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程允一睜眼,就發現整個世界都變了個樣兒。
他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大好青年,好不容易完成大學學業,結束了長達十六年的學生生涯,正要步上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時,竟然一着不慎,穿越了。
他不知道這是個什麽朝代,半天觀察下來似乎和他學過的歷史沒一個吻合的,而最讓他絕望的是他一個城市長大的孩子,居然穿越到一個農戶身上!
農戶就算了,程允還發現這個地方除了男人女人,居然還有一種叫哥兒的第三類人。
哥兒是男兒身,卻跟女人一樣有生育能力,他們的耳朵下面有一顆紅點,紅點的深淺程度昭示着生育能力的強弱。
哥兒的紅點越鮮豔,生育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而在這種年代背景下,生育能力低下的哥兒是最不受人待見的。
而程允,正是那個帶着淡紅色紅點,生育能力極低的哥兒。
他花了半天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消化了這個事實,然而俗話說得好,人生就像茶幾,上面擺滿了杯具,如今的他也說不出是幸還是不幸,本該遭人唾棄,在旁人眼中因生育能力低下而一無是處的他,在穿過來之前,竟“名花有主”,被指了一門婚事。
幸的是他不需要接受別人的冷嘲熱諷,背地裏談論他嫁不出去,可不幸的是,他的“主”,是一個呆呆的傻大個,他還是得接受別人暗地裏的冷嘲熱諷,可憐他嫁給了一個傻子。
程允穿越過來的原身也叫程允,家中貧苦,他在家裏是大哥兒,底下還有一個小哥兒,母親在生小哥兒的時候落了病根,父親要擔起養活一家四口人的責任。
哥兒雖然是男兒身,但力氣不如正常男性足,在許多人家中也是當作半個女兒來養,因此程家滿打滿算只有程川一個勞動力,而程允又是這麽個情況,長到18歲也沒有哪家上門提議結親。
眼瞅着大哥兒要嫁不出去了,程家也是急得很,正在這個時候,村裏的楊家上門來了。
楊家在村中不算大戶,但家裏條件也不差,和程家只有哥兒沒有兒子的情況相反,楊家只有三個兒子,可老二是個傻兒子,找媒人婆招了幾次親,連村口屠夫家的女兒都不願嫁給他,于是最後實在無法,只能找上程允來了。
一邊是遭人嫌棄的傻大個,另外一邊是遭人唾棄的“淡粉”哥兒,兩家一湊合,就把程允嫁過去了。
起初程川對這門親事還有點不滿,畢竟哪家都希望自己的哥兒能嫁得好好兒的,但原身也明白這估計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了,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為了不拖累家人,就算是個傻大個也得嫁。
程允穿越過來,正是兩人剛成親不久,而他就這麽接手了這個任務,接替原身成了這傻大個楊鴻進的監護人。
Advertisement
程允躺在木床上嘆了口氣,他不知道接下來這日子該怎麽過,前面22年的人生可從未接觸過農活,他自認自己還是個需要別人照顧的寶寶,怎麽現在反倒還要照顧起別人來了?
他甩了甩頭,努力消化這突如其來的一切。盛夏的天氣熱得夠嗆,往常這個時候他都躲在空調房裏不出門,現在沒有空調也沒有電風扇,外面是熱辣辣的太陽,他就更不想挪動了。
可惜今夕不如過往,才重新躺下不過片刻,門外就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
程允發脹的小腦袋在想,他家夫郎要回來了,果不其然下一秒房間門就被打開,一個高高壯壯的大個兒闖了進來,對着他道:“媳婦兒,我好了。”
程允睜開眼,懶洋洋地看向他。
楊鴻進歪了歪腦袋,又重複了一遍,“媳婦兒,我好了。”
“行行,”程允認命地爬起來,像哄小孩兒一樣問道:“肚子餓了嗎?回來洗過手了沒有?”
兩人成親不過幾天,程允搜尋了一下原身的記憶,大概了解兩人的相處模式。而在了解完楊鴻進的身世後,其實也挺心疼他這位陌生的夫郎的。
楊鴻進家裏有三兄弟,父親楊大水給家裏的孩子按照“招財進寶”取名字,其實嚴格說起來他是排第三,只是最大的大哥很小就夭折了,于是他就成了家裏的老二。
楊鴻進和二哥楊鴻財是同一母所出,可惜當時生楊鴻進時楊母難産,不僅生下智商有點問題的楊鴻進,楊母還因為那次難産過世了,後來楊大水娶了個新老婆,生下了最後一個弟弟楊鴻寶。
後媽自古以來難有幾個是好的,楊鴻進更是因為智商的問題從小沒被擠兌,在村子裏被說多了,後媽就更覺得丢人,如今好不容易尋了個由頭擺脫掉這個麻煩,于是兩人成親後,楊家就再沒關心過這個傻兒子了。
倒是傻大個的二哥楊鴻財還會關心一下這個弟弟,成親前仔細地和原身說過一些主要事項,也跟楊鴻進重複說了不少次今後要和程允過日子,也不管他聽不聽得懂,反正程允現在看着,比起他這個外來人士,這個傻夫郎還适應得挺良好的。
楊鴻進不能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程允只能根據原身的記憶和自己的推斷猜測他的意思。
傻大個會做的事情不多,結婚時楊家分了一畝地給他們兩口子,程允家那邊有五畝地,就程父一人也種不了那麽多,于是也勻了一畝給他們。
楊鴻進每天醒來後就會拿着工具自個兒去犁地種田,中午回來吃個飯休息一下,下午又繼續。
自己家的地只有兩畝,即便只有楊鴻進一個人在幹活,也實在花不了那麽多時間,于是每天楊鴻進忙活完自己家那兩畝地,就會幫襯一下楊家或程家人,在地上待的時間也和別人家有四五畝地的差不多了。
程允看了下時間,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是楊鴻進午休的時間了,于是這個“我好了”的意思,差不多等于說:“我上午的活幹完了,準備好吃飯了。”
家裏的糧食不多,只有成親的時候兩家人湊合着給的十來斤米和一些青菜雞蛋,昨天隔壁家的王大娘看他們過得實在是寒碜,就給了他們一些面條,早上程允什麽也沒準備,這個時候也搗騰不出些什麽花樣兒來了,于是抓了把面下了面條給楊鴻進吃。
程允在做面,楊鴻進就站在他身旁呆呆地看着,程允還不太習慣燒柴做飯,于是叫喚楊鴻進給他添柴加火。
楊鴻進估計從小沒少幹這些雜活,動作倒是利索,不用程允提醒就知道什麽時候該煽風什麽時候該滅火。
面只是普通的面,上面的油星子都是之前鍋裏沒洗幹淨蹭到的,但楊鴻進不知道是不是幹了半天活餓壞了,一坐下就埋頭一頓吃。
程允看得啧啧稱奇,忍不住提醒道:“吃慢點兒,沒人跟你搶。”
怕他燙着噎着,程允還特意示範了一下把面條呼冷的動作,結果楊鴻進搖了搖頭說“不燙”,然後又繼續埋頭吃。
天氣實在悶熱,程允胃口不大,只吃了幾口就放下筷子不吃了,把剩下的也全倒進了楊鴻進碗裏。
楊鴻進吃着吃着就愣住了,不解地擡頭看了程允一眼。
程允撐着腮幫子看他,見狀對他笑了笑,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乖,多吃點。”
“媳婦兒,你呢?”程允這個舉動在楊鴻進看來很是匪夷所思,在這個年代誰都不夠吃,過去沒有誰會給他分吃的,之前的媳婦兒也沒有過,這讓他容量不是很大的腦袋瓜子一下子轉不過彎來。
“我飽了,你吃。”程允想了想,又道:“以後我來照顧你,好不好?”
大概是這句話楊鴻財過去常對着他說,楊鴻進這回聽明白了,咧嘴傻笑了一下,點了點頭爽朗道:“好!”
程允心想,來都來了,他也尋不着辦法回去,既然這樣,還不如好好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作者有話要說:中國八大寬容:來都來了、大過年的、都不容易、人都死了、還是孩子、歲數大了、為了你好、習慣就好。
——————
終于開文啦!之前忙了好久工作上的事情,因為怕連載期間斷更所以存稿了好久,現在存稿充足我就敢來開文啦!
第一次嘗試種田文這個題材,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輕點拍磚,【來都來了】,如果感覺看着還不錯,記得不要大意點一下收藏~祝大家看文愉快,挨個麽麽噠(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