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火成功翻車是成功之母~……
等到陽光直射的時間段過去,無人機帶着觀衆們的“眼睛”飛回來了。
姜祎成從地上坐起來,對着無人機的鏡頭揮了揮手:“嗨!朋友們,游覽藍珀的感覺怎麽樣?現在藍珀已經到了落日的階段,在大約三個小時之內就會進入傍晚。我們要開始生火了。”
彈幕:精力充滿(100/100)
彈幕[紅色]:空降成功!
彈幕:一橙祖傳手藝get√
彈幕:來了~來了~
“給新來的朋友們再介紹一下,這是我在藍珀赤道地表生存的第一天,目前我已經做好了‘蓋兒’,并且找到了水源和可能的食物來源。”姜祎成對着無人機的鏡頭說道,“現在這裏的地表溫度是36℃,我要開始生火,并過濾煮沸飲用水——實在是太渴了,你們聽我的嗓子都有點兒啞了。”
彈幕:心疼一橙姐姐……
彈幕[藍色]:發條藍色彈幕緩解一下~
彈幕[藍色]: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彈幕:前面的不要灌水[滑稽]
“在一般條件下,産生火花本身是非常容易的,而主要的難度是在于收集制造火堆的材料。”姜祎成把她做棚子用剩下的本土植物組織堆了一堆,又從地面的“茅草”中挑了一把完全幹枯的,“引火需要幹燥疏松的纖維,維持火堆的長期燃燒則需要大量的可燃物。好在這個地方非常熱,本土植物地上部分含水量都比較少,死去的植物組織幹得也快,能用的部分很多。”
而後她又說道:“如果是像游客在系外行星的野外迷路,其實身上一定會帶着打火裝置,因此只要找到燃料就可以了。但是我的直播頻道要模拟的是一種完全沒有輔助設備的極端情況,類似于無保護星際探險遭遇空難這樣,所以我是沒有帶任何打火裝置的,這個事情就變得困難很多了。”
“在沒有打火裝置的情況下,一般在系外宜居行星都可以采取摩擦生熱起火的辦法。按照我們對宜居行星的判定,由于地球起源的生命強烈地依賴于氧化還原反應,行星大氣通常需要是氧化态的①。”姜祎成一邊低頭用腳在地面上翻東西,一邊說道,“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在氧化态空氣中摩擦主要由碳骨架構成的幹燥生物組織,這樣來生熱起火,這是最穩妥的方式。”
“但是摩擦起火在這裏并不是最優方法。我在這裏找到的大型植物組織比較疏松,沒有辦法做鑽木取火的砧板。如果要以其他方式摩擦,操作起來難度比較大,我不能确定可以成功。而藍珀的大氣氧含量比較高,可達30%左右,這個環境是比較易燃的,完全可以采取更激進的生活方式。在野外生存,我們必須要考慮到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姜祎成從地面上撿起一塊邊角較為圓滑的半透明玫瑰色石頭,放在無人機鏡頭前給觀衆們展示:“你們瞧,這是一塊兒二氧化矽岩石——其實也就跟地球上的鵝卵石類似,是一種石英石。我打算用它來打火。”
Advertisement
彈幕:粉紅色的好好看[星星眼]
彈幕:開個價吧,我要了!
彈幕:真的有專門拍賣星際探險家帶回來的礦石标本的……
彈幕:一橙打火用過的石頭,豈是爾等凡人能買的[滑稽]
在野外起火,除了鑽木生火利用了摩擦生熱原理之外,另一種常見方式就是燧石生火。所謂地球上的“燧石”也就是一種石英岩,用鐵片擊打它時産生石英的壓電效應②,使得局部出現高壓靜電,擊穿空氣産生電火花。而電火花引燃鐵片上的鐵屑成為火星,就可以達到生火的目的了。
姜祎成又找了一塊二氧化矽岩石,把兩塊石頭對着敲擊,直到其中一塊被敲出一個片狀碎塊:“利用石英的壓電效應生火,我們使用的石英岩需要相對薄一些。這樣它在撞擊中産生的形變會更加明顯,從而提高産生電火花的概率。”
彈幕:記筆記.jpg
彈幕:學會了,明天就離家出走上外星[斜眼笑]
彈幕:前面的想多了,我試過,兩個小時都沒生起火……人形打火機不是誰都能當的[笑哭]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個鐵片之類的東西肯定最好。鐵片摩擦産生的鐵屑,可以被電火花引燃産生火星。不過要是沒有的話,單純通過石英片之間的撞擊也是可以産生電火花的,用電火花引燃火絨,也是一樣的。”姜祎成拿起她做好的引火石英片,放到鏡頭前展示了一下。
而後她坐在地上,用石英片在幹草絨上用力敲擊。
敲第一下的感覺肯定是不太對的,要想産生足夠大的電壓差,必須要找到一個合适的角度。姜祎成換了幾種角度,而後終于在敲擊時能夠産生微弱的電火花了。
彈幕:看到了!看到了!
彈幕:厲害了我的橙!
彈幕:無情鐵手.jpg
彈幕:衆所周知,一橙是雷系生物[滑稽]
但是從産生電火花,到能引燃“茅草”制成的火絨還是有點距離的。姜祎成重複敲擊了幾次,在能夠穩定産生電火花之後,卻先放下了石英片。
“在真正點火之前,我需要先做好準備。”姜祎成說道,“産生火星之後,為了能夠真正引燃這些草,還需要增加火星周圍的氧流量,也就是要對着它吹起。但是現在我們的頭盔是密封狀态的,所以要先這樣——”
她對着鏡頭把頭盔前端的蓋子翻開,調整裏面吸管的位置,把吸管的端口咬在嘴裏。
“這跟吸管就是防護服頭盔的進食管,它裏面有密封瓣,在沒有外力擠壓的時候是密封的③。”姜祎成咬着吸管介紹道,“所有合格的專業防護頭盔都會有這個裝置……用牙輕輕咬在吸管的密封瓣處,在吹起時吸管就可以讓氣流通過。同理,到時候喝水進食也都是要從這個習慣裏經過的。”
“那我已經準備好吹氣了,下面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姜祎成重新拿起石英片,對着地面上的火絨用力敲擊下去。
觀衆們在二十七光年之外,不約而同地屏息凝神看向屏幕。
結果——什麽都沒有發生。
姜祎成的這次“偉大”的敲擊,倒是産生了肉眼可見的電火花,但就是沒有點着火絨。
彈幕:翻車了翻車了[滑稽]
彈幕[黃色]:著名星際探險家一橙翻車現場[滑稽]
彈幕:見證翻車的時刻[滑稽]
彈幕:生火有可能失敗不是很正常的麽,笑話人家的有沒有素質???
彈幕:前面的,都是玩兒梗而已[汗]
“呃……這是正常現象。”姜祎成也都習慣了,用原始方式點火成功率很低,失敗才是正常的,“多試幾次,總能成功。生火這件事兒就是這樣,只要方法可行,失敗一次之後還可以再試——注意一定要用可行的方法,南轅北轍肯定是不行的。”
她調整了坐姿,讓自己以标準的盤腿姿勢較為舒服地坐在地上,而後拿着石英片又開始重複擊打的動作。
終于在重複了可能有二十多次之後,偶然一次産生的明亮電火花引燃了下面的幹草絨,産生出若隐若現的火星。
姜祎成立刻捧起幹草絨,通過吸管往裏面吹氣。煙漸漸從幹草絨裏冒出來,而後幹草絨突然開始燃燒了,姜祎成連忙把點着的幹草絨放進準備好的柴堆裏,讓火焰點燃了幹燥的本土植物葉杆。
姜祎成在“藍珀”表面點燃了火,此時她的生存四要素至少在形式上都已經齊全了。
彈幕:恭喜恭喜!
彈幕[藍色]:記住這歷史性的一刻,宜居行星藍珀表面出現了文明的火焰!
彈幕:藍珀一橙文明,正式誕生!
彈幕:建立藍珀文明(1/1)
彈幕:一橙,文明的傳播者[滑稽]
彈幕:天快黑了,姐姐快燒水吧~
“現在我就生好火了。”姜祎成從地上站起來,用一根葉杆整了整她的火堆,“因為藍珀大氣的氧含量比較高,維持火堆的時候必須更為小心。一定要在火堆周圍清空可燃物,以免營地周圍的植物被燒着了,會發生危險。”
————————————
注釋:
①宇宙氧元素豐度0.09%,排名第三,因此形成氧化态大氣時大概率會存在氧單質。但是因為氧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無生命狀态下行星大氣通常氧含量很低而整體呈還原性,地球大氣的高氧含量是生命活動的結果。
②壓電效應:非對稱中心的晶體在受壓時晶格中的電荷移動,産生電位移,從而出現宏觀上晶體兩側産生電壓差的現象。石英岩受壓産生電火花,相當于是一個能量轉換的過程,目前使用的多數打火裝置,都是采用了基于壓電效應原理的設計。
③此類裝置的密封作用僅限于內外氣壓差距不明顯的情況,目的是為了隔絕內外空氣;顯然不能用于真空和非真空之間的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