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劇本圍讀之後,可以找我練練
季舒遠當然不可能立即有回應,群裏也非常安靜,自仲欽加入起就沒人說過話。畢竟是工作群,而且裏面人還不齊,倒也正常。
仲欽沒在意,把劇本轉發到平板上,找了個舒服的姿勢,搭着條小毛毯窩在沙發裏。
馮琴說紙質劇本明天讓田傑給他帶過來,所以今天他就當看故事一樣先把劇本過一遍。
傍晚時毛啓瑞醒了,出來看見仲欽在吃酸奶麥片,眼睛還一直盯着手邊的平板看。
他摸摸自己餓得咕咕叫的肚子,又看看仲欽那寡然無味的食物,覺得胃酸都要湧上來了,不禁對眼前的男人肅然起敬。
“別點外賣,出去找點東西吃吧,吃飽了再回來。”可能聽見了他肚子叫的聲音,仲欽頭也沒擡,說道,“想吃什麽吃什麽,給你報銷。”
“……啊?”毛啓瑞張大嘴巴。
“沒跟你說嗎?”仲欽笑了聲,“工作期間管吃管住,去吧。”
“啊……謝、謝謝欽哥!”毛啓瑞眼淚都快下來了,“您真是感天動地好老板!”
仲欽正要調侃幾句,平板突然響了一聲。他朝毛啓瑞擺擺手,點下平板頂部跳出來的微信提醒:
【季舒遠:我通過了你的朋友驗證請求,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聊天了】
仲欽盯着對方的頭像看了三秒,給人把備注改成“影帝”。
【大粽子:季老師好呀![小手絹兒招手.jpg]】
【影帝:?】
【“影帝”撤回了一條消息】
【影帝:什麽事?】
Advertisement
【大粽子:季老師不愧是高冷男神[大拇指]】
【影帝:……】
【大粽子:我就是來給您打個招呼,未來要一起拍戲嘛,先培養培養感情鴨~】
【大粽子:我今天剛收到劇本,看了一半,季老師您應該早就收到劇本了吧,給我劇透下呗】
【影帝:劇透影響閱讀體驗,你還是自己看吧。】
【大粽子:哎呀,我不是想要您劇透劇情啦】
【影帝:那你是……?】
【大粽子:我就想問問這裏面到底有多少床戲啊?我才看了一半,就已經有七八場了吧?】
【影帝:……你眼睛裏就只能看見床戲?】
【大粽子:我只是擔心自己演不好嘛,我連吻戲都還沒演過呢】
【大粽子:我聽說梁導在片場很兇的呀,我想提前練練,免得到時候被罵嘛】
【影帝:沒事,到時候按導演說的做就行了。】
【大粽子:唉,話說得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呀】
【大粽子:您演過那麽多電影,肯定很有經驗的,一般拍這種親密戲之前,要怎麽和對手演員培養感情啊?】
【影帝:你不是說看過我所有電影?】
【大粽子:啊?】
【影帝:既然看過,就應該知道,我從來沒接過情感類的電影,沒演過吻戲,也沒演過床戲。】
【影帝:我沒有這種經驗。】
【大粽子:哇】
【影帝:……】
【影帝:仲欽,如果你是真有什麽疑惑,我很樂意為你解答。】
【影帝:但你若是抱着別的想法,恕不奉陪。】
【大粽子:沒有呀,您真是誤會了,我沒有別的想法,我真是覺得挺驚訝的】
【大粽子:我知道您電影裏沒有吻戲和床戲,但是拍的和播的不完全一樣嘛】
【大粽子:那您是故意不接帶有吻戲和床戲的電影嗎?】
【大粽子:這次為什麽又接了呢?】
【影帝:我接戲從來只看劇本,以前沒有合适的,現在有合适的,僅此而已。】
【大粽子:哇】
季舒遠大概被他這聲“哇”給氣死了,半晌沒再回複。
仲欽等了一會兒,繼續發消息:
【我是真覺得挺敬佩的,畢竟以您的地位,接這部電影犧牲挺大的吧?】
【那現在我倆都沒經驗,怎麽辦呢?】
【導演會讓我倆練習嗎?還是到時候直接拍啊?】
【我真的很緊張,不騙您】
【我感覺您對我有什麽偏見,為什麽呀?我應該沒有哪裏得罪了您吧?[捂臉]】
季舒遠終于回了一條消息:【你沒得罪我。】
仲欽這人撿到根杆子就能順着往上爬,見狀立刻笑嘻嘻地打字,然而他還沒來得及把那長篇大論發出去,季舒遠便又回了一條:
【你要是真覺得緊張,劇本圍讀之後,可以找我練練。】
這次輪到仲欽發愣了。
他盯着屏幕上“練練”兩個字看了足有十多秒,才将聊天框裏的字全部删掉,打了兩個字發出去:【好呀】
退出微信後繼續看了會兒劇本,碗裏酸奶見了底,仲欽一手平板一手碗勺,慢騰騰踱到廚房将碗扔進洗碗機,随後直接倚着流理臺,看得十分入神。
《未央》這個劇本對于場景的描繪特別細致,一看就是精心打磨過的,仲欽只是想想就知道到時候拍出來的畫面一定特別唯美——不是明亮絢麗的美,而是一種奢靡到極致,乃至有些沉重、陰森、頹敗的美。
電影和文字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直白的視覺沖擊,在這一點上,仲欽相信《未央》可以做得很好。
他看到了自己當初試鏡時的第二個片段。
彼時仲欽拿到手中的題目只有簡短的五個字,但在劇本中,這個片段寫得很詳盡,因為這是一場重戲,是兩個男主角的第一次相遇。
沒想到他當時靈機一動扯碎衣服、用背影展現自亵行為的想法竟巧妙地契合了劇本,難怪梁成會立刻決定用他。
這也得益于他們之前拿到的人物小傳寫得比較全面,方便演員代入。
仲欽從小演戲,其實在大學前都沒受過系統訓練,揣摩角色全靠他的直覺和天生的共情能力。雖然後來他考上了國內最好的戲劇學院,也在學校接受了許多學術理論教育,但自從參加選秀後,除了學校布置的任務以外他就沒正兒八經演過戲,缺少實戰經驗,再多方法也仍是紙上空談。最重要的是,從小到大十幾年的演戲習慣實在很難改變。
人人都說他有天賦,但仲欽知道這天賦用起來并不那麽得心應手。
按最近網絡上流行的說法,他是“沉浸式演戲”,脫離角色後仍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分清自我,所以他是真的羨慕季舒遠那種分得清戲與現實的能力。
別人演戲費體力,他演戲費心力。
這一次,仲欽從拿到人物小傳時就開始入戲了。越是看劇本,他對“施淮安”這個角色的體會就越深刻。
作為一個幾乎完全是“體驗派”的演員,仲欽看待施淮安從來不是上帝視角,而是從自我出發的第一人稱視角。也不知算好事還是壞事,仲欽越發覺得自己與施淮安簡直就是同一個人。
梁導選人本來就會考慮角色和演員的适配度,再加上劇本打磨得相當好,仲欽很容易沉浸。
事實上,他前些年被觀衆批評演技下降,除了自己心态上的變化外,還有原因是他那些年接到的戲都實在不怎麽樣,劇本邏輯漏洞百出,很難讓他不出戲。
毛啓瑞吃完飯回來沒看見人,找半天才發現仲欽站在廚房裏發怔,平板掉在腳邊也不知道。
他垂着頭倚靠在流理臺邊,雙手手肘抵在大理石臺面,頭垂着,耳朵和眼尾都微微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