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平庸的惡(上)
? 當馬奇博士從天網中樞出來時,剛好是晚上8點整。
他進天網之前本來的打算是,送完蘇珊和奧莉便直接出來的,那樣的話出來的時候,時間或許是在18點左右,剛好可以趕上晚餐時間。他正好可以叫上些外賣啥的,去慰問下天網檢測室的研究員們。
只是沒想到,‘馬奇’會莫名去了清水鎮外,見了李婧秀。
還順帶聽了一個少女視角的略苦情的故事。
老實說,剛剛與李婧秀的會面,他是很意外的。因為他沒想到在現實的李婧秀死亡之後,天網裏的她竟然還存在着。
古力叔叔、醉鬼叔叔,還有李婧秀,這三個人的事,他不過是局外者。不管是古力叔叔也好,還是醉鬼叔叔,沒有一個人在他成長過程中告訴過他,他們的過去是什麽。
6歲那年,醉鬼叔叔出去一次,然後隔了半年被人送回來後,成了那樣凄慘的模樣。
他憤怒過,也問過醉鬼叔叔發生了什麽事,可,最終醉鬼叔叔什麽都沒有對他說。不但如此,那瓶或許可以緩解醉鬼叔叔身體衰老的藥劑,也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醉鬼叔叔給灌進了他的肚子。
事後得知那是生命藥劑的他,懊悔的要命,日日着急,卻也無可奈何。最後,是看不下去的蘇珊,故意把‘全息世界研究所’的消息透露給了他聽。
現在想想,或許蘇珊她其實在那時就決定好了,要犧牲自己來完成‘天網世界’吧。
想到這,馬奇心又是一陣抽痛。人的心思那般複雜,相比而言,智能顯得那麽的簡單,特別是讓他們學會人性中那絲少見的名為‘自我犧牲’的優點後,他們所做出來的事,實在讓人類汗顏。
說回到李婧秀——他第一次見到李婧秀和張含芳那兩個人時,并不知道她們是誰,也不明白為什麽那些大人物要把這麽兩個如花的女子給當做最初天網世界的試驗品。
說起大人物,在20歲之前,他只是個普通的,和大家一樣勤勤懇懇盡心開發天網世界的研究員,從來不知道什麽大人物的事。可20歲生日那天之後,前任所長将保護天網的重任轉交給他時,他卻被告知他被授予了‘天網系統最高權限’,還擔負起了維系天網和那五個大人物之間的平衡問題。
也是直到這時,他通過最高權限,才知道了李婧秀和張含芳正是當初‘害的醉鬼叔叔那般’的罪人。
而大人物們之所以會這樣做,馬奇估計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那兩人所做的事情,确實已經構成了重罪,二卻是因為,看在‘蘇珊=天網’的面子上,給他幾分薄面。
對于李婧秀和張含芳兩人,馬奇博士的印象并不多,因為他得知真相的時候,他已經是個成人了,醉鬼叔叔也早已經沉睡多年。在這之前,他一直是把這兩人當做最普通的‘天網世界裏馬奇的不太好相處的鄰居’來看的。
不過,從剛才天網裏,李婧秀的最後的那番話看來,這兩個人恐怕至始至終都以為她們的遭遇是他的手筆吧。
想到這裏馬奇博士嘆了口氣:人類文明的發展其實是非常之緩慢的,有時候還會走不少彎路甚至回頭路,人類必須時刻提高警惕,‘左--傾,右--傾,政教合一’太多太多的陷阱和誘惑,稍有不慎便會引發血淋淋的教訓。世界總是比我們想象的要更複雜,人類社會發展自有其原則。規則是冷酷的,規則一旦建立,往往不會只在你想生效的地方生效。再加上人事物的身上,總是善惡并存,一體兩面。所以,如何避免走極端,保持一個平衡,就更是難上加難。
馬奇眉頭皺的更深了,他自從幾年前現實中的李婧秀的身體莫名出現衰敗死亡後,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全息世界=天網世界的存在,究竟是對是錯?
本來,他一直是很堅定的相信自己堅持的正義的,可現在經歷了李婧秀的死亡後,他卻有些不确定了。
***
就像是公理和正義的不斷變遷一樣,審判團發展到今天的理念是:如果覺得不公,那就證明自己的清白。一樣是法庭,它可以用來審判你們,也可以用來證明你們的無辜。
1830年法國的司湯達寫下了《紅與黑》,主人公于連在法庭上高聲道‘我決不是被我的同階級的人審判,我在陪審官的席上,沒有看見一個富有的農民,而只是些令人氣憤的資産階級的人。’結果法庭宣布于連犯了蓄謀殺人罪,判處死刑。
21世紀初,馬奇見過太多太多的罪犯在臨行前高喊:“你們問我為什麽這樣做?這要問你們!你們這些高高在上的人!我這輩子穿過最好的衣服是現在身上的這件囚服,我長到這麽大,沒有一個人願意聽我說說話,和表達意見!既然你們的世界抛棄了我,那就不要來怪我通過引發罪惡,來讓我站到這裏,讓你們聽聽我說話!哪怕那只是作為一個罪犯的遺言!”
罪,到底來自何處?哲人說,全世界的人擁有同一個人性,那麽罪其實是來自經濟的兩極不平衡嗎?
那我們能做什麽?不患寡而患不均,将兩極通過教育文化的道德和制定規則的法律來維系一個中間的平衡嗎?讓富得不那麽富,讓貧困的不那麽貧困?
***
人類走了好幾千年,才終于有人喊出了‘男女平等,人人平等,自由民主,反對獨--裁’的口號,這樣難得的自由更顯得彌足珍貴。
今天公歷2072年的今天,民主自由已經深入民心,刻入到了每個人的骨子裏。可是,真的就民主自由了嗎?
如果真的自由了,那麽為何會有‘全息世界’的橫空出世?打着節省人力、資源的口號,将犯人放逐到虛幻的天網世界,這真的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剝奪別人的自由’嗎?
可是,人事物的一體兩面啊,為了緩解像靜奶奶和黎光玉一家一樣的人們的心中的哀傷,天網又是不可或缺的。對那些失去了摯愛之人的人們而言,天網已經代替宗教,成為了他們新的信仰。
若是有天網因為某種原因而消失的話——
不,不行。馬奇博士重新堅定了動搖的心,他不敢想象,如今天網測試期已過,正準備已經普及的現在,失去了天網支撐的人們的精神會如何,是就此毀滅自己,還是動手去毀滅奪走他們摯愛的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