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打臉來得太快
“王公公,我看你比我年長幾歲,我厚着臉皮跟你套個近乎,叫你一聲王大哥。”
“嗯。”
“雖然我不知你來青州所為何事,但我看出你有心事。”
“怎話怎解?”
“對查冤驗屍有興趣的,一定是心存正氣的人,這是我師父于鐵蛋說過的,你身居高位,還能靜下心跟我一起查案,足可見你不一般,可你越是這樣,在宮中便會越迷茫。”
身邊一群狗官,就這麽一個出淤泥不染的,不痛苦才怪呢。
“但是做人總是要有希望的,你怎知未來不會有一道光出現,照亮黑暗?”
就比如她的偶像,督主大人!
這時間正是大燕最亂的階段。
皇帝聽信宦官讒言,禦駕親征。
宦官把持朝政,各地官員都想着摟金斂財,宮裏宦官也分了幾派争鬥不休,也正是因為有此混亂的局面,她阿爹才會死的不明不白。
但是兩年後,督主便要上臺了。
屆時會有大手筆改制,力挽狂瀾,而她前世,正是陪着他一起見證了改革的艱難。
雖然最後督主遭到了狗皇帝的猜忌,但他與她聯手建立的制度卻留了下來。
就算她和督主都不在了,只要狗皇帝腦袋不進水,不去改督主留下來的那套合理制度,朝廷也不會像之前那般混亂。
“你看李家小公子還有賴子周,他們就算是想看看明夕的改變,也沒了機會,你若好好活着,未來一定會救更多人。”
Advertisement
這番話她不能說一點私心沒有,阿爹那未知的大難即将臨頭,她也盼着家中有個可以依靠的靠山。
但更多的卻是真情實感。
說完,她眼巴巴的看着,等着他給點表示。
“王大哥,天高雲淡,你看天邊那朵雲,像不像你扣我的三兩銀子?”
她這般聲情并茂,怎麽也得值三兩吧?
“不像,我決定再扣你一兩,理由是,啰嗦。”
“!!!!!”
婵夏大受打擊,馬屁拍到馬腿上了?
“...鐵石心腸,憐香惜玉懂不懂啊?我這小可憐的銀錢你都忍心扣,你也太...”
婵夏捂着頭,怒視這個狠心的家夥。
“喂,義莊的方向不是那邊啊,你去哪兒?”她看他走的方向不對,忙跟上他追着問。
“接下來我不陪你查了,你自己完成。”
“你要去哪?”
“回宮。”如她所願,救更多的人。
“哦...哎,你把餅拿着,路上吃。”婵夏解下随身帶的包遞給他。
倆人素未平生,也只剩這點樸實情感了。
他接過包。
幹幹巴巴的告了別,婵夏看着他越走越遠的身影,心裏泛起一陣莫名的小傷感。
跟他相處時間不多。
她能感覺到他的嗓音不是本身的聲音,具體是吃藥還是生病才變成那樣也不得而知。
就是這麽個陌生的人,卻處處透着熟悉的感覺。
尤其是他走了以後,覺得少點什麽...
帶着這樣的想法來到義莊,一陣小風吹過,婵夏一激靈。
二十七兩...
就算最後他嘴賤扣了自己一兩,那還剩下二十六兩!
她的錢!
婵夏悔不當初,早知自己那番勵志的彩虹屁把人熏走了,她就保留點功力啊。
這下好了,半天白忙了,他還吃了自己那麽多餅...
“算了,就當日行一善,給督主積德了...”
婵夏正叨咕着,陳四跑過來了,手裏還拎着個包裹。
“我路上遇到了王公公,他讓我把這個給你。”
婵夏看包裹不大,打開後,裏面竟然是個錢袋!
婵夏瞬間精神,拿起錢袋倒出來,喜笑顏開。
“這王公公很是講究啊,哈哈哈哈!”
二十六兩,一文不少。
陳四看到這麽多錢都傻了。
第一反應是——
“死丫頭,你背着我做了什麽?!我是不會同意你跟他在一起的!”
婵夏翻了個白眼:“你想什麽呢?人家看得上我嗎?”
除了錢袋,包裹裏還有個小盒子,打開,裏面是一小盒果子,散發着奢華精致的氣息,絕非是她那倆餅能比的。
“這難道不是定情物?”陳四越看越可疑。
那王公公若不是圖謀不軌,幹嘛又是送銀錢又是送點心的?
“誰家定情物送這玩意啊,又不是什麽貴重的——咦?!”
果匣分兩層,上層裝滿了果子,下層只有一塊牌子。
牌子不大,只有婵夏半個巴掌大。
婵夏心跳驟然加速,這,這是?
這牌子銀鎏金,正面就一個大字:通
背面寫着牌子出處,這是廠衛頒發的。
陳四從沒見過這等寶物,抻着脖子仔細看,唯恐看到什麽情情愛愛的。
看了半天只有個通字...啥玩意啊?
婵夏激動不已,拿着牌子的手微微顫抖。
“這是廠衛的特通令啊,見牌如見人。”
“啥意思?”陳四這等底層草民,根本不懂這東西的妙用。
婵夏正想跟他解釋一下,突見遠處來了一夥人,馬蹄揚起地上塵土,黃蒙蒙一片。
同知領着一隊人馬,奔着義莊過來了。
陳四誇道:
“同知大人這是過來複驗的吧?他平時最讨厭這些不潔之物,今兒倒是勤快...”
太陽這是打哪兒出來了?難得啊。
同知帶着人将婵夏父女圍在其中,婵夏一看這架勢就不對。
“來啊!把這對賊人給我拿下!”同知指着陳四父女喊道。
陳四左顧右盼,賊人在哪兒呢?
“慢着!大人,你憑什麽抓我們?”婵夏朗聲問。
“本官接到密報,青州團頭陳四,與流寇相勾結,收受財物,故意将流寇害死的賴子周、李檀兩位死者重新查驗,現奉命将你二人拿下!”
陳四這才明白,同知過來不是查案的,是抓自己和女兒的?!
吓得噗通跪在地上,嘴裏喊着冤枉。
婵夏站得筆直,眼裏清明一片。
原來前世阿爹就是這麽死的...
什麽得罪大人物全都是借口托詞。
真正的死因,就藏在同知的這句話裏,接到密報....
阿爹被人算計了,根本沒有什麽大人物。
“大人,你說我阿爹與流寇勾結,可有證據?”
“還要什麽證據?你站在這義莊,不就是證據?本官已經結案說明了這是流寇鬧事,你非得查,你自己查還則罷了,你還帶着人一起查,可有人親眼所有!不是與流寇勾結是什麽?你舉個破牌作甚,大羅神仙也救不了你——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