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他們把彼此變成了愛人、家人……
嘉南的治療過程并不算一帆風順。
入秋之後, 她有過一陣食欲不振的日子,迅速消瘦,病情出現了反複。
好在她定期複診, 及時就醫,自己也在努力配合治療,後續情況逐漸穩定。
年底, 嘉南的體重維持在100斤左右, 不再劇烈地持續上升或下跌。
抑郁症狀也有所減輕, 沒有再頻繁出現胸悶和胃痛等症狀。
過年前, 嘉南與陳縱換了一處住所,從打碗巷搬出來。
由于嘉南覺得自己丢三落四, 記性還不好, 兩人之間由陳縱掌管財政大權。
嘉南有一筆經王堅律師之手得來的保命錢, 她從不輕易動,這次執意從中劃出了一半給陳縱,共同承擔房租和生活費。
新房子面積寬敞,室內裝修是溫馨的暖色調, 配原木色的家具。
嘉南的卧室在冬天也有充足的光照。
她把做成的手工品擺出來,各種五顏六色的毛線小玩意霸占在牆上的格子櫃裏, 讓房間增添了幾分童趣。
新房子裏,嘉南最喜歡的地方是書房的榻榻米。
她經常在上面看網課或者背單詞, 抄寫一些現代詩或者俳句, 塞在某本書裏。
她有時在陳縱的鍵盤敲擊聲中午睡, 有時聽見他低聲跟人打電話, 談論工作上的事情。
嘉南與陳縱共用這間書房,陪伴彼此度過大部分時光。
二〇一六年,是他們一起過的第一個新年。
除夕夜下了場雪, 他們在河邊看煙花,一起在雪裏白頭。聽着炮竹聲和歌聲回家,緊挨着吃熱氣騰騰的火鍋,彼此交換新年禮物。
時鐘走到零點,他們迎來了二〇一七,往後還有許多年。
或許會在不同的地方度過,身邊的人一定會是對方。
他們把彼此變成了愛人、家人、世上唯一。
---
二〇一七年夏天,嘉南情況穩定,轉學進入明宣私立高中讀高三。
新學校環境好,學習氛圍輕松。身邊都是陌生面孔,一個認識的也沒有,嘉南覺得挺好。
她算是插班生。
也是班上年紀最大的學生,小時候上學本就遲了一年,再加上休學一年,自然就比班上許多同學要大上兩歲。
好在沒代溝,相處還算愉快。
大部分時候,嘉南仍做個隐形人。
上課認真聽講,課下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周末不參與同學間的聚會,沒有交到關系要好的朋友,習慣獨來獨往,人前依舊沉默寡言。
和以前沒有太大的區別。
也收到過幾封情書,有本班的,也有外班的。嘉南從不給出任何回應,也沒有打開過那些信封。
她放學總是很積極,幾乎不在學校多逗留,收拾好書包徑直往校門外走,趕去見陳縱。
陳縱在校門口出現的次數過多,被嘉南的同班同學撞見過幾次之後,有人跑去問嘉南:“那是你哥哥嗎?。”
“男朋友。”嘉南說。
“哇哦,”對方詫異她如此坦誠且大膽,突然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放心吧,我會替你保密的。”
嘉南朝對方笑笑。
嘉南努力對待每次考試,為此做充足的準備,但不去過多地關注排名。競争壓力仍然存在,放平心态以後,就沒有太過焦灼。
有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嘉南一般會告訴陳縱,像小孩向家長彙報。
陳縱可能會帶她去電影院或者游樂場,來緩解壓力。
非常奇怪,嘉南會因為考試失利而得到變相的獎勵,只怪陳縱偏心眼。
所以當嘉南再次看見試卷上出現一個比較低的分數時,她只會去抓錯題,而不去關注分數本身了。
明宣的元旦文藝晚會每年都辦得無比盛大。
嘉南參加了全班同學都參與的詩朗誦,謝幕以後,回到看臺座位上,觀看下一個節目。
其中有一出芭蕾舞劇。
她看得入迷,為臺上的同學鼓掌,純粹當觀衆讓她覺得放松。不再跳舞後,她逐漸發掘了芭蕾舞的美。
嘉南在明宣度過了充實忙碌的一年。
認識了一些新同學和老師,參加過許多場考試,收獲了比想象中要多的快樂。
因為跟陳縱一起生活相互陪伴,許多難熬的時刻變成了灰燼般的小點,散落在身上,卻可以輕易拂去。
---
二〇一八年高考前夕,嘉南去醫院檢查身體,杜明康說她恢複得很好。
距離停藥已經過去三個月,她身體各方面情況穩定,心态也不錯,健康進食,适當運動。
嘉南在為高考做最後的沖刺準備。
五月是她熬夜最多的月份,到了六月,人反而松弛下來,她已經做了足夠多的準備。
考試前一晚,陳縱幫她檢查了一遍準考證、身份證、各種考試工具,沒漏帶。
兩人坐在榻榻米上玩撲克牌,拖板車。
特無聊的一游戲,兩人有來有回地玩了十來分鐘,難以分出勝負。最後陳縱收了牌,“回房間睡覺吧。”
嘉南說晚安之前,抓住陳縱的雙手,說:“把你的考神之力借給我吧。”
她越活越回去了,特別幼稚地盤腿坐着,要與陳縱雙掌對雙掌,像武俠劇裏隐世高手将畢生功力傳給主人公。
陳縱說着:“傻不傻?”手還是配合地伸了出來。
随後将人攬住,抱了抱,“一切順利,所有的好運氣都給你。”
考試那兩天過得飛快,嘉南考完就估了分,心裏大致有數,覺得上一本線應該沒什麽問題。
她在家休息,躺了幾天。
陳縱問她想不想去上京市玩。
張燼回國,陳縱與他約在上京市見面,商量各項工作的後續事宜。趁這個機會,嘉南也可以外出散心。
到上京市後,陳縱和嘉南去了幾個比較有名的景點,玩了一通。
之後陳縱便開始因為工作上的事情變得忙碌,他敲定了要與張燼合作成立科技公司,而張燼帶回了他在美國團隊裏二分之一的成員。
雙方正在接洽。
白天陳縱常常見不到人,但無論多晚,夜裏都會回到房間,跟嘉南見面。
嘉南的高考分數出來,與她預想中的相差不大,還要高十分,她當時估分估得比較保守,怕有太大落差。
分數不錯,可以選擇的大學就多。
陳縱和嘉南一起研究志願,最後嘉南填的前五個志願都是上京市的大學。她知道陳縱以後會留在這裏,一開始就沒有做別的打算。
最後錄取通知下來,嘉南進了第一志願上京師範大學,不過專業是被調劑的,去了新聞與傳播系。
再之後便是等着開學。
陳縱交給嘉南一套房子鑰匙,把她的假期安排得明明白白,委托她參與家中軟裝設計,布置他們在上京市的第一個家。
嘉南可以裝進許多兒時的夢想,挑選雲朵一樣柔軟的沙發,砌一面圖書館一樣的書牆,在陽臺種一顆橘子樹,布置一個溫馨的小閣樓。
盡情構建樂園。
---
陳縱閑暇時去了趟陳家,看望奶奶。
陳熙然也在家,見到陳縱,趁機跟他反饋這段時間慈善基金會活動的一些進展。
二〇一六年年底,陳縱把奶奶贈予的那筆錢轉移給陳熙然,專門針對飲食障礙、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患者,設立了相關慈善基金會,由專人負責打理。
協會平時對大衆進行飲食障礙等疾病的科普,資助符合條件的各類患者。
今年暑假還招募了一批志願者。
主管人把部分活動照片和志願者名單發給陳熙然,陳熙然又轉發給了陳縱。
陳縱看了看,注意到名單的最後一頁,最後一個名字。
上京大學,易寧,女,20歲。
---
接近八月的尾聲,嘉南與重新聯系上了的易寧決定見一面。
選了個晴天。
日落時分,霞光萬丈,咖啡館對面的居民樓窗玻璃上盈滿了閃閃發光的橘黃亮片,像一襲華美的舞裙懸挂在窗口。
嘉南和易寧對面坐着,多年未見,大約雙方都覺得拘束。
沒多久,才聊了幾句,又神奇地覺得熟稔與親密,好似沒有走散過。
她們望着對方笑了起來。
嘉南漫長時光裏的那句:“易寧,我是嘉南,你還好嗎?我很擔心你,請給我回電話。”
終于有了回應。
她們現在都過得很好。
嘉南手機震動,收到陳縱的消息:“待會兒來接你回家。”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