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做法
第18章做法
甬道的盡頭是一個天然球形岩洞,這岩洞被粗壯的木頭隔成了兩半,靠裏的一半做成了是牢房。牢房的一角蹲坐着十幾個孩童,他們全部圈縮在一處瑟瑟發抖,低低抽泣。
靠近甬道的一側擺放着七、八個十字架。那些十字架別插在地面,每一個架子上都躺着一個孩童,他們的雙手向兩側攤平,雙腳并攏。而這些孩子的左手無一例外都被刀劃開,向外冒着鮮血。
鮮血順着孩童短小嬌嫩的指尖緩緩流淌,順重力而下,一滴一滴的落入正下方的陶罐中。孩童們奮力掙紮,可四肢被麻繩綁在在架子上,半點動彈不得,只能驚恐的發出嗚咽聲。
“韋禪,将人放下來,今日這些便于足夠。”一旁老道開口說道。
“師傅,這幾個孩童要年長些。這幾日耽誤了……”
“若不是你那日出了差錯,我們何須如此。”老道語氣中滿是責怪,“再死一個我唯你是問!”
那個叫韋禪說的陰鸷小道士話還沒說完,就被老道呵斥。他眼底閃過一絲暗芒,又瞬間被隐下。
滴答、滴答、滴答!
因為被蒙住眼睛,蘇瑜的聽力更加敏銳。血液滴入陶罐的聲音與那些孩子低聲的嗚咽交織在一處,每一下都如魔音貫耳,壓迫着蘇瑜脆弱而敏感的神經,憤怒的火焰在胸腔慢慢積蓄。
铮~
翻騰的怒火燒毀了理智的那根弦,她撥開覆在眼睛上的手掌,卻又被顧懷瑾捂住嘴。蘇瑜想要掙紮,卻怎麽都掙脫不開,整個人被顧懷瑾在身後緊緊抱住,禁锢在懷中。
“裏面一共有二十一個孩子,只靠我們兩個人沒有辦法将他們救出。”顧懷瑾壓着聲音,在蘇瑜耳邊說道。
她的聲音極低,還帶着一絲暗啞,蘇瑜也在這聲音中聽出了壓抑着的憤怒。
确實如顧懷瑾所說她們只有倆人,而這個山莊中除了這兩個道士,還有兩隊巡邏的侍衛,或許除了這些侍衛之外還另有仆役與侍衛。若是真正打起來,只靠他們二人想要脫身都稍顯勉強,更不要說帶着這麽多孩子。
顧懷瑾看見她松懈下來的肩膀,又接着說道:“你應該也聽到他們的對話,這些孩子暫時性命無虞,我們盡快想辦法回來救他們便是。”
Advertisement
“可是……”見到剛才的那一番場景,蘇瑜總覺得如果今天就這麽走掉,于心難安。
“相信我。”顧懷瑾附在她耳邊鄭重道。
二人出了山莊,天邊已泛起了魚肚白。晨光熹微雲薄風淡,預示着今天會是一個好天氣,蘇瑜心裏卻是壓了厚厚一層烏雲。
“我們要直接去縣城報官嗎?”她迫不及待地問道。
“我們手邊并無證據,即便報了官,縣衙至多只會派一兩個衙役前來。”顧懷瑾冷靜分析道,“一來二去路上耽誤不說,若不能一舉将他們拿下,還會打草驚蛇。”
“你不是将軍嗎?以你的身份還叫不動他們嗎?”
顧懷瑾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并無證明身份的文書在身。”
蘇瑜瞬時洩了氣:“那這可怎麽辦?”
“去找村正,人多是衆。”顧懷瑾想了想說道。
“對。”蘇瑜恍然大悟,“可以讓村正帶着村民去山莊把孩子救出來。”
她快走兩步拉着顧懷瑾的手,急吼吼的往風雨村走去。
“什麽?!”林村正聽完二人所說之後,大驚失色。
顧懷瑾二人回到村中,先是同李嬸說了昨日發生的事。李嬸跟那小英一家是隔壁鄰居,平時也很喜歡那小姑娘,原本也不信山神娶親的事,昨天知道願意幫忙就很感激。聽到的事情真相後,就領着人直接來到了村正家裏。
“你們說的可是當真?”林村正雖不相信山神娶親,可對于這突然冒出來要幫忙的兩個外鄉人,也并不信任。
蘇瑜看出了他的懷疑,不禁有些着急。她抓了抓腦袋,突然從懷裏拿出那個羅盤,遞給林村正,說:“村正可記得這個東西?”
林村正拿着羅盤,仔細翻瞧,驚訝道:“這是,這是那道士的羅盤?”
“正是,這就是我們在山莊中找到的。”
“這,這……”
蘇瑜又拿回羅盤,在羅盤的一側抽出一個特別小的暗格,從暗格內拿出一塊黑色的石頭,她将石頭貼在羅盤的底部,随後将羅盤舉到衆人的面前,“你們看。”
她一手拿着羅盤,另一只手挪動羅盤底部的黑色小石塊,那羅盤的指針就随着這黑色的石塊來回轉動。
衆人皆是面露訝異。
蘇瑜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這是一塊磁石,只要磁石一動,這指針自然就會跟着轉。那道士就是用這個方法選中了小英。這些都是騙人的手段,他根本就是個假道士。”
“村正現在可是信我們所說?”
“我……”
“我信。”
門外一道洪亮的男聲響起。從外間走過來一個二十歲左右的漢子,這人面色黝黑,一看便知是常年勞作的農民。
“我信,我信你們說的。只要你們能救小英,我可以做任何事情。”
柱子今天一早從祠堂裏被放出來後就上了山,可是沒有找到妹妹小英。他本想來找村正讨個說法,卻正好聽到了幾人的對話。
“如果只有你一個人,怕是不行。那山莊中至少有十幾個護衛。單靠你我二人,無法将人救出。”顧懷瑾說道。
柱子聽她這麽說,轉身看向林村正,哀求道:“叔。”
“可我現在也無能為力。村裏人都相信那道士是神仙,我怎麽能勸得動他們,去捉拿他們心中的神仙?”
林村正深深得嘆了一口氣,語氣中頗是無奈。說來也是可悲,他一個做了村正十餘年的人,竟沒有一個假的‘神仙道士’讓人信服,人心何其難測。
蘇瑜看着衆人一籌莫展的表情,眼神突然一亮,又神色認真道:“若是村正肯助我,我有辦法讓他們主動幫忙。”
顧懷瑾側頭看向蘇瑜,正好看到那眼中一閃而過的狡黠。她微微挑了挑眉,看來這小狐貍又想出了什麽古怪的主意。
林村正仍有猶豫之色,顧懷瑾看着他:“那牢房中有二十一個孩童,或許還有上月村中失蹤的三個孩童,我們若晚上一天那些孩子便多上一分危險。”
蘇瑜瞬間明白了顧懷瑾的意思,痛心疾首道:“這可是二十一條活生生的人命啊,村正!”
叮鈴~叮鈴~叮鈴
風雨村村中的空地搭起了高臺,高臺上擺着一張蓋着紅布長桌,桌上兩側擺着紅燭,紅燭中間是一個插着三柱清香的香爐。
一身穿白衣道袍的少女正站在高臺上,她右手高高舉起晃着手中的銅鈴铛,左手掐訣口順着高臺走着八卦步,口中念念有詞:“太上老君座下弟子尚善請法。聖神先佛在天臺,普發仁慈降下來,恩衆至心虔誠拜,祈求賜福與消災。”
少女發髻高高豎起,發間插着一直檀木簪子,鳳目英眉,神态飄逸宛若仙童降臨。
放下銅鈴铛,少女抽出背後的長劍叉起桌上的符紙,在紅燭上點燃,随後在空中揮舞了幾下下,大喝一聲:“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右手快速抓起一把香爐灰灑在那燃燒的符紙上,符紙的火焰瞬間爆裂開來。
少女見狀,面色微變,又從用左手從懷中抽出一張黃紙,右手在燭火上一撚,手指間瞬時一小撮火苗就在手指上點燃,女子面色無異,将那火苗湊到左手的黃紙上,輕輕點燃,随後右手輕輕變換一個手勢,火苗就又消失不見。
臺下圍觀的村民紛紛驚嘆不已,更有人帶頭跪拜,口中大呼,神仙在世,神仙在世。
在遠處看到這一切的顧懷瑾,雙手環胸眉間微微隆起,薄唇抿成一條直線,眼眸緊緊跟随着那臺上走動的身影。
少女左手的黃紙緩緩燃燒,就在快要燒盡時,她沉聲喚道:“起!”
只見那黃紙順着她的手勢,緩緩升高,少女玉臂一伸抓住那紙灰,在手中輕輕一撚,手心頓時顯示出兩個字。
‘未了’。
她将手心攤開,展示給衆人看。
“未了?仙人二字是何意?”林村正看着仙人,驚詫道。
“事情還未了。”少女皺着眉。
“這、這可如何是好?”林村正面上冷汗涔涔,“仙人可有破解之法。”
“神仙救命啊。”
“神仙救命啊。”
“神仙救命啊。”
風雨村這一個月來怪事不斷,村民早就身心俱疲,可前日剛送了人上山,本以為事情已了,沒想到今日又有這仙人說事情未了。臺下的村名聞言也都是面露驚慌。
這位神仙是林村正特意從五臺山請來的仙道,為得就是給村中祈福。剛才衆人也都看到了這人施了仙法,對她所說自然也不懷疑。
“仙人如有破解之法,我們願意奉上重金酬謝。”林村正大聲說道。
“本君本就是塵外之人,要這紅塵之物作甚,拯救天下蒼生本就是我等己任。”
少女說的大義凜然,絲毫不為錢財所動。她的這一番話讓村民想起了前幾日那個道士,那位道士在做法指出小英這個山神新娘後,走時可是收了村裏人一百兩銀子。
看來這才是真正的仙人啊。
少女右手一轉手上拿出一個羅盤,那羅盤看着同那道士的相同,又大有不同。
那羅盤上有一個稻草人,稻草人本是平躺在羅盤上,少女玉指一點,稻草人直立而起,緩緩轉了一圈後面向東方。
少女看了看羅盤,面色嚴肅,擲地有聲:“今夜亥時三刻,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