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教學
暑假的最後兩天,餘文佑才理順了四個年級的課程。孩子們的教材也由村裏人開着摩托車運回來了。職工宿舍的客廳就充當了臨時的教職員辦公室,桌子上壘的滿滿都是書。介于該桌子還兼飯桌,餘文佑便沒有按照常規在報名第一天發書,索性把書分類擺好就開始一一派發了。如今的政策比他那時候強,實行真.義務教育,書本全不用錢。他當年那個僞義務教育學費死貴,撿人家的舊書學校都不大高興,實在是他情況特殊才容許的。有時候運氣不好,舊書上寫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連做筆記的地方都沒有。現在國家富強了,義務教育才實施到位。像仡熊村這樣的農村小學,甚至都有午餐撥款的。因為縣委書記身邊有人吹了枕頭風,什麽都事半功倍,專項撥款直接就到了餘文佑手裏——按說該校長處理的,本校沒有校長,只好事實從權。餘文佑哪裏耐煩管這些?一轉手就扔給村委去了。最後村裏開會,處理也相當簡單,有學生的人家輪流做飯而已。
馬上就要開學,作為師範大學的學生,選擇做老師的占了80%。當初就是奔着免學費去的,如今能一口氣補交學費的人不多,不論願意不願意,多數人能選的不過是走一步看一步。也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家長和老師的地位開始逆轉。以往是家長跟老師賠笑臉,現在是老師見着家長就恨不得把腦袋縮回肚子裏。熊孩子又格外多,不能打不能罵,簡直不是一般的挑戰應對能力。所有的菜鳥都開始緊張,班級群裏一直在互相安慰緩解情緒。
餘文佑也相當緊張,一次教四個年級,并且四個年級還在一間教室裏混,怎麽安排時間就是首要的困難。他這一類是鄉村老師,被分回自己老家的不少,可極品到他這個份上的也就算獨一份。畢竟原始到仡熊村的地方已經不多見了。雖說餘文佑小時候也是這麽過來的,但老師教學的情形已全然忘記,只有個大概模糊的印象,似乎是教一年級的時候二年級自習什麽的。看着手中厚厚的一疊教案,他都不知道怎麽安排才能把內容統統教完。若單純教還好說,教不完拖堂嘛!慘就慘在還要預留備課的時間,四年級兩門課啊啊啊!支教真的是個體力活!
好在網絡時代的老師們也不是蓋的,除了餘文佑,很多同學都是在城裏,部分使用的已經是電子備課,直接就共享在了群空間,雖然還是要自己思量,但有個群策群力的地方,至少心理上覺得有點依靠。就在這樣互相安慰彼此打氣的氛圍下,諸位菜鳥老師紛紛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正式的第一堂課。
上課第一天,站在講臺上,窗外還有一群圍觀帥哥的大媽,餘文佑聲音都抖了起來。他當然有過實習,可是實習老師麽,各方面要求都不高,正式上班了則不同,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尤其是權威。老師的權威與博學直接相關,要是被學生提問回答不出來,那就死定了!
值得慶幸的是鄉下孩子古靈精怪的程度遠遠低于城裏孩子,加之老師得之不易,家長們生怕吓跑了熊貓,早在昨晚就狠捶了娃.娃們一頓,今天倒是很安分。餘文佑深呼吸幾口,做好心理建設,才開始緩緩道:“一年級的打開語文書第一頁,二年級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同學們先預習第一課。上午教語文,下午教數學。語文書看完的同學請保持安靜,可以先看數學。遇到不懂的記錄下來,等我講到的時候再提問。”
同學們嘩啦啦的把書翻開,餘文佑開始講解一年級的拼音。又順便提醒其它年紀的預習完了也可以當做複習,基礎十分重要,義務教育的知識點都是連貫性的,如果一年級沒學好,後面基本很難跟上。不過他們一口氣聽四遍真的沒問題麽?隔壁村的條件稍微好點兒,也就兩個年紀湊一個班。餘文佑看着高年級的同學,心裏有些打鼓。簡略的講完一年級的拼音,就開始布置作業,之後二年級,以此類推。一年級剛開學麽,相當簡單,他才講到三年級的時候,作業統統都做完了。要小孩子在原地呆着不動是不現實的,餘文佑只好在黑板上畫了一只胖貓,讓一年級的孩子臨摹。扶額,師範學校要求很高,老師必須學的內容就有美術和音樂兩堂。餘文佑學的不算精,但忽悠鄉村一年級的小朋友應該夠了。
正常義務教育下的孩子,每門課至少兩節課。可是在鄉村學校,每個年級滿打滿算就一個小時。餘文佑心塞不已,這樣的教育将來怎麽跟城裏的孩子拼?抛開師資力量不說,那些孩子可是上完課還上補習的啊!這幾年鄉下孩子考上名校的概率越來越少,階級就這樣隐性的劃分開來。這裏的孩子需要比城裏孩子不單在勤奮上多幾十個百分點,甚至在智商上也要搞出幾十個百分點才有可能杠平。不是天才的普通的孩子……将來也不過去勞動密集型的工廠裏打工。最殘酷的是,科技時代的到來,工廠逐步機械化,用人的崗位會逐步減少——機器不會累不會煩也不需要吃飯更不會因壓力而自殺,對于企業而言,用機器劃算太多太多。那麽這些孩子,将來何去何從?農村裏還習慣性的多生育,寄希望孩子們像上一輩一樣“總有一個出息”的,用數量來加強概率。可是時代已然不同,80年代和90年代的市場一片空白,龍卷風來臨的時候,豬都能飛上,現在卻……将來更加……
上課第一天,餘文佑心情着實算不上好。因暑假的一番準備,今晚倒還不用備課,登陸上企鵝,同學們果然都紛紛在上面講述今天的感受。可沒有一個人的感受有他的沉重。仡熊村沒有路,就不可能來很多老師。老師們都是有家有業的,總不能回去探一次親都像唐僧西天取經一般折騰。就憑他一個人,四個年級的孩子能否打下堅實的基礎,以應對初中的學習?莫非,他寒暑假也利用上?村民能否理解?他果然太天真了,選擇支教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這麽多。腦子一熱就覺得是雙贏選擇,也不去打聽一下別的貧困山區怎樣。真是……菜鳥老師智障多!
再怎麽郁悶也知道,十萬裏長征才開始了第一步,後面還有無數的麻煩等着他。翻開冰箱拿出一塊臘肉切了一小塊,又切成丁,又拿了一個村民送來的杏鮑菇切丁。和着摻了一點點糯米的大米一股腦的扔進墊好荷葉幹的鍋裏,上鍋蒸熟。再随便打個蘑菇湯就是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晚餐。要說支教省錢是真省,大米是他買的,賣米的老鄉還很不好意思的送了他一大把蘑菇。仡熊村依山傍水,是個産蘑菇的好地方,要不是交通如此坑爹,蘑菇産業就是一條好路子。可是彩南省蘑菇遍地爬,每逢趕集摘了出去賣也沒有優勢,索性他們不種了,不過家常養一點山上采摘一點當蔬菜使。在大城市的奢侈品,餘文佑現在是每天都能吃着。除了蘑菇,還有其它蔬菜,反正很難賣好價錢,村民們沒事就給他送點兒,他現在只要買點肉就行了。哦,對了,臘肉也是別人送的。村民如此熱情,教書的壓力更大了!
安靜的吃了一頓原生态無污染有機飯,一時間又無事可做。折回房間看電腦,同學們的話題已經歪樓,說到英語教育的問題了。餘文佑恨不得以頭搶地,英語!英語!當初他在花城的時候,大票大票的孩子從一歲上早教就接觸英語,最晚幼兒園大班也開始了。仡熊村四年級的娃還沒看到過英語課本呢!怎麽跟的上?最恨的是哪怕他這會兒加了英語課,五六年級不歸他管,隔壁村也沒有英語課啊!兩年不上,到初一還不打回原形?現在英語考試又改革,等他教的這一撥要趕上改到增加一門口語……這不是把鄉下孩子往死路上逼麽?
不行,寒暑假必須補課!不單他教的要補,五六年級在隔壁村的都要補,內容就是口語!不指望他們學會語法,不指望他們記得多少單詞,至少發音要打好堅實的基礎。這樣對英語就不會怯。他小時候因為發音問題,始終不敢開口,純學的啞巴英語。還是到大學之後發狠從音标重新學起,沒想到一旦突破了口語關,英語突飛猛進,四六級輕輕松松就過了。他能做的不多,但哪怕只改善一點點,多送一個孩子出去,仡熊村就多了一分發展的希望。或許有一天,仡熊村會像許許多多的村莊一樣消失,讓自然回歸自然,但在此之前,他能做的,就是讓希望濃郁更濃郁。
山村給了他寧靜與安全,他就竭盡全力的報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