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傜役
三名捕快進入周家院門時,周子謙還在房裏背書,王氏本就心虛,見狀拎着的水桶直接掉到了地上,冰涼的井水把她的鞋襪都浸濕了,她卻顧不得這些,而是結結巴巴問道:“幾位大人,有,有什麽事嗎?”
“有人狀告周子謙賣假配方,導致吉祥酒樓六名夥計和掌櫃腹瀉不止,他人呢,跟我們走一趟吧。”
周子謙剛從房內出來就聽到了這句話,他面色一僵,假配方?腹瀉?怎麽會……
“冤枉啊,大人,那配方是真的,是從我兒媳房裏找出來的,不是假的啊。”
“少廢話,帶走!”
王氏猛地撲到說話那人跟前,扯着對方的衣袍不撒手,“不能帶走,我兒是要參加科舉的,不能帶走!”
“你這婦人!再撒潑連你一起抓!”
這話像是給王氏開啓了一扇大門,她雙眼亮得驚人,指着自己說道:“是我,是我賣的配方,不關我兒的事,要抓就抓我吧。”
捕快緊皺的眉頭都能夾死蒼蠅了,他最煩和不講理的婦人打交道,案情這種東西是你說什麽就是什麽的嗎?
剛想讓同伴別理會,直接抓人,卻聽一直傻站着的周子謙突然說道:“娘,沒用的,不管是你還是我,只要被定了罪,我都無法再參加科舉了。”
事到如今他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定然是又被大嫂擺了一道。
他面色蒼白,像是放棄掙紮了一般走到近前扶起王氏,“大人,我娘年紀大了胡言亂語,別和她一般見識,我跟你們走。”
周子謙從小自诩聰慧,再加上王氏經常灌輸的文曲星轉世說法,他一直堅信自己是考狀元的料,卻沒想到區區一個府試就困了他六年。
孫先生那事,他就當真沒看出問題嗎?非也,不過是心中執念害人罷了,抱着一絲期望不放手,所以才落得如此地步。
王氏不知不覺已淚流滿面,內心極為自責,若不是她做出那檔子事,子謙還有許多機會,怎麽會被人拿捏住把柄。
“兒子,你好好說,好好說,跟大人說你不是故意的……”
Advertisement
回應她的只有馬車遠去的聲音。
王氏扶着院門哭得肝腸寸斷,都怨她,都怨她啊。
案情的審理很是順利,周子謙對于自己賣配方一事供認不諱,江曉被傳喚來後,一口咬死并未丢東西,所謂料包乃是他人自己制作用來騙人的。
周子謙就站在她身旁,聞言嗤笑一聲,輕聲說道:“大嫂,你還真是夠恨我的啊……”
江曉面不改色,只當沒有聽到這話,然而內心卻起了無限波瀾,可不就是恨,恨到想要生啖其肉。
最終,由于周子謙拿不出料包出自江曉的證據,縣令認為他是狗急跳牆胡亂攀扯,本想打二十大板,再補償吉祥酒樓損失的銀錢即可,也直接改了主意,判處他半年傜役。
周子謙聽到判決就知道自己這輩子完了,他目中似有淚光,雙唇嗫嚅了幾下,到底還是一言未發。
案情的審理持續了近一個時辰,結束時天都快黑了,邱氏和兒子兒媳一直等在外面,見江曉出來立馬迎上前。
“怎麽樣?判了嗎?”
“判了,半年傜役。”
邱氏神情有些複雜,她還以為最多打幾個板子,沒想到竟然這麽嚴重。
“毒婦!”
側裏突然沖出一道人影,直奔江曉而來,幾人正站在臺階上說話,險些被她撞倒。
來人滿臉淚水,正是王氏。
“你這個毒婦!你不得好死!”
江曉冷笑一聲,絲毫不留情面,“比起你可差遠了。”
她要的只是周子謙的前程,而他們二人要的是她和孩子的命。
王氏被氣得渾身直抖,她伸出手指顫巍巍地指着江曉,“我要替子旭休了你!休了你!”
“你憑什麽替他休?別忘了是誰逼他去的戰場!”
此話一落,王氏就像全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一樣癱倒在地,是了,大兒子已經沒了,二兒子又被判傜役,她以後可怎麽活啊……
自縣衙門口不歡而散後,江曉就再未和王氏說過話,即使面對面碰上了也都當作看不見對方。
如今已經五月初了,氣溫開始緩慢回升,土地也不像之前一樣凍得梆硬,建房一事終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這天收攤後,江曉便帶着從鎮上買的糕點和布料來到了裏正家。
“裏正叔,我想買一塊宅基地,自己建房。”
手裏的積蓄已經有五十多兩了,完全夠用,她實在不想再和王氏共處一個屋檐下。
裏正對此早有預料,江曉在鎮上擺攤一事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村裏人背地裏經常議論,他也聽了幾耳朵。
“這事有點不太好辦,咱們村人口不少,正經能建房的地方都被占上了,只有靠近河邊那塊空着,不過位置實在不好,你一個婦道人家,還帶着孩子,不安全啊。”
裏正所說的正是村尾陳家所在的位置,也只有他們身為外來戶沒得選,家裏男人又多所以才不怕,那裏不僅靠着河邊,離大山也很近,往年可是出過野獸下山的事的。
江曉既然要買宅基地自然是提前了解過的,她知道裏正所言不假。
“裏正叔,無妨,那裏的位置就可以,您也知道我與邱嬸關系不錯,住得近更方便,再說這次建房我是打算把院牆建高一點的,安全方面不用擔心。”
裏正本想說有幾家早些年絕了戶的,房子一直空着,可以從村裏買下然後再推倒重建,不過考慮到子旭的情況,怕她介意,到底還是沒說出口。
“你想好了就行,那咱們這就去量一下吧。”
陳家旁邊還有很大一片空地,江曉資金充足,想給孩子留出玩樂的空間,自然是越大越好,最終足足花了八兩銀子,幾乎快趕上一畝中等水田的價格了。
“人工方面你是怎麽想的?”大多數人建房都是請同村的幫忙,每日三五文的銅板,多的是人願意幹。
江曉不想特立獨行,因此便請裏正幫忙找些懂行的,“我每日需得出攤,無法包午飯,因此工錢方面願意出八文一日,麻煩裏正叔幫我物色下人手,盡快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