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關于哥哥的疑惑只是一閃而過, 寧知星看着牆上不知何時多出來的報紙,便有種被公開處刑的感覺。
葉副校順着寧知星的目光往牆上看,臉上便有些忍俊不禁, 寧知星和寧知中時常在她家裏吃飯, 她現在對這兩個孩子是越來越了解。
這關于自己的采訪和照片被登記在省城級別的刊物上的事情若是落在別人身上,那是肯定引以為豪,甚至想大肆炫耀一番的。
可落在知星身上嘛……就能立刻瞧見這孩子漲紅的臉,看,這都過去能有一個月了吧?這孩子還不好意思呢!
寧知星瞧見了葉副校調笑的眼神, 心裏的吐槽遍如同彈幕般到處飛舞。
當時一個寒假沒聽到後續消息, 上了學後大家也一切如常,她便漸漸地放下了防備,那時候她還以為是采訪不夠分量,沒能順利登載呢!寧知星對報業的了解比較簡單, 她想選題采訪後發現效果不好最後選擇不刊登應該挺正常。
可誰能想到, 就在四月底的某一天,一份加急送來的報紙打破了平靜的學習生活。
那位記者先生是市裏來的, 但是着采訪卻沒放在市報,反倒是放在了省報, 而且還整整占據了一個版面,這排面可不是誰都能有,就是那些大新聞都只能占據半版。
比起登載的報刊, 更讓寧知星震撼的是這篇專題訪談的內容。
标題寫的是走進東城小學, 可無論誰看都會發現, 寧知星和寧知中兩人才是貫穿全文、無處不在的靈魂人物。
是什麽讓記者發現這樣一所平平無奇的小學?是他們倆一騎絕塵的好成績。
在學校的老師看來,他們不只是自身能力卓群的天才,還是帶動同學的優秀領頭羊。
他們的存在也應證了東城小學老師們的堅持是正确的。
文章中着實花了好些筆墨在描寫寧知星和寧知中的優秀, 記者深谙正側面描寫的技巧,從兩人自己的發言、到老師同學們的看法多維度驗證,還擺上了兩人入學以來的成績作為輔助證據。
總共插入的五張圖片裏,就有三張照片的主體人物是他們倆。
當然,記者也不跑題,最後收回正題。
Advertisement
這看似平凡的,可能會讓人覺得沒有存在意義的學校同樣是知識的搖籃。
這裏有堅守的老師、勤奮的同學、天才的孩子……他們共同前進,當放下或許存在的偏見到此的時候,那就再難生起把它放在純粹利益的天平上衡量的想法。
它存在着,它在這。
寧知星看到文章的時候,心裏是替王校長、葉副校開心的。
這不說她和哥哥的成績,就單說這篇文章,就能夠替東城小學續上好一段時間的命。
不過吧,這感動歸感動,這位好心的記者也太能包裝了吧!單看那文章,寧知星就能立刻聯想到一萬個名人故事,再多個自身成就和什麽類似廢寝忘食手表丢進去煮火鍋這樣的經典故事,恐怕都能經典詠流傳了。
呸呸呸,不存在的,她抖掉自己的雞皮疙瘩,她又不是什麽名人,這也不是什麽知名刊物,估計再過個幾十年,那也就只有報社或者圖書館留着留念了。
葉副校看着寧知星,眼底全是溫柔。
很多事情兩個孩子不知道,可她和王校長是清楚的。
這篇采訪之所以能登上省城的版面,那其實還是沾了兩個孩子的光。
王校長之前已經和記者通電話了解清楚了情況,據說是那位很看中寧知星和寧知中的陳教授看了報紙頗為感慨,幫忙介紹了省城報社的主編,這才能把采訪發到上頭。
他們把這報紙一挂,其實也就和得了尚方寶劍一樣,之後要是再說要拿本應該屬于東城小學的資源給西城小學,那王校長也有依據能據理力争兩句。
她前兩天還和王校長在感慨呢,說他們有了知星和知中這兩個學生,是占了兩個孩子的便宜,他們只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多幫着一些,就比如最近,葉副校是頓頓給兩個孩子加餐,知星看不太出來,但知中看着就壯實了不少。
葉副校摸了摸寧知星的頭,便要寧知星出去了。
當初王校長和寧家家長溝通的是這次考試讓兩個孩子去試試手,但通過這幾次模拟考試,王校長和葉副校心裏都有數,以兩孩子的成績,就是失手那要考上市裏的初中也沒太大難度。
葉副校可不想給兩個孩子壓力,她都想好了,這趁着離考試還要一段時間,她得要給孩子們好好補補。
寧知星才出門外,便遠遠地瞧見滿頭是水跑過來的哥哥。
寧知中的發型是個板寸頭,這是夏日最流行的發型,清爽又好打理。
就像現在,上一秒那短得不行的發絲還是濕的呢,這麽甩一甩在太陽底下跑過來,便看着幹了一大半。
可他還不滿足,剛跑到妹妹面前,寧知中便不情願地摸了摸自己的腦袋:“還是光頭好,抹一下就幹了,可是媽和奶奶就是不同意。”
他瞥了眼妹妹手上抱着的書一點好奇的想法都沒。
他可早就知道了葉副校他們在做《東城密卷》的事情。
葉副校之前喊了他一回,和他說之後學校要騰出一間小的辦公室來放學校的榮譽和傑出校友成就,而他和妹妹就是頭一批。
寧知中當時聽了可開心,葉副校又說要他整理演講稿的事情,他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之後他是想和妹妹說來着,可就是記性不好老忘記,難得想起來了,妹妹又剛好被葉副校叫走去問事情了,這就陰差陽錯沒對上,不過這反正是好事,也不着急說。
……
當有個目标時間的時候,便會覺得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得很快。
雖說現在初中還是兩年制,可這學費就比小學要翻了一倍,再加上路途等原因,東城小學五年級的不少同學只打算上到畢業就回家。
可即便這麽想,他們也依舊沒有破壞教室裏複習的氛圍,畢竟他們不考試,同學們還要考試,而且經過他們班兩位尖子生的熏陶,他們心裏多少也生出了點想法。
這萬一考得好呢?沒準争取争取,家裏人看得到希望會支持的。
最後一天在學校的時候,葉副校和王校長是輪着到五年級教室來再三交代。
一是不許今天晚上大吃大喝或是熬夜複習;二是強調了明天得準時就位;最後則是要大家仔細點把名字寫對。
要知道升學考試可和之前的考試不一樣,要正式得多。
東城小學的條件不好、教室也差,五年級的學生明天統一得到西城小學去參加考試,這就得先到學校集合再過去。
除卻這些,王校長和葉副校也便沒再說什麽,他們現在可不敢給孩子們半點壓力。
老師們緊張的同時,這份緊張也傳遞給了不少重視孩子成績的家長,這時候反倒看着像身為當事人的孩子們最為鎮定。
“阿星,阿中,你們吃。”
寧知星看了看幾乎擺滿桌子的飯菜,再看了看完全沒有動筷子意思,只是盯着她和哥哥目不轉睛的家人們一時無言。
當初入學測試的時候,她覺得家裏人表現的已經夠誇張了,可現在感覺就是升級版。
寧奶奶關切道:“怎麽了?是不和胃口嗎?你們想吃什麽和奶奶說,奶奶去做。”
看着這能比平時多一點五倍的盤子數量,寧知中猶豫道:“奶奶,老師說了,今天不能大吃大喝,也不能突然補的,他說以前就有學生這樣,結果考試的時候一直拉肚子呢!”
他的好記性及時上線。
“我知道,這些上回你小叔去給你們開班會回來說過的!”寧奶奶揮了揮手,一臉大氣,“你們老師的意思我懂,可我煮的這些都是平時你們吃過的菜,而且每一道我都煮得不多,喜歡什麽吃什麽。”
說起家長會她就生氣。
給知星和知中開家長會多讓人開心啊!她也想去的,可這抽簽居然讓老三給抽中了,老三這還自己說是什麽怕她辛苦、走遠路,呵呵。
“好像也對……”
“那當然對了,你們老師的意思是平時那天天不吃,忽然吃一次不适應,可這些菜你們以前都沒吃出毛病,咋會這次忽然吃出毛病呢?”寧奶奶有理有據,“你們要是還有想吃的可不許瞞着奶奶,奶奶難道是那種小氣的人?”
奶奶,您就是那樣的人。
寧知星沒忍住在心裏答了一句,要知道奶奶可有一手高深莫測的計量神招,平時每次煮飯燒菜那都是算得正好,他們家除非忽然煮大菜就沒見過剩菜剩飯。
雖說奶奶對她和哥哥确實大方,可這大方的前提,那也是不許浪費的。
可今天,奶奶居然把浪費寫在了臉上,這只是一次考試呀,奶奶。
“那我們一起吃。”寧知星沒回絕奶奶的好意,而且她總覺得她要是拒絕,今天有點不對勁的奶奶能把畢生絕學都展示出來。
這話說完沒多久她就後悔了,因為她被迫見證了一場空運大戰。
只見空中筷子飛舞,寧知星和寧知中的碗成了衆人的運輸目的地,當兩人飯碗中菜山漸起的時候,筷子們便開始交戰,拿着菜就跑。
“太多了,吃太多也會撐的晚上睡不好覺。”
“你不懂,阿星不喜歡吃這個,你自己吃。”
“老師說了,吃清淡點,這個更清淡,吃這個。”
“我特地去問了,那幾個家裏有小孩考過試的都說考前一天不吃肉。”
……
這是一場沒有血光的厮殺,寧知星和寧知中乖巧如鹌鹑,默默地等戰争在一晃眼間結束,同時埋頭吃飯。
這時候兄妹倆便展現了非比尋常的默契,當然要叫這位求生欲也很合适。
反正寧知星看過,這些都不比她和哥哥晚上的飯量多,而且菜色也确實都挺正常,不用阻止。
好不容易吃過了飯,家裏的不對勁還沒結束。
以前每天吃完飯一定要去工作室裏做木工的爸爸不去了;每天在房間裏拿着算盤算賬的二叔不算了;一吃完飯就往床上跑鹹魚躺的小叔也不躺了。
奶奶默默地進兩人房間,添了燈油不說,還在每人的床頭放了一包糖,說是吃糖就有力氣。
媽媽呢,今天奉行了沉默如金的戒律,總是喜歡唠叨什麽的她現在娴靜如畫。
而且問他們,他們還振振有詞。
說自己喉嚨痛不想說話的勉強合理;說自己拾金不昧報酬太多錢花不完的就有些誇張。
稱自己最近幹活太多手累的理解中又帶着讓人心疼;可那兩位說自己什麽賺錢太多懶得賺、躺得太多真無聊的就太欠揍了吧?
寧知星聽完理由只想說,夫妻相、親兄弟、一家人,這還真衆生百相。
當然,也好在她和哥哥心大得很,否則就家裏這樣,要是在後世高考,那就得被當做典型家長重點批評,畢竟這可就給孩子造成壓力了。
只是那勾起的唇角,便讓她這些心裏一閃而過的“批評”不太有說服力。
當晚,家裏格外安靜,寧知星沒因為考試破例,她在改造系統裏看起了高中的課本,卻意外地發覺家裏今天竟然沒有“頻繁”上廁所的動靜。
不過等天亮,看着家人們那情況明顯的眼睛她便明白,這便又是個除了她和哥哥外的不眠夜。
照例被送到了學校,寧知星和寧知中便彙合到了大部隊。
恍若什麽明星握手會般和同學們握了圈手後,大家便一起往西城小學那去了。
其實原先該是緊張的,可這頭一回到西城小學,大家的心裏更多的是新奇。
寧知星在聽到同學們叽叽喳喳讨論這學校和東城小學不同的時候,臉上是忍不住的笑。
這再多的減少緊張大法,那好像也比不過一顆好奇的心。
寧知星在東城小學一年其實考過的試并不算多,畢竟小學階段除了單元考也就只有期中、期末這樣的大考。
而這些考試大多不太正式,哪怕是上學期的期末考在寧知星看來都有些随意,這要說起來可還比不上她當初月考的時候嚴格呢。
可這一次,倒是正式了許多,前後兩個監考老師、進教室書放前面、左右隔開等都辦到了,這反倒讓寧知星有種重回自己主場的輕松感覺。
考卷發到手中,寧知星照例先确認考卷有沒有漏印、少印,順道快速地略過浏覽題目,可這一看,她立刻就有些意外。
這份考卷居然還有些難度?
要知道,無論是自己從前讀書時的記憶,還是東城小學的老師,都說過類似的話,意思就是平時考的考卷,基本都會比這種大型考試的要難一些,鼓勵大家不要因為考卷的難度受挫。
嗯,這大概就是老師們的翻車現場吧?
寧知星不再想這些,認認真真讀着題慢騰騰地開始寫,恨不得像是寫書法般把每一個字寫得有形有神。
沒辦法,誰讓她不想提前交卷呢?
一是引人注意,二是也影響其他同學的考試狀态。
要知道做得快檢查得也快,那就等于百無聊賴度日如年,所以只能可勁拖延時間。
王校長沒被安排監考,他和吳校長一道負責主考,也就是負責處理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
坐在辦公室裏,王校長雖然照例喝着茶,可他心裏想的全都是在考場的孩子們。
考卷本是密閉在牛皮紙檔案袋裏保存的,只有到教室敲了鈴才能打開,他們也是等考卷那有剩的送回來才能看一眼考卷。
看到考卷的時候,王校長就知道這回考試的難度有點高,心裏哪能不擔心同學們的應試狀态,而且也不知道大家适不适應西城小學的考場。
看着王校長那翹首以盼守在門邊的模樣,吳校長便忍不住開口了:“老王,你也別這麽着急,咱們做老師的得要淡定一些,平時好好教導孩子們盡自己所能就是了,考試的時候那也得看他們自己。”
像他,多淡定。
吳校長也知道考卷難度提高,可他又不能插翅膀去替學生考試,再說了,他還是對他們學校學生很有信心的。
“對了老王,你們三年級的考卷改好了嗎?”
學校的考試是分開的,像是三年級前幾天就考完開始放假了。
吳校長看着王校長,眼神滿含期待,說起來這考卷還是他特意為王校長準備的呢,是他們學校老師出的,他幫着印刷還送到了東城小學。
上回是市裏出得太偏了,這回他們自己出的考卷吳校長事先看過了,難度很合适,題目也很紮實,他們學校的學生正常發揮,那是絕對能考過東城小學!
王校長揮了揮手:“我們老師不夠哪有空,等下周吧。”
“行,下周就下周,到時候成績出來了你們可別忘通知我們一聲。”
王校長可不管自己這副模樣如何,站在門口恍若個望夫石般從第一場考試到第二場考試,只可惜學生們都是一窩蜂出來,他找不全自家學生,尤其是年紀小個矮的知星和知中。
不過就是看到了也不能如何,他總不能沖過去盤問一番。
……
像是這樣的大考結束,總會給人一種恍然若失的感覺,畢竟這一考完,便意味着一個階段的結束。
“阿星,考完了我們就可以天天玩了!”
看了眼旁邊沒心沒肺的哥哥,寧知星默默地在剛剛自己的感慨上畫了個叉。
說起來真奇怪,哥哥語文學得好,演講稿說寫就寫,可他本人卻一點都不敏感,更別說傷春悲秋了。
來接他們的是小叔,上了小叔的自行車,寧知星便覺得更奇怪了。
小叔怎麽這麽春風滿面?就像是發生了什麽天大的好事一樣?
這難不成昨天的家庭考前綜合症還帶持續的?可他們這都考完了呀?
寧知星的疑惑沒有持續很久,一等吃完飯,寧振濤便迫不及待地拍桌而起。
他這一拍吓了寧奶奶一跳:“你幹什麽呢?吓死人了。”
寧振濤一點不慫,驕傲的用下巴“俯視”了一圈家人,寧知星看到寧奶奶那下意識捏緊的拳頭,默默地在心裏為小叔加上了紅色的危字。
“那什麽,我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寧振濤不說事,先指向了寧知星和寧知中:“剛剛回家的時候,阿星和阿中都說了,他們這次考得不錯對吧?”
寧知星剛剛在路上主動地做了最讓學生痛苦的事情之一,考試對答案,不過寧知中向來對這事挺樂在其中。
在确定兩人發揮都正常後,她一進屋便提了這次發揮不錯要大家放心的事情,要不她懷疑今晚這些人的眼圈還能再黑一層。
見小侄子和小侄女默許,寧振濤又往下說:“阿星和阿中考得好,這不就意味着他們倆要去市裏讀初中了?大家有沒有想過到時候他們倆住在哪裏?”
他得意洋洋的勁已經擋不住了,就差沒有拍着胸膛來個人猿泰山版嚎叫。
畢竟這麽重要的事情大家都沒想到,就他想到了!
他迫不及待:“我在市畜牧站那申請了個宿舍!到時候阿星和阿中可以到宿舍那去睡,我每天晚上下班了去陪他們,這樣你們就可以放心了!”
寧振濤花了不少時間——在這人聊天上。
他這可是悄悄學了一波母親、大嫂和二哥的話術,這就立刻發現市畜牧站有幾間員工宿舍還空着的事情。
後來的事情不必贅述,簡單來說,就是他通過廖旭東争取到了一個榮譽,再加上之前養豬的功勞,便合在一起和市裏申請了一間宿舍,反正他說是養殖場的人,算是市裏畜牧站的也行。
“不過那宿舍不太大,環境也一般。”寧振濤先炫耀完也老實道,“我去看過了,畜牧站是建在老樓裏的,那裏人住得有點多……距離學校也不是很近,不過用不着騎車走路多一會能到。”
那可不是一般的多,寧振濤都說不出自己有多震撼了。
他以前活動範圍就是村和縣,就是在縣裏他也只是去上個學上個班,哪裏見過這種勞動力密集的地方住房是什麽樣子的。
他本來對畜牧站的宿舍有諸多幻想,可進去以後,他只發現四周盡是改過了的房子,明明大概也就是家裏兩個大房間大小的房子居然能夠在裏面塞一家六口人。
就那樓下的院子、樓上的過道,那也一樣被占得滿滿當當。
他後來聽廖旭東說這已經算是挺好的住宿環境了,像是他幻想裏的那種住宿,那都是市裏的老居民住的,還得是那種随着年紀大家裏人都不在後世搬離了的。
寧奶奶咽了口口水,她兒子這是在城裏都有房了?
“沒事,這有個地方能住就行。”吳鳳英連忙應道,她心裏着實是感激。
剛剛一聲不吭的寧振強這才開口:“振濤,我們還真是心有靈犀,正巧,我最近也在市區裏看房子,這正在和人談呢。”
寧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