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玑,不圓的珠子。
他躺在襁褓裏聽到這一世的父親給自己起名叫永玑的時候,就意識到這一世自己也不受寵了。
是的,這一世。他已經反應過來自己用了二十多年的身子一定是死了,只是不記得自己如何轉世的。他記憶裏最後的畫面,就是自己書房的火光滔天。
上一世他生為皇室中人,不過是庶子,還是很不得寵的庶子。他母親在生下他不久就病逝,留給他的除了困境,就只有一個體弱的大他兩歲的哥哥。為了給體弱的同母哥哥治病,他拼命學東西往上爬。最後終于被父親認可,覺得是兒子當中很可以一用的,他便盡力給了胞兄最好的。
然而父親的嫡子雖然年幼也不見得聰慧,卻有個很厲害的姐姐。為了讓他不要妨礙到自己弟弟的地位,快要出嫁的嫡女派人殺他,直接将他書房落鎖,點了火。
不過,他也不是白培養了那麽些年的勢力,他書房起火光的一刻,相信兄長就被送出府了。至于嫡女的人會損失多少,要看老天幫他多少了……
算了……都過去了。
嬰兒的身體不足以支撐他想更多,他有些黯然的合上眼。他一向識時務,從現在起,他就是愛新覺羅·永玑了。
天色未亮,毓慶宮已經燈火通明。
永玑身為元後嫡子,出生大半個月後即被封太子位,滿月後一直養在那時還不是繼後的烏拉那拉氏膝下。六歲時沒和其他阿哥一起遷入阿哥所,而是搬入了毓慶宮。
他自覺日子過的安閑得很。每日按時去乾清宮、慈寧宮、坤寧宮請安,請完安就去上課,下了課再回自己的毓慶宮看點自己喜歡的書,偶爾興起了還提筆畫幾幅畫。
平平淡淡的請完安,他坐在辇上閉目養神。他的兩個伴讀一個是富察氏,一個是那拉氏,連哈哈珠子都出自大家族。乾隆不喜歡他,但是看在富察氏面子上也沒虧待他什麽。
今兒的課業還是很簡單,只是什麽都要一百二十遍有些煩。
永玑一邊用指尖劃過書頁,一邊打量離自己最近的三阿哥永璋。宮中人都說永璋是因為在自己皇額娘的葬禮上不甚哀痛才被皇阿瑪斥責,奪了繼承大統的資格——當然,即使不奪,那個位子最後也只會是他的。他看着永璋面色蒼白眉目沉郁,倒是沒有看出有什麽怨恨、憤怒之類的想法。
察覺到小孩兒的目光,永璋隐晦的看回去,面上是溫和有禮且疏離的微笑。
永玑回了個笑容,點頭示好。他身份尴尬的很,不得寵到他這個地步的太子,恐怕史書上也很少見。一幹兄弟也沒有肯親近他的,還有個老五很得皇瑪嬷和皇阿瑪的青眼,他雖則不是太在意,心裏還是覺得有些遺憾的。
本來兄弟不親近也無妨,他面子裏子都做的很到位,不夠親近至少也沒得罪誰。
不過昨兒聽皇額娘說,永璋給純貴妃請安的時候被罰跪了。他原只是聽過就算,可是逗自己那只純白的小貓時逗狠了,叫小貓在禦花園裏亂撲花,正撞到永璋腳邊。他遠遠的看着,發覺永璋神色溫柔得很。
他很想要。他在宮中步履維艱,從沒被人用那樣溫柔的目光看過。
而自己想要的東西,太子殿下從不虧待自己。
因此送了先生以後,他沒有先走,而是仰着頭看永璋:“三哥若是無事,午膳便在我宮裏用吧?”
他知道永璋沒有什麽利用價值了,至少衆人都是一般看法。但是就是這樣,他誠心以待才更能換來永璋的滿腔溫柔。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永璋遲疑了一下,本想拒絕——畢竟他和這位太子弟弟實在不熟。然而在看清太子黑曜石一樣的眸子裏裝滿期待,還有抿緊的唇透露了怕被拒絕的緊張後,他不自覺的點頭答應下來。
永玑便展顏一笑。他年紀小,生的粉雕玉琢,仿佛觀音座下的小仙童。如今一笑更是如冰水消融,只叫見了的人也不由得歡喜起來。
一同用了午膳,永玑掃了一眼站在永璋身側服侍的小太監,見對方肯定的點頭,表示記下了永璋愛用的菜式,才露出點笑意:“三哥,下午的騎射課你也同我一處好不好?等我練好了,給三哥獵件紅狐鬥篷回來。”
永璋抿唇一笑。他這是頭一次和永玑一起用膳,發覺小孩兒天真爛漫的很,也不管“食不言”的規矩,說笑了足足小半個時辰。
永玑仍舊笑的像個玉娃娃。
他要讨好什麽人,自然是方方面面都會做的妥帖。永璋喜歡他天真,他就天真;喜歡他笑,他就笑。
天賜好皮相是拿來用的。他上輩子就知道這個道理了。
照常請了安,卻被太後留了下來。永玑掃視了一眼同樣茫然的各位兄弟,斂了眉目靜待太後說話。
“今兒啊,把你們這些孩子都留在我老人家這,是給你們介紹個可人的。”太後一邊品茶,一邊慢悠悠的開口。
永玑站在首位,笑得天真:“皇瑪嬷都說是個可人的了,那永玑可要小心皇瑪嬷以後都不喜歡永玑了。”可人的,想來是個女孩兒。啧,滿人家的女孩子最受嬌寵啦,左右不能繼位,寵就寵着吧。
“看看,哀家最喜歡的可不就是小九麽?”太後眉目慈祥,“晴兒,過來見見這撒潑的太子。”
永玑臉色微紅,仿佛真是害羞了:“皇瑪嬷就逗永玑呢,誰不知道皇瑪嬷最最喜歡的是皇阿瑪呀,還叫我在尚沒見過面的這位晴格格面前丢臉,永玑可不依。”
太後聽了這話笑得更是歡喜:“還說不依,可不就是撒潑麽?”
在太後這兒請安好幾年了,早就摸清了老人家喜歡聽什麽話,他又占着年幼童言的優勢。雖然太後和皇帝最喜歡的阿哥是五阿哥永琪,但是太後這排第二的,就數他永玑。
至于這位晴格格,大概就是戰死的裕親王之女。忠臣遺孤,若是個伶俐的養在太後身邊也會得寵,倒也不妨交好。人老了,平日裏再怎麽精明,耳根子總是比年輕人軟。
他這樣想着,對着顯然有些緊張的晴兒溫和的笑了笑。看起來就是個聰明人。他喜歡聰明人。
有一就有二,因此不過三個月,皇後那傳話說宮裏又新進了個蘭格格,永玑就很淡然的拉着自家三哥去見了一面。
從坤寧宮回來,又直接将永璋帶到了毓慶宮,說是剛得了一副新棋,要和永璋對弈一局。永璋也已習慣和太子在宮人眼裏同進同出,純貴妃找他過去劈頭蓋臉罵了一頓,也就放開手不管他了。
“這回是齊王府的格格,皇額娘要收作義女養着。”永玑邊落下一子,邊漫不經心的同永璋說話,“咱大清總共也才幾個異姓王,皇阿瑪好手段。”
永璋摩挲着墨玉制的棋子思索如何落子,擡頭見永玑懶懶散散的:“朝堂之事,你年紀還小,看得清也就是了。”千萬不要早早踏進那泥潭裏。皇位上那個人猜疑心太重,他和大哥只是年紀大了些就被當作可能□□的敵人打壓的不得翻身了。這孩子年紀雖小,卻很聰慧,将來還不知會落到什麽下場。
他想到這一處,心裏就有點蕭索。
永玑抿唇:“我知道的,三哥放寬心。”他只是在太子之位,身不由己。見永璋興致不高,他将話題轉開:“三哥看我這套棋子,是不是比原先那套更溫潤些?”
“确實是好玉。”永璋将棋子收攏在掌心,“皇阿瑪賞下來的?”
永玑搖搖頭:“他能記着我喜歡什麽賞下來?我自己的。”
他自己的?永璋倏然一驚:“永玑!你……”
永玑笑彎了眉眼:“我總不是白做了這幾年太子,是不是?”有額娘留下來的人手,有他後來自己培養的人,還有富察氏的線。他可從來不是能安安穩穩裝天真乖巧的人。
他眼睛半眯起來的時候很像狐貍,此時看起來天真又無辜:“皇阿瑪正是壯年,小九可是個好兒子。”
永璋看他眉目生動,氣勢如勝券在握,一時失神。回過神以後,垂眼不語。良久,才道:“萬事小心。”他和永玑幾次對弈,也隐隐從棋風看出幾分不對。這孩子給他第一印象是天真爛漫不知事,下棋卻思慮極細,可見是個心思重的。
倒沒覺得被永玑騙了,反而有點憐惜他小小年紀,已經要自己保全自己了。
他在永玑的年紀,還只需疑惑為什麽見皇阿瑪的次數越來越少,轉眼又會為一件小事和永璜起争執。那才是真真天真到了愚蠢。可是他那時有額娘護着。
而永玑,只有自己。
永玑支着腮看着永璋出神,他不知道面前這個人在想什麽,不過那也并不重要。他知道自己将來要坐上皇位,知道自己将來要走怎樣的路,也知道自己會得到面前人全心的溫柔體貼,這就夠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