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4.02晉江獨家發表
感恩寺的一座佛殿中。
佛殿寬闊,正中是一尊五六米高的鎏金地藏菩薩像。
皇帝帶領着皇後,各宮嫔妃,還有兩位已經封王的皇子,三位公主在本寺主持大師玄空的陪同下,走進了這座專門供奉地藏菩薩,塑有地藏菩薩像的佛殿之中。
在佛殿外的庭院中,有數十位僧人盤坐在蒲團上誦唱着經文。陣陣梵音在佛殿上空回響,平添了許多肅穆和莊嚴。
主持玄空從身邊一位和尚捧着的托盤中,先拿了一對兒紅燭給皇帝。
皇帝把這紅燭在佛堂中供奉的一盞蓮花燈上點燃了,然後在分別插到兩個金燭臺上。
接下來玄空又從另一位和尚捧着的托盤中,拿起三支摻和了金粉和檀香特制的禦制線香,恭敬地遞到皇帝手中。
皇帝接了香,用左手把香在剛才點燃的紅燭上點了,待到香煙袅袅升起時,便恭敬地将香插|入中間的金香爐中。
然後便是在玄空的主持下,皇帝帶着衆位嫔妃們紛紛跪到一早準備好的蒲團上叩拜地藏菩薩,心中各自發願,祈願皇太後病體康複,長命百歲。
跪拜完畢,皇帝先站起來,衆位嫔妃和皇子公主跟着站起來。玄空就請皇帝等人去感恩寺後山的精舍中歇息喝茶。
在感恩寺後山,建有專門供皇室成員來禮佛歇息的精舍,有上百間之多。因為感恩寺是皇家寺院,所以平時并不接待平民百姓,只有宗室皇親才可以來這裏禮佛。那些精舍都建得十分奢華,甚至跟宮中西苑中的那些殿宇相比也毫不遜色。同樣是建于山水之間,景色秀麗,觀之令人流連贊嘆。
皇帝便由玄空陪着當先從佛堂中走出來,其他人跟在他身後往外走。
從佛堂的正門到下一重佛殿,中間是一條雕刻有吉祥鳥獸的青石板路。在路兩旁每隔幾步就站着一位錦衣衛。而在他們身後,則是有數十位坐着仍舊在誦着經文的感恩寺的和尚。
韋瑜此時帶着數位內侍候在殿外,等到皇帝領着衆位嫔妃和皇子和公主們出來,就各自去自己主子那邊,以防着他們有什麽吩咐。
皇帝笑吟吟地和主持玄空說話,正走到那條雕刻有吉祥鳥獸的青石板路一半的地方,突然聽到一聲女子的尖叫,随即有內侍用尖細的聲音喊起來:“不好了,有人行刺趙娘娘!”
這一聲簡直有石破天驚的效果,凡是聽見這話的所有人都驚駭不已地轉身去看。
Advertisement
皇帝看到的就是一個剛才還坐在蒲團上誦經的和尚突然暴起,不知道從那裏抽出一把匕首向趙貴妃此去,趙貴妃吓得花容失色,轉身就往後跑,那手持匕首的和尚跟着追上去。事發突然,而那和尚又是在趙貴妃路過自己身邊,并且是處于兩位護衛的錦衣衛的中間,相當于那裏有個空,他拔出匕首行刺,自然沒有錦衣衛阻擋。
好在趙貴妃身邊此時有個內侍,他見到那和尚手持匕首刺向趙貴妃,就把趙貴妃往旁邊推了一下,和尚那一刺便落空了,顯然他并沒有放棄,很快他又追着向趙貴妃刺去。趙貴妃便往後跑!
場面一時就混亂起來,宮中以皇後為首的嫔妃們哪裏見過這種場面。見此情景紛紛尖叫着四散奔逃!
皇帝高喊一聲:“愛妃!”
随即又大聲喊:“你們都快去救趙貴妃!”
院落中的數十位錦衣衛聽到皇帝這麽說,紛紛都抽出刀劍向那和尚追去。
不想那些錦衣衛聽皇帝的話剛跑去阻攔那和尚行刺趙貴妃時,在皇帝這邊有一個原先坐在蒲團上念經的和尚卻突然站起來,從袖中抽出一把短劍刺向皇帝。
“陛下,小心!”正在皇帝身邊的廠督韋瑜大喝一聲,上前一步,握拳往那向皇帝行刺的僧人手臂一格,将那刺向皇帝的短劍隔開了一些,那短劍擦着皇帝的手臂劃過。将皇帝的明黃色的龍袍的衣袖都給劃開了一道口子,刺啦一聲,皇帝臉色都白了些。
這時候院子裏的衆人才明白原來刺客行刺的目的是皇帝,并不是什麽趙貴妃。
刺客只不過是讓一人行刺趙貴妃,吸引其他人的主意,也讓院子裏的錦衣衛被吸引過去抓那行刺趙貴妃的刺客。皇帝身邊沒人了,那麽行刺的機會就來了。
可是他們卻沒有想到幾乎所有人都被刺客刺殺趙貴妃吸引了注意力時,偏偏廠督韋瑜的眼睛卻是在皇帝身上,絲毫都沒有被突然出現的刺殺趙貴妃的事件吸引。
這才有了她護住皇帝,讓皇帝免于被刺之事。
那向皇帝行刺的和尚顯然不會放棄這機會,在第一劍刺向皇帝,被韋瑜格開後,迅速收劍回來,平着一劍劃向眼前擋在皇帝身前的韋瑜。那短劍寒光閃閃,直奔韋瑜的脖頸而去,去勢又快又狠。
韋瑜護着皇帝,上身往後仰。那柄短劍的劍尖貼着她咽喉劃過,她甚至能感覺到那劍尖的寒意。
她堪堪才躲過這一劍,忽然聽到身側有個熟悉的女子聲音響起:“韋公公,小心!”
韋瑜眼角餘光掃往身側,只見一個在主持玄空身邊,原先托着放禦制香的托盤的和尚,手中握着一柄閃着寒光的鋒利的匕首向她腰上刺來!
原來還有第三名刺客!
他們要刺殺皇帝,自然是要先解決擋在皇帝身前,阻止他們行刺的韋瑜。
韋瑜躲避身前那刺客一擊必殺的一劍和身側另一位刺客突然出手幾乎是同時,所以她躲過了身前刺客的那一劍,身側刺客的那一劍就幾乎無法躲避。
眼看那一刺就要刺到她腰上,卻突然見到一個身穿杏黃色團碟百花紗衫的身影突然撲到了韋瑜身側,一聲利刃入體的撲哧聲,伴随着一聲女子的痛哼,那刺客抽出短劍,帶出一片紅。
“圓子!”
“三公主……”
皇帝驚慌大喊,韋瑜看清楚那替她擋了一刺的人,也禁不住低呼出聲。
“救駕!救駕!”這時此起彼落的內侍們高聲呼喊的聲音響徹院落。
原先撲向那刺殺趙貴妃的刺客的錦衣衛大部分都折回來去對付在韋瑜身旁的兩名刺客,更有外頭的錦衣衛聞聲沖了進來,将皇帝圍在中間保護起來。
“叮叮當當!”一陣刀劍相碰的聲音後,三位刺客分別被刺傷。不過,等到周圍的錦衣衛想上前将這些刺客捆綁起來時,那三位刺客卻分別丢了什麽東西在嘴裏,幾息之間便口鼻湧出黑血,面孔扭曲地軟軟癱倒在地。
有錦衣衛上前查看,發現這三人都斷了氣。看樣子是吃了什麽有毒的東西,毒發身亡了。
不過此時皇帝和韋瑜都顧不上這些刺客的結局,而是萬分緊張地抱着被刺客刺傷昏迷過去的三公主紀錦。在她背部有個深深的傷口,從傷口中流出大股殷紅的鮮血。
随着三位刺客的死亡,在地藏菩薩佛殿外的衆人總算是松了口氣。
趙貴妃身邊的內侍和二公主紀銘扶着坐在佛殿外的臺階上臉色煞白地喘氣,而蕭貴妃則是由二皇子扶着跌跌撞撞地往往皇帝這邊走。他們方才遠遠地看見了紀錦撲向韋瑜,替韋瑜擋住了刺客的一劍,然後皇帝大聲喊“圓子”,那聲音裏又驚又痛,很顯然,紀錦是被刺中了。
“這孩子……這孩子怎麽那麽傻……”蕭貴妃被剛才那一幕吓得腳發軟,嘴裏一邊念叨着,眼淚水像是斷線的珠子一樣滾落下來。
紀文權在旁邊安慰她:“娘,您別太擔心,二妹妹一定不會有事的。”
剛才趙貴妃被刺時,蕭貴妃和紀文權還有紀錦就在她身後兩三步遠的地方,場面一亂,蕭貴妃和紀文權都只顧着自己跑開,就沒有注意到紀錦跑哪裏去了。等到皇帝那邊出了狀況,也有刺客向他行刺時,他們才看到了紀錦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跑到皇帝身邊。再往後當韋瑜護住皇帝,擋住了第一個刺客的刺殺,第二個刺客突然出手,紀錦就撲了上去……
蕭貴妃由兒子紀文權扶着趕到皇帝那裏時,将皇帝圍在身邊的錦衣衛已經讓出了一條通道,韋瑜背起紀錦疾步往外走,皇帝在她身邊大聲喊人去找随行的禦醫來。
感恩寺的主持玄空本來還想讓韋瑜把紀錦背到後頭的禪房裏去醫治的,可是想到今日皇帝帶着諸多嫔妃和皇子公主來這裏禮佛,卻出了刺殺皇帝的事。
竟然有三名感恩寺的僧人行刺,并且皇帝最喜歡的小公主還被刺傷了,如今死生未蔔。一想到這裏,已經年逾七十,胡須和眉毛都已經雪白的玄空就是一身冷汗。他隐隐覺得感恩寺的僧人們怕是在劫難逃,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感恩寺怕是再也不會有昔日的輝煌,說不定會就此衰敗下去也是可能。
而皇帝和韋瑜這會兒都想到一起去了,就是這感恩寺絕對不能呆下去了,必須要趕快回宮。因為不知道這裏到底還會不會有意圖行刺的人,或者還會出什麽變數,自然是越早回宮越安全。至于紀錦,先把她背出感恩寺,放到寺外停放的車輿中,再讓随行的禦醫來醫治是最穩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