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1)
俗語中常說:瑞雪兆豐年,大雪往往象征着明年的豐收。
而今年的京城特別的冷,鵝毛大雪,從天而降,整個京城穿上了銀裝,一掃過去的陰霾。
往年越冷的時候,大街小巷中總有衣着褴褛,推着木車來賣炭的“賣炭翁”。
在最冷的時候,賣炭的價格卻遲遲也上不去,因為各家各戶都會往底下壓制碳的價格。
而今年賣炭翁的數量急劇下降,火炕的風靡,簡直是天氣越冷越能體驗出火炕的魅力。
就算是最窮的百姓的人家自己摔土坯子,也要為自家做出火炕。
畢竟有了火炕,還省了給家人買衣服的錢,做冬天的衣袍可貴了。
有了火炕又暖和,只要不出屋子,就不冷呀。
外面下着鵝毛大雪,家中的人窩在火炕上,孩子們在炕上玩耍,大人們在炕上做一些活計。
小孩子憋不住,永遠想出去玩,在炕上玩的時候精力旺盛,忍不住打打鬧鬧。
“可不許在炕上跳,再在炕上跳,把炕跳塌了,看看你爹回來打不打你。”
“知~道~啦~~娘,俺想出去玩雪。”
“我看你像個雪!老老實實的在屋子呆着,這麽暖的屋子,還想出去玩兒,萬一得了風寒可沒錢給你治病?!”
“唉……”
“狗蛋,過年不允許的唉聲嘆氣不知道嗎?趕緊呸呸呸。”
不少人家過的都熱熱鬧鬧的,家中吵吵鬧鬧才是過節的氣氛呀。
Advertisement
一入臘月就是年,一過年家家戶戶,省吃儉用一整年,就為了在過年的時候穿新衣戴新帽,吃頓帶肉的餃子。
煙霧缭繞,各地的村子裏面家家戶戶一進了臘月,永遠飄着一股油香。
孩子們紅撲撲的臉蛋,老人滿足的靠在炕上,沖上一杯白開水,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掙錢的小技巧。
有的會紡布,有的會編織,刺繡……老百姓們家家戶戶多才多藝,總覺得日子越過越好,越活越滋潤。
京城在不遠的村子,“炭村”如其名字一般,家家戶戶一到冬天燒炭,賣炭,是溫家家族不傳的秘密。
溫醜從小燒炭是一把好手,現在都已經是溫老頭,年年去京城當一把賣炭翁。
靠着賣炭收益薄弱,溫老頭也娶妻生子,養活了一家老小,生活雖然一直貧困,但是也是能活得下去。
現在他手下的兒子跟着他一起燒炭,以後也是賣炭翁,可能以後的孫子也是個賣炭翁。
年前,火炕的推行,讓溫老頭一家子陷入了困難中,驚恐的發現往年的訂炭的府宅,今年都沒有來消息。
但是炭村的老百姓們一片哀嚎,還沒等他們想出來該如何應對明年的稅收,甚至有人家都已經想好了去賣苦力。
沒想到四皇子親自到村子來宣講,如何火炕賣菜,畢竟炭村燒炭對溫度的把控非常的到位。
将火炕保持在一個溫度,制造出溫室的效應,在冬天養出一茬又一茬的水靈靈的菜。
四皇子帶着人賣力的宣傳,甚至打出來唐大儒的旗號。
這才讓炭村的老百姓們覺得有些可信,但是老百姓愚昧,覺得種點菜能值多少錢呀?
“誰家到了冬天沒有存夠白菜,蘿蔔,也有各式各樣的鹹菜呀,種菜能行嗎?”
“不行也沒有辦法呀,相信唐大儒不會坑咱們老百姓,而且能掙一點是一點呀。”
“種出來的菜,賣不出去還能自己吃!”
老百姓們本着只要地裏種出來的東西都浪費不了,只不過是有的人家膽子大,有的人家膽子小就少種。
不少人家帶着一股子憂郁小心做事。
而溫老頭年年進出京城見多識廣,見識過不少的富貴人家,直接帶着自己的兒子們把家裏的屋子都是利用上,做火炕,種菜!
溫老頭在控制溫度更是一把好手,帶着他的兒子們種的都是長得最快的小青菜。
但是再快的小青菜從出苗到可以吃,也需要20多天,這已經是進入最寒冷的冬季了。
一顆顆嫩綠嫩綠的小青菜,被手腳利索的家中女人們,用稻草捆的特別的漂亮。
有焦黃的葉子都被薅了下去,也舍不得扔,自家留着做菜粥,也算清一清口,在大冬天吃一口青菜,別提多美了!
嬌嫩的小青菜害怕凍,被溫老頭用稻草還有布,裹得嚴嚴實實,溫老頭兒帶着自家的兩個兒子,開始去賣菜。
也是炭村第一家出去賣菜的人,很多人家看着溫老頭一家整了這麽多的‘溫室’,也是第一家拉出去賣青菜。
看着村子裏面人們的目光,溫老頭不在意,但是溫大郎和溫二郎背着扁擔,一腳深一腳淺的跟在自己爹的後面。
“爹,你說行嗎?”溫大郎抖抖身上的雪,忍不住憂愁的說道。
溫老頭呼出一口白氣,眼神透露出來的年老成精的智慧,将身上的擔子,抖一抖,不慌不忙的說:“別忘了給四皇子送把青菜,再給唐大儒也送把青菜。”
“哦,知道了,爹。”溫二郎是個精神小夥,一聽就知道自家老頭打的主意,立刻興高采烈的說道。
父子三人冒着寒冬大雪,在家人的目送中走遠了,消失在茫茫的雪地中。
起早貪黑,走了很長時間,天都大亮了,才到的京城。
溫家父子三人先是将最漂亮的青菜,給四皇子和唐大儒家送了兩把。
唐老管家可不敢白拿,看着這綠油油的青菜,就覺得很歡喜。
“這位老哥,怎麽稱呼啊?這青菜是怎麽賣呢?唐府留一扁擔青菜吧。”
唐老管家客氣的說道,看着這片中綠油油的青菜,嫩嫩的,再想一下唐大儒這幾天飯食不香,也是時候給他換換口味。
溫老頭不知所措,搓着手他也不知道該定什麽價,于是小心翼翼的張口說:“這兩把青菜是孝敬大儒的,火炕,種菜……俺也說不出什麽感謝的話。您看着給就行了。”
唐老管家一聽溫老頭說的話,心裏就痛快,很驕傲。
忍不住想想在冬天也不是沒有青菜,只不過青菜都是生長在有溫泉的宅子,基本上都是達官顯貴擁有溫泉宅子,自己種菜自己吃,或者是送給親朋好友。
也有賺錢的商人賣青菜,那真是一斤青菜一兩銀子,唐老管家作為唐家人,見過大場面,也不覺得一斤青菜一兩銀子有什麽問題?
畢竟冬天來之不易的青菜,不過想想整個村子都擁有青菜,以後泛濫成災,價格也會直線下降。
“這一筐有20斤青菜,給你五兩銀子,老哥你看這樣的價格可以嗎?”
唐老管家張嘴小心翼翼的說道,心想:我先壓價,你再擡價,有來有回,不為別的就為了這種買賣的感覺。
“哎吆喂,大郎二郎趕緊的給大儒家最好的青菜!”
溫老頭興奮的嗷嗷叫,趕緊招呼自己的大兒子二兒子,把菜拿的多多的。
溫家的父子三人,心裏自然算一聽一框菜就五兩銀子,自家這三個扁擔六筐菜,能賣三十兩銀子。
家中還有那麽多青菜呢,最少還能賣兩次,能掙九十兩銀子,哎呀媽呀,他們家發了!
溫老頭年年賣碳,能賺上五兩銀子,都能養活一家老小,此時這五兩銀子來的這麽輕松?!
溫家父子三人留下高高的一籮筐青菜,開心的拿着錢,去賣菜了。
“……”唐老管家看着綠油油的青菜,突然間感覺自己的價格是不是給高了?
又一想自己怎麽能這種商人心态呢?那老哥人家是來送菜的。
唐老管家趕緊将青菜送到廚房,中午唐家就吃上了白灼青菜,真的是太刮油了,太清爽了。
而溫家三父子懷裏揣着五兩銀子,就覺得太美妙了。
兩個兒子興奮的直蹦高高啊,溫二郎最機靈,唐府周圍都是達官貴人,直接開始叫喊。
“瞅一瞅瞧一瞧看一看喽,冬天的小青菜哦,大儒吃了都說好……”
賣菜聲音餘音缭繞,還真別說,真的是叫出來了不少府宅的管事。
畢竟過新年了,達官貴人家中各種珍貴的吃食,雞鴨魚肉就沒有斷過。
往年天氣特別冷,人就喜歡吃的,多多的貼秋膘,讓自己的脂肪多一點抵抗寒冷。
但是今年有了火牆,有了火炕,家家戶戶暖洋洋,作為達官貴人的主人家又怎麽會凍到自己呢。
但是過年吃的大葷,導致很多當家主母,還有老太爺老太太們都被油膩住了。
就想吃口清淡,就想吃點蘿蔔,小白菜,就喜歡看那個綠油油的東西。
沒辦法,可能就是這種富貴病吧。
不少的老人家都油膩住了,就連大夫看病,都讓他們吃些清淡的食物。
當家主母發話了,必須買點小青菜去跟那有溫泉莊子的人家買一點。這不是給采購的管事找麻煩嘛。
所以當聽到小青菜時,溫家父子就沒有走出這條街。
還有的管事想直接壓價,吃點回扣,畢竟夏天的小青菜多便宜,權力大了壓價,打量着溫家父子三人,也說不出來個不字。
“這青菜,我都要了!夏天的青菜兩文錢一斤,我給你按5文……”
得意洋洋的管事一邊說着一邊讓手下,去搶溫家父子的菜。
“這位爺,您給的價錢不對呀,不知道您是哪個府的管事啊?反正俺們剛才剛給唐大儒家送了菜!
唐大儒家的管事說俺家的菜好,直接收了一筐,給了五兩銀子。
還說讓俺們明天再給送菜,俺們家還給四皇子送了菜,感謝四皇子……”
溫老頭拉住自己兩個兒子的說,不讓他們動手打人,嘴上溫和的說道。
管事聽到這個老頭說話,直嘬牙花子,氣得磨牙。他還沒有那個膽量說他們家老爺跟四皇子還有唐大儒作比較。
“呵呵,你這老頭還有個靠山呢,行,那我們長孫府,也不差你這一點菜錢,給你十兩,留下兩筐菜,敢有一個黃菜葉……”
長孫管事臉上有個大痦子,配合着一臉的獰笑,別提多麽的像戲劇中的大反派。
“怎麽會呢,這都是俺們家一根一根的挑出來,爺,您瞅好了這稱高高的!還有這兩把菜,是孝敬您的。
俺們村種菜的手藝,都是四皇子教授,唐大儒的技術,絕對好吃!小白菜甜滋滋,清口吃,做湯,做菜都好吃……”
溫二郎說話一套一套的,态度放得很低,關鍵是還專門給這管事兒上供,畢竟不怕君子,專怕小人。
果然看着秤高高的,還有是給自己上供的,自己也能吃把小青菜,長孫管事臉色也變好看多了。
送走這難纏的長孫管事,溫家人繼續去賣菜。
沒有轉悠出去幾步,溫二郎就按照剛才的說辭,菜都賣出去了,而且也沒有被人壓價。
溫大郎和溫二郎都不得不佩服自家的親爹!滿滿的都是生活的智慧呀。
雖然沒有賣出去30兩銀子,但是20多兩的銀子,可是閃瞎了溫家人父子三人的眼。
“家裏的乖孫兒們,喜歡吃糖,喜歡吃點心,走咱們去買點。再買點肉,買點糧食!剩下的錢存起來,開春蓋新房!”
溫老頭興奮的說道,對明年的計劃已經熟爛于心。
“嘿嘿……”溫大郎和溫二郎笑的眼睛都不見了。
炭村,溫家的女人們看着孩子,做着雜事,照顧着溫房裏的菜苗。
憂心的看着家中的糧食少的可憐,心說中午就不吃,留着晚上一起做,婆媳都在擔心,這菜到底賣出去了,還是賣不出去呢?
溫老太照着往常賣炭的經驗,天不黑根本回不了家呀。
就在這時聽到外面村子裏面喧鬧聲,原來溫家父子回來了,還背着滿滿的糧食,肉,一看就是賺錢啦~于是在親朋好友的詢問一下,大家都是一個宗族的人,而且都種了菜,溫老頭也沒有任何的藏私。
溫二郎更是繪聲繪色,描繪了今天鬥智鬥勇的全過程。
客氣的唐府管家,惡霸一樣的長孫管事,……一切都是那麽的魔幻。
“也就是說你們這出去一趟,轉了那麽多銀兩!”
“我的天呀,你家明年能重新建房了!”
“這哪是種的菜呀,這種的是銀子呀!”
“不行我得回家打兔崽子一頓去,讓他把那苗都給拔了!”
村民們都驚嘆道,同時想起自己家也有青菜啊,覺得很開心,但是一想到自家就種了那麽一點點的青菜,而且種青菜一波又一波,需要時間成長。
頂多賣個兩波菜,春天就到了,家家戶戶也有新菜吃了。
炭村的好多老百姓們都後悔不已呀。
“你們可不能覺得俺們家掙錢很困難,俺們家菜一根一根的挑的,都是可水靈,可水靈的!你不知道那兇狠的管家都說了,該有一個黃菜葉,直接把攤子砸了……”
溫二郎說這話的時候,臉上還帶着後怕呢。
“那可不是,賣給達官貴人的菜怎麽能難看?!俺們肯定不會這樣做的啊。”
“對對對,誰敢這樣做地道的事情,壞了咱們炭村的名聲,把他逐出村子!”
很有小心思的人,聽到村民們這麽義憤,都不敢有小心思。畢竟錢好掙,命難掙。
溫家當天一家老小都很開心,生活也有了盼頭,家中的米缸也高了。
對于溫床上的菜,照顧的比孩子都精細,認真的呵護每一顆青菜。那都不是菜,那一個個的都是銀子!
炭村的村民們家家戶戶開始去賣菜,而且根據“經驗”,先去四皇子的王府送菜,再去唐府送菜。
然後,再去走鄉串街的去賣青菜!
流程都是一模一樣的,老百姓們不敢有任何的差錯,也有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們發現了溫室能種菜,也加入了賣菜的隊伍。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賣菜,要先去四皇子還有唐府送菜,但是人都有從衆心理,別人這麽做,那自己也這麽做。
萬一有什麽典故呢?萬一有什麽潛規則呢?
老百姓們說不出來這些話,但是他們感覺很好到位。
果然炭村的老百姓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獲得了第一桶金,家家戶戶都沒少掙錢。
遠遠要比賣炭掙的錢多,還要輕松的多。
也許以後每年都不會像今年這麽掙錢了,但是能讓京城的所有老百姓們都吃上青菜,還是可以一直賺錢。
至少溫家人已經非常知足了。
嚴閣老府中,也已經盤了火炕。
嚴炫之親自操手,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看着他家有大片的宅地屋子,因為長時間不使用都已經破破爛爛了。
嚴炫之是個機靈聰明的孩子,他也建立溫室,種菜!
也許其他老百姓們不懂為什麽要給四皇子還有唐大儒送菜,也不懂為什麽給他們送完菜之後,自家的菜變得好賣了?
嚴炫之可是非常懂呀,他雇傭了短工給自家看菜,種了菜之後,他不僅給四皇子還有大儒送去了。
腦筋聰明的嚴炫之,給皇宮都送了一筐青菜。
轉頭就打着“皇上吃了都說好”的旗號,将自己家的菜賣給很多富商,而且仗着自己是嚴閣老的兒子,可沒人敢跟他講價!
于是別的老百姓的菜二斤一兩,他的一斤一兩別人都搶着要!
而且,嚴炫之也知道自己這些小打小鬧,皇上絕對是看不到眼中。甚至看在自己父親嚴閣老的面子上會寬容自己!
嚴炫之在規則範圍中反複橫跳,卻始終沒有出現任何事情。
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天賦了。
于是嚴閣老可能不知道事情經過,但是嚴炫之這已然賺得盆滿缽滿。
等嚴閣老知道的時候,也已經為時過晚了!
此時的嚴閣老已經回到朝廷中,為國家大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哪有時間留意家中之事啊,這不就被抓了個空隙。
僅僅封筆了三天,滿朝文武還沒覺得自己休息,就已經又繼續工作了。
果然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才是人上人!
每天離開溫暖的被窩,在天還沒亮起來之前,參加早朝,然後回到冰冷的各部門工作。
沒錯,是冰冷的房間。
司徒皇帝那麽摳門的人連對後宮嫔妃都沒有給修火炕,修火牆,給滿朝文武修火牆,真是想得美哦。
後宮嫔妃也不傻,早早的就已經看明白了司徒皇帝摳門的本質,于是紛紛自己掏錢,修火牆。
畢竟,司徒皇帝那麽雞賊的男人,讨厭去不溫暖的地方,于是要麽留宿自己的寝宮,要麽去找葉皇後,全蓋着被子聊天。
根本就不去其他嫔妃的宮殿,因為他他怕冷!
于是寝宮中沒有火牆,沒有火炕的後宮嫔妃,根本就得不到皇上的寵愛。
後宮嫔妃中有錢的自己出錢,沒錢的只能等來年開春皇後給報修。
“皇上,人家做了你最愛吃的點心呢,”“皇上,人家做了你最愛喝的湯~”于是修好宮殿的後宮嫔妃,紛紛送上補湯,呼喚皇上來她們宮殿玩耍啊。
“看到沒?果然朕是最有魅……
司徒皇帝美了,他覺得自己魅力無限大,瞅瞅後宮嫔妃為了見自己,紛紛自掏腰包,修築自己住的宮殿。
果然後宮的女人有錢!
自己又省了一筆,司徒皇帝覺得自己真是一個省錢天才。
對後宮,司徒皇帝都如此的摳門,可想對前朝的那些官員們又會怎樣的摳門。
家是溫暖的家,工作是冰冷的工作,冰冷的房間。
在這個交通基本靠走,交流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的環境中。
家世雄厚的官員也覺得冷,但是腳上穿的是羊羔靴子,身上的袍子,手上拿着的精致的暖手寶。
家世不怎麽好的官員,那取暖基本上就靠自己的抖動了,當然房間當中也有一盆火,屬于朝廷的福利。
但是再怎麽窮的官員,家中都有了火炕和火牆,家中的日子有多麽好過,外面的工作就有多麽的讓人生氣。
至于有錢的官員為什麽不改造一下,自己工作的環境。
主要就是朝廷內部的調換,每兩年或者是三年就會調動一次,也許今天自己的屋子,明天就屬于另一個人。
得不償失不說,關鍵是不值得!
而且也不想成為自己部門特立獨行的存在,所以有的官員哪怕覺得這個錢花的很少,但是也沒有花錢去改善自己工作的地方。
主要就是害怕自己不合群,而且所有的官員大多數都走的是中庸之道,不願意成為拔尖兒的存在。
基于這種想法,不管是家世好還是不好的,官員都不願意成為“出頭鳥”。
進入寒冬,新年期間,司徒皇帝取消了往年的新年宴會。
往年的新年宴會,象征着新的一年重新開始,官員們帶着自家的妻兒老小,參加皇宮中的宴會。
也算是顯示皇帝寵愛的一種方式,耗時,耗錢,耗人工,主要目的就是顯示國力強大,國家在司徒皇帝的治理下變得越來越好。
但是今年基于地震災難過去不久,百姓的災難剛剛過去,又怎麽能大肆的慶祝呢?
而且司徒皇帝想到明年,肯定要給災區的老百姓們免去稅收,就相當于又沒錢了。
摳門成性的司徒皇帝,可能會在各個方面摳嗦的,但是在給邊疆的将領軍饷時,從來就沒說過一個不字!
司徒皇帝知道邊疆安穩,國內百姓才有好的生活,國家才能安定!
對于每年開春都需要撥軍饷的地方,司徒皇帝永遠會給的很足,而且對各方邊疆駐軍把控非常的嚴格,都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只要一想到開春要錢的人那麽多,司徒皇帝也就沒心情再舉辦新年宴會。
不過不開新年宴會,但是為了顯示自己對朝廷大臣們的喜歡。
司徒皇帝每年都會在元旦節,只有皇上最喜歡的臣子,才能得到皇上的賞賜。
在寒冬中,皇上會送給大臣們綻放的鮮花,都是在擁有溫泉的皇莊養活的各種的花卉。
每年的送花,都是所有官員在揣摩皇帝心思的時候。
比如嚴閣老年年都能得到菊花,似乎是在贊美對方,如菊花般君子的品質。
似乎能得到皇帝送花的官員肯定是潛在帝心,而接受到皇帝送花的官員都非常的感動。
“每位大臣得到的花每年都差不多,但是我特別想知道皇上會賞賜唐大儒那如什麽樣的花?”
“真是忍不住好奇喲~”不少人都在暗戳戳的讨論,今年的元旦節,絕對是不同尋常哦。
司徒皇帝也犯愁呀,給唐大儒送怎樣的花卉,怎麽賞賜,絕對是件麻煩事滿朝文武都已經正常上班,一如既往的那麽幹活。
但是唐大儒出現了一天就告病,直接得了風寒,禦醫們前去診斷都診斷出來了,唐大儒就是因為冷熱交替,沒有做好保暖,受了風寒。
順理成章,唐大儒就直接不幹活,并且直接放話,要到了開春之後,再上奏折“搞自己”。
“你說說唐大儒脾氣那麽大,他竟然跟朕放狠話了,要朕好看……”
司徒皇帝嘴裏不停的吐槽,眼神卻充滿了笑意。
他似乎能想象得到唐大儒流着鼻涕,咬牙切齒的發誓要給自己好看的場面。
“暖房有很多異邦進貢的奇花異草,皇上要不要去看一看?”
言太監笑着說,他可不敢跟着司徒皇帝一起吐槽唐大儒。
因為敢跟着司徒皇帝吐槽唐大儒的人,都已經完蛋了。就比如五皇子直接又被趕回書房上學。
後宮中誰不知道五皇子徹底的失寵,而失寵的原因,衆人不得而知。
只有言太監知道的最清楚,不就是跟皇上吐槽,唐大儒說的不對,沒有給他看作業嗎?!
五皇子直接被司徒皇帝給怼了回來,言太監都忍不住搖搖頭,五皇子都不知道他失去的是什麽!
“嗯,去看看吧,唐大儒真是太任性了。”
司徒皇帝嘆了一口氣,自己認下的摯友,自己只能慣着呀。
而且也許真的是高處不勝寒,能有一個和自己交流,不圖自己任何東西的朋友,對于熟讀史書的司徒皇帝,這樣的存在對于所有的皇帝都是非常少見的。
司徒皇帝很珍惜唐大儒的任性。
唐府,正房書房時不時的有噴嚏聲傳出來。
唐大儒很不幸病了。
全家沒有一個生病的人,只有唐大儒倒黴了。
唐明珠卻興奮了起來,覺得終于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爹,你快點嘗一嘗,這是我給你包出來的小藥丸,別看這小藥丸很小,但是藥效非常足呢。”
唐明珠興奮的推門而進,就看到自己父親可憐兮兮的正在擤鼻涕。
“……姑娘啊,咱們能商量一下嗎?能別把你爹我當做小白鼠。能不能先找小動物試一試,你的藥到底管不管用?”
唐大儒表示自己拒絕當小白鼠,說什麽,都不吃藥。
好不容易送走了唐明珠,自己的夫人又端着藥進來了,唐錢氏不僅自己進來,還帶着兩個兒子。
意思非常明顯,要麽就丢人丢到兒子面前,要麽就痛痛快快的把藥喝了。
“……”還沒有達到無欲則剛的境界,唐大儒只能端起藥,悶頭幹掉。
“我想吃點有滋有味的食物!我現在什麽都嘗不出來,我不要吃清淡的食物,我要吃重口味!我要吃辣辣的……”
唐大儒嘴裏邊叫嚣着,開始提出蠻不講理的要求。
在家人的包容下,開始耍小性子,說什麽都要吃火鍋,就想吃火鍋,辣辣的火鍋。
“老爺,你說想怎麽吃咱們就怎麽吃,老老實實的吃藥就行。”
唐錢氏根本一點都不生氣,說完就走了。無所謂,不就是搞事情嗎?玩吧就寵着你。
而唐康柏和唐康楓兄弟二人,則被唐大儒指使着去讀書,而且是他默寫出來的書籍,告知他們明年開春之後繼續去地裏幹活!
“那父親我們就去看書了,您有什麽事兒直接吩咐。”
對此唐家二兄弟表示自己已經知道沒有任何的接受不良。
唐家二兄弟最近總是能收到,來自慈幼院和安濟坊的禮物,雖然很多東西在他們眼中看來非常的廉價,但是心意卻是無價的。
而且了解的越深,兄弟二人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投胎轉世的好運氣。
他們想做一點事情,這一點利國利民的好事讓自己下輩子,投胎轉世的時候再來到自己父母身邊!
當一個人真的是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迸發出來的毅力,和堅持,足以和天賦對抗。
唐錢氏跟廚房說了唐大儒要吃火鍋,還要吃銅火鍋,薄薄的羊肉片,豬肉片,豆腐,魚丸,青菜……
而且鍋底要清湯,還要有辣辣的湯底,于是廚房管事遭受到了職業生涯的挑戰。
管事心想:這不就是涮鍋嗎?就是換個鍋而已。不過這個辣辣的湯底,是用茱萸、花椒、蔥、芥、姜嗎?
于是主廚被要求做辣辣的湯底,做了一遍又一遍。
主廚都要哭了,但是唐大儒依然說味道不對,不是這種辣,是又麻又辣,火辣辣……
主廚愁的頭發都沒了,雖然他已經是要光頭,這辣味不就是這幾種嗎?
唐大儒面無表情表示:是正常的辣辣,不要有其他味道的辣。
唐大儒裹着被子,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司徒皇帝的錯,直接準許自己致仕,自己也不會去上班,不上班也不會生病……
“嗯,如果皇帝送予我的花卉,很普通,那就別怪我病好了之後,找他麻煩。”
唐大儒‘威脅着說’,他已經着手要寫關于官員們的福利問題,包括改造辦公的環境。
暗衛:接受到威脅,已經派人去通知司徒皇帝了。
唐大儒知道自己身邊有暗衛,面前默認司徒皇帝在自己身邊放有暗衛。
因為他覺得暗衛可是專業的保護人才,在保護自己家人方面,遠遠要比自家的侍衛強100倍。
所以暗衛在唐家屬于公認的事實,而且唐家人也絲毫沒有當做一回事。
而且暗衛也很給力,已經将唐大儒的憤怒傳到了皇宮。
此時在暖房中看着奇花異草的司徒皇帝,感受到了威脅,并且表示自己很慫了。
希望唐大儒可以消氣,病好了之後繼續為自己幹活。
“這個紅燦燦尖尖的東西,很不錯,感覺很喜慶呢!”
“這個紅紅的小果實,也很不錯呢,很應景啊。”
“這個花長得也不錯,……”
司徒皇帝看看這個也沒看過,看看那個也沒看過,覺得要不要都給唐大儒送去。
看在自己給他如此多的賞賜的情況下,禮多人不怪呀,唐大儒應該也不會生氣。
“就這麽辦了,将這些東西都給唐大儒送去!”
司徒皇帝一拍手,非常滿意自己的決定,至于其他的官員,一人兩盆開的花燦燦的鮮花就好了。
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元旦當天,皇上開始賞賜自己的功臣。
被衆人都期待的唐大儒,收獲了一整車的奇花異草,奇特是奇特,但是沒有任何的象征意義呀!
而唐大儒病了幾天之後,其實已經身體好的差不多了,一直覺得嘗不出食物的味道,就想嘗一些刺激性的食物。
唐大儒心中有些不爽,就想找別人的茬,要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來指責別人。
但是當看到司徒皇帝送給自己的這一整車的奇花異草,唐大儒心中的怒氣卻消失!
“這個紅彤彤的果子叫什麽名字?”
“回太傅,叫狼果。”
“這個尖尖的果子呢?”
“回太傅,這個紅果子叫番椒,”……
唐大儒越問越開心,本來就是想找辣椒,但是他以為還需要讓商隊出去找尋種子。
萬萬沒有想到,原來這些東西,已經悄悄的來到了司徒皇朝,哈哈哈,唐大儒覺得自己真的是運氣十足。
“大儒可不能碰這個尖尖的紅果子,有毒!手摸上去辣辣的,弄破了之後再摸更辣。”
小太監驚恐的說道,因為他看到唐大儒已經去摘這紅尖尖的果子。
“沒事,你先回去吧,告訴我皇上,我非常的滿意!”
唐大儒開心的說道,然後趕緊招呼仆人将番茄,辣椒,拿到廚房去。
他要親自指揮大廚做飯!
被唐大儒最近折磨到頭發掉光光的廚子顧小二,正在絞盡腦汁的想,怎麽将湯底做的辣辣的,還沒有異味。
就聽到外面的吆喝聲,顧小二一看差點吓得腿軟,唐大儒怎麽進廚房?!
大儒怎麽能進廚房?!
讀書人不都說君子遠庖廚嗎?
廚房裏面的仆人們也都吓了一跳,要知道連當家主母都很少下廚房呀。
“誰是做菜的廚子,我要交代兩道菜。算了,要不我自己動手……”
唐大儒突然間有一種想親自做飯的沖動,好久沒有做飯了,做個番茄炒蛋還是沒問題。
“老爺老爺,您別動!我來您說怎麽做?我來做!廚房又是刀又是油的,咱別傷到了。”
顧廚子驚恐的大喊,一身腱子肉的他趕緊準備好。
“那好吧,這個紅色的圓圓的果子叫番茄,将它切成小塊,和雞蛋炒。用一點白糖,和鹽調味,就可以了!別全炒了,留着一個做種子。”
唐大儒也很聽話,不動手就不動手,開始指揮顧廚子炒菜。
這紅彤彤的番茄确實沒有見到過,而且在很多人心中來說,長得好看的東西多半是有毒的。
就連在暗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