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一月千金
這個一個晚上,奶奶陳氏依然摳門,做的飯菜裏連一點鹽味都沒有,更別說帶點油腥了。
晚飯雖然是何氏做的,但是何氏只是按照陳氏的吩咐去做而已,這家裏的一粒米,一滴油,都被陳氏鎖得嚴嚴實實,別人休想從她這裏拿到絲毫的東西。
張杜鵑一看飯桌上的吃食,臉色就變得不高興,不由道,“娘,怎麽又吃這些?”
陳氏板着臉道,“住嘴!死丫頭,有得吃就不錯了,餓不死你!”
說着話,她惡狠狠瞪了一旁的何氏母子幾人,這才端起飯碗吃飯。
今天做的是糙米幹飯,糙米吃在喉嚨刮得嗓子生疼,這裏的糙米摻雜了一些米糠,實在難以下咽。
不過,這樣的幹飯在張家也是難得的飯菜了,畢竟在平時,張家都是只吃稀飯而已。
張三丫實在吃不下這樣的飯來,什麽是米糠?那就是大米除掉米粒以後的部分米殼子而已。
這樣的東西吃進肚子,滋味可想而知。
張三丫姐妹幾人在吃了好吃的魚肉雞肉以後,再吃上這種飯,肯定都吃不下,不過吃不下也得吃,不然,肯定要引起懷疑。
張三丫端着碗朝着外間走,在屋檐下,一下看見了自己的三叔張禮,張禮今天也在挑水澆灌地裏了,他人老實,平時不是聽自己老娘的話,便是聽妻子李氏的指使,在幹活的時候,他是一個實心眼,肯下苦力,張三丫見他大口大口吃着,不斷往嘴巴裏送飯,一下就看出他肯定餓慘了。
不過,因陳氏并不喜歡張禮,在平時,張禮都是只吃固定的米飯的,他不敢多添飯,害怕看見陳氏厭惡嫌棄的眼神。
張三丫想到這裏,眼睛一下就亮了。
“三叔,這碗飯我給你一半吧,我吃不下了。”
“好啊。”
張禮思維有些簡單,也并不多想什麽,只任由張三丫往他碗裏添飯。
等他看着碗裏滿滿的一碗飯,後知後覺想到,也許侄女是看自己不敢添飯,這才故意給在自己送來的飯?
說起來,他因沒有孩子的緣故,對張三丫就姐妹幾人很喜歡的,雖然遺憾不是兒子,但是心裏依然很喜歡。
此時,他心裏不由生出幾分柔軟,心裏也暗暗決定以後要對這個侄女多好一點。
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個美好的誤會啊。
……
一夜無夢!
第二天一早,張三丫照樣早起以後,背着東西就出門了。
和上回不同,這一次,她朝着另外一個鎮子出發了。
張三丫這一次去另外一個鎮子,是為了尋找商機,她可沒有忘記她和某人還有約呢。
另外一個鎮子和之前的鎮子剛好是相反方向,一個鎮子叫北鎮,另外一個鎮子叫南鎮。
張三丫今天去的,就是南鎮子。
等張三丫來到南鎮,盡管她早起一個小時,此時還是已經到了正午了。
張三丫在市場逛了一圈,等把魚蝦都賣掉,她這才感覺全身都放松了。
當然了,張三丫真正放松的原因,肯定是因為她已經找到了月賺千金的法子。
其實這個法子說起來倒也不難,只是平時很少有人在想到這個問題,前去做這樣的事情而已。
這個南鎮臨近水域,附近有個小碼頭,因碼頭人多,所以比北鎮繁華多了。
而在這一片繁華裏,因這個國家正在打仗,在遠方的邊境,很大一片區域都被賊兵給掌握了,這也導致一大群人都舉家遷移到北京去。
南鎮是去京城的必經路,很多不住邊境的富戶,在知道打仗的消息,也帶着細軟朝着進程進發。
所以,這裏不熱鬧才怪呢,一家一家的客棧,可都是被這些來往住家的客人包了下來。
這些人逃到這裏,因家裏遷移的時候,大家帶的都是金銀(為了輕裝逃離),而這個國家的流通貨幣,是以銅錢為主的。
銅錢由帝國所鑄造,這裏并沒有銀票,貴人們緩和過來以後,為了不委屈自個身子骨,便把攜帶的金銀首飾全部都低價賤賣,換成銅錢。
所以在南鎮,金銀首飾真是便宜得讓人移不開目光,只要你有銅錢,就能換走不少的金銀財寶。
而在北鎮則剛好和南鎮相反,北鎮的銅錢流通自附近居民,大家都把銅錢看得死緊,對金銀珠寶什麽的,反而不是那麽熱愛。
這個時代的人,都是非常看重氣節的,認為商人下九流,所以,即使有人發現商機,但是也不會貿然去行商。
而這,便也便宜了張三丫,她只要在北鎮收購足夠的銅錢,再到南鎮換來金銀細軟,想要賺大錢還不手到擒來?
這些人之所以急匆匆換掉手裏金銀,這也是因為現在局勢并不明朗,而人們流通貨幣是銅錢,且由于小鎮的局限,導致銅錢價值節節攀升,這才讓不少人瘋狂賣掉手裏的金銀寶石等。
張三丫只要抓住這個兌換比率進行一番布置,便能真正發一大筆,走上了新的人生巅峰。
當然了,做這一行生意,是需要很多的資金的,張三丫想了一下,幾乎立即的,便朝着當鋪走去。
在當鋪裏,一個男人聽見腳步聲,下意識朝着外間看過去,等看見走過來的張三丫,這人瞪大眼睛,一時有些不适應似的,根本無法移開張三丫的身影分毫。
只聽這人道,“小姑娘,有什麽可以幫你嗎?”
張三丫輕笑,“我能找你們借些錢嗎?請問你們這裏利息如何?”
男人掃了她一眼,漫不經心道,“當然可以借錢了,至于利息?在借據期限內,一天只需要收一枚銅錢的利息而已。”
“那超過借貸時候呢?”
“那當然是利滾利,利息翻倍。”
還有一句話他沒有說,這種利息是每一天都會翻倍的。
假如今天借了一千銅錢,第二天,便是兩千了,第三天,兩千加上兩百的利息一起,便是四千零四百了。
所以欠高利貸的人,大多數都是還不上價錢,最後只能家破人亡,任人宰割的。
那人見張三丫雖然長了一雙好眼睛,年齡卻不大,不由道,“小姑娘,你還是考慮清楚再借錢吧。”
他實在見過太多還不起錢而傾家蕩産,一生被毀掉的。
張三丫搖頭,道,“如果我拿我自己作擋,可以當下多少錢?”
“你?大概五吊錢?而如果當三天,是每天一文錢的利息,三天以後,開始利滾利。三天起擋!”
“什麽?只有兩吊錢嗎?”
“那小姑娘想要當多少?”
“起碼得翻倍才行。”
“那利息也會跟着高漲。”
張三丫現在缺的是世間,她毫不遲疑,道,“就當我自己,我……還是當三天好了。”
當書寫好,張三丫拿着五吊錢回去了。
而當天下午,張三丫比別人多一個銅錢以後,便直接以不足十兩銀子的價錢,收到了一塊銀子。
張三丫惦記分離,發現銀子足足比銅錢多十倍的價錢。
當然,相比較銀子,她更喜歡古玩字畫,珠寶首飾,只要來個有價值的,她這一趟,就可以大賺特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