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附注:
1、初唐沒有現在影視劇裏滿天飛的可以一頁頁翻動的“線裝書”。因為當時印刷術可能剛剛萌芽或者還沒出現,出現以後在整個唐朝時期也基本只用來印刷日歷、稅單、佛經等“非正經學術書籍”。唐朝所有正規紙書都是手抄本,而且大多以卷軸形式出現,當時寫書、編書、複制、發行、購買、收藏書籍都是非常昂貴的,所以知識文化的傳播範圍受限,所謂“貴族社會”也與此有緊密關系。後來科舉制日漸成熟、選拔人才基礎擴大,與印刷術普及、知識文化傳播成本降低也是直接關聯的。相關實物圖片請至作者微博觀看。
2、解釋一下“內道場”:
約從東晉開始,就有各代皇帝在宮內或者皇家離苑設置佛寺道觀,滿足帝後妃嫔皇親國戚乃至宮女宦官們的精神需求,這些設在宮禁裏的寺觀都可以稱為“內道場”。裏面有常駐的僧尼道士(有些是宮內婦女剃度),也經常邀請一些外界有名的高僧道長入內做法講道,還有專門為了某人某事臨時設的道場。
具體到唐代,因為皇室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人,“內道場”裏的道觀特別發達也特別有名,很多著名皇室女性都曾經在內道場做過女道士,名義上都是為尊長“祈福”而“入道”。比如太平公主,為避吐蕃求婚短暫入道;玄宗的妹妹金仙玉真兩位公主正式入道(但也沒影響她們結婚生子);玄宗看上楊貴妃以後,也先叫她到內道場做女道士走個過場……
所以文中柴璎珞以皇親貴族婦女的身份,入道主持內道場,也讓魏叔玢借口為母親祈福,到內道場暫住齋戒一陣,都是表面上說得過去的行為。當然唐代的女道士後來作風越來越亂,名聲也越來越壞,終封建社會之世也沒能再翻身……如果是在中唐以後,估計魏宰相就絕對不肯同意女兒去道觀暫住了。#####本書附注裏會配有大量歷史文物圖片,因書站不支持發圖功能,請到作者微博觀看。新浪微博搜索ID“唐穿導游森林鹿”,歡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