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Y省離C市400公裏的古寧縣是一個地處山區,偏僻閉塞的地方。但是這裏卻群山環繞,風景優美。這樣一個貧窮落後的山區卻在本世紀的中期,突然吸引了整個世界的目光。
在古寧縣範圍內的一座海拔僅500多米的山峰中間,竟然有一個巨型的石坑。這個石坑非常大,僅坑口的面積就有5個足球場大小。深度還不得而知,但至少也有幾百米。地質學家管它叫天坑。
在地質學界,岩溶地區出現的巨大石坑,被叫做天坑。天坑出現的原因很多。甚至有人為的因素。曾經有一個農民,在地裏幹活的時候突然聽到轟隆一聲巨響,地面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坑。這是由于人們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的地面塌陷。嚴格的來說,這并不算天坑。
古寧縣的天坑到底是怎麽形成的呢?有人說,是地震造成的,有人說坑底有外星人的基地,還有人說是隕石坑。而當地人卻說,這裏曾經有怪獸出沒。
徐川作為一個登山愛好者,同時也是一個探險愛好者,有幸參與了那一次的考察項目。按理說,像他這樣業餘的科考隊員是不能參加這麽專業的科考項目的。但是由于他在一次探險過程中認識了一個專業的科考隊員,對方對他的身體和心裏素質都非常看好,所以就向當時的科考隊的領隊舉薦了他。
這一只考察隊是由中英美三個國家的科考隊員組成。領隊的是一個中國的地理學教授,姓朱。朱教授帶領着這隊不到20人的科考隊,趕赴到了古寧縣。
一路走來,他們就發現了古寧縣與衆不同的特征。古寧地區廣泛分布的都是古老的石灰岩,應該屬于典型的岩溶地貌。不同于其他岩溶地質分布區通常的荒涼貧瘠,水土流失嚴重。古寧地區卻是一派郁郁蔥蔥,植被茂盛的景象。
不到幾百米的高山到底會藏着怎樣的天坑?包括徐川在內的所有科考隊員都在心裏存了這樣一個疑問。
但,當他們真的趕到天坑時,那裏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每一個人。
透過濃重的霧氣,大家看到巨大的天坑深不見底。四壁的岩石陡峭直立。天坑的岩石看起來是黑色的,峭壁上幾乎沒有什麽植物。在霧氣的籠罩下好像是藏着什麽巨獸一樣神秘莫測。站在山外怎麽也想不到這麽矮的山裏面有這麽大的天坑。
天坑周圍有一個大約百戶的村莊。村莊裏的人并不把天坑叫做“天坑”,而是叫做神坑。他們對天坑非常敬畏。而且他們說,可以通過坑口起霧等方式預告天氣。同時他們也堅信,天坑中有一個叫做“催生”的守護神獸守護着天坑。這種神獸有預示人生死的能力。
朱教授用儀器大致估量了一下深度,估計不低于500米。因為坑壁非常陡峭,所以想得到準确數據唯一的辦法就是垂直下降到坑底。
考察隊沒有着急立刻下坑,而是觀察起了整個天坑的地勢。徐川發現天坑的東部有一豁口,立即告知朱教授。朱教授帶着科考隊員訪問了當地的村民,村民告訴他,在離豁口約200米的地方有一個
被他們叫中洞的洞穴。
經過商議,考察隊員決定以豁口為起點,先下到中洞,再下到洞底。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各種風險。
但是,直接用繩子垂直下降到坑底是個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誰也不知道坑底是否真的有怪獸,坑底的霧氣是否有毒。徐川自告奮勇地表示他願意率先下入坑底。
Advertisement
由于他沒有太多的經驗,朱教授否定了他的提議,而是選擇了一名經驗豐富的科考隊員帶頭,和他一起下去。
檢查了身上的所有裝置,兩人慢慢地向坑底行進。用了将近兩個多小時,徐川和那個叫周明的科考隊員到達了中洞。徐川擦了一把脖子上的汗,雖然身上身上沒有脫力,但是也有些疲憊。他想到,要不是有這個中洞,估計他們沒等到下到坑底就精疲力竭了。
等到真的到達坑底的時候已經是午後。幸運的是陽光這時驅散了霧氣,使坑底的景色讓人看得更加清楚。徐川和周明都一臉驚嘆地看着坑底的景色。
他們好像是到達一個原始森林。到處都是枝繁葉茂的樹木,和坑外的植被完全不同。在些微的霧氣籠罩下,灌木叢生的坑底好似地宮仙境一般。
徐川和周明大致在坑底逡巡一圈,并沒有發現村民口中的怪獸。證明了坑底沒有危險後,科考隊員相繼到達坑底。他們發現坑底與坑口的岩石屬于同時間的石灰岩,而且沒有融化的跡象。要知道,如果是隕石撞擊地面形成的天坑,那麽隕石表面的高溫會使岩石融化異變。但是從坑底的岩石來看,并沒有這樣的跡象。倒是發現了大量的碎石物,專家們認為這可能與地震有關。
那麽到底天坑是否是地震形成的呢?來自三個國家的專家讨論了一番,都認為證據不足,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就在這時,一個隊員突然驚呼一聲。
“我看……看見一個白色的動物從那邊掠了過去。”孫南,也就是剛才驚呼的人說道。
“什麽?”其他隊員倒是不信那是村民口中的神獸,可能在坑底生活的動物吧!
“不是你眼花了吧?這樣的坑底怎麽可能有大型動物生存?”一個隊員開玩笑地說道。
“我沒看錯,”孫南瞪了他一眼,說道:“那個動物身上都是白色毛,很大,比我還大,就在那邊突然消失了。”
孫南大概有一米八左右,比它還大,估計快要兩米了。如果是真的,那這動物的體型還真不小。
不會真的是那個叫“催生”的神獸吧!
徐川和周明聽到蘇南的話,相視一眼,都露出一抹懷疑。
坑底的面積沒有坑口那麽大,大概也就3個足球場左右吧!雖然有這些植被阻擋,他們兩人在其他科考隊員下來之前,也将這裏大概的逛了一遍。卻沒發現有什麽白色的動物。難道是看到他們故意躲了起來?
徐川看向孫南指出的白色動物消失的方向,那裏被層層灌木覆蓋,看不清楚有什麽異常。
徐川想了想,還是壓制不住心裏的好奇心,扒開灌木向那邊走去。剛起身,就被周明按住。
“不要擅自行動。”周明說道。
徐川轉身看了周明一眼說道:“我就是有點好奇。”
“好奇心害死貓。我們是來考察地形的,不是探險的。”周明也順着徐川剛才走的方向看去,說道:“不過,也許我們真的應該去看看。”
周明拍了拍徐川的肩,轉身去找朱教授。
“朱隊,我覺得孫南剛才可能不是看錯。”周明說道:“這個坑底就這麽大,我和徐川看過一遍了。如果真有那麽大的動物,不可能發現不了。而能讓那個巨型動物躲藏起來的可能是洞穴之類的地方,只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
朱教授斟酌了一下,說道:“我和其他人商量一下。”
朱教授和其他兩國的隊員商議了一下。
英國的科考隊隊長說道:“我懷疑這裏的形成可能不僅有地震的原因,還有地下河的因素,在那邊的岩石上我發現了有水流沖刷的痕跡。如果能找到洞穴,也許就能發現地下河。”
衆人商議了一下,就順着孫南指出的方向探索。很快他們就在一處被樹木半遮蓋的地方發現了一個一人多高的洞口。
這時,有人在洞口發現了一個腳印。野外經驗非常豐富的一個老隊員,仔細觀察了腳印,說道:“看這個腳印我分不出是什麽生物,但是體型應該不小。”
從洞口向內看去,黑黢黢的一片。科考隊的人都不是膽小的,設備也很齊全,就一起向裏走去。
越過一段比較狹窄的地段,洞穴慢慢變得寬廣起來,可以容納至少兩個人并排經過。由于地下河的侵蝕,洞穴內出現很多大小不一的溶洞。
“有水聲!”耳尖的隊員已經聽到前面水流發出的嘩嘩聲。
果然在前面發現一條地下暗河。這條暗河并不寬,就像是小溪一般。順着小溪繼續往前走,他們終于發現了一條大型的地底暗河。這條河水流非常湍急,幾條像剛才那條小溪一樣的河流,彙集到了這條暗河中。暗河周圍有一塊平坦的地方,面積還很大。
此時看了一下時間,已經是晚上了。朱教授決定,晚上就在洞穴裏安營紮寨。拿出随身攜帶的一些食物,大家分着吃了。經過連續幾個小時的工作,所有人都有些疲累。徐川因為年輕,身體條件也不錯,所以還沒有感覺身上太過疲乏。
他拿着強光手電筒,在周圍巡視了一圈。在岩壁的下面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植物。
這種植物大概只有五厘米左右高,葉片程鋸齒狀,中間抽出一條硬杆,硬杆中央的花萼拖着一朵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花。
徐川将手電關上,發現這個花朵發出淡淡的光芒。光芒很淡,不用心去看幾乎不能發現。周圍大概有十多株這種植物,徐川從隊員那裏拿來一個采集袋,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挖了起來,連帶着一部分土壤,一起放進采集袋,然後放入采集箱中。
在洞穴內幾乎沒有光線,所以大家都靠手中的手表來計算時間。休息了一個晚上後,朱教授決定,順着暗河繼續向前走。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有事,更得晚了些。小魚快累趴下了……
晚上還有課,不說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