壞,回來重新搭‘蓋兒’可是要費不少工夫。”
“這樣看來,其實選擇在幹燥地區‘開局’或許還是個明智的決定。缺少水溶液的環境,本土生命所依賴的化學反應不容易發生,因此幹旱的地方要麽動物密度低,要麽就是水源支持不了很多大動物。這對于我們這些外來的求生者而言,剛好是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
彈幕:想起來一橙上個月的直播,剛離開半小時回來發現家被偷了23333
彈幕:營地有火堆,動物應該怕火,不用太擔心吧?
彈幕:前面的肯定不是公元人,地球上的野生犀牛還會滅火呢⑥[滑稽]
彈幕:不是說發現藍珀有本土生命系統的探險家記錄了大型動物嗎?
“啊,有朋友留言問到最初的星際探險家發現的大動物。”姜祎成解釋道,“這個确實是有記錄的,但是我到現在還沒有遇到。可能是因為那位探險家是在低軌道上對地面進行了廣泛探查,而我現在所在的這片區域動物密度較低吧。”
“現在已經到了藍珀的傍晚,我今天不打算做什麽別的事兒了。現在我打開背景音樂準備睡覺……朋友們有什麽問題可以留言問我,我在睡着之前可以随緣回答一些。之後在剪輯錄像時,我也會找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回答。”
“另外就是——大家可以開始相親了!”
——————————
注釋:
①飛船空氣循環可以使用光還原(例如生物反應器)将二氧化碳轉化成氧,但是對于人體內置型供氧設備而言,在沒有能量來源的時候無法完成二氧化碳到氧的轉化,因此理論上還是要通過金屬吸附氧或者化學反應生成氧氣。
②從生态學的角度,不同生态環境的地理交界處通常物種更為豐富。
③營養均衡主要涉及到攝入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質均衡,且攝入維生素和無機鹽适量。但是從非地球起源生物系統裏不可能直接獲得合适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質和維生素,而全都依賴于小腸細菌合成,因此不存在在攝食層面上的營養均衡。
④根據進化論原理,物種在進化中如果更趨向于增強運動能力,則必然會增強兩側對稱性,并且感覺器官和信號處理器(神經組織)也會相應集中,從而導致運動能力強的動物必然具有一個感覺器官與信號處理器官的集中體,即“頭部”。為了更好地運動,頭部在邏輯上應位于身體前端,且ju這是陷阱能夠“吊死(相當于)”外星動物的理論基礎。
⑤考慮到人類具有較為穩定的晝夜節律,很難在短時間內從約24小時調整到約11~12小時。
⑥“犀牛會滅火”來源于一些熱帶國家的傳說,在喜劇片《上帝也瘋狂》中也曾提到,但目前沒有行為學研究表明野生犀牛真的會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