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上映
嚴格來說, 《夏日》并不是一部備受期待的影片。
三大電影節雖然都是電影界的盛事,但是各自的口味稍有區別。
戛納傾向于商業和藝術的結合,威尼斯則更喜歡純粹的電影藝術之美。
而柏林, 或許和這座城市的歷史有關,更偏向政治相關的題材。
其實本來黃安國更傾向于去戛納,無奈,他在那邊沒有關系,最後還是選擇了競争稍小的柏林。
沒想到, 今年是電影大年,無論是好萊塢還是三大,今年的競争都異常激烈。
但是柏林也有一個好處, 這裏對華人電影比較偏愛,往屆也造就了不少國內知名的大導和影帝影後。
但願,能蹭到一些前輩的好運。
開幕式當天,是個難得的晴天。
因為漫長陰雨天而越發顯得陰沉的城市, 終于對這些外來者矜持的展露了一點笑顏。
開幕式紅毯環節,出名的國際大導演員無數,還有各種應邀而來的藝術家, 貴族, 和商人。
每一屆電影節, 都是一場名流盛宴。
故意來蹭紅毯的也不少。
走在黎懷他們劇組前頭的,就是一個外國小網紅, 不過應該多少還有些名氣,蹭了不少鏡頭。
相比起來,《夏日》這個被提名主競賽單元的劇組,反而沒吸引到多少注意。
這些東方人的臉,看起來實在太陌生了。
Advertisement
只有幾家國內媒體, 給他們拍了幾張照片。
其中,黎懷收獲的關注是最多的——畢竟長相出衆,走到哪裏都叫人眼前一亮。
簡單的開幕式講話以後,就開始了大規模展映。
開幕式影片是一位獲獎無數的德國導演新作,《寂寂無名》。
黎懷讀書的時候,就拉過很多遍這位導演的片子,對他的風格也很熟悉。
典型的德國鄉村風光,戰後的蕭條和茫然,是這個導演最喜歡表現的題材。
評委也很吃這種風格,所以這部影片毫無疑問是本界金熊獎的有力争奪者之一。
至于《夏日》……能夠進入主競賽單元就已經是最大的勝利了,不要要求太多。
就連黃安國,自從确定入圍以後,他整個人心态都佛了,每天笑呵呵的,毫無壓力。
幾十個展映場館,每天播放各種不同的作品,對于喜愛電影的觀衆來說,簡直就像天堂一樣。
這幾天,黎懷每日穿梭于這些場館,着實大飽了一番眼福。
《夏日》的正式放映時間,在電影節開幕的第三天下午。
這算是一個還不錯的時間,評委和觀衆都短暫熱了一下身,又不至于像電影節後半段的時候那樣,精神已經起了麻木和厭倦。
當然,如果是一部真正的好電影,無論什麽時候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布尼安·亞爾曼是一個在歐美頗有名氣的影評人,向來以眼光挑剔,批評犀利而出名,是導演和演員又愛又恨的那類人。
畢竟,要是被這位認可,電影就能很快得到廣泛的關注,但是,要是叫他不滿意了,各種挖苦同樣也能被飛快傳播出去,成為業內的笑柄。
“今天有什麽新片上映?”他無聊的翻着今天的片單,感覺哪一部都叫他興趣缺缺。
雖說今年是電影大年,但是至少目前來看,确實還沒有叫他眼前一亮的影片出現。
《寂寂無名》依然是導演慣常的風格,沒有翻車,也沒有驚喜。
《奧德萊恩》是一部歷史滑稽劇,很可惜,只有歷史沒有滑稽,布尼安·亞爾曼看得都快睡着了。
還有曾最叫他期待的《雲中警戒》,導演确實試圖在藝術上進行突破,很可惜,反而拖累了故事的完整度。
雖然不少影評人更喜歡那些玄乎的藝術表現手法,新的概念,還有突破常規的莽撞,但是布尼安·亞爾曼始終覺得,好故事才是一部好電影的本質。
講不好故事的電影,還不如直接去看現當代藝術展更有趣。
“《夏日》?一部中國電影,同性題材?”終于有一部電影,稍微叫他起了點興趣。
同性題材向來是電影節拿獎的常客,劇烈的情感沖突和與現實社會的尖銳矛盾,是這個類型導演最喜歡使用的語境。
布尼安·亞爾曼多年前看過幾部非常優秀的華人同類型題材,只可惜之後很多年,都沒有再出現叫他激動的類似影片了。
“但願這部電影不會浪費我一個下午的時間。”他聳聳肩,去官方網站約了一張電影票。
預約的時候他還順便掃了一眼餘位數,很顯然,這并不是一部備受期待的電影,除了必須保留給評審組和部分媒體的座位,這部電影的公開票竟然還剩了一大半。
“至少我能有一個清淨的下午。”布尼安·亞爾曼看了看手表,距離《夏日》第一次公映,還有三個小時的時間。
足夠他舒舒服服的吃完午餐,再睡一覺——或許也不需要睡覺,如果電影太無聊了,就可以在空空蕩蕩的影廳裏補一下眠,絕對沒有人來打擾。
布尼安·亞爾曼覺得這句俏皮話很适合放在新的評論文章裏,忙記在了自己的随身小本子上。
說不定,這句話等下就可以用到了。
距離《夏日》上映,還有半個小時。
這幾天一直興高采烈完全沒有什麽煩惱的黃安國,也終于感受到了一點緊張的氣氛。
他不斷扯着自己的領帶,問黎懷:“我的形象怎麽樣?上不上鏡?”
黎懷看了黃導一眼。
平心而論,黃安國的長相說不上差。
他長着一張娃娃臉,圓眼睛,身材也不高,笑眯眯的時候看上去還挺親切。
無奈這人身上天生帶着一種怎麽都掩蓋不了的痞氣,穿着花襯衫大拖鞋的時候還好,一穿上西裝領帶,就有一種沐猴而冠的喜劇效果。
他自己穿着別扭,別人看着也奇怪。
常副導本來也有點緊張,看到黃安國的樣子就忍不住大聲笑:“不用擔心!觀衆只會注意電影,不會關注你長什麽樣子!”
其他人也跟着笑。
黃安國傻呵呵的一起笑,繞繞頭,有點心虛:“等下……咱們不會挨罵吧?真的不會吧?”
小嗓門聽着就有點虛。
這也是有例可循的。
以前的西方劇院裏,據說所有的創作者還有演員,在第一次公演的時候都要過一道坎。
就是站在前臺,接受觀衆的歡呼——或者痛斥。
有些劇糟糕過了頭,演員主創甚至可能被憤怒的觀衆暴打一頓。
後來電影漸漸取代了劇院,這個傳統也延續下來。
被歡呼喝彩自然是人人臉上有光,但是被喝倒彩,就不是那麽叫人愉快了。
據說昨天一個首映會上,就有導演被一個突然飛過來的可樂瓶砸中,灰溜溜跑了的。
就算黃安國對自己信心滿滿,但是萬一……呢?
黎懷看起來比他從容得多:“沒有問題的,我相信《夏日》是一部好電影。”
電影主創成員,評審會的評委,還有部分和官方合作的媒體依次進場,後頭零零散散還有些自己領票的小媒體,零星幾個觀衆,也跟着進了場。
張家聲是一家國內媒體駐當地的外派記者,每年都會被派過來寫柏林電影節的稿子。
今年也不例外。
之前他還在跟自己的攝像師感嘆,今年柏林電影節又沒有國內影片入圍,才轉臉,官方的提名名單上就加了一部國産影片的名字。
雖說導演是個新人,演員也都名不見經傳,但畢竟,國內對柏林電影節的關注肯定能增加不少。
“就是怎麽是一部同性題材呢……”張家聲撓撓頭,“不過也好,獲獎的幾率變大了。”
柏林電影節有一個特別獎項,叫泰迪熊獎,針對所有展映單元影片,是歐洲甚至全世界最有名的同志類電影獎項,張家聲梳理過這一屆參展的同性題材影片,覺得《夏日》有很大的機會。
只可惜,就算獲獎了,估計在國內也不能上映,頂多在網站上放放。
張家聲跟着稀稀落落幾個觀衆,準時進場。
“看這部片子的人可真少啊!”他吸了一口氣,然後才想起來,隔壁另一個展廳正好在播放一部本屆影展的熱門影片,據說昨天第一次放映的時候就口碑爆棚,觀衆全都擠着去看那一部去了,于是正好撞在風頭上的《夏日》,明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說不定這裏頭有些觀衆,就是搶不到票才被分流過來的呢——張家聲想。
他還真沒猜錯,亞當和他的女朋友安娜,就是兩個被分流過來的觀衆。
兩人都是柏林當地人,電影資深愛好者,甚至連相識都是在電影院裏。
亞當本來一心想來看網上口碑爆棚的《雲中警戒》,只可惜,就晚了幾分鐘,這一場的票全都被搶完了。
安娜在附近看了一圈,看中了一部中國影片《夏日》。
亞當對兩個男人談戀愛沒什麽興趣,但是女朋友想看,那邊又搶不到票,也只能乖乖從了。
進場等候的時候,他還在跟女朋友說,明天無論如何,一定要搶到《雲中警戒》的觀影票!
安娜對男友輕輕噓了一聲。
電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