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始豐
位于始豐山的禦靈宗,乃是不少修道者夢寐以求的仙門。
每五十年開啓一次的商虛秘境,更是聞名于九州。
李扶風在這重巒疊嶂的始豐山生活了三百年,自元嬰之後就不再入秘境,而是作為宗主為內宗弟子啓陣護法,直到他們安全歸來。
不過,此時距離他上次護法,已經過去很久了,若不仔細回想,他都快忘了如何啓陣了。
“這次少宗主也要入商虛秘境,內宗極看重此事,看來這入秘境的名額,怕是更難争取了。”
“不管難不難,都沒有你我這等外宗弟子的份,何必在此杞人憂天。”
“話可不是這麽說,入秘境的考驗是宗門弟子人人皆可參加的,說不準就給選上了呢?”
“咱們連只像樣的妖獸都沒有,鬥得贏內宗弟子?真是可笑!”
……
李扶風本做着自己的事,聽到他們說起妖獸,思緒不禁飄遠。
這時候一年長的男子悄無聲息地走到了靈谷田邊,先是聽了一陣,然後突然出聲,把閑聊的一幹人吓得立刻閉上了嘴,一邊叫着“王師兄”,一邊趕緊重新回到田裏做事。
王雎追着責備了偷懶者幾句,随後就把目光投向不遠處認真做活的青年。
他煞有介事地走到田埂上,語氣更加嚴厲地對青年道:“瞧這片靈谷種得,歪歪斜斜,簡直不成樣子……李懷瑾,你發什麽呆,師叔找你呢,快過去。”
他說第一遍的時候,青年埋頭,并沒有搭理他。
因旁邊有人偷偷張望,讓王雎覺得青年是故意裝聾作啞、要丢他面子,頓時火起:“李懷瑾,你是耳聾了嗎?我跟你說話,你聽不見嗎?”
李扶風被他高聲的呵斥驚得回頭,看到對方怒發沖冠的模樣,起初還有些疑惑,随後才猛然想起來件事。
Advertisement
——好吧,對方口中的李懷瑾,正是他現在的名字啊。
“王師……師兄,不好意思,剛剛日頭太曬了,累得走了神。”
這段時間在外宗,他一來還沒适應自己的新名字,二來也沒适應開口閉口就得稱師兄、師叔。
要知道,當年能被他稱作師兄弟、師叔伯的人,如今閉關的閉關,隕落的隕落,當宗主的當宗主,但不管是死是活,至少都是修真界赫赫有名的大能,哪裏有像眼前這種八十歲還未築基的道修。
雖然對方有認錯的态度,但王雎并不滿意。
他輕蔑地看着李懷瑾:“你還知道我是師兄啊?了不起,了不起!看來之前在一線崖摔得那麽慘,還沒有摔傻嘛。”
聽到王雎用這種嘲諷的語氣跟自己說話,李懷瑾沒生氣,反而察覺到了什麽。
自他墜崖之後,外宗弟子聽到些傳聞,皆以為內宗對李懷瑾是不待見的。
這些外宗弟子素來勢利,大抵是覺得李懷瑾再難有建樹,有的對他視而不見,有的便如王雎這般,總尋他磕絆,以找他麻煩為樂。
李懷瑾已經看出來了,王雎對他發脾氣,實則是在故意拖延時間,若他再跟對方糾纏下去,耽誤了去外宗掌事那裏,才真惹了麻煩。
于是,李懷瑾裝作不知地對王雎道:“師兄說笑了,一線崖多高啊,摔不傻人的。”
——他是沒有摔傻,他是差點摔死了……可既然沒死,就得好好活下去!
……
修仙者無數,但修仙之路崎岖,并非人人都能求而所得。
李懷瑾眼前的外宗掌事餘慶,就是求而不得的一類人。
內宗和外宗,看似只差一個字,卻隔之千裏。
外宗繁雜事務衆多,弟子們疲于生計,修煉不易,有的終其一生都未必能築基。
雖然掌事餘慶已經築基,但其天資平平,有生之年想要結成金丹幾乎無望,唯有等老天垂憐,送他一份機緣,才有可能擺脫這一只腳踏上修仙之路的窘境。
然而,機緣若是這麽好求,又怎麽會有那麽多人庸庸碌碌過完一生,最後依舊只能歸于塵土?
餘慶的目光從李懷瑾胸前的禦靈環掃過,他為人圓滑世故,不像王雎那般喜形于色,而是笑裏藏刀之輩。
對于他來說,眼前的青年與普通的外宗弟子,到底是不同的。
首先,李懷瑾姓李,他跟禦靈宗的少宗主一樣,都是懷字輩的。
再者,這小子有天生的木水雙靈根,也預示着他與他們這等三靈根、四靈根的修士之間,那猶如天地之隔的差距。
只不過對方現在身無長物,唯有胸前那上品禦靈環透露着李懷瑾曾與內宗有密切的關系。
可惜的是,眼下連這點關系,怕也是要斷絕了。
——祖上乃是內宗之人如何,天賦過人又如何,如今他還不是受先人所累,被棄在外宗,白白浪費了過人的天資,只能蹉跎歲月?
餘慶想到這裏,心裏好受了些,也沒多計較李懷瑾晚來了,只照慣例訓責了他幾句就說起了正題。
“今日叫你來,是因最近有些謠言,與你有關,宗主示下,不日将派人帶你去主峰問話,切記謹言慎行,不可在尊者面前失了禮數。”
原來數月前,李懷瑾不慎從一線崖上摔下,差點丢掉了性命。
随後有謠言傳出,稱事發之時有人看到了宗主次子李懷暄等人也在崖上。
衆人覺得主峰弟子任由同門墜崖,有見死不救之嫌,但李懷瑾不受內宗待見一事,也因此落下了實證,所以王雎等人欺辱于他,才沒有了顧忌。
李懷瑾知道餘慶說的謠言,就是指這件事。
——畢竟,閑話一開始就是他想辦法傳出去的,他又怎麽可能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呢。
當年他李扶風是渡劫失敗而亡,理應魂飛魄散才是,卻不知為何寄魂于李懷瑾的禦靈環中。
原本的李懷瑾還未引氣入體,又無護身法寶傍身,墜崖時不幸丢掉了性命,而李扶風随之複生,借原主之身,重新歷這一世。
所以他也知道,那根本不是什麽謠言,而是事實。
原本的李懷瑾,确實是被李懷暄引去一線崖,又為摘崖上的靈植而失足殒命的。
若是一般人,明知道宗主之子不喜自己,又豈敢把此事傳揚出去。
可李懷瑾多少了解自己那位做了宗主的師兄,知道對方決計忍不了任何污名,聽到這等謠言之後定會把他叫去,而且多半會想什麽辦法安撫于他,也好堵住旁人的嘴。
商虛秘境開啓在即,李懷瑾身上除了一個禦獸環,連件像樣的法器、符咒都沒有,到時候別說去秘境了,恐怕連名額都争取不來。
而且他很清楚,想查明白為何自己渡劫之時會有那般異相,想知道自己隕落之後發生了什麽事,更想知道他的寶貝疙瘩們如今如何了……光在外宗種靈谷,是決計找不到答案的。
對于現在的他來說,有變數,才有希望。
正所謂不破不立,與其一直在外宗受小人的欺負折辱,不如反其道而行,叫愛惜羽毛的宗主不得不理睬他。
結果,真如李懷瑾所料,宗主李元蘊果然召他見面。
外宗掌事餘慶之所以要提點李懷瑾“謹言慎行”,并不是關心他、怕他出醜,而是篤定內宗尊者此番是要興師問罪的,遂要撇清關系。
事後若是有人質疑餘慶未教外宗弟子規矩,他就可理直氣壯地反駁回去,道他已經盡了該盡的義務,只是李懷瑾太過愚鈍、還是犯了忌諱,因此一切錯處與他餘慶無關。
可以想見,只要有餘慶這個掌事在背後算計,還有王雎等勢利小人看笑話,若李懷瑾真被內宗的尊者訓斥責罰,待他再回外宗來,處境便會愈發艱難。
餘慶的目光掃過李懷瑾的胸前,心中盤算:到時候,若這小子不乖乖将上品法器獻上,他就好好尋幾個錯處,叫李懷瑾知道他的厲害!
……
因宗主親自發了話,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來領李懷瑾去內宗。
雖然表面上做出誠惶誠恐又忍不住左顧右盼的模樣,但李懷瑾內心其實既不害怕、也不好奇,不過是将未見過內宗景象的小修演繹一番罷了。
可當他跟着不認識的內宗弟子借山門的法陣到達主峰的時候,李懷瑾擡頭看了看主殿的額匾,一時之間還是百感交集。
當年他也曾掌這主殿,睥睨始豐山。
——什麽叫物是人非……他可演繹得夠淋漓盡致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開更啦! (≧▽≦)/
作者君溫馨提個示:
1.養崽能手話痨受X冰山美人劍修攻,1V1,HE
2.全文架空背景,一切以作者君設定為準,請勿考究哦~
3.虐渣金手指爽文,有萌物,大家一起吸吸吸!
求花花!求調戲!求收藏! (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