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1)
自從災難後,司徒皇帝從唐大儒身上學到了不少的經驗。
對于各個地區的把控‘喪心病狂’,甚至具體到各個地區的天氣降雨,溫度等等都會被記錄在冊。
司徒皇帝也專門設立了官員部門專門做這些事情,就是監測各地是否會發生災難。
對各地的各種把控,更加的嚴格,而且司徒皇帝有意将暗衛分為兩個部門,一個部門轉為明面上的只屬于皇帝的直屬部門。
另一個部門還是按暗地裏做一些不能明察的事情,還是暗衛。
不過,一個新的部門出現在朝堂當中,肯定要跟閣老們商量。
而且明面上的新部門将是監察所有官員,針對全國各地所有官員,做一些官員不能做的事情。
這就難搞喽。
誰會想讓自己頭上多一把刀呀,肯定不同意。
司徒皇帝心裏抓心撓肺的想要成立新部門,主要是他財大氣粗,有錢人,不怕花錢了。
為了能夠在明年打敗自己的文武百官,舌戰群雄。
司徒皇帝開始看史書,看書中很多皇帝一生中的昏庸荒謬之事,很有感觸呀。
‘人家皇帝,活得怎麽就那麽爽呢?’‘就是死的有點快,哎……果然想要盛世明君,也不是一個好差事。’司徒皇帝自從開始看書後,就開始內卷自己的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也通通拿出書籍,不僅自己看書,還将這個壓力壓到了下一代,不求下一代,像唐大儒一樣跟神算子有一拼,但求下一代也能知曉歷史,融彙貫通。
下一代年輕人:承受了他們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罪”。
尤其是一些本來已經家族中放棄的“纨绔子弟”,這些纨绔子弟受盡家中的寵愛。
Advertisement
就連當家男主人都對受寵的幼子,和受寵的嫡孫,沒有辦法。
但是現在只要說跟唐大儒學習,家中的兩位‘大佛’,老夫人和當家主母,都不帶含糊的支持。
唐大儒知道了事情之後,只能說是罪過呀!一切都是不小心傷及“無辜”了。
其實司徒皇帝也在悄悄默默的看書,悄悄默默的看史記,目前所有人都已經感受到了讀書多的威力。
皇上開始看書了滿朝文武開始看書了。
于是京城上下都開始流行看書,學術氛圍,更加濃郁。
書店的掌櫃的:笑開了顏~“一切的始作俑者”唐大儒任性的不請假又回家了。
文武百官對于唐大儒的欽佩到了極點,已經呈出了盲目信任的現像。
而唐大儒的名聲到了極點,不僅在官員中的名聲很好,在民間名聲更是好的不行。
尤其是‘大儒提前預知地震,京城百姓免遭遇難。’‘提前預防災難,預防瘟疫,幫助老百姓們重返家園’這件事也傳遍了天下。
而且對比在江南的事件中,唐大儒可居可點的表現,在預知地震災難,更有傳奇色彩。
所以在民間,唐大儒的形象已經宛如在世神仙了!
就是老百姓們都覺得唐大儒生而知之,傳的有點神奇了。
而且唐大儒本身的身份就已經受盡百姓們的推崇,以及讀書人的愛戴。
現在事情傳出來之後,名聲都傳遍了邊境,甚至就連很多小國家都聽到了唐大儒的名聲。
有一句話叫做‘得大儒者,得天下!’甚至在邊境時不時侵犯邊境的匈奴,匈奴王叫嚣着:願意用丞相的職位,贈與唐大儒!
現在更是叫嚣着,只要唐大儒去匈奴,直接封為異性王。
由此可見,唐大儒只要有反抗之心,到處都是去處呀。
“……所以皇上,您得防備着點着呀,這唐大儒名聲太盛了,在民間,老百姓将您跟他不相上下……”
某些奸詐的臣子因于某種屬于自己的利益,看不到唐大儒做的事情。
開始在司徒皇帝面前說一些唐大儒的壞話,主要是想挑撥唐大儒和司徒皇帝之間的感情。
“哦?朕的名聲都能和唐大儒相提并論了,不錯不錯。
朕做的事情還是受到廣大老百姓們的認可呀,朕的努力沒有白費。”
司徒皇帝哈哈大笑起來,覺得廣大老百姓很有眼光,他的所作所為得到了認可。
司徒皇帝坐在龍椅,笑完之後,眼神鋒利的看向已經跪倒在地的剛從外地回來述職的劉官員。
“看來朕的太傅,真的是礙了某些人的眼了,你怎麽不在朝堂當中,直接參唐太傅?跑到這裏來跟朕打小報告,小人行徑!”
司徒皇帝慢條斯理的說道,眼神裏充滿了厭惡,鋒利的眼神似乎将跪倒在地的劉官員,想要看看他的內心是不是黑色的。
“臣不敢,臣有罪……臣罪該萬死,還請皇上饒命……”
劉官員吓得臉色大變,一聽就知道自己是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跪地求饒。
“你都罪該萬死了,朕不想饒命。利民好事未做,勾心鬥角玩官場上的手段,你倒是有一手啊!”
“來人,拉下去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司徒皇帝無聊的擺擺手,像這樣說讒言的官員,越來越多,真不知道唐大儒是怎麽戳了他們的心肝肺了。
劉官員臉色蒼白,充滿了恐懼,趴倒在地,被禦林軍帶走!
想求饒根本不可行,被捂上嘴巴拖走。
司徒皇帝真是覺得很郁悶,冬天喝涼茶都壓不出去心中的火氣。
他明白唐大儒絕對沒有異心,人家根本就沒有長歪心思。
如果唐大儒真的有異心,能那麽“任性”?
而且司徒皇帝對于自己在民間的名聲并不好的這件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
現在他的名聲能發生轉變,在民間老百姓口中名聲得到逆轉。
那純粹是唐大儒将所有的功勞推到自己的身上,司徒皇帝都感激不已。
三人成虎的故事,司徒皇帝心知肚明,他害怕自己哪一天真的聽信了傳言,将唐大儒給殺了。
司徒皇帝知道,到時候他的名聲基本上可以爛大街!
而且唐大儒絲毫沒有留戀權勢,在疫情期間,他統籌文武百官,權力已經達到了頂峰,說話要比皇子們都管用。
基本上是“丞相的權利”拿在手中,在朝堂中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是唐大儒幹完事情,就又罷工,說不上班就不上班。權利說扔就扔,正好沒有任何不舍。
“所以給說唐大儒讒言的那些人,都是壞人”怒氣沖沖的司徒皇帝,氣鼓鼓的說道。
言太監表示自己什麽都沒聽到,恭恭敬敬的站在旁邊。
卻在心中警惕自己,以後對于唐大儒的事情,一定要更加上心。
想到了自己的摯友,唐大儒那是有心中七竅玲珑之人,肯定是知道別人會加壓給他,故意放權……
司徒皇帝感動的眼淚嘩嘩,沒錯,在他心中唐大儒就是一個舍身為他的好知己。
真有好朋友,是真正的君子之人,簡直是自己最大的幸運。
對于司徒皇帝來說,他雖然不是個怎麽正經的君子之人,但是他絕對喜歡和君子之人做朋友,就例如唐大儒。
滿朝官員封筆,司徒皇帝也封筆休息了,那就忍不住想要去探一探自己的摯友,是不是想自己了?是不是在家裏很無聊?
司徒皇帝忍不住輕輕微服私訪,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玩耍。
在路途中還碰到了四位閣老,于是司徒皇帝邀請閣老們大家一起愉悅的去玩耍呀。
就去唐大儒家吃蹭飯呀,不要想那麽多了。
四位閣老看着跟在司徒皇帝身邊的五位皇子,心想:皇上這真是拿唐大儒當做至交好友來對待。
‘罷工’的唐大儒是貪戀權勢嗎?
不!
唐大儒就是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他根本就沒有長那個貪戀權利的心,也沒有長為別人考慮的那一竅。
主要就是唐大儒覺得自己的勞動付出和得到的薪資,不成正比!
唐大儒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奮鬥,掙的月俸,都不夠自己家活兩天。那還能努力什麽勁兒?
朝廷官員每月都有月俸,按照級別的不同,月俸也有差異,不僅給銀兩,還給米,布,也算給的齊全。
但是官員要真的靠朝廷下發的月俸,過日子的話,那絕對是生活在赤貧線上的存在。
當唐大儒辛辛苦苦兩三個月,本以為自己一挑多職,應該會有不少的月俸。
當唐大儒讓老管家給自己去領俸祿後,自己不好意思給自己的夫人,讓老管家直接轉交給唐錢氏。
唐大儒心裏很得意揚揚,心想:很不好意思,以後他也是為家裏出一把力的男人了,再也不是吃軟飯的。
當晚上,唐大儒和妻女一起用餐時,“不經意”之間,說起了自己的月俸。
“嗯哼,我的俸祿不僅要補貼家用,還要給明珠去買首飾呢。”
唐大儒忍不住的驕傲的說道,那意思他有錢了,那想怎麽花就怎麽花。
唐錢氏真的是好感動哦,趕緊的附和道:“明天給老爺拿銀兩,花!大膽的花!”
唐錢氏真是太開心了,畢竟自家老爺所有的俸祿雖然掙的少吧,但是一個子兒都沒落下,全部都交到自己手裏。
唐錢氏怎麽會把自家老爺的吩咐花出去呢,那必須好好的供起來。那是念想,不是能花的錢。
“爹爹,真不愧是被所有女子贊嘆的好男人,娘親早就将您的月俸收起來了,讓我們兄妹三人就瞅了瞅……”
唐明珠此時開心的說道,怎麽說呢,就是那點銀兩象征性的意義比實際意義大得多。
“對對對,娘親都不讓我們兄弟二人多看兩眼。”
“爹爹好疼妹妹呀,唉,不過也确實買不了太多禮物,頂多給妹妹買個銀手镯!”
唐康柏和唐康楓兄弟二人一唱一和,心裏也不心酸,畢竟錢就那麽一點,給妹妹,就給妹妹了。
“……”唐大儒此時還有什麽反應不過來的,也不多說話了。
吃完晚飯,唐大儒回到自己的屋子,将老管家叫來,詢問一下自己到底多少俸祿呀。
“老爺,你可是獨一份!滿朝文武的官員,領俸祿時,就咱們家的車拉滿了一車呀!”
唐老管家驕傲的挺起胸膛,就是喜歡這種領俸祿的感覺,飛一般的感覺!
“那到底有多少啊?就咱們家吃多少天了?”
“老爺那可真不少呀!夠咱們家全府上下吃三天呢。”
“……噗……”
“老爺,你可是咱們家族中第一個掙着大錢的人……”
“別說,唐叔你就饒了我吧。”
唐大儒無臉見人了,他覺得自己很痛苦啊,辛辛苦苦三個月,掙的月俸,僅供全家吃三天。
唐老管家被送走了,他覺得自己沒說錯什麽呀,為什麽老爺的臉色大變呢?
唐府是什麽人家,那可是有名的富商,錢財在他們眼中看來很好得。
主要就是這來自朝廷的贊揚,來自朝廷的認可,在他們眼中象征性的意義遠比實際意義要大。
這年頭誰家靠着朝廷的俸祿過日子呀?
可能真有窮酸秀才,或者是真正赤貧,家中夫人又不好俗物的清官,過着拿俸祿過日子的清貧生活。
但是對于唐府來說,沒有指着大儒的俸祿過日子。
想明白的唐大儒忍不住開始翻閱書籍,不放假也就罷了,還不給錢,這就有些過分了!
尤其是唐大儒想到自己在妻女面前,大言不慚的要養她們的話,丢人哦~再想想自己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全家真要靠着他那點俸祿過活,全家人都得餓死!
于是“惱羞成怒”的唐大儒罷工了!
老子不幹了。
幹什麽幹,沒有動力了。
不給錢,還想讓人幹活?
想得美!司徒皇家是個扒皮!
唐大儒可不承認司徒皇帝是他的摯友。
于是唐大儒“愉悅”的罷工,造成了一系列其他的事情。
對此唐大儒表示自己完全沒有想到純粹是情緒發洩,而且他決定不幹了,什麽超一品太子太傅?都是虛的。
過了年就辭職!
做什麽自力更生的男人?哪有吃軟飯香!
還努力什麽,有什麽好努力的,躺平,享受生活多舒服。
沒事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折騰一下兒子們,世上還有比這更美滋滋的事情嗎?
唐大儒憤憤不平的想,折騰兒子,不比在朝廷當中舒服多了。
在朝堂當中還忍不住控制自己的脾氣,還要想着各方的利益。
還要為老百姓幹實事,頭發都掉了那麽多,唐大儒都覺得自己要禿了。
每天早上起來看着自己枕頭上的頭發,那真是百八十根不算事,扶起來都能吃一頭秀麗的長發。
唐大儒現在都有了一種容貌的焦慮感,他總覺得自己容貌不在,會被“富婆”嫌棄。
要知道現代,多少的男人被富婆嫌棄呀!
哎,男人也不易呀,尤其是打算吃軟飯的唐大儒。
決定為了自己的頭發着想,還是想一想如何辭職吧。
回到山清水秀的老家,過自己的小日子那不美嗎?
想想自己剛來的那兩年,過的是什麽日子,無憂無慮,擡頭見南山,悠然自得,那真是小日子悠哉悠哉。
換了神仙都不給換的美妙的日子。
現在每天都在用心自己的頭發,掙的錢還不夠護理頭發的藥錢。
想想都生氣,唐大儒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為了錢,而生氣。
果然當皇帝的人心都黑呀!
唐大儒氣啾啾的樣子,別提多麽搞笑了。
唐錢氏也得到了消息,正好跟自己的閨女在交流家中的事情。
母女二人,相視一笑,開心的不得了。
“哈哈哈~娘親以後可不能這樣了,你看看把爹爹給氣的,哈哈哈……”
唐明珠笑得眼淚都流出來,捂着肚子趴在桌子上,嘴裏邊說着不由衷的話。
她真是都能想象得到自己父親那氣啾啾的樣子,本來十分炫耀的說話,誰能想象得到,一頓操作猛如虎,實際上掙不到的幾兩銀子。
“還說娘呢,你爹爹說給你買首飾的時候也不見你推脫呀?”
唐錢氏也笑得不見眼睛,嘴裏邊還不忘反駁,自己可沒什麽壞心思。
“不過也好,爹爹最近在打探如何生發呢,可見最近用腦有些過度。也好好的休息一番,反正家中也不差他這點俸祿!”
唐明珠終于笑完了,擦擦眼淚,給自己倒杯水,從來沒發現自己的爹爹原來有這麽多的小心思呢。
“最近我可聽說了,你爹爹特意讓廚房裏做一些黑色的食物,黑芝麻之類的補一補。”
“你可別這樣說,可不在乎這些月俸,你都不知道最近打算跟哥哥們相親的人家,要比原來好多了。”
唐錢氏還有事情沒有說出來,這是她最近出門做事立刻就感覺地位是不一樣。
雖然說是大儒的夫人,但是原來空有虛名,手中并無實權。
而唐大儒入朝就是超一品,更是未來太子太傅,說明在未來皇帝那裏,也是很有面子的存在。
至少可以保證三代之內絕對不會出現問題,很多人家都希望和唐家結親呀。
尤其是滿朝文武甚至是閣老和尚書家,都頻繁的透露出來這點消息。
唐錢氏還是挺看重的,不過自家老爺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他也不多加阻撓,不過她想趁着老爺在朝政幹事這期間,将兩個兒子的婚事給定一下。
唐明珠眼睛一轉,想了想,以後嫂子們都進家門,自己是不是得找一個別的宅子?
“夫人呀,不好了!”
“夫人大事不好了,老爺要玩泥巴,他讓兩位少爺過去一起玩泥巴。”
唐老管家急匆匆的過來,下人趕緊禀報。
唐錢氏一聽就知道,自家老爺那鑽研的精神又上來了。
“沒事不用管,泥巴夠不夠?不夠趕緊去買呀!”
“讓老爺撒撒氣……”
唐錢氏對于唐大儒的态度還是哄着,至于如何折騰自己兒子,無所謂,反正也是人家的兒子。
唐明珠也想去玩兒,直接被唐錢氏扣押住了,唐錢氏心想:這個泥巴,女孩子還是不要去玩。
“那好吧,那我就等着爹爹給我買首飾呢。”
唐明珠立刻“威脅”道,反正已經知道自己母親對對爹爹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包容感。
“……”唐錢氏哼了自己女兒一聲,自己真是生了一個冤家呀。
司徒皇帝帶着兒子們,還有閣老們一副走家串門唠嗑的樣子。
司徒皇帝很是興奮,畢竟得有多少年了,都沒有這種能夠相互拜訪的朋友。
再說了,一般情況下,司徒皇帝也不願意讨人嫌去別人家,別人都是感恩涕德,生怕做得不好,被皇上厭煩,甚至砍腦袋。
其實司徒皇帝覺得自己已經夠克制的,除非很多人太過分,否則他輕易不會砍別人腦袋。
言太監上前叫門,唐府的仆人都被唐老管家提着耳朵教育過,必須對待任何人,無論貧富貴賤,一視同仁。
得拿出他們唐府的态度來,切莫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切莫給老爺招災惹禍。
而且看大門的這個工作很重要,唐老管家有時候都會親自看大門。
唐老管家開門一見,他也許不認識司徒皇帝,但是他認識四皇子呀。
四皇子稱之父親的人還能是誰?!
當然是當朝皇帝!
唐老管家既然知道是皇上,趕緊派人去通報老爺和夫人,同時客客氣氣的将司徒皇帝一行人,迎進府中,并沒有卑躬屈膝,□□裸的巴結。
唐老管家的态度,很好的取悅了司徒皇帝一行人。
對于司徒皇帝來說,真不愧是自己的摯友家,就連一位老仆态度都是如此的好。
有态度,有風度,朕很喜歡呢。
唐府,由唐氏家族歷代修複,裝修也頗具金陵府城特色。
一路行走來,确實也讓幾位閣老大開眼界,唐家不負當世有名富商,名不虛傳。
當司徒皇帝一行人再見唐大儒時,唐大儒正背着手監工自己的兩個兒子摔泥巴。
唐大儒真是一臉的嫌棄,明明已經告訴自己兩個兒子該怎麽做了,卻做不好。
唐康柏和唐康楓兄弟二人一身的泥巴,還要在寒風當玩泥巴,兄弟二人也很無奈呀。
畢竟有些東西眼睛覺得自己會,手會告訴自己,你在想屁吃!
慶幸還是娘親好,知道他們兄弟二人幹啥啥不行,已經請了手底下的泥瓦匠來了。
幾個泥瓦匠聽到唐大儒說的話,雖然不是專門做磚的工匠,但是泥土不分家,手腳麻利的開始照着唐大儒所說的話,開始甩泥土批子。
制土坯燒火炕,按照唐大儒的圖紙,就開始幹了起來。
毛老頭是唐錢氏手下家養的工匠,一家子都是泥瓦匠,正是他帶着自家的三個兒子過來幹活。
唐大儒害怕這幾位工匠不懂,還特意的講解圖紙。
毛老頭面容憨厚,雖然有一把力氣,但是平時只埋頭幹活,哪和主人家聊過天,見過最大的官兒就是個小管事,此時手足無措。
但是,毛老頭聽唐大儒往下講的時候就知道這火炕可是個好東西。
“……按照我的設想,中間需要留出空隙,讓煙通過,而且土炕不能有任何的縫隙,否則容易竄煙,将人嗆死。
而且不僅是可以制造火炕,還可以制造火牆,還有地熱……
基本上都是同一個原理,但是需要你們親自動手将這個設想做出來。”
唐大儒十分相信這些工匠領悟能力,斬釘截鐵的說道,要知道這些工匠可是手裏邊有着不傳的看家本領。
好多技藝在未來都失傳了,但是,只要是傳承下去的技法,都有着自己獨特的秘術。
“回老爺大人……俺們能做!火炕俺們會做,但是火牆,地熱,還不會……”
毛老頭有些手足無措的說道,手上有傷痕,身上穿的衣服也很單薄。
“先做火炕,如果給府裏盤上火炕,你們的住處也都盤上火炕,到了下雪的時候,大家都好過冬呀。
先給老管家的屋子盤炕,他的膝蓋不好,有火炕可以讓他晚上睡個好覺。”
唐大儒也不着急,态度非常的溫和,語氣也很溫和,眼神裏面充滿了對老管家的疼惜。
雖然他很可憐毛老頭一家人,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夫人已經做得非常好,也算是非常仁慈的當家主母。
遠遠要比其他人家,更加的在乎家中的奴仆生死。
毛老頭恭敬的離開,回頭找自己的兒子,大毛二毛三毛開始幹活了。
而且唐大儒交代了必要的注意事項之後,作為老的泥瓦匠從腦海當中也已經浮現出來,該如何做火炕。
技術含量倒是不高,只要知道了裏面的原理,其實做火炕也沒有什麽特殊的要求。
只不過真的有唐大儒說的那麽好用?
毛老頭趕緊将腦海當中這個想法抛之腦後,他怎麽能懷疑唐大儒呢。
大毛二毛三毛都是青壯的大小夥子,摔泥坯子啪啪作響,幹活又快又好。
用量的差不多的土坯子,去盤炕,盤好的火炕,再用小火慢慢的烤,去去火氣,和濕氣。
還不能讓人直接躺着睡覺,最好是烘烤兩三天徹徹底底的将炕都烘幹了。
唐大儒在寒風中,坐在亭子中欣賞着冰景,在他人眼中看來,別有一番意境。
“真不愧是朕的摯友,瞅瞅這小日子過得真美滋滋啊。”
司徒皇帝一點都不将自己當外人,一屁股就坐到了唐大儒的身邊,自己給自己倒茶水。
“見過唐太傅,吾等打擾了。”
四位閣老可沒有司徒皇帝那麽厚臉皮,紛紛都帶了禮物,雖然不是很貴重,也是一番心意。
“見過太傅。”五位皇子恭敬的行禮,他們心中也很無奈呀,明明是教他們的太傅,卻時常見不到人影。
“閣老們客氣了!”唐大儒客客氣氣的請四位閣老入座。
“康柏,康楓,接着帶五位皇子一起去看盤炕,看完之後每人寫一篇觀感,不允許少于八百字。”
唐大儒下手可不輕,本來這也是他要給兒子們留的任務,既然五位皇子也過來了,那就不能厚此薄彼,一起去幹吧。
“……”五位皇子心不甘情不願,但是沒有辦法,司徒皇帝根本不挽留他們。
“五位皇子這邊請……”唐康柏和唐康楓只能款待五位皇子,一起去玩泥巴。
将小孩子們送走之後,唐大儒的臉色立刻拉了下來,看司徒皇帝真是哪哪都不順眼。
唐大儒和四位閣老交談甚歡,都是有學識之人,根據某個問題由淺言深,慢慢的就算是意見不同。
也非常的有見解,意見不同不代表着生氣,而是多一種思想,多一種看法。
“……”司徒皇帝被孤立了,冷風那個吹。
言太監都不忍直視,于是微微的側過頭不看司徒皇帝。
司徒皇帝覺得自己受到了冒犯,為什麽跟別人都喜笑顏開,對自己都不說話?
摯友啊,你是對朕有了什麽看法嗎?你是知道了有很多人在說你的壞話嗎?你是知道朕的心似乎已經動搖了一番嗎?
司徒皇帝心驚膽戰,因為他覺得唐大儒既然能掐會算,能在史書當中得到很多知識。
可能唐大儒已經知道自己現在背後有小人在暗戳戳的戳她脊梁骨。
司徒皇帝膽戰心驚,飲一杯茶水,聞聞自己撲通撲通跳的內心。
用一種哀怨的眼神瞅着唐大儒,摯友呀,朕對你的心天地可鑒。
唐大儒也知道自己埋怨的不切實際,但是對于罪魁禍首剝削自己的黑心‘資本家’。他實在是沒有什麽,好說的。
“咳咳,咳咳!對了,朕今天來是想問一問大儒身體怎麽樣了?”
“最近怎麽沒有去翰林院打卡,原來不都是做五休二嗎?”
司徒皇帝厚着臉皮,直接插入話題,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別人。
四位閣老趕緊端起茶水來飲一口,錯過臉,不說話了。
司徒皇帝不說還好,一說話就把唐大儒的心中的火氣帶了出來。
唐大儒心想,我不去上班,你還不知道為什麽嗎?!
“嗯,既然皇上也來了,那我也不藏着掖着。”
唐大儒心中怒火沖天,但是還是比較有理智的壓制住自己的情感,雖然這個老板很坑爹,人家手中握有大權,還不容自己太過放縱。
四位閣老豎起耳朵來,洗耳恭聽。
司徒皇帝身子板都坐直,期待着唐大儒對自己說話。“太傅請講,朕能做到的絕對會為你做到位!”
“哦,這件事情您還真的能做主。”
“那你說,你只要提出來,朕能做到的,肯定為你做的!”
司徒皇帝拍着胸脯答應,沒有辦法,就是這麽任性,大膽的提要求,自己的摯友一點點小要求,自己絕對會滿足。
唐大儒一聽這話,滿意的點點頭,嘴上若無其事的說道:“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啊,明年我想不幹了,直接致仕。”
“噗”“噗”“咳咳”“咳咳”偷聽的四位閣老直接嗆到了,沒有辦法,誰聽到唐大儒在此時提出這個要求來,都得噴。
“……”司徒皇帝張了張嘴,驚恐的發現,他确實無法回答這個要求。
這可怎麽辦呀?唐大儒肯定是知道有人背後打小報告!
人家拍屁股走人了,不想幹了。
司徒皇帝可不想放棄這麽好用的人才,什麽都知道,幫自己解決了那麽大問題。
于是司徒皇帝很尴尬的笑了笑,張嘴說了一句話“別鬧,開什麽玩笑,唐太傅看看你這漆黑的頭發,致仕還早了十多年呢。”
“我并非是開玩笑,真的是不留戀官場,膩歪了,呆夠了,不想再浪費時間”唐大儒一副看破紅塵的樣子,反正是不想在官場裏繼續呆着。
唐大儒真的是不想把話說絕,心想就就你發的那點月俸,讓我為你幹事情,還真是有點困難哦。
“別……話好話不說,朕都是已經默許你,做五休二了嗎!”
“朕都沒有這樣休息過,……”
司徒皇帝酸溜溜的說道,眼神裏小心翼翼的看着唐大儒越來越難看的臉色。
司徒皇帝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他甚至是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可能在他的意識當中自己根本就沒有做錯什麽呀。
四位閣老心中也酸溜溜的,當官這麽多年,他們可沒這麽休息過呀。
唐大儒的這種日子在他們看來挺美滋滋的呀,也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變态了。
所有的官員都已經開始慢慢的享受這種高壓式的生活作息。
唐大儒忍不住想起自己辛辛苦苦一頓操作,收益不過三天飯錢。
“這裏也沒有外人,我就實話實說了。主要是朝廷給的俸祿啊,不足以讓我做那麽多的事情。
有點忒廉價,錢少事兒多還不休假。我是真的幹不下去了。”
唐大儒看司徒皇帝的眼神,都透露出來了兩個字,一個扒一個皮。
四位閣老聽到這些話,哇,宛如靈魂得到了升華,難道說這就是有人帶動的革命嗎?
四位閣老身體都坐直了,等着唐大儒開說,終于有人敢說出他們的心裏話了。
“按照史書中記載,咱們就說一下有名的朝代,‘糖’代,明确記載:諸內外官五月給田假,9月給受衣假,為兩番,各15日。田假若風土異宜,種收不等,通随給之。
這還不算,各種有名的假期都加起來,一年也就是130多天到150多天的假期吧。
俸祿方面,更是不用多說了吧。”
唐大儒這張嘴就來的假期數字加到一起,假期多到讓在場的四位閣老,手中的茶杯都打顫。
同樣都是當官的,差距怎麽就那麽大呢?!
司徒皇帝也暗自咂舌,(⊙o⊙)哇哦~怎麽可以休那麽多假呢?朝廷朝政誰來幹!
養那麽多閑人嗎?怪不得王朝都沒了。
言太監聽到唐大儒的話,也覺得好心酸哦。
司徒皇帝可不覺得自己是個扒皮,因為他也非常的努力的幹活。
作為皇帝,他都能夠堅持一年365天360天幹活,剩下5天看情況幹活。
司徒皇帝也知道了,唐大儒內心的煩躁,原來不是針對自己呀。
那就沒事了,直接不搭理這一茬。
再說了,這麽多年下來了,改什麽改?官員們也都已經習慣了。
司徒皇帝裝作自己什麽都聽不到,唐大儒呵呵一笑。
“如果皇上不同意,在下致仕。既然改變不了您的決定,那就改變臣所在的環境,在下一定會上奏折‘高薪養廉政策’!”
唐大儒的意思就是很明顯,既然不放走我,那我就讓你肉疼。
司徒皇帝心痛了,和唐大儒之間眼神交流,要不要做的這麽狠?!
唐大儒:別廢話,你就說同不同意吧?
司徒皇帝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表示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四位閣老要是如果唐大儒真的出此奏折,他們舉雙手雙腳贊同。
司徒皇帝後悔呀,兩個選擇他都不想要,左看右顧,期待有人拯救自己,快點來個事情吧,還要回去幹活!
司徒皇帝(當事人):別問問就是很後悔,後悔自己多嘴。
…
被唐家兄弟二人帶去看玩泥巴的五位皇子,也不敢亂走。
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頻頻和唐家二兄弟交流,希望交好,詢問一下唐大儒的喜好。
五皇子倒是想插嘴,但是小小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