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六月二十。
風朗氣晴, 碧空萬裏,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日子。
而在這樣的好日子裏,廟子巷的徐家尤為熱鬧,今兒個是徐靜嘉出閣的日子…行來走往的人自是有不少。如今徐靜嘉可是武安侯府的長媳,來日等那陸家大公子襲了爵,這徐靜嘉的身份也就水漲船高成了那侯夫人。
他們這廟子巷住着最高的也就四品官夫人,何曾出過侯夫人?
因此這巷子裏住着的家家戶戶今兒個不是遣人送來了禮, 便是親自來了人在府裏幫襯着。
那陸家不好進…
徐家卻是容易進的。
徐家本就沒多少主子, 當家的主母又是個二十餘歲小家小戶出生的新夫人, 不胡亂出個差錯已是萬幸, 哪裏能讓她做這些事?
因此這有心思的自然也就把這心思先用了起來。
當然也有本身就對徐靜嘉就存有好感的, 憐她一個母親早亡的姑娘沒人拾掇, 便都過來幫襯着些。
女子出閣本就重臉面,夫家又是侯府這樣的身份, 這其中的每一環都不好出差錯…因此徐靜嘉知曉她們過來幫襯,也未曾推卻, 還親自謝了她們一回。
…
徐家內院熱鬧紛紛。
徐靜嘉的屋子更是滿滿坐了一堂人。
這兒坐着的都是衣着華貴的婦人,大多是廟子巷裏過來幫忙的,自然也有受邀過來的。她們手中握着一盞茶,眼望着那遮着裏屋的布簾, 卻是在低聲說着話:“聽說給徐大小姐梳頭的是朱雀巷的那位國公夫人?”
有人聞言,便點了點頭:“我先前來得早倒是看見了一眼, 這位夫人往日也鮮少見她出來, 今兒個竟能勞駕她過來給徐大小姐梳頭…當真是天大的福氣。”
梳頭的婦人需兒女雙全…
往日大多是從族中挑一個全福太太由她幫襯着, 只是徐家本就未有多少人,若要在府中尋個嬷嬷難免落了徐靜嘉的面子,只若要去請其他府中的太太,這無緣無故的卻也不知會不會應。
前幾日這裏的婦人倒是有問過徐靜嘉,若是真尋不見人,她們也可幫忙。
雖說這全福太太不好做…
可成親這樣的大事,自然是能幫則幫。
徐靜嘉倒是彎着一雙眉,笑着謝過她們,柔柔說了一聲“找到了。”
那會她們以為是陸家幫忙尋了個全福太太…
便也未多說什麽。
可誰會想到,竟會是朱雀巷的那位夫人親自登門來替徐靜嘉梳頭…那可是比武安侯府還要高一級的慶國公府。
徐靜嘉能有這一份臉面,往後即使說出去也會被旁人高看一眼。
幾人這樣低聲說着話,自然有人笑着插了一句:“東屋那位原還想着落了徐大小姐的臉面,可誰會想到如今是這般狀況?”
東屋那位——
說得便是徐靜嘉的繼母,徐老爺的新夫人。
在座的婦人先前都曾與她打過交道,想着那位夫人的姿态,都忍不住皺了皺眉…府中大小姐出嫁,她倒好,打扮得竟是要比裏頭那位真正的新娘子還要喜慶,穿紅抹臉的,也怪不得這位徐大小姐寧可自己拾掇,也不要這位夫人幫忙了。
有人想到這,便免不得一嘆:“好在武安侯府是個重情義的,若是別的士族知曉這大小姐母家有這麽個不安分的主母,怕是說什麽也要退了這門親事了。”
“誰說不是?”
“總歸這位大小姐自個兒也是好的,若不然武安侯府也不至于等她這麽多年。”
這兒低聲議論着。
而這一塊布簾後的裏屋氣氛卻很是溫馨。
徐靜嘉身穿大紅婚服坐在銅鏡前,她的身後站着衣着華貴而得體的程宜,而王昉與陸棠之便站在一旁,正眉眼彎彎笑看着她。
屋中除了她們,便只有自小随着徐靜嘉的仆婦、丫鬟幾人。
人數不多…
可徐靜嘉的心裏卻是從未有過的滿足。
她透過那雕着龍鳳呈祥的銅鏡,看着屋中幾人,一雙眉眼慢慢彎起…而後,她看着站在她身後的程宜,柔聲與人說道:“今兒個要多謝夫人走這一趟了。”
程宜能來...
她是怎麽也沒想到。
即便她與王昉關系甚好,可關系好是一回事,請動程宜過來卻又是另一回事。
因此前幾日王昉遞消息過來的時候,徐靜嘉卻是鮮少怔住了,這怔住之後便是那不可言喻的感激之情...她知曉自己的身份是配不上陸則之的,所以她盡可能讓自己看起來更好,不落他的臉面。
可這世間之事,總歸有些不是由她說了算...
比如這樣的家庭。
這樣的繼母。
徐靜嘉知曉她那個繼母想看她的笑話,想讓她在這樣的日子裏丢盡臉面...若她只有一個人,丢臉也就丢臉,可是還有那人,那人那麽好,她不願因為她的事,讓他難堪。
好在這世間之事,雖不是事事完美。
可總歸也值得期待...
程宜聞言卻是彎了眉眼,她長相本就清雅,這一笑便又越發引人親近幾分。
她是知曉徐靜嘉這個名字的…
一手簪花小楷可媲美當年的衛夫人。
程宜素來喜書,對徐靜嘉這樣的姑娘心中自然也有幾分好感,因此陶陶來找她要她幫忙的時候,她想都沒想便應了。如今看着眼前這個眉眼溫柔,氣度通透的姑娘,心中便又多滿意了幾分…
怪不得武安侯府願意為了她等這麽些年。
“我還要感謝你給我這樣一次機會——”
程宜一面說着,一面是由丫鬟服侍着挽起了雙袖,而後是看向王昉笑着跟了一句:“一回生,兩回熟,往後陶陶出嫁的時候我也不至于緊張到出錯。”
她這話一落,屋中幾人皆笑了起來。
王昉卻是滿面通紅,她看着程宜,在這樣的日子也難得帶了幾分小孩脾氣,朝人嬌嗔一聲:“母親,今兒個是徐姐姐的大婚,您胡說什麽呢?”
程宜看着王昉,一雙眉眼便又彎了幾分:“好好好,是母親錯言了。”她這話說完,是由丫鬟服侍着洗淨了手,又用一方絲帕擦拭幹淨,才從丫鬟雙手呈着紅木案中取了木梳…她面容也不似先前那般,反而帶了幾分端莊而肅穆。
她是先用木梳先從頭至尾替徐靜嘉梳了一遍。
一邊梳着發,一邊口中是說道:“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标齊...”
待說完這一遍...
程宜便又從那紅木案中換了個銀梳子,照舊是按着先前的法子。
至第三遍...
程宜卻是換了個金梳子,待說完一邊也未曾再換,依舊握着金梳子替人梳着發,一面梳,一面說:“一梳,梳到尾,願你有始有終不相棄。”
“二梳,梳到白發齊眉,願你白頭偕老不相忘。”
“三梳,梳到兒孫滿地,願你兒孫滿堂呱呱叫。”
“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标齊,願你富貴婚宴長久久。”
程宜說這話的時候,屋中一直很安靜,安靜到有些肅穆...就連素來好動的陸棠之,這會也安安靜靜看着、側耳傾聽着。王昉的眉目卻有幾分說不出的悵然,她看着程宜手中的梳子,看着坐在銅鏡前的徐靜嘉。
可這一份悵然剛剛盈上眉間,便盡數被她壓了下來。
這一世——
她會護他們周全,她再也,不會讓他們離開她了。
...
徐靜嘉拾掇好,也已至吉時。
外頭鞭炮聲響,徐靜嘉端坐在椅子上,她的雙手緊緊交纏在一起,原先不緊張的心随着外頭那一聲又一聲“新郎官來了”、“新郎官來了”...也跟個浮在水中的小舟似得,晃啊晃。晃啊晃。
晃得她整個人都滿面緋紅、坐立不安。
王昉走上前,她握着徐靜嘉的手輕輕拍了拍,柔聲勸慰道:“徐姐姐別怕,你這是要嫁給喜歡的人,沒什麽好怕的。”
徐靜嘉側頭看向王昉,看向她那一雙清亮的杏眼...
是啊。
她要嫁給那個心心念念的男人了。
他們兩人的未來終于要真正的牽在一道了,這是她一直以來所期待的事。
既然如此,她又何須害怕?
她該高興,該開心...
她終于可以離他更近了。
徐靜嘉交纏的雙手分開,她的脊背挺直,而她的面容也再無彷徨,嘴角微微揚起一抹笑容...她朝那貼着“喜”字的茜紗窗外的光亮看去,仿佛能看到那人身穿紅衣朝她走來。
她眉眼溫柔,垂眼看着王昉:“陶陶,多謝你。”
是她迷障了。
...
等陸則之走進屋子的時候,外頭已鬧了一通...
而徐靜嘉也早已戴好了紅蓋頭端坐在高床上,她身穿大紅婚服,身姿面容一絲也見不到。
可陸則之還是覺得心下忍不住一跳...
他素來沉穩的面容有一瞬的怔楞,就連那雙眼睛也帶着幾許掩飾不住的狂熱。直到衣着得體的嬷嬷笑着走上前,他才緩緩收斂了神色...嬷嬷的手中握着一段紅綢,一頭遞給徐靜嘉,一頭遞給陸則之,又跟着說了幾句喜慶吉祥話。
徐靜嘉由丫鬟扶着走了起來...
她的素手緊緊握着紅綢,眼睛微垂從紅蓋頭下往外看去,可以看見走在前方的那人也穿着一身大紅婚服。
她見慣了那人穿黑衣、或是一身官袍,卻從未見過他穿大紅色的樣子。
一定很好看吧。
兩人快要跨過門檻的時候,陸則之卻忽然緩下了步子,等她走到他的身旁...他才重新提起步子。院中鞭炮聲響、賓客紛擾,而他低頭看着那握着紅綢的纖纖素手,好一會才緩緩而言:“徐靜嘉。”
徐靜嘉聽到纏綿在耳畔的這一聲,有一瞬地怔楞,她擡着頭,明知道看不到他...卻還是以一股執擰的心情,擡着頭看着他的方向,喊他:“陸則之。”
她很少直言喚他的名字,除了元宵那一回的不管不顧,大多時候她都是喚他“子軒”、或是喚他“陸大公子”、“陸将軍”...因此陸則之聽她這一喚,便又怔了一回,可也不過一會他便輕笑出聲:“徐靜嘉,你的膽子越發大了。”
“真好...”
“徐靜嘉,我終于娶到你了。”
他們兩人這絮絮幾語,衆人自是未曾聽清。
可他們眼看着那位素來冷面冷語的陸大公子,這會竟戴着這般溫和的笑容,卻都忍不住稱奇。
...
王昉擡眼看着徐靜嘉與陸則之緩步往前走去...
兩旁衆人的恭賀聲尚未消。
王昉眉目彎彎也沾了今日的幾分歡喜之氣,她方想朝程宜走去,卻是看到倚樹而立的陸意之...陸意之離這歡鬧的衆人有些遠,他依舊穿着玄裳負手站着,頭發難得全部束起,露出一張風流缱绻的面容。
許是察覺到了她的眼神...
陸意之側頭看來,兩人相隔其實有些遠,可他卻仿佛知曉一般,一瞬不瞬地看着王昉。
王昉眉心一動,她想避開他的眼神...
可不知為什麽,她終究還是未曾避開,反而與他點了點頭。
程宜與幾位相識的婦人說了幾句話,便側頭朝王昉看去,如今新人已退至外堂,她們也該走了...她朝王昉走去,見她眼望着一處,便也循眼看去,只是院中人數衆多,行來走往她也瞧不清什麽,便笑着低頭問人:“陶陶,你在看什麽?”
王昉回過神,她看着程宜笑着搖了搖頭:“沒什麽,母親,我們走吧。”
“好...”
程宜與王昉由仆婦簇擁着往外走去。
王昉在走出院落外的時候,還是回身看了眼那株李子樹,那人依舊在那,面容風流而缱绻...恰如那日梅園初見。
陸意之眼目視着王昉走出院落,微微仰頭,任由這碧海晴空映入他這一雙桃花目中...他想起那日大哥走進他的院落,看着他躺在床上幾不可聞得皺了皺眉:“九章,你該知曉今日之事若是傳到有心人之中會扯出什麽樣的波瀾。”
他自然知道...
可他卻還是不管不顧這般做了。
“九章——”
“究竟是因為什麽才讓你如此?”
因為什麽?
陸意之不知道,那個時候他的腦子像是一片空白,卻又像是湧入了許多記憶——
泗水時,徐子夷與他說“世間之事,唯情一字難解爾...九章,往後你遇見便會明白了。”
馬場中,徐慶年與他說“人生在世,總有想要用盡一切守護之人…九章不也如此嗎?”
因為什麽啊——
陸意之看着那碧海晴空,徐徐白雲,也許只是因為舍不得那個小丫頭受傷吧,也許…他負手仰頭,嘴角微揚,也許只是因為他的心中有了那個小丫頭的身影,想護着她,想守着她。
他的眼中、嘴角不可抑制的帶起幾抹笑意…
情這個東西,他往日從未想過。
可如今他卻覺得心中有所記挂之人,有想守護之人,仿佛還不錯?
不過——
他想着那個小丫頭,好一會才緩緩說道:“真是惆悵啊…”
碧海晴空之下,素來風流随性的陸意之頭一回覺得,情路坎坷,甚是惆悵。
…
清風樓中一如既往有許多人。
自打王冀與程愈那一場比試後,至今這樓中榜額也已換過三回…可與衆人所想的不同,除了頭回程愈上榜後,餘下兩回卻皆是王冀得了魁首。
這事不僅清風樓中的來客覺得奇怪,甚至連國子監中的衆位監生也甚覺奇怪。
畢竟當日兩人一場比試,無論是意境、才氣還是胸襟,都是高下立判。
偏偏如今的王冀,卻似得了神助一般…
這兩回所做的詩詞比起上一回,完全不是一個境界。
他們心中猜測紛紛…
可王冀所做的詩詞俱是從未見過,這樣一回兩回,衆人自然也覺得許是王冀上回隐藏了實力、或是狀态不對,這才輸給了程愈。
…
二樓廂房內。
王冀與一衆國子監學子正在飲酒暢談,自打上回徐複送了那本書,他且先找人去查了他的底細,又細細翻閱了一遍…王家藏書甚多,他自幼也浸于此道,自是知曉這詩集中的詩詞的确是未出世的。
頭一回寫下的時候,他的心中尚還有些許緊張…
經了幾回,他知曉的确如他所想一般,無人知曉,便也未覺得有什麽了。
而如他所料…
這幾首詩一出,他在這清風樓的地位便從未落下過,所有人的恭維與拜服聲皆又回到了他的身邊。
而程景雲?
王冀眉眼含笑,聽着他們一聲又一聲的恭賀聲,傾手又倒一盞酒飲于腹中…
如今的程景雲于他而言不過是一個手下敗将罷了。
不值一提。
夜色四下。
一輛素樸馬車停在了清風樓外。
先出來的一個約莫十歲餘的少年,他面如冠玉,眉眼尚還有些許稚嫩…可通身氣度卻已有些顯現出來,正是王衍。
王衍仰頭看着清風樓的名字,又見其中人群穿行,甚是熱鬧,忙轉頭朝車內說道:“先生,這兒好生熱鬧,你快出來!”
“咋咋呼呼的,你好歹也是個世家子,怎麽跟沒見過世面似得?”
等這話一落,才有一個年約三十餘、身穿青衫的男人從車內走了出來…他看着清風樓前川流人群,也止不住一怔,啧啧說了一句:“偏居這麽久,倒是不知道金陵城裏的風向變得這麽快。”
王衍側頭看他,禀着不恥下問方是好學生的道理,問他:“先生,什麽風向?”
“晚上不逛妓院逛雅樓啊——”
徐子夷一面說一面搖頭晃腦:“真是可惜了那些姑娘們。”
王衍臉一紅,他跟着徐子夷也有一段日子了,自是知曉他素來口無遮攔…最初的時候他還反抗過幾回,後來他也就習慣了。如今他也不過紅個臉,沒一會就恢複正常了,兩人一長一幼往裏走去,裏面的人瞧見他們也不過點點頭,便移開眼繼續說起先前的話了。
徐子夷和王衍剛剛走進,便聽那二樓傳來一聲:“快上來,王魁首又要作詩了!”
這話一落…
這樓下衆人竟是二話不說,紛紛朝樓上走去。
沒一會功夫,這偌大的一樓便只餘王衍和徐子夷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走走走,我們也去瞧瞧熱鬧…”
徐子夷這話說完,便大步朝樓上走去。
王衍剛想邁步随人上樓,便聽到身後傳來一陣清潤的聲音:“阿衍?”
這一道聲音太過熟悉…
王衍立刻轉身看去,便見程愈還有幾位年紀相仿的學子正站在身後,他許久未曾見人自是滿心高興,忙朝人走去:“表哥,你也來了?”
程愈笑着點了點頭,他笑着與衆人介紹起王衍,而後是問他:“先生呢?”
“先生——”
王衍轉身看了眼身後,那兒早就沒有人了,他聳了聳肩表示無奈:“剛才還在,這會怕是到樓上去了。”
其餘學子先前聽兩人說話,已知曉這位便是子夷先生新收的徒弟,如今又聽“先生”二字,紛紛亮了眼睛,朝王衍問道:“子夷先生也在?”
“我慕子夷先生許久,今日總算能窺見廬山真面目了。”
“快快快,我們也上樓去…”
…
幾人說着話,便紛紛朝樓上走去。
王衍看着他們就如風一般的身影,口一張,那句“窺見真面目之後,你們會後悔”的話還沒說出口,便聽到二樓傳來一聲暴怒:“你這詩是何人所做?”
這聲音甚是熟悉…
王衍和程愈對看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怔楞。
他們也來不及多想,忙上了樓。
二樓廂房的門皆大開着,而中心一間房更是圍滿了人,如今便有一個年月三十餘、身穿青衣的男子看着王冀,喝道:“你說,這詩是你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