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何若辛一時間看着有趣,也挨着攤子逛了過去。他本身并不懂這些,只是看個新奇。遇到沒見過的,就向攤主詢問詢問。
他以前就聽說過,這裏絕大多數的古玩都是假的。有些是新貨做的舊,有些壓根就是工藝品,全看買家的一雙慧眼。若是買了假貨,也別再去找攤主,因為這裏開的發票上寫的就是工藝品,你情我願的,怪不得人家。
就何若辛這麽一個沒有常識的,還在一個據說是明朝雙耳扁瓶的瓶底上看見了二零零三年幾個字眼。讓他哭笑不得。
不過,他還是記挂着材料的事,所以逛了一會兒什麽也沒買,恰好路過一個賣文房四寶的店鋪,就停了下來。
店鋪上高懸一塊牌匾——聽古閣。照舊是古色古香的店鋪,門兩旁還挂着一幅對聯:
玉管香濃花研雨露
金壺汁灑紙潑雲煙
描述的正是文房四寶。
何若辛走進店鋪,一個二十多歲年輕的夥計迎了上來,問道:“先生,想買些什麽?”
何若辛環顧四周,發現這個店鋪除了文房四寶,也售賣一些古玩。
他說道:“我想買一些黃紙,毛筆和朱砂。”
夥計一愣,笑着問道:“先生可是要道家傳人?”
這回輪到何若辛楞了:“你知道?”
看到何若辛的反應,夥計了然,說道:“确實有一些道長會在我們店裏購買制符的原料。看先生面生,是第一次來吧!”
何若辛點點頭。
“先生後面請。我們掌櫃吩咐,有人購買這些東西,一般由他親自接待。”夥計說道。
Advertisement
“好!”何若辛沒想到,這個世上還真有修道的人。
夥計在前引路,将他從前堂帶到到後堂的一個屋子裏。屋內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正坐在裏面。夥計向中年人,也就是聽古閣的掌櫃說明了何若辛的來意。
“不知先生師承何處?”待夥計離開後,掌櫃第一句話問的就是這個。
何若辛哪有什麽師承,故作高深地說道:“抱歉,師承不便告知。”
掌櫃并沒有執着這個問題,接着問道:“先生需要哪些材料?品級如何?”見何若辛不說師承,也沒有用道長來稱呼他。
“品級?”何若辛又是一懵,系統可沒告訴他品級的事。
掌櫃以為何若辛是剛剛入門,細心地解釋道:“黃紙分上品、中品、下品。符筆也同樣分上品、中品、下品。朱砂也是如此。另外我這裏有純陽黑狗血,先生是不是也要來一些?”
何若辛完全不懂,說道:“上品、中品、下品有什麽區別?”
掌櫃的這回真的确定何若辛是新手,耐心地解釋道:“自然是上品的制符成功率和威力比較大。但是上品的價格也要貴一些。”
何若辛想了想說道:“先來下品的。”
他覺得自己畢竟是初學者,肯定要浪費不少材料,還是用下品的比較好。
“先給我看看質量。上、中、下都拿來給我看看。”何若辛想想又說道。
掌櫃的将黃紙、朱砂、和一大罐子黑紅色的血液拿了過來。然後又拿出幾個木制雕花的盒子。何若辛估計裏面裝的應該是符筆。掌櫃很貼心地将價格也标在了上面。
何若辛其實根本看不出質量好壞,只是随便翻翻。黃紙也許質量上确實有差距,但是何若辛并沒有看出來有什麽明顯的差別。掌櫃的只說上品的黃紙是手工制作的,所以質量較好,當然也貴一些。
拿出下品符筆,何若辛嘗試着将靈力輸入符筆中。又依次試了中品和上品,明顯感覺到上品符筆的靈力運轉更為靈活。
掌櫃見何若辛看得差不多,于是問道:“先生準備購買哪些?”
估摸了一下用量,何若辛說道:“下品的黃紙先給我來一百張,下品的朱砂給我拿100g,黑狗血1000ml,符筆……給我來上品的吧!”
掌櫃拿出個算盤,啪啦啪啦一打,說道:“一共一萬六千元。”
其中就那個高級符筆最貴,一個就一萬五千元。何若辛刷了卡,掌櫃将幾樣都是放到了袋子中。其中那個裝着黑狗血的玻璃瓶子,何若辛只能自己抱着了。
何若辛正要離開,掌櫃又說道:“先生若是制符有閑餘下來的,也可以在本店寄賣。”
“你這裏還賣符?”
“當然!”掌櫃為了拉下何若辛這麽個客戶,從一旁的櫃子上拿下幾個木盒,一一打開後,對何若辛說道:“這些是低級符。中、高級符,本店也有幾張,只是價錢一般人承受不起。”
何若辛拿起幾張低級符,感應一下上面附着的靈氣。沒辦法,以何若辛現在的知識,這裏的符他一張都不認識。除了這個方法,他沒辦法分辨它們的好壞。只有一張,他看着和他繪制過的凝水符有些相似。“這些符怎麽賣?”何若辛問道。
“除了這幾種攻擊符要1000元一張外,其餘都500一張。”掌櫃回道。
好貴!何若辛算算成本。這些低級符都是用下品的黃紙繪制的。加上其他的材料,一張的成本也就幾塊錢。這裏竟然賣幾百塊錢一張。
何若辛忘了,制符有成功率的問題。一般制符師繪制一百次都也難成功幾回,幾百塊錢一章其實已經不貴。
掌櫃這裏的低級符一共有幾十種,何若辛照着名字,将感興趣的符買了十多張,就收了手。像什麽鎮宅安家符,護身符,開天門符等等。
這樣一來,制符的材料就只剩下無根水了。這個好辦。若是下雨就直接用雨水,要是這兩天一直晴天……他不是剛學會了凝水符嗎?正好可以用來制備無根水。
出了店鋪,何若辛找了個偏僻的地方将東西收入系統背包裏。兩手空空地回到了古玩街。看時間已經到了中午,他準備就近找個地方吃頓午餐。
剛走到一個餐館門口,就看到一群人圍着一個十多歲的小姑娘。本來不想理會的何若辛,突然感覺一股強大的靈力,從那個方向傳來。
何若辛立刻擠了進去。
“這是我家祖傳的雞血石印章。大家看看吧!”小姑娘雙手捧着一塊布,布上擱置着一塊半個手掌大小的印章。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從兜裏拿出一副老花鏡,拿起印章,仔細觀察起來。看周圍人對老人恭敬的神色,應該是對這方面有研究。
老人将印章連布拿起,仔細觀察了一番,又湊到鼻子前聞了一聞。
在老人鑒定的過程中,有人說道:“要是能拿來一盆清水就好了。”
“這個簡單,我去拿!”衆人一看,原來是餐館的老板也來湊熱鬧了。
餐館老板很快端出一盆清水,放到門口的臺階上。老人将雞血石放置在盆中,人們立刻圍了上來。
很多人知道看雞血石要放在水裏,但是具體怎麽看,就不知道了。
圍得人太多擋了光,就有人吆喝,讓大家退一點。
老人蹲在盆前看了一會兒,見大家都等着他講解,就說道:“看雞血石要放在水裏,就是看它是否有隔文和外部血色的鮮豔程度。石頭內部的血多寡,顏色的濃淡,是衡量雞血石價值的通用标準。當然,也有些收藏雞血石的人有自己的經驗,不用放置在水中,拿到手中一看就知道真假、好壞。”
衆人都一副受教了的表情。
有人就問了:“那這塊雞血石印章到底怎麽樣?”
老人搖了搖頭,說了句:“我也看不準。”
行內人知道,一般說“看不準”就是不看好的意思。大家都噓了一聲,準備散了。
老人也覺得可惜。他嘆了一口氣,将雞血石印章還給小姑娘,背着手,準備離開。
留下的人有的還在追問老人,到底怎麽看出來的。
老人也不說什麽,扒開人群,往外走。
何若辛覺得這老人心挺好的。不過,這位老人這回可是看走了眼。那個雞血石印章靈氣如此充沛,不可能是凡品。
何若辛走到小姑娘身前,說道:“能給我看看嗎?”
小姑娘本來已經不抱希望,這幾天她在古玩街上等了幾天了。很多人看過,不是像剛才那個老爺爺那樣搖搖頭說“看不準”,就是直接說是假的。
但是爺爺說了,這印章真是他們家傳下來的,不是假的。
“我這印章真是真的,我沒騙你!”小姑娘一臉認真地看着何若辛強調道。
“沒說是假的。給我看看,好嗎?”何若辛摸摸小姑娘的頭,溫和地說道。
被何若辛溫和的目光一看,小姑娘點點頭,把印章遞給何若辛。
印章上還殘留着些水跡,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光芒。何若辛翻看了一下印章的底部,發現上面雕刻着四個字。何若辛也不認識,覺得應該是小篆。
印章握在手裏的感覺也挺好,紅色看上去也挺正。何若辛看了半天也沒發覺哪裏能看出是假的。只是,拿在手裏,靈力的感覺更明顯了。
管它真的假的,買回去再說。
“小姑娘,你賣多少錢?”何若辛問道。
“十萬”小姑娘說道。
她話音一落,周圍就傳來一陣嗤笑聲。