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定數
第89章 定數
高長恭二叔高洋的嫡長子高殷死于晉陽,他得知時尚早,不日之後,這個消息在晉陽和邺城已是人盡皆知。
寒風凜冽,拍打着門窗從門縫灌進來,樹頭的枯枝應聲折斷,室外冷得呵氣成冰,室內銅盆的炭火啪啦一下炸開。
精神萎靡了好幾日,長恭終于睡下了,雖然睡得極不安穩,可總算是合上了那雙眼睛。
我挨着他側躺着,一手搭在他的腰間,一手被他緊緊扣在掌中。床帏飄飄晃晃着,好像暈開的一片飄渺。
那個文質彬彬,比長恭還了小三歲的儒雅娃娃去世了,死在父親的一母胞弟,自己的親叔叔手裏。嘆了口氣,卻不知該用怎樣的心情感慨:人命果真如草芥,頃刻間便灰飛煙滅、蕩然無存。
其實我對高殷的印象一點也不深,甚至未見過幾次面,唯一記得的也僅是他擡着祖母名號過來找長恭逼婚時的聲音。我心裏說不上多麽傷心或是悲恸,只不過覺得年紀輕輕的少年這樣去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然而長恭是真的傷心,在得知高殷死訊的那日晚上,他緊緊地抱着我,身體連帶着攥着我的手都在顫抖,除去在回廊裏那幾句刻意轉移情緒的話,他什麽都沒說,從傍晚一直睜眼到天明。
我猜得到,他和高殷的關系很好,因為記得他說過自己曾特意送高殷一本《詩經選注》,雖然被小妹撕爛了,但修訂之後還是送給他了。他想着給他帶書冊,他不計較東西破損。雖非親手足,但血脈的聯系永遠濃于水。
人固有一死,不同的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既然早晚都要面對生死,生者神傷心痛大概是對亡者的祭奠和追憶。連我的都清楚的道理,長恭他不可能不知道,他悲恸時間有些長的原因,我心裏其實很清楚。
高殷的死對他來說并不僅僅是痛失親人的哀傷,更是一種從未意識到的沉重打擊,是剝開人性後不願意面對卻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活生生的一個人,他不是死在與敵軍厮殺的戰場,不是死在波雲詭谲的險境,亦不是死于江山社稷,卻死在自家人手中。親人相互殘殺的這個現實比任何東西都要來得觸目驚心,才是他最不願看到的也無法接受的。
可惜這一切讓人無可奈何,畢竟歷朝歷代的上位者,腳下踩着的一定是骨肉至親的屍骨。
大概……一個人若不背負這樣的一種罪惡,是無法穩穩當當的坐在那個位置上的。
飄渺的琴音從王府一隅傳來,聲聲繞梁之後轉為嗚咽,如泣如訴的曲調慢慢化作一灣散不去的悲戚,籠在心頭更顯陰霾。
幫長恭掖了掖被子,我俯下身碰一碰他的額頭,體溫正常,一切如故,暫且松了口氣。小心翼翼下榻穿鞋,折騰了好幾日,我覺得有必要吃些東西補充能量。
Advertisement
琴音依舊在飄,從西院一直連綿到東院,又從東面直入雲霄,始終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想了一圈也不知是誰彈的琴,因為向來不清楚王府中哪個人的琴技可以如此高超。這是王府,女眷除了我還是我,別人就算真的會彈,也不可能有任意妄為的時候,所以無論如何我都沒什麽機會知道。
院中的枯葉積了一堆又一堆,琴音越彈越傷感,虛虛實實。原本心情就不霁,現在被這琴音給攪得更加不霁,壓了壓想沖去把琴給砸了,把人給踹了的沖動,便看到管家三步并作兩步朝我走來。
管家在看到我後緊鎖的眉頭終于松上一松,萬般無奈的跟我求救:“二殿下這琴都彈一個上午了,下人們說不得也趕不得,王妃您給拿個主意吧。”
我愣了愣,原來彈琴的人是高孝珩。
想到他不在自己家裏彈,反而大早上跑來王府彈琴挺不容易的,我便打消了要去砸琴踹人的沖動。
吩咐完管家給高孝珩備好吃食熱茶漿酪送去,并由着他一個人彈着莫要打擾,我提了提衣服,飛快沖到落葉上踩起來。
有些情緒若不發洩出來,憋在心裏會很難過。高長恭通過折磨自己消化發洩它,高孝珩則是将情緒化作為彈琴的動力來發洩,而我則是用虐待其他的物件來中和一下這幾日被感染得低迷的心情。
踩着踩着,越踩越歡,倏然想到,其實那些所謂的積而不可,丢而為難的事情,除了找那些感同身受的人說一說,好像還真沒有其他更好解決的辦法。
大抵正是如此,高孝珩才會起了個大早來府上找長恭吧。
…… ^ ^ ……
天氣越來越冷,連着陰了幾日的天終于放了晴。天是晴了,但人心好像沒那麽容易晴朗。自九月于高殷在晉陽城中無端枉死以後,一切的變數如雷霆之勢般接踵而來。
十月初,有日食。雖然日食是一個很普通的自然現象,但世人一直将其作為天意的某種暗示,占蔔之事越來越頻繁。
十一月,皇帝高演外出打獵親入深林,正勒馬張弓射殺獵物時,樹後突然蹿出一只兔子,兔子跑得昏天黑地一頭撞到禦馬的後腿。馬驚失控,擡蹄猛跑,高演未妨整個人倒頭就從馬背摔到地上。
其實平日這樣摔一下其實也沒什麽,不過是屁股開花,疼上幾天,休養一段時間依舊生龍活虎。可這次仿佛老天都不願意放過他,高演因斷了幾根肋骨一病不起,久養不好,最後竟然變得藥石無醫。
我不清楚高演的厄運是不是老天實在看不下去他搶了侄子的皇位,最終不遵守對高洋許的諾言又殺了他,可人生在世,有些事情真的不能做,也不可做。
世事本無常,所以人啊,做什麽不要做太多的虧心事。
一次虧心沒受到懲罰無事可能是老天爺在打瞌睡沒精力搭理你,兩次無事可能是自己運氣好躲過一劫,可再一再二不再三,真的等到老天爺睜開眼,琢磨着如何與你清算清算,那時要付的代價除了萬劫不複再無其他。
記住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
皇帝病危,年末的日子,晉陽和邺城似乎都籠着一層揮之不去的暗淡壓抑。
十一月初二,傷勢加重昏迷數日的高演終于清醒片刻,好像有什麽牽挂放心不下,又大抵是死前最後的回光返照,他派遣趙郡王高睿傳旨,言太子年幼,将皇位傳于皇弟長廣王高湛。
小涼亭外的世界白雪茫茫,冷風忽而一吹,帶着陣陣的梅香。
當高演離世的消息傳來時,高長恭的右手正捏着枚黑色的棋子準備落下。我抱着手爐坐在一邊看得入神。,然看不懂,但左手和右手的博弈僅在一邊欣賞着也會覺得精彩。
林旭将最後那一句話“皇帝薨世”說完後,他手間的那枚棋子驟然脫落。一條線延長的線磕在石桌上,彈了下便滑出涼亭的圍欄,倏然隐沒在厚重的積雪中。
我的手指僵了一僵,視線追随着棋子而去,只見深深地積雪被砸出一個幽長的小坑。
人命永遠都算不過天命,齊國的江山再次易主。暗暗掐指算了算,果真不夠三年。
烏青的狐裘大衣将高長恭的臉襯得格外蒼白,我看到那雙丹鳳的眼眸中氲起一片霧氣,連着身後鋪天蓋地的白雪,竟完美而和諧地融為一體。
半響之後,他的左手探進棋簍摸出一枚白子,重重的壓在棋盤的左下角,啪的一聲,濺起細小灰塵:“小昀你說……是白子贏了還是黑子贏了?”
我很誠實地搖搖頭,一來是真不知道,二來,這樣的氣氛似乎也不适合我插科打诨地猜測。
他的頭微仰了一個角度,正好擋住偏西山之處投來的陽光,整個人都鑲上了一圈金色的輪廓。眼未看棋盤可手卻按在一顆黑子上,高長恭緩慢地一字一句道:“兩、敗、俱、傷!”
我不知道他所指的是高演和高殷,還是高湛和高演,稍稍思考一下,高湛和高演似乎并不存在俱傷的情況。我吸了吸鼻子,擡頭想看看他的表情,可逆光而去的方向,其實什麽都不真實。
蹭一蹭暖手的小爐,直到掌心的溫度熱火朝天足夠溫暖另一個人的手時,微微地笑了笑,堅定而鄭重的将手心印在他壓案的手背上。
我沒有像高孝珩那樣七竅玲珑的心思安慰他,不能彈琴撫慰他的傷痛,我能做的其實只是這樣陪着他,讓他知道,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他睜開眼,就能看到我正對着他笑。
或許的我笑容什麽都抵不了,但我知道,無論遇到什麽,只要一個人還能那麽笑一笑,其實事事沒什麽大不了的。
一個火熱,一個冰涼,兩相融合取其中,不冷不熱剛剛好。
我滿意地看着他,他垂首,動了下剛好側開正後方的夕陽,讓我能看到臉上的表情。淡淡的悲,并着淡淡戚,半響之後緩慢地隐去。
他收緊掌心将我的手握住,動了動嘴角正要說話,我趕忙搶先開口:“我曾經學過一種叫做食物鏈系統,處在食物鏈末端的是最脆弱的植物,它們要靠自己吸收陽光身存,因為紮根地下,所以無法改變被動物吃掉的厄運;動物吃植物,然而還有更強大的動物去吃吃掉植物的動物……以此類推,處在食物鏈最頂端的往往都是人類。人類比想象中的強大,看上去無所不能,可它們卻抗争不過天命。弱者要被強者代替,而強者一定又會被老天爺修理……”
我不知道他能不能聽懂我的說這些亂七八糟,但一時間我也想不到什麽合适的比喻給他講明白因果循環。叔叔殺掉侄子是有違倫常的事情,可它确實由許多因素造成。高殷死了,高演也死了,這是老天安排給他們的命,從出生開始經歷的種種就是讓他們這樣走向死亡,即便有人會痛苦也沒辦法更改。
所有人都會死去,我不會例外,他也不會例外,死去的形式會如何被世俗評論,但人不能糾結在這個形式中走不出來,即便那是他的親人。
好吧,越想越覺得混亂,越想說清楚越說不清楚,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又怎麽能讓他明白呢。
高長恭不動聲色地撫了撫額,伸手将石桌的棋子撥成一堆,白子和黑子混在一起,像是攪在一起的道教八卦,高長恭凝着我想了想,唇角綻出一抹笑:“你每次想給我講明白一個道理時,最終都會把自己繞進去。”
我有點語塞,無地自容地吐了吐舌頭,他牽着我走出小涼亭,嘆了口氣:“皇權霸業,注定要流血犧牲,看到麻木大概就不會覺得疼了吧。”
雖然還沒搞明白話題怎麽就變了,不過他說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于是贊同着:“嗯嗯,習慣就好!”
他:“……”
作者有話要說:
——一直在想,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現實将長恭徹底打敗,除了性格之外,我再也想不到其他。就讓他生來重情重義,折也折在重情重義上吧。
——撒潑打滾,滾來滾去,我需要你們的鼓勵,嗚嗚~~~~(>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