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商翠翠的詛咒
第47章 商翠翠的詛咒
西城兵馬指揮司的士卒按照能力, 分為了庚甲、庚乙、庚丙和庚丁四個班。
四個班每個班都有班頭,班頭領着士卒進行日常操練,輔助四個副指揮辦事, 做好守城門、日常巡視等事宜。
四個副指揮再往上就是正六品的指揮,即如今的池蘊之。
池蘊之下了馬, 把缰繩給了守門的士卒。
曳撒的衣擺揚起,池蘊之大跨步走向了衙內。
堅持打拳已經有大半個月時間,脊背更為挺拔,像是一柄刀被漸漸打磨出刀鋒來。
“池指揮。”
“池指揮。”
“池指揮真早, 上次您不是說我帶的腌菜味道爽口嗎?我娘又腌制了一些,我現在就給您送過去。”
每當有人招呼, 池蘊之就微微颔首,至于說腌菜,池蘊之也收下了,作為回禮, 池蘊之拿出了一個籃子,裏面裝的是十條肉幹。
這回禮太接地氣了一些,士卒不由得撓撓頭。
“池指揮, 您可太客氣了, 不用這個, 菜都是自家種的, 直接在院子裏拔的,值不了幾個錢。”
“我家表哥說過,吳夫子是蜀地人, 喜歡幹爽微辣一點的臘肉,你上次不是提到了孩子要拜師嗎?我特地讓家裏的廚子用蜀地的做法炮制的肉幹,你收下吧, 正好你家孩子拜師用。”
肉幹在用于拜師的時候會叫做束修,弟子要拜師,除了向老師行禮,另外就是要按照古禮,奉上“束修”。
涉及到了自家孩子,士卒就不再推辭。
Advertisement
他家也準備得起束修,但是想要送到吳夫子的心坎上,應當還是用池指揮的束修好。
士卒感激地對着池蘊之行大禮。
“倘若是侯夫人喜歡,晚些時候我娘還會一些小菜,都給您送來。”
池蘊之笑了笑,“好。”
池蘊之這腌菜就是替家裏人帶的。
因為才搬遷到新侯府,莊家送來了會經營門面的管家,喬宜貞和管家到牙行買了不少人。
從廚娘、燒火丫鬟、掃地丫鬟、守門婆子還有不少男仆,林林總總加起來就有好幾十人。
在氣派的長青侯府裏,這些人都想要出一份力氣。
采買選的是最新鮮、位置最好的食材。~
廚娘每日裏都做不一樣的葷菜,就算是看上去沒有一丁點葷腥的菜,也是費了許多心思,起到滋陰補陽的作用。
池蘊之日日打拳,還練刀吃這些還受得住,而喬宜貞和兩個孩子三人吃得兩個流鼻血,一個嘴角生了口瘡。
池蘊之這才緊急叫停了廚子繼續大操大辦,特地費心思尋了開胃的小菜帶回去給幾人吃。
想到了妻兒,池蘊之皺起的眉舒緩了下來,走神想了一會兒家裏人,才開始盤算今天的日程。
池蘊之差不多坐了一刻鐘時間,整理了等會的說辭,四個副指揮終于一起到了。
“池指揮,祭天大典的事情,我和其他兩個副指揮已經都各自掃蕩過一遍,只有周副指揮的那個地界不清楚。”
說話的是林副指揮,他是從庚甲班的班頭升到副指揮的,經歷了整個西城兵馬指揮司的榮與衰,在西城兵馬指揮司裏人氣頗盛,不少人都覺得他應當擢升為指揮。
結果新任長青侯做了指揮,西城兵馬指揮司的士卒再一看池蘊之過去的經歷,覺得一事無成四個字寫在池蘊之臉上。
衆人心中對池蘊之嗤之以鼻,還是更願意聽林副指揮的話。
“雖然池指揮沒什麽本事,但是誰讓投胎投的好,比不得。”
“其實也正常,看看其他幾個指揮司的指揮,來來回回換了多少勳貴了,就咱們西城這裏太破,這回也算是跟上腳步,終于給配上了勳貴。這樣也好,很多地方咱們過去根本就碰不着,現在有了池指揮,應當也可以進去掃一掃了。”
“別忘了他除了是池指揮還是長青侯爺,說不定事情都交代給下面,咱們和過去沒什麽分別。”
“長青侯看着可真俊秀,那天他領頭巡城,我可見着不少婦人小姑娘眼珠子都直了,這種人還真适合做小白臉。不,算年齡,應該是老白臉。還在咱們指揮司做什麽?趕緊回家奶娃娃吧。”
西城這裏魚龍混雜,就連其他城區發生的命案還會有人選擇抛屍到處,這西城的指揮是最不好做的。
池蘊之不蓄胡,膚色白皙細嫩,雖然冷着臉有些威嚴,但是衆人還是覺得他太過于年輕,氣質太過于矜貴了,一看就覺得他做不長。
除了少數幾人外,其餘人都覺得他不會留在西城兵馬指揮司裏太久。
另外兩個副指揮說道:“林副指揮說的是,我這邊讓庚乙班的走了一遍,都看過了,沒什麽問題。”
“我這邊動作慢一點,實在是對不住,弄了一大半,昨個兒正好輪到庚丙班守城門,今天下午就可以弄完。”
四個副指揮,只有一個濃眉大眼的副指揮沒說話。
池蘊之眼皮子一掀,“這就彙報完了?”
“之前我就說過了,讓你們說的詳細一些。”池蘊之眉眼冷厲,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我要知道詳細的情況,不是三位這樣籠統的說!輿圖呢?”
池蘊之帶着點壓迫味道的話,讓幾人不太适應,雖然池蘊之冷着臉不愛說話,但是從沒有這樣的語氣說過話。
林副指揮的心裏頭是最難受的,拉長了聲音說道,“等會讓人取輿圖。”
“沒有什麽等會,現在都什麽時候了,林副指揮,你說五日之內就可以巡視完畢,我信你,所以按照你們過往的規矩辦事,結果你們就是這樣交差的?”池蘊之說道,“來人,替林副指揮走一趟,把輿圖取來。”
林副指揮臉色漲紅,手都捏成了拳頭,而池蘊之也不開口,等到有人拿過了輿圖,池蘊之讓人懸在了牆上,才開口說道:“輿圖還有副本嗎?”
一直沒說話的周副指揮這才開口,“庫房裏應該還存了兩幅。”
池蘊之微微颔首,讓開了位置,“周虎你用筆标注出來你負責的位置,詳細說一說。”
現在
池蘊之和下屬說話的技巧是溫澤宴教他的,而不是選擇喬家人的經驗。
喬聿和喬珏兩人都是進士出身,甫一開始入了翰林,是起點最高的那批文臣。
從翰林院出來以後,兩人前後在六部裏任職,每到新的地方,上峰對他們說話都很和氣。
喬家夫子兩人才高八鬥,是從翰林院出來的文臣,最後入閣也有可能,說不定官路比上峰自己還順,面對這樣的下屬,有誰會願意得罪?
溫澤宴的情況則是不一樣。
他當年沒有參加會試,直接離開京都,從縣官開始做起。
縣衙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縣衙裏的小吏要麽是花錢進來的,要麽是背後有人,他們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家世不同,共同的特點是很難指揮得動,是把這個破舊的縣衙當做旱澇保收的養老地。
溫澤宴摸排他們的派系,聯合、分化他們,到後來用不同的方法與他們說話,讓他們做好自己交代的事情。
溫澤宴摸索出來屬于自己的一套方法。
西城兵馬指揮司裏的複雜程度不如溫澤宴的最開始經歷的縣衙,但是溫澤宴的為官經歷很值得池蘊之參考的。
溫澤宴也毫不吝啬,在下值後,這兩人常常坐在一處,用筷子撚花生米,一邊喝點清酒一邊說為官之道。
在交談之中,池蘊之對這位表哥恭敬又佩服,溫澤宴年少的時候學問好,他為官後更是眼光獨到,行事周全。
池蘊之憂心自己這指揮不好當,溫澤宴是這樣說的,“蘊之你襲了爵位,這就是你在西城兵馬指揮司最大的底氣,利用好這一份榮華,不要吝啬手中的錢財,很快就會有自己的班底。”
“你對每個人的洞悉力很強,不要輕易露出冷厲以外的其他表情,可以逼迫他人開口了之後,反推他們的性格,再用身份去壓他們。”
“四位副指揮裏,找到一個突破口,在找到第二個,分立出最後一個。”
池蘊之選擇周副指揮作為突破口。
其他三個副指揮都是老人,唯有這位周副指揮,就是原本庚丁班的班頭——周虎。
上一次圍捕棺椁裏的簡素,此人作為庚丁班的班頭,跟着喬宜貞、池蘊之等人一起去了皇宮。
簡素順口提到了此人,說他有一定的決斷,在保持高度警惕心的同時,服從性也好,會聽上峰指揮。
因為簡素的話,周虎從菜鳥班頭擢升為副指揮,擠掉了原本吃喝混日子的副指揮。
周虎這一段經歷,也讓他受到其他三人的排擠,池蘊之現在就可以用上他。
周虎看了三位副指揮一眼,用炭筆在輿圖上輕輕勾勒出來自己讓庚丁班巡的位置。
“五日的時間太緊,加上還有巡邏、守城等任務,我和庚丁班班頭按照兩人一結對,推進摸排各家情況,現在向池指揮禀告。”
“大耳朵胡同裏共有十三戶人家,有兩戶住了外來的親戚,一個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寡婦,模樣瘦小,還有一個是臉上帶疤的漢子,讓人去京都衙門裏查過了來歷,疤痕是舊痕,也是鐮刀傷痕,和文牒裏的訊息對得上。”
“柳葉胡同分布的是火燭店,一共六家火燭店,店鋪裏均有大水缸,不會有失火的風險。”
……
“如意巷裏只走了一家,是如月庵,因為裏面是庵堂,還有一些女眷住在其中,根本不讓我們進去。”
三位副指揮聽周虎足足說了半個時辰,除了林副指揮以外,其餘兩人心都是揪着的。
他們聽着周虎做的事,就覺得麻煩,這周虎也太會拍馬屁了一些,他們擔心池蘊之要吩咐其他幾個班按照周虎所謂那樣去做。
林副指揮好幾次想要打斷,等到周虎說彙報完畢,直接說道:“周副指揮這樣開展排查,咱們西城兵馬指揮司就不用做別的事物了,只用做這些事!”
池蘊之看着林副指揮,開口說道:“所謂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我這把火就是要這樣燒一燒,幸而也算是有爵位在身,放火也不至于燒着我自己。”
林副指揮臉上漲紅,“池指揮,您當時在赴任的時候,說我們指揮司裏只用把你當做指揮。”
池蘊之靠坐在椅子上,笑了笑:
“若是其他三位副指揮也如同周副指揮這樣做事,我也不用擡出來我的爵位。”
“而且剛剛諸位也聽到了,這如月庵要是周副指揮自己領人,再去多少次都無法入內,我去是可以的。那別人為什麽給我這個面子?因為我是長青侯。”
“過往的規矩我翻看過冊子,有些還行的規矩我會留着,做的不到位的,全部都按照我的新規矩來。等到祭天大典結束了,該賞的賞,缺的假也都補上,不願意休息想要多賺些銀子的,本侯出錢。”
“三位大人,現在告訴我,能不能在祭天大典之前,按照本侯的規矩做好排查工作?”
說到了最後,池蘊之的下巴微微擡起,像是有些不耐煩地敲桌子。
秦副指揮首先開口,“侯爺說的是,雖然時間緊任務重,我等必将全力以赴,完成您交辦的任務,也會按照周副指揮做的那樣,把工作做的更細致。只是有些事情尚不明白,這身份文牒的核對,也要去做?文牒的存檔,都是在京都衙門,這可不太好做。”
池蘊之說道:“過往京都衙門去差文牒是有些難辦,但是宋府尹被停職,現在京都衙門是溫府丞掌印,我與溫府丞有舊,各位若是遇到了精壯看着可疑的人士,都可以去京都衙門裏核對文牒。”
“可還有問題?”
林副指揮知道自己大勢已去,沉默地搖頭。
而且其餘的兩位指揮心中一悚,這宋府尹被停職的事情,他們可沒人知道,池蘊之居然知道了。
池蘊之最後說道:“要是有什麽不明白的,都可以詢問周副指揮。”
池蘊之離開了房間,背上已經汗濕了,他萬萬沒想到長青侯這個爵位如此好用,幾乎是祭了出來,就沒有遇到絲毫的阻礙,難怪那個時候表哥讓他安心,只要肯用心去做,當好這一份職并不難。
池蘊之平複了自己的心情,去了庚丁班,讓人帶路去往如月庵。
如月庵雖然是庵堂,平日裏是不用摸排情況的,只是池蘊之新官上任,怎麽都不願意留下這個漏洞,如月庵若是不開門,他就想辦法去叩門。
京都裏大大小小修築了不少廟宇,而位于西城的如月庵則是庵堂裏較為知名的一所庵堂。
原本這庵堂泯然于衆,因為幾十年前一位叫做如月的花魁在此出家,讓這庵堂一下知名了起來。
百姓們也忘了這庵堂原本的名字,把庵堂做如月庵,後來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庵堂的牌匾也換了,直接更名成了如月庵。
如月自己出家,還化了一些其他的妓·子出家,這庵堂很長一段時間名聲都不太好,很多人覺得這是淫窩子。
如月庵擅長素齋,在如月死了之後,就沒有妓·子在此處從良,加上後來傳出了求子靈驗的名聲,如月庵過往的事情就被人忽略了,漸漸人氣就旺了起來,不少人把以前的庵主如月當做一件有趣往事,如月庵的尼姑深居簡出,反而讓不少百姓對着旁人說:“這可是佛門之地,瞎嚼舌頭也不怕下地獄?”
念叨如月庵往事的人也漸漸少了起來。
這裏求子很是靈驗,來求子的人太多,到了後來還一度改了規矩,只有庵堂的住持見過可以留下,才能夠留宿在如月庵裏。
當池蘊之領着人出現在庵堂大門的時候,正好商家人在大雄寶殿處上香。
上香的人正是商翠翠和伍氏。
伍氏深深叩首,而商翠翠也雙手合十求保佑她早點瘦下來。^_^本^_^作^_^品^_^由^_^
那天看到了裴寶彤的笑容,商翠翠就覺得自己被嘲笑了,當天中午就開始吃得少起來。
剛開始餓着的時候,肚子很是難受,商翠翠用手捂着都無法壓住聲音。
熬過了前幾日,商翠翠就習慣了,她竟是覺得餓起來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肚子裏空蕩蕩的,人走路都輕盈了起來。
最重要的是,這個法子收起來幾乎是立竿見影。
少吃一天,肚子就小了一圈;三天少吃,下巴尖了起來;少吃十日,她才制作好的衣裙都寬了,手腕都細了一圈。
要不是昨天商翠翠如廁一頭栽倒,人半天都醒不過來,伍氏也不會發現女兒為了消瘦,竟是在飯廳裏只吃一點,等到回來了就吐在痰盂之中。
幾乎完全不吃東西,難怪商翠翠瘦得這麽快,因為年齡小,皮膚狀态好,這才沒讓伍氏注意到。
但是伍氏仔細打量女兒,膚色已經有些不健康的蠟黃,拷問了丫鬟更是知道了晴天霹靂一樣的消息,女兒本應該來的月事來的又晚又少。
看着月事只來一丁點,商翠翠倒是很高興,覺得省事了。
而伍氏知道這是大事,倘若因為瘦身太猛傷了身,以後只怕懷孕都會艱難。
又驚又怒地伍氏當即要哄着商翠翠多吃一點,商翠翠嘴上答應了,等到真的要吃的時候,就總覺得吃一口自己就會重新發胖。
伍氏想了很久,想了一個法子,她哄着女兒說道:“我帶你去如月庵裏看看,裏面人都瘦得很。他們那裏都是吃素的,又可以不用一直餓着難受,又可以快點瘦下來。”
商翠翠等到了如月庵裏,無論是迎門的尼姑,掃地尼姑,還是守在大雄寶殿裏的尼姑,各個消瘦,肌膚狀态也很好。
伍氏在往功德箱裏塞了不少功德銀後,對殿裏的小尼姑說道:“能不能讓我女兒留在庵堂裏小住一段時間。”
唇紅齒白的小尼姑煞是好看,眼睫很長,宛若是小扇子似的,她光溜溜的小腦袋搖得像是撥浪鼓一樣,“映月師太說過,只有求子的人才能住下,而且還需要映月師太問一問,看看是不是與如月庵有緣。”
這庵堂叫做如月庵,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庵堂的住持都是帶了一個月字,如今的庵堂住持正是映月師太。
伍氏眉心微皺,“小師父,你可知道我們剛剛捐了多少功德銀嗎?你應當去問問映月師太。”
小尼姑被伍氏的語氣吓了一跳,有些不知所措,“可是……”
“給的功德銀是八百兩。”伍氏強調了銀子的數額,說道,“供你們整個庵堂的人幾十年的嚼用,你還是去問問你們映月師太,凡事不要自己做主。”
小尼姑漲紅了臉,她一雙眼裏都潤了水汽,用小手擦了擦眼,說道:“善知識在這裏稍等,我去問問師太。”
伍氏等到人走了,對着商翠翠說道,“沒眼色的小尼姑。”
商翠翠想着那位生得好看的小尼姑,搖了搖說道,“畢竟這裏是庵堂,她年齡也小,不過她生得可真好看啊。”
“哪兒有我們翠翠好看?”伍氏撫了撫女兒的頭發,這才發現,竟然手中帶了一些發絲下來。
“你看看!”伍氏把手展開給女兒看,“你要是再少吃下去,頭發非要掉光不可。”
商翠翠看着頭發,怕自己掉成禿子,眼底有後怕,“娘,要是吃素齋,會不會沒頭發啊。”
“這會可知道怕了,阿彌陀佛,也算是功德無量的好事。”
外面有尼姑匆匆跑動,等到了大雄寶殿,匆匆念了一句,“佛祖勿怪罪”,就繼續往前奔去。
“這是怎麽了?”伍氏看着庵堂的門轟得一下打開,外面的人沒進來,不過身上都穿着輕甲,齊齊在門口站着,活脫脫是要來剿匪一樣。
商翠翠的眼睛尖,一眼就看到了正中穿着曳撒的池蘊之。
“娘,好像是長青侯。”
提到了長青侯,伍氏的眉頭皺了起來,那天長青侯搬遷,她回去就打聽了,聽到是池蘊之和喬宜貞搬遷,她當時就不舒服了。
當年為了溫澤宴鬧得血雨腥風的人,閨名叫做伍柳柳,是安和侯府的嫡女,和如今的伍氏正是一對嫡親姐妹。
溫澤宴再好也不過是個家破人亡的窮小子,是喬家的親戚罷了,那喬禦史竟是直言在朝堂上參安和侯府,說他們侯府缺少家教,養出這般刁蠻惡毒的女子。
原本安和侯是世襲罔替的爵位,也就是襲爵次數無限、爵位也不便,因為出了這檔子事,立即就停了世襲罔替的規矩,直接剝了現有的爵位,往下削了一檔,讓伍萍萍(伍氏)的哥哥襲爵,做了安和伯。
再繼續往下襲爵,伍家倘若是沒有中舉之人,就要徹底做個平頭百姓了。
至于說伍柳柳也被遠遠外嫁,伍家人不願再提起,讓伍氏只當做這個妹妹已經去了。
伍氏心中恨透了喬家,現在聽聞是長青侯在門口,冷笑着說道:“翠翠,他和你娘有仇。或者說,是喬家和我們家有仇,他的妻子正是喬氏女。”
商翠翠有些驚訝,“是什麽仇?”
“你還有一個小姑,便是被喬氏給毀了。”伍氏說起了妹妹,眼中含淚。
商翠翠輕聲說道:“娘是不是恨死了喬氏,恨不得她死啊。”
後面是悲天憫人的大佛,商翠翠的話卻讓殿堂裏有一種詭谲的陰冷,聽到了女兒的話,伍氏身上起了細細的雞皮疙瘩,像是被一只冰涼的大手,從頭往腳輕輕拂了遍。
伍氏幹笑了一聲,喉頭發緊。
女兒是真的咒過人,當時伍氏不過是埋怨了幾句那個人,商翠翠就順口說道,“我看她活不過今晚上。”
那人當天晚上就摔死了。
伍氏心中怕得不行,總覺得是女兒的詛咒應驗了。
似乎詛咒死了人會對商翠翠的福運也有影響,那兩年商翠翠明顯沒了福氣,丈夫的官途平平,還差點出了錯,伍氏自己也摔斷過腿,也是那個時候開始,商翠翠也開始發胖,一直胖到了現在。
想到了這裏,伍氏冷靜下來,她和丈夫都覺得翠翠是家裏的福星,兩人商議過後,都覺得讓商翠翠還是想辦法維持福運,最好不要輕易詛咒人。這福運最多也就只有幾年了,萬一現在咒了喬宜貞,自己全家走背字怎麽辦?
伍氏說道:“算了,都是多少年的事了,還是別在喬氏身上浪費精力,免得翠翠的福運都不好了。”
商翠翠點點頭。
她前幾天,她因為夜裏餓得慌,心裏頭還想偷偷咒九骊公主,只是商翠翠在心念一起的時候,朦胧之中有一個念頭,倘若是自己想讓九骊公主死,她全家人都得陪葬。
商翠翠也是因為那個念頭才知道,好像是自己的心想事成的福運也是有限制的,娘親很多次都提過,十八歲是個檻,也就是那天晚上,商翠翠真正明白了含義,她這福運最多只會維持到十八歲。
“娘,我是不是最好不要想着人去死啊。”
原先去見映月師太的小尼姑跑了回來,她正好聽到了這句話,而伍氏說道:“娘一直想和你說這個,咱們确實不想壞事,多想想好事,讓在你十八歲之前,你爹爹啊,還有我娘家都得一些好處,咱們好了,自然也就有手段整治別人了。”
伍氏說完之後,忽然發現了自己的話被小尼姑聽到了,冷臉呵斥說道:“你這小尼姑是怎麽回事,怎麽一直偷聽人說話?你當着佛祖的面做這件事,也不怕佛祖怪罪?”
她長長的手指甲戳在了小尼姑的腦門上,戳出了一個血印子。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1-04-02 23:52:54~2021-04-03 23:22: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糖糖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Christine 40瓶;自由女神 34瓶;愛吃肉的茄子 10瓶;步步人、悠默然 5瓶;曼珠沙華 2瓶;Yu欲128、秦窗無眠、乙炔7、糖糖 1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